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手遊行業裡,漫改作品作為一個特殊的遊戲類型,一直保持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近幾個月興起的漫改新作《LOVE LIVE!》《JOJO的奇妙冒險》也在不斷地衝擊著兩大平臺榜單。葡萄君為大家盤點了近年來的漫改作品,並做出一些點評,看各大廠商如何對待動漫IP。
本月初,日本各大廠商財報紛紛公開,其中最突出的正是萬代4至9月總營銷的2500億日元,單獨計算其遊戲事業的利潤就達到200億日元。作為漫改遊戲大廠,萬代在主機遊戲方面推出的漫改遊戲非常多,而隨著手遊行業的興起,萬代也在智能機平臺推出了多款漫改遊戲。而漫改手遊並不僅是萬代在做,如DeNA、GREE等也在爭搶著熱門動漫IP的手遊改編代理權,並推出了眾多作品。那麼這些廠商將動漫IP改編成了什麼樣的手遊呢?
萬代南夢宮
《海賊王:尋寶之旅》(RPG+卡牌)
遊戲中,玩家需要一邊尋找、培育同伴,一邊順著原作和動畫的故事主線展開冒險,也會遇到各種boss和大的戰役。根據角色屬性不同而組隊,會給戰鬥的展開產生很大影響。操作只需要點擊、滑動屏幕,戰鬥需要選擇關卡進行。
點評:
·角色立繪畫風高度還原原作
·劇情重現經典場景,採用原作配音
·技能特效高度還原動畫,衝擊力十足
·App Store最高進入前三,Google Play最高前十,下載破800萬
·遊戲依舊是大多數手遊採用的卡牌+X模式
·改編難度極低,劇情、語音、場景、角色設計、技能截圖,都有現成的,只需要簡單重置
《JOJO的奇妙冒險:星塵射手》(彈珠射擊+卡牌)
遊戲中,原作角色均以金屬獎牌的形式登場,玩家需要控制自己的角色,射擊各個獎牌。戰鬥依靠射出的角色之間相互撞擊來實現,而原作中的人物技能「波紋」、「替身」等都會出現在特效中。本作還聯動TV動畫,進行劇情補完和事先體驗。
點評:
·還原原作肌肉凸顯的畫風
·特效演出還原文字漂浮以及戰鬥技能
·聯動動漫劇情,進行補完、追加
·卡牌+X模式,射擊模式沒有成為賣點,略顯單調
·App Store排行最高第六,Google Play最高第16位,下載量突破450萬
《偶像大師:百萬現場》(經營養成+卡牌)
本作包含1000張以上的卡片,全部由動畫原設擔當公司A-1 Pictures繪製。50位偶像均有自己的專屬曲目,玩家作為製作人,除了培養偶像以外,還需要經營管理自己的事務所,舉辦演唱會。遊戲每隔兩個月會舉辦一次「共同祭典」,推出相關角色的特殊劇情。
點評:
·完全保留動畫人物原設,畫風統一
·卡牌設計著重體現角色細節魅力
·劇情和活動均圍繞角色展開
·上架一周獲免費新榜首位
·沒有擺脫GREE版手機頁遊的遊戲模式,卡遊氛圍濃重
《SD高達G世紀:邊境》(策略+卡牌)
本作是主機平臺同名系列作品改編而來的策略遊戲,玩家需要通過完成任務後獲得獎勵,從而不斷強化自己的部隊。部隊編成需要考慮到戰艦和高達機體的配合,不同的的配合會影響戰艦和機體的屬性、搭乘數、攻擊範圍等特性。遊戲中登場的機體均為SD版。
點評:
·劇情、編成、模擬系統的質量均不亞於主機板
·世界觀展開以富有歷史感的高達世代為中心,給玩家以宏觀的遊戲體驗
·陸續的追加要素給粉絲以期待感
·下載量突破400萬,App store最高第三位,Google Play最高第五位
·不同於主機版的操作感褒貶不一
《刀劍神域CodeRegister》(RPG+卡牌)
本作囊括了動漫《刀劍神域》中的三個故事設定中的遊戲世界「SAO」「ALO」「GGO」,官方宣傳的賣點為大合集RPG。從宣傳片來看,遊戲系統依舊是卡牌+X的模式,編成隊伍挑戰關卡,對陣原作中出現的各種boss。而編隊的一個特色是能將三個遊戲世界中的不同角色任意編入同一隊伍中。技能和設定都採用了動漫原作設定。
點評:
·融合了原作的不同世界觀,但忽略了原作體現出的遊戲世界的細節
·人設還原度一般,人物為2DQ版角色,立繪還原度高
·技能設定融合劍技、魔法、槍械射擊,有一定新鮮感
·遊戲預註冊人數超過30萬,人氣很高
·戰鬥過程簡化度較大,難以表現迷宮探索的難度
·卡遊氛圍過重,原作的緊張感太少
除此之外,萬代旗下還有眾多動漫IP改編的手遊。
《海賊王:跳舞大戰》(音樂+卡牌):觸屏類3D舞蹈音遊,含鬥舞對戰模式,舞蹈衝擊力尚未知,乍看顯得不明所以。
《高達:Spirits》(模擬+RPG+卡牌):GREE平臺久違的高達系列新作,已登上GREE的iOS和安卓排行首位,雙視角的劇情展開稍有創意,但擺脫不了社交卡遊的本質。
《高達:徵服》(SLG+卡牌):戰棋類遊戲,具有建城系統和4人共鬥系統,較大的特色為戰鬥分成直接操縱機體和戰棋模擬兩種系統。下載量突破300萬。
《全職獵人:戰鬥全明星》(動作+卡牌):原作角色全部登場的多角色即時對戰遊戲,滑屏控制角色進行戰鬥,角色戰鬥略顯繁瑣和生硬,衝擊力不夠,體現不出熱血動漫的特色。
DeNA
《進擊的巨人:向自由的咆哮》(CoC類)
本作中,玩家將扮演被流放到牆壁外的人,為了生存而建立自己的城市。強化城市所需的素材可以自己生產,也可以從別的玩家那裡奪取。奪取的方式就是利用巨人入侵其他玩家的據點,進行破壞。
點評:
·將CoC類遊戲與《巨人》IP結合的想法很切合原作主題
·忠實地還原了原作的反人類思想
·3D巨人給人新鮮感,但是依舊獵奇
·下載量突破200萬,曾在App Store排行曇花一現
·核心玩法並沒有創新
而DeNA的漫改手遊雖然數量多,但並沒有太好的業績,從DeNA本季度的財報來看,雖然整體業績停止了減益的趨勢,但沒有突出作品依舊是最大的問題。而DeNA也表示將注力研發核心向的遊戲。下面簡單地看一下DeNA的其他漫改產品。
《新世紀福音戰士:魂之淨化》(類CoC):玩家需要克隆大量使徒殲滅人類(其他玩家),並通過EVA的量產來保護自己的城市。場地還原較好,但EVA機體還原度不好。
《BLEACH :死神決戰篇》(卡牌):卡牌戰鬥遊戲,編成隊伍進行任務和戰鬥,再現了原作的名場景和臺詞。沒有特色和看點。
《灼眼的夏娜》(卡牌):卡牌戰鬥遊戲,融入原作的自在法(技能)設定,目前正在進行事前登陸,單純賣角色。
《七宗罪:口袋中的騎士團》(解謎+RPG):尚未上架,收集育成同伴並與敵人展開戰鬥,同時推進劇情。框架還是卡牌+XX的模式,延續了原作劇情,但故事背景是架空的,所以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接續原作,仍屬於原創。
GREE
GREE平臺推出的漫改手遊非常多,由於平臺特性,絕大多數是卡牌社交遊戲,平臺榜單靠前的有《海賊王:冒險記》、《高達大師》、《刀劍神域:終世界》等,此外還有《BLEACH:卍解之戰》、《火影忍者收集:疾風亂舞》等。
點評:
·仍抓住部分功能機用戶
·網頁版手遊的遊戲性不高
·單一的卡牌類遊戲沒有特色可言
·只能靠粉絲買單
Marvelous、G-MODE
與G-MODE不同,Marvelous還在主機上有所作為,也在智能機平臺推出了熱門作品《劍與魔法的境界:往昔的女神》。但他們對漫改IP的關注點似乎只有賣肉:《閃亂神樂》、《一騎當千》、《惡魔高校:DxD》、《認真與我談戀愛!P》。
點評:
·賣肉漫改卡遊抓住了部分用戶的需求
·對動漫原作還原度很高
·均為卡牌遊戲,遊戲性沒有特色
·遊戲內活動頻率特別高,接連不斷(通過新角色造型和露出度刺激用戶)
·《真戀》更偏向賣萌一些
Visual Arts
由於該公司與Key有合作,使得Key旗下動漫IP的手遊改編均交由該公司製作發表。目前推出的產品有《小小剋星》和《天使的節拍》。而由於《天使的節拍》過於熱門,在14萬人的預註冊後,遊戲開服後竟立刻擠爆了伺服器,導致本作停服維護一個半月。運營方似乎低估了本作的人氣。
點評:
·均為卡牌社交遊戲,遊戲性沒有亮點
·卡牌角色設計忠實原作,還原度非常高
·原班聲優獻聲並沿用原世界觀
TAITO
《妖精的尾巴:勇者傳說》(解謎+RPG)
本作核心玩法依舊是卡牌+XX的模式,玩家需要收集3D的Q版妖尾角色,組成隊伍並通過關卡。戰鬥需要通過消除解謎來發動攻擊,操作模式很簡單。對應消除不同大小的水晶塊就能發動對應的攻擊或者魔法,而角色在戰鬥中的吶喊、動作都很有氣勢。
點評:
·Q版角色對人物原設的還原度較低
·戰鬥特效和語音吶喊卻高度還原了原作的熱血
·人物造型和玩法都很休閒,與熱血的搭配略顯不自然
·遊戲流程和關卡設計與通常的手遊相同,無亮點
好了,上面介紹了這麼多作品,其實能看出漫改手遊很大程度都依賴於卡牌模式。而大多數改編出來的遊戲也只是粉絲向的作品,能夠吸引的用戶還是不夠廣泛。不過下面幾款手遊是近期改編的比較良心並且有不少看點的作品:
《LOVE LIVE:學園偶像祭》(音樂+卡牌)
本作是由武士道和KLab聯合推出的音樂卡牌遊戲,基於《LOVE LIVE!》(以下LL)企劃的成功運作,本遊戲的推出可謂理所當然。遊戲的特色,就是完全的還原和補完原作。LL手遊的推出時機,正好是動漫推出後企劃正火熱沖天的時候。玩家在這時充滿對原作人物的求知慾,推出「音樂手遊」,一能滿足玩家對角色的細節認知欲,而能讓玩家參與到LL企劃的根本「音樂」中來。而這樣的循環正好加深了玩家對LL的沉迷度。
點評:
·完美的推出時機
·滿足玩家最大的需求
·遊戲語音、人設的細節刻畫非常到位
·音樂遊戲的難度適中,沒有過高的門檻
·與原作·動畫·周邊的緊密聯動
·坑太深,令人望而卻步
《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LOST ZERO》(RPG+卡牌)
本作由手遊大廠SE推出,核心類型依舊是卡牌+XX的模式。然而本作能看到SE在鎖鏈戰記裡的豐富製作經驗。特別是戰鬥部分,取消了一般手遊的自動戰鬥,需要玩家主動點擊,獲得連擊就能增加傷害,從而增加了互動性和緊張感。而遊戲劇本為原作者親撰,算得上原作的正統續作,劇情部分採用了3D人物模型,也算是製作精良。在遊戲中追加的好感度系統,也滿足了粉絲對後宮的需求。
點評:
·原作者續寫的官方劇本,滿足劇情黨的需求
·3D人物模型和好感度系統,滿足玩家的後宮需求
·戰鬥系統較有難度,與卡牌戰鬥大不相同(積累了鎖鏈戰記的製作經驗)
·沒有體現出原作主角「龍傲天」的特色,略顯拖沓
《精靈使的劍舞:夢境決鬥》(動作+卡牌)
本作由《精靈使的劍舞》官方合作夥伴Blade Dance Game Partners製作,主要賣點是融合了原作動畫的世界觀與遊戲系統,戰鬥採用全3D場景和人物模型,配合滑動躲避、點擊攻擊,連擊產生combo等操作,能輕鬆地實現通關。此外遊戲還配備了團戰系統。
點評:
·人物設計忠實原作
·戰鬥過程全3D,操作流暢
·背景相對單調,但總體中規中矩
至此,盤點工作告一段落。以上只是盤點了近一年前後比較有話題性的漫改作品,並未囊括所有。但不難看出,對漫改遊戲研究較深的還是萬代南夢宮,遊戲性和還原度的把握,以及對粉絲需求的研究都非常透徹。而一些經典IP如《海賊王》《高達》《偶像大師》等,它們的改編作品也有很多款,這能看出對待同一IP,特別是比較大的IP,能改編的點不止一個,可以改編的類型也是多變的。但是要讓一個漫改IP改得到位,最重要的還是服務粉絲,滿足他們的需求。就如同《LOVE LIVE!》這樣的特例,這個企劃是如何讓玩家這麼沉迷,又讓其他玩家稱之「邪教」呢?這正是企劃對玩家需求的把握所致,能讓玩家陷得夠深所致。
而對於漫改IP是否需要固定的遊戲類型呢?這個問題並沒有嚴格的定論,這一點同樣需要用玩家的需求來衡量:對於高達,「是否能體現出宏偉的宇宙中人性的閃耀」;對於《海賊王》《火影》:「能夠體現出追尋夢想帶來的熱血沸騰」;對於《LOVE LIVE!》,「能否體現出我所愛的哪一個角色活生生的姿態」等等。滿足了這樣需求的遊戲,不管什麼類型,粉絲應該都會熱捧不休。
有料、可靠、前瞻的遊戲行業媒體
微信號 youxiputao
如果您覺得文章好,歡迎關注和轉發;
如果您覺得文章寫得不如您,請親自動筆吧!
投稿發送至 hi@youxip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