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衣品是什麼呢?優秀的選款能力+搭配能力,缺一不可,現在大家都在培養審美、練習色彩敏感,但如果款式沒選好,再怎麼搭配也不會有你想要的效果的。
今天丁丁來聊的這份血淚總結大經驗,就包括怎樣真看準衣服尺寸、分辨面料版型效果、怎樣買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單品...全文都非常簡單、易懂、貼合實際,只要你認真看下來,這一份大乾貨絕對能幫你培養出「看一眼圖片,就對一件衣服了如指掌」的能力。為什麼同樣的尺寸,別人穿好看,你穿就不會好看?
量肩寬、胸圍、腰圍、臀圍都太小兒科了,如果還有不會量的姐妹,今天丁丁也會簡單提到一下正確的量法。
但更重要的是,量了之後,怎樣光看尺寸就能想像出這件衣服在你身上是什麼效果,為什麼同樣的尺寸,別人比你穿得好看,問題出在哪?▍ 買上衣,肩寬很重要
我們自己量肩寬怎麼量呢?買衣服時量的肩寬不是直線距離,而是曲線的總肩寬。服裝設計學裡的量法是,左SP開始沿著BNP再到右SP的這段距離。(定製店鋪量體裁衣也會這樣量)
SP 是 shoulder point,肩點,大家可以抬起胳膊,這一點凹陷的地方就是肩點。量肩寬的時候正立,雙手下垂,掌心朝裡。
BNP是 back neck point,後頸點,也就是我們第七頸椎的突出處。我們把頭低下就能摸到最突出最明顯的這個點,這裡就是後頸點。
之後你量的時候,就從左肩點到後頸點,然後在後頸點按住,再向右拉到右肩點,用軟尺量整個曲線距離。總之大家記得在服裝領域的肩寬測量,是一個弧度的測量,這個很重要。比如有的人圓肩駝背就會把衣服撐開,直線肩寬數據合適的衣服,穿上身就會發現布料不夠。大家按這個量法量一量,是不是比你自己以為的肩寬要寬一點?比如我的直線貼身肩寬是41(左SP到右SP,現在簡化版也可以這樣量),總肩寬42(左SP到BNP再到右SP,傳統量法)。直線肩寬可以用來判斷骨架大小,總肩寬用來挑衣服。
那麼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買上衣的時候,我們可以對比一件衣服的肩寬,來估計一下自己的上身效果。衣服的肩寬測量是平鋪的直線測量,買衣服的時候商品詳情都會寫。
當衣服肩寬明顯小於你總肩寬時,那穿上就會有侷促感,特別是比較貼身的T恤、襯衫、針織衫、西裝。我手頭沒有緊身T恤,用這一件緊身背心舉例吧。模特穿起來是正合適的:
但我骨架較大,肩膀寬,上身之後肩膀就露得很多,顯得有點侷促:
這種背心會因為沒有袖子,所以我這樣夏天穿也還可以,可以更加凸顯寬肩的氣場。但如果換成有袖子的T恤或者針織衫,穿上去就會略有侷促感。肩寬的女生在買衣服的時候,可以多留意肩線的位置。我找了2件類似款來作比較,左邊歐美品牌的針織T恤,肩線的設計明顯比較開:一道送分題,你覺得那件版型更適合寬肩女生呢?
▲ 同樣是貼身款,你可以發現,左邊歐美版型的明顯更適合寬肩女生,上半身貼合,肩膀還不侷促。而窄肩的女生如果跟風買左邊這種歐美的版型,肩膀的位置很有可能會有餘量,穿上去會顯得溜肩。反之,如果寬肩的女生選了右邊這款,肩膀的位置就會不合身;再選大幾個尺碼,就又會影響修身的上身效果。第二種情況,和第一種情況正相反,小骨架女生更要留意。很多 oversize 的襯衫、外套,如果你本身肩膀窄個子小,就別這樣穿了,很難有時髦的感覺,反而會有點拖沓松垮。我穿上身之後效果是這樣的,肩膀外會有被撐開的感覺:
如果你是小骨架窄肩膀,這種衣服就很難穿出歐美的那種 oversize 時髦感,整個肩線會掉得很厲害,松垮無型還壓身高。先了解自己的肩寬和衣服的肩寬數據,然後再觀察一下衣服的材質、版型,你就能一下子推理出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大致是什麼效果了。高手第二招:
為什麼你的本命褲那麼難買?
▍ 買褲裝,上檔長很重要
網購最頭疼的就是買褲子。經常明明尺碼是對的,但一上身就好醜,顯得整個下身又寬又壯。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上襠長。為什麼重要呢?大家看完什麼是上襠長可能就恍然大悟了。上襠長是你的腰高減去下襠的長度,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腰到襠部的這段距離:
腰的位置很好找,就是你軀幹最細的這個位置。我的腰和臀很長,上檔長有30cm。我的這個比例相對於167cm的身高,有1:5.6,其實是算比較大的,有沒有比例和我差不多的女生?那看到這裡,聰明的讀者可能已經意識到了,同一條褲子,不同上襠長的人穿,效果也會很不同。比如下面這3個人,即便腰圍、臀圍、總身高都差不多,但分別是襠短腿長、正常、襠長腿短,穿同樣的褲子,你會發現在腰部卡住的位置也不一樣,褲腳的長度也不一樣。我簡單地畫了一條褲子,尺寸、大小、長度都完全一樣,但上身效果截然不同:▲ 最右襠長腿短的,會發現褲襠不夠長,根本提不上去,雖然褲腰尺碼沒錯,但扣子就是扣不上。順帶著褲腳也過長了。所以有時候褲子尺碼明明正確,卻愣是穿不上,不一定是褲子尺碼不準,而是你不了解自己的襠長,沒有根據襠長選褲型!這一點其實亞洲服裝設計師早就注意到了,很多日本品牌都會在商品詳情裡面寫上襠長的數據。你可能沒發現,優衣庫也一直在寫上襠長吧?下面的截圖分別來自優衣庫和某日本購物平臺。▲ 像右邊這條就是低腰褲,不太適合我。真希望所有品牌都學習一下,把這個數據也更新上。我們先說讓人羨慕的襠短腿長的女生,穿貼身的或者有鬆緊帶的褲子,基本不用發愁合不合身的問題。
但如果是選修身牛仔褲這種類型,就需要考慮一下襠長。同樣的碼數,如果是高腰褲,可能會掉襠,需要扎一下皮帶。中腰的褲子可能會比較友好。
如果是寬鬆的西裝褲的話,因為本這種褲子本身襠就比較低,所以影響不大,只要看好腰圍的尺碼即可。這種情況主要針對襠長,當然也有襠長腿長的類型,比如劉雯。
襠長的女生選褲子,別選中低腰的。第一個原因是更容易暴露襠長的缺點:
第二個原因就是,如果按照正常尺碼買中低腰褲子,你會發現太緊根本穿上不上去。我牛仔褲一般是27碼,但之前買的這條27碼的 ARKET 真的費了老大勁兒才把扣子扣上,穿上之後襠部還卡得不行,走路很不舒服:在 ins 上看到其他博主穿這條褲子,效果比我好多了,說明她的襠長比我短,這個低腰褲是適合她的:如果襠長的人硬要穿襠長明顯偏小的牛仔褲,那可能就得買大一碼,而買大一碼,就會出現臀部空餘,包裹和支撐不足的情況,整個牛仔褲型也就不好看了。
——所以,明白了上襠長這個指標,你就能更快地挑到適合自己尺碼的顯合身牛仔褲了。高手第三招:
怎樣只看圖片就知道衣服的質感?
除了了解自己、會看尺寸,學會判斷衣服的質感也非常重要。經常看我們文章的老讀者應該已經知道什麼是材質柔軟,什麼是材質硬朗了。
材質柔軟:
材質硬朗:
經常有讀者問,哪些面料屬於柔軟,哪些屬於硬朗?可是你發現了嗎,羊毛明明是柔軟的,但可以做成硬挺的西裝;棉明明也是柔軟的,卻可以做成硬挺的風衣。柔軟還是硬朗根本不能粗暴地按照面料去分類,織物的原料、結構還有織造的工藝都會影響到面料的柔軟度。面料可以提供參考,但網購的時候,一定要多多練習,觀察衣服上身的效果。觀察面料的垂墜感、厚度,以及光的在面料上的反射,你也可以很容易看出單面料是軟還是硬。
第一題:ins 博主 @cajmel 穿的這件白襯衫,應該能看出材質是比較硬挺的。
如果你想要穿出類似的效果,想買一件類似款的白襯衫,那麼這三件襯衫的商品圖,你覺得應該選哪一個?第二題:牛仔褲越薄彈性越好,越容易暴露腿型。下面3條牛仔褲,哪一條的面料最厚?
今天的2道練習題你心裏面有沒有答案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和大家說說你的答案和見解,看看誰先最先全部答對!
一開始網購買衣服,都會經常買到不合適的,但有了這些經驗技巧後,多觀察多練習,你的選款力也可以提升很多。
再結合丁丁寫過的娘 man 風格判斷方法,不論是淘寶還是海淘平臺,你都能迅速找到好看時髦又合身的衣服了,提高網購成功率!
如果大家喜歡看這類手把手教學的經驗類話題,也請動動手指點一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