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實操機器學習原理,這裡有一個不挑人的模型 | 包教包會

2021-02-25 量子位
李根 發自 大理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少年,還在為假期不能工作而苦惱嗎?

或者像我一樣不能低調展示一下正在從事的「AI」工作?

現在機會來了。

 teachable-machine

上圖展示的是一個無需敲代碼的小實驗,名為「teachable-machine」,來自「Google和她的朋友們」。

通過這個小實驗,你可以輕鬆簡單地了解機器學習的工作原理,而且手把手教,包教包會,有臺帶攝像頭的電腦就OK。

親測完成一次實驗不超過3分鐘,全過程也富有趣味。

全過程

首先,允許程序使用你的電腦攝像頭、麥克風和喇叭,主要用途是「輸入」;

其次,開始整個機器學習的三大步驟:一是輸入,二是學習,三是輸出。

1)輸入

在攝像頭前做某個動作,數量不低於30次,多些角度和場景,然後在「準確值」接近100時開始下一個動作輸入,總共三個。

2)學習

在你超過30次的動作捕捉中,機器通過這個「數據集」的學習,掌握了你這個動作代表的意思。

3)輸出

三個動作均按要求輸入完成後,一一對應的「輸出」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完畢。你可以在屏幕前做出任一動作,機器會通過相機輸入後給出對應的「意義」。

當然,這個「意義」完全可以自定義,形式也多種多樣,比如GIF動圖、聲音,甚至某段回答。

有什麼用?

除了通過這個小實驗,簡單清晰了解機器學習的原理,其實也能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比如有人通過這個程序,就能在沒有樂器的情況下,編寫、彈奏原創音樂;也有人利用這個程序,把機器學習應用到自己的日常起居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實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允許任何人通過簡單的操作,而不是代碼來使用機器學習。

當然,這種效果實現背後,也要感謝deeplearn.js的努力,以至於讓Web開發人員在瀏覽器中本地運行機器學習模型。

相關代碼也已開源:https://github.com/googlecreativelab/teachable-machine

另外,如果你需要更多這樣的機器學習模型,可移步:http://ml4a.github.io/guides/

最後,或許你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想要開始了。

這裡有一段手把手視頻教程,以及馬上開黑的地址。



開黑地址:https://teachablemachine.withgoogle.com/

量子位AI社群9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3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微信號qbitbot3,並務必備註相應群的關鍵詞~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相關焦點

  • 如何在不敲代碼的情況下搞懂機器學習?
    但從實踐的意義上講,機器學習是一種通過利用數據,訓練出模型,然後使用模型預測的一種方法。了解機器學習的基礎原理,最好是看一些書籍或網絡課程,例如廣受好評的吳恩達教授開設的機器學習入門課程:https://www.coursera.org/learn/machine-learning但是如果你實在不想看枯燥的機器學習原理知識,還想親身體驗一下機器學習的樂趣,正好這裡有個有趣的在線工具,讓你無需敲任何代碼,短短幾分鐘就能輕鬆簡單的理解機器學習的基礎原理
  • 12306看了會沉默,國外大神利用機器學習15分鐘破解網站驗證碼!
    為了破解這樣的系統,我們必須找到數百張示例圖片,然後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來破解它。但是如果我們想要破解開源的 CAPTCHA 系統——在這裡我們擁有所有原始碼的訪問權,事情又會如何呢?'/gentium/GenBkBasB.ttf',        );沒錯,它會生成四個字母/數字組成的 CAPTCHA 驗證碼,每個字符的字體各不相同,在代碼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驗證碼中不會包含「O」或者「I」,因為這兩個字母很可能會讓人與數字產生混淆。
  • 包教包會:定序回歸實戰 | 說人話的統計學 · 協和八
    裡面,我們一起了解了最有「人味兒」的回歸形式「定序回歸」。大家還記得為什麼定序回歸會有這樣的名號嗎?定序回歸的因變量是定序變量,也就是有順序的類別變量。其由於常常用於測量人的主觀判斷或感受,比如滿意程度,疼痛程度等,所以是最有「人味兒」的模型。
  • 當模型預測控制遇見機器學習
    最近幾年,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受到了各行各業的熱捧,已經不再是計算機科學系(CS)的「專利」,甚至連我這個傳統的機械工程系(ME)研究生都跑來湊了個熱鬧。本文將不使用任何讓人敬而遠之的公式,試圖通過自然語言深入淺出的討論,當模型預測控制遇見機器學習,它們會擦出怎樣的思想火花。
  • 機器學習模型可解釋性的詳盡介紹
    因此,解釋模型如何對業務起作用總是會帶來一系列挑戰。有一些領域的行業,特別是在保險或銀行等金融領域,數據科學家通常最終不得不使用更傳統的機器學習模型(線性或基於樹的)。原因是模型可解釋性對於企業解釋模型所採取的每個決策非常重要。殘酷的現實是,如果沒有對機器學習模型或數據科學pipeline如何運作的合理理解,現實中的項目很少成功。現實中的數據科學項目,通常會有業務和技術兩方面。
  • 機器學習模型選擇如此簡單
    寫在之前:有些概念跟平時你見過的機器學習文章描述的可能不太一樣,但是它會給你一種「心裡一顫
  • OpML 2019提前看:模型表現預測與分布式機器學習
    2)文章背景介紹:機器學習模型在工業界有著廣泛的應用。一般來說,研發者會針對一個工業問題使用許多的模型進行預測,並將表現最優秀的模型用於生產。然而,機器學習模型的表現好壞多由訓練數據與生產過程中收到的數據決定,模型的泛化力不同,根據收到的數據不同,預測效果也好壞不一。
  • 功力強大,NumPy手敲全部主流機器學習模型,代碼超3萬行,值得學習!
    超過 3 萬行代碼、30 多個模型,這也許能打造「最強」的機器學習基石?NumPy 作為 Python 生態中最受歡迎的科學計算包,很多讀者已經非常熟悉它了。它為 Python 提供高效率的多維數組計算,並提供了一系列高等數學函數,我們可以快速搭建模型的整個計算流程。毫不負責任地說,NumPy 就是現代深度學習框架的「爸爸」。
  • XGBoost原理、推導、模型參數總結
    XGBoost淵源及優勢在數據建模中,經常採用Boosting方法,該方法將成百上千個分類準確率較低的樹模型組合起來,成為一個準確率很高的預測模型。這個模型會不斷地迭代,每次迭代就生成一顆新的樹。但在數據集較複雜的時候,可能需要幾千次迭代運算,這將造成巨大的計算瓶頸。
  • 教程 | 理解XGBoost機器學習模型的決策過程
    本文用一個具體的數據集分析了 XGBoost 機器學習模型的預測過程,通過使用可視化手段展示結果,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模型的預測過程。隨著機器學習的產業應用不斷發展,理解、解釋和定義機器學習模型的工作原理似乎已成日益明顯的趨勢。對於非深度學習類型的機器學習分類問題,XGBoost 是最流行的庫。
  • 自動化機器學習入門指南,來了
    從Google Cloud繪製的AutoML的工作原理圖可以看出,我們使用者只需要給其提供數據源,以及好壞樣本(或者不需要),然後後面的一切都交給AutoML組件去完成。🚀 AutoML的關鍵節點我們可以認識到AutoML大大降低了機器學習模型的開發門檻,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了解這裡面的原理的,這裡涉及了機器學習的幾個關鍵節點的內容,需要我們特別關注。
  • 連享會直播課:文本分析-爬蟲-機器學習
    剛開始接觸 R 語言的學員經常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麼 R 體積小,功能卻如此多,這正是因為大量外部包的存在。到底學 R 還是 Python? 其實兩者是不衝突的! 3.3 授課內容在內容安排上,本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第一部分中 (第 1-4 講) 我們首先從整體上介紹文本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分析流程,以便讓大家對其分析套路有一個整體上了解。進而從文本處理函數和正則表達式入手,依序介紹爬蟲方法、文本信息提取和文本匹配方法。
  • 看這裡,包教包會!
    此時會看見很多選項,滑動一下鍵盤就會隱藏起來,點擊【腳本】。接下來就可以說出你想要設定的語音指令,說完會跳轉到確認頁面,如果有誤可以自行修改,如果沒什麼問題,點擊右上角【完成】即可。接下來我們實際測試一下,先喚醒Siri,然後說出設定好的Siri指令「晚安小智睡覺了」,但有時候語音識別可能會不太準確,但沒關係,只要系統檢測到你有說出【晚安】兩個字就行了。
  • 一本書讀懂機器學習算法原理​
    學好機器學習需要哪些數學知識?基於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綜述用一張圖理解SVM的脈絡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演化歷史及結構改進脈絡理解梯度下降法用一句話總結常用的機器學習算法機器學習算法地圖深度學習算法地圖其他的不再一一列舉。這些文章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脈絡清晰,深入淺出,一針見血。
  • 使用neuralnet包在R中擬合一個神經網絡模型
    在我看來,神經網絡總是眾多機器學習模型當中最讓人感到興奮的其中一個模型。
  • 基於樹模型的機器學習——在R中建立回歸樹
    閱讀分類樹有關內容請點擊:基於樹模型的機器學習——在R中建立分類樹在因變量是連續變量時,使用回歸樹。grade_train <- grade[assignment == 1, ]grade_valid <- grade[assignment == 2, ]grade_test <- grade[assignment == 3, ]訓練回歸樹使用rpart包中的rpart()
  • Google 機器學習小白教程
    想像你是一個老師,你想要找到學生學習的最佳時間,同時保證他們在考試中得到最好的成績。你求助於機器學習。是的,這個問題對於它來說有點大材小用了。但是這只是一個簡化的情況。所有的一切都起源於這個模型,一個機器學習系統會使用的預測方式。這個模型起初會被交給人來完成,至少對於這個簡化的例子來說。
  • 機器學習 · R語言包大全(共99個包)
    有很多R語言包都可以實現機器學習相關的思想和方法。,Boosting and Gradient Descent,9個包支持向量機與核函數,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d Kernel Methods,5個包貝葉斯方法,Bayesian Methods,2個包遺傳算法優化,Optimiz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3個包關聯規則,Association
  • Python 實戰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附帶原理+代碼
    來源 | 早起Python( ID:zaoqi-python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非常常見,是大多數人入門機器學習的第一個案例,儘管如此,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學習和注意的地方。其中多元共線性這個問題將貫穿所有的機器學習模型,所以本文會「將原理知識穿插於代碼段中」,爭取以不一樣的視角來敘述和講解「如何更好的構建和優化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主要將分為兩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