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路在何方? 困境主要有兩方面

2022-01-29 行動支付網

在今年央行發布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中,對於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是這樣介紹的:

數字人民幣按照載體可以分為軟錢包和硬錢包,軟錢包基於行動支付App、軟體開發工具包(SDK)、應用程式接口(API)等為用戶提供服務,硬錢包基於安全晶片等技術實現數字人民幣相關功能,依託IC卡、手機終端、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等為用戶提供服務,軟硬錢包結合可以豐富錢包生態體系,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官方對於硬錢包的定義是基於安全晶片的數字人民幣支付,實際上硬錢包也是實現「雙離線」支付的關鍵。而白皮書對於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以及雙離線支付並沒有過多介紹,僅僅表示正在與手機製造商合作,研究提供包括雙離線交易等功能在內的行動支付新體驗。基於智能可視卡測試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模式,為彌合「數字鴻溝」提供可能。

試點放緩,硬錢包的熱潮褪去

今年1月份,郵儲銀行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員工食堂測試了一款基於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可視卡」,首次將數字人民幣的「卡片」形態曝光在大眾視野中。由此,拉開了數字人民幣卡式「硬錢包」試點的序幕。

2月5日,工商銀行數字人民幣可視卡在湖南和順石油濱水加油站亮相,成為第二個公開亮相的銀行數字人民幣可視卡。 

2月8日,農業銀行河北雄安分行研發的「銅錢」形態的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在雄安亮相。 

2月14日,在「數字王府井 冰雪購物節」北京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中,郵儲銀行繼上海可視卡之後,推出了疊加「健康寶」功能的數字人民幣可視卡和指紋卡硬體錢包。

同樣,中國銀行也推出了搭載北京健康碼查詢功能的可視卡,而且藉助冬奧會場景,中國銀行還與中國聯通合作推出了滑雪手套、冬奧特色徽章、智能手錶等形態多樣的硬錢包。 

工商銀行則在北京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中同樣推出了多種多樣的硬體錢包,包括可視卡、手錶手環、充電寶、老年拐杖、報時器、老年警報器等等。 

隨著試點的推進,一大波卡形態、可穿戴形態的「硬錢包」紛紛亮相,讓眾多行業參與者看到了生機,也掀起了數字人民幣產業的新熱潮。 

然而,熱潮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漸褪去。下半年以來,關於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試點開始逐漸減少,尤其是關於卡式硬錢包,在沒有行業創新的前提下,由於功能單一缺乏拓展性,運營機構似乎已經疲於對此進行宣傳和試點。

硬錢包的困境與發展

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發展似乎遇上了瓶頸,一方面運營機構找不到更有拓展性的試點場景,另一方面央行對於硬錢包的試點並沒有硬性要求,導致運營機構更加缺乏積極性。 

再加上由於不像軟錢包的公開試點,硬錢包由於各方面問題仍然一直處於內部測試階段,普通用戶無法真正使用和體驗數字人民幣硬錢包,這也導致對於硬錢包的試點反饋有限。 

而目前硬錢包的困境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技術問題。目前,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存儲空間和晶片算力都有限,雙離線下幣串的累積不僅影響可離線交易次數,還會影響交易速度。而一些特定場景下,場強、通訊、硬體等各方面因素都會影響交易速度。 

比如,在地鐵等公共運輸領域,目前對於過閘速度的要求是在300ms以內,而行業從業人士向行動支付網透露,目前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優化速度最快也只能達到700-800ms左右,這極大地影響了硬錢包在交通場景的拓展應用。

二是標準問題。標準規範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技術的實現,據行動支付網了解目前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規範仍然在不斷更新中,對此仍然需要標準制定機構的共同優化。 

總的來說,目前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參與方大多仍然是PBOC的親歷者,以卡商、晶片商、U-Key廠商為主。在行動支付網看來,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發展一方面需要產業鏈協作推動,另一方面則需要更多的參與方加入,為場景和應用助力。

硬錢包不該被「卡」住

當下而言,談到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更多人想到的肯定是「卡」,各種功能的卡和異型卡,但在行動支付網看來,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不應該被「卡」住。

在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以「卡」的形式回歸視線後,部分卡商和晶片商對此是抱有積極樂觀態度的。在行動支付網發布的《數字人民幣發展研究報告2020》中在對數字人民幣行業影響和前景判斷中表示,數字人民幣會引起新一輪軟硬設備升級更換熱潮,卡、可穿戴等將重走歷史老路。 

重走的老路在於,無論是可視卡、指紋卡、藍牙卡還是異型卡、可穿戴,都是金融支付推出過的產品。某業內人士向行動支付網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參與方大多仍然是以前的PBOC規則制定者,它們的思維似乎仍然沒有跳出銀行「卡」的範疇,這是需要改變的。 

尤其是對於卡商而言,在數字人民幣的未來推行中,如果仍然是僅考慮多賣幾張「卡」,那顯然是沒有持續性和創造性的。所以,以卡商來說,則需要針對不同的場景拓展整套解決方案,從硬到軟的服務,比如數字人民幣的物聯網模組及方案、校企園區方案等等。 

實際上,數字人民幣硬錢包並不應該成為部分企業的新希望,它僅僅是數字人民幣錢包生態中的一部分。而卡也只是數字人民幣的一種形態,可以單獨存在,但更應該結合數字人民幣的場景和方案而存在,正如白皮書所說,要軟硬錢包結合才可以豐富錢包生態體系,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央行數字貨幣討論群,有興趣的朋友請添加群主:Jeanie1ove 備註:公司+姓名+職務+數字貨幣入群,僅限業內人士。

相關焦點

  • 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技術進化,安全晶片國產化自主可控
    自主是安全和發展的基礎,數字人民幣安全晶片生產自主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字人民幣錢包可以有多少種面孔?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服貿會展區看到,各種各樣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粗略可以劃分兩類,一是卡式錢包,二是異形錢包。其中,卡式錢包有標準卡錢包、可視卡、指紋錢包、按鍵錢包、紙質錢包等;異形錢包有手環錢包、手套錢包、手錶錢包、藍牙耳機殼等。
  • 數字人民幣卡式「軟錢包」和「硬錢包」區別解析
    >行動支付網發布的《數字人民幣發展研究報告2020》中顯示,數字人民幣錢包是運營單位為用戶開立的具備唯一可識別編號的法定數字人民幣的載體。那麼,已經有了硬體錢包形式的智慧卡等產品,為何還需要卡式「軟錢包」呢?實際上這就需要看相對於卡式「硬錢包」,卡式「軟錢包」有何優點了?
  • 雄安新區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最新進展
    近日,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的指導與支持下,中國銀行、中國電信和國家電網率先在雄安新區將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充電場景
  • 軟錢包、硬錢包、母錢包、子錢包……數字人民幣錢包知多少?
    在研究如何花掉這筆錢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數字人民幣的載體——數字人民幣錢包的那些事。放置紙幣、硬幣的錢包我們都見過,質地不同、形態各異,數字人民幣別看只是「人民幣的數位化」,但也需要載體——數字人民幣錢包。這個數字人民幣的錢包可不一般,不是誰都能「生產」的。
  • 移動與工行研發,數字人民幣SIM卡硬錢包亮相
    近日,據蘇報融媒報導,中國移動首張支持「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SIM卡亮相蘇州移動營業廳。
  • 數字人民幣「硬錢包」首次亮相 能給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這是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首次亮相。它和普通交通卡的體驗類似,不過在右上角多了一個水墨屏窗口,消費金額、卡片餘額、離線可用次數可以一目了然。「第一次用數字人民幣消費,感覺很方便,而且能夠看到餘額,很放心。」於亦鳴說。據同仁醫院介紹,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同仁醫院將進一步在醫院診療支付、體檢檢查、停車繳費等支付場景,試點使用數字人民幣。
  • FinFuture數字資產及支付日報丨山西印發區塊鏈發展指導意見;上海數字人民幣首次脫離手機硬錢包支付
    5.數字人民幣在上海試點使用,首次實現脫離手機硬錢包支付模式1月5日據報導,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員工食堂,一位醫生使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提供的技術,率先藉助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實現點餐、消費、支付一站式體驗。本次試點是繼深圳、蘇州手機掃碼、碰一碰支付之後,在上海第一次實現脫離手機的硬錢包支付模式。
  • 馬斯克:創建之初認為特斯拉能活下來的機率僅為10%;數字人民幣「可視卡」硬錢包底層為晶片加NFC技術
    從地區來看此項數字為美洲(12.5%),中國(6.5%),亞太地區/其他國家(6.5%)和日本(5.1%),但在歐洲下降了0.7%。按月計算,日本增5.2%,歐洲增3.6%,美洲增2.1%和中國增0.1%,銷售額均有所增長,但在亞太地區/其他地區下降了0.5%。
  • 北京上海均迎來數字人民幣 硬體卡形態數字貨幣錢包首次出現
    數字貨幣的落地腳步越來越快,近日,北京和上海也相繼開啟測試央行數字人民幣,數字錢包首次脫離手機,實現了新形態的「硬錢包」支付模式,這大大方便了運用智能終端較為困難的人群。此次北京數字人民幣測試,圍繞冬奧會場景展示了可穿戴設備——滑雪手套、手錶,以及超薄卡、可視卡等多種形態的硬錢包。
  • 數字人民幣是什麼?發行它有什麼意義?
    倒不是不懂數字人民幣的概念或者使用方法,主要是,怎麼都琢磨不出來,這玩意兒,對老百姓有啥用?聽起來是個技術革新,但是說破大天,也跟微信和支付寶沒啥區別。那國家為什麼要煞費苦心的花了7年時間來研究這東西,研究完了還推廣的小心翼翼?畢竟,行動支付這個概念,其他國家的人民還陌生,中國人早已經習慣了。
  • 數字人民幣原來還有這些新玩法!
    原來,數字人民幣還可以這麼用。異形數字人民幣錢包。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拐杖也能用數字人民幣  你以為數字人民幣只能用手機APP來使用?那就大錯特錯了。它可以藏在智能拐杖、手錶、門禁卡墜……沒想到吧。
  • 蝦米音樂播放器2月5日關停 3月5日後將無法登錄;數字人民幣上海試點使用 首次實現脫離手機硬錢包支付模式
    蝦米音樂播放器2月5日關停 3月5日後將無法登錄;趣頭條股價暴漲近10%  內部信稱去年四季度首次實現盈利;數字人民幣上海試點使用 首次實現脫離手機硬錢包支付模式.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一起回顧下!
  • 北京一卡通APP上線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 活動期間可1分錢乘公交地鐵
    10月12日至10月25日期間,市民可通過北京一卡通APP領取1張乘車優惠券,按指引開通中國農業銀行數字人民幣錢包,即可支付1分錢乘坐公交、地鐵。據介紹,活動期間,乘客可憑券在使用農行數字人民幣為一卡通(含手機一卡通、實體卡等)充值時,直接抵扣5元乘車費;此券在乘車碼乘坐公交、地鐵扣費時,只需支付1分錢,最高抵扣不超過9.99元交通費。
  • 從硬錢包也不安全說起,一文道盡數字資產安全攻略
    「獨立的硬錢包擁有獨立的晶片,如果該晶片不抗DPA攻擊、電磁幹擾攻擊或電磁波攻擊,可能會破譯起來更容易些。」10月9日,密碼學專家韓永飛做客由鏈天下主辦的在線訪談欄目《百媒鏈談》,其關於目前普遍認為很保險的硬錢包也不安全的說法,引起了公眾對於數字資產安全的關注。難道自己的加密資產就真的不安全了嗎?
  • 二十大最具潛力新材料產業路在何方?
    以下這些話題受到新材料在線平臺100萬粉絲的熱切關注:1、中國石墨烯產業路在何方?2、中國富勒烯產業路在何方?3、中國黑磷產業路在何方?4、中國3D列印材料產業路在何方?5、中國液態金屬產業路在何方?6、中國氣凝膠產業路在何方?
  • 21歲的谷歌,路在何方?
    (中文:谷歌)最初的谷歌以私營公司形式創立,主要目標是設計並管理網際網路搜尋引擎「Google搜索」,後來在2005年,谷歌看到了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前景收購了Android系統。在2007年Google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成立開放手持設備聯盟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
  • Apple Pay中國發展路在何方?
    Apple Pay在國內的發展路在何方?今天行動支付網來討論一下這些問題。另外,Apple Pay從推出開始就有一些值得稱道的設計,比如說Apple Pay的NFC支付是基於SE的全終端模式,但卡片是跟隨Apple ID帳戶的,可以實現雲端卡片的管理。
  • 雲轉型,路在何方
    敢問路在何方?
  • 魅族:敢問路在何方?
    2005年,魅族E3推出,對於這款經典的MP3,市場給予的最高評價是:當時的MP3市場有三個品牌,分別是蘋果的iPod、魅族E3和其它。這個階段主要以手機單品為主,拼的是手機性價比、價格和配置。二是規模競爭階段。隨著手機網速的提升,智能機的普及,使用人群的增加,手機廠商進入規模競爭階段,拼的是產量、品牌影響力和手機功能。三是生態競爭階段。
  • 渠道通路商的路在何方?
    引用一下由著名經濟學家 厲以寧做序,段亞兵先生的《佔領華強北》書中的一句話「華強北是創造財富的神話,生命胚胎的試管,新芽青苗的試驗田,如果你是一名觀眾,華強北就是一個魔方舞臺,欣賞著不斷上演的悲喜人生劇,如果你有幸或者不幸進入華強北,成為一名演員,你就登上了一個巨大的競技場,這裡沒有鳥語花香,這裡無法休閒散步,這裡是——優勝劣汰的戰場,野蠻生長的叢林!」同時也獻給渠道通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