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突傳大消息!OneNET 助推萬物互聯時代來臨!

2021-02-21 網際網路聚焦

近日,一場備受各界期待的科技盛會即將拉開序幕。

北京時間2018年12月6-8日,中國移動將以「5G連接新時代」為主題,在廣州召開第六屆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

作為中國移動的年度產業盛會,中國移動將攜手數百家國內外頂級合作夥伴,在近20000平方米的場館裡打造5G創新與智能AI生活圖景。

眾所周知,5G時代的到來已經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而中國移動在5G技術和應用上的率先布局,無疑讓其成為5G時代的先驅者。

2013年開始,歷經6年的發展,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作為中國信息通信產業創新的驅動器,引領了全球信息社會走向的風向標,打造了全球數字生態共同體的大舞臺。

另外,隨著5G技術的深入發展,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逐漸向我們打開大門。

5G技術的加持下,運算和數據傳輸的速率會大大提升,萬事萬物將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與雲端交互,這使得物聯網技術會更廣泛的應用於製造、醫療、建築、服務、家庭等場景,真正廣闊的應用於社會生產與普通人的生活。建設一個覆蓋全球、空天地一體的信息網絡系統也正從趨勢變為現實。

物聯網作為科技行業最強的風向之一,已成不爭的事實。

據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了6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6%,到2015年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同比增長29.3%。預計到2020年,中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移動互聯向萬物互聯的擴展浪潮,將使我國創造出相比於網際網路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產業機遇。

到2030年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市場規模將從現在佔全球GDP不到1%,迅速增長到10%。

種種跡象顯示,我們正在經歷一次由技術變革掀起的商業浪潮,在今年這種趨勢將會更為激烈而且迅猛。

2018年,無論是國際巨頭,還是國內上市公司,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都不會錯過物聯網落地的奠基機遇,都在試圖緊抓這一看似遙遠,實則稍縱即逝的物聯網窗口期。 

正是看到物聯網技術重要性,在本屆合作夥伴大會期間,作為中國移動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將舉辦「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生態峰會」。將重點展示開放平臺OneNET,展示物聯網前沿技術、產品和創新應用。

此舉將進一步加速了5G商用進程,為萬物互聯時代開啟新篇章。

朋友們,千萬不要覺得萬物互聯的時代離我們還很遙遠!

君不見,路邊的井蓋都能上物聯網了:

在過去,由於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井蓋丟失時有發生。當井蓋破損或丟失,如果相關部門無法在第一時間採取補救措施,輕則造成系統故障或交通癱瘓,重則導致人員傷亡。近年來,「奪命井蓋」事件重複發生,「吃人的井蓋」這一話題一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針對上述情況,智能井蓋應運而生。

智能井蓋解決方案依靠現有的通訊,電子和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構建井蓋智能管理系統,把普通窨井蓋「升級」成為「物聯網」管理系統的智能井蓋,並可接入城市信息化和大數據平臺,對眾多的窨井蓋進行長期有效的管理。

當井蓋被非法打開時,系統檢測到傳感器的動作信號,經過濾波和門限分析後,確認是真實的井蓋異動,系統會通過NB-IoT網絡把消息傳輸至智能井蓋系統中心及手機App上,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理,從而最大限度避免傷害與損失。

君不見,馬路路燈不僅節能還能監控:

據統計,當前我國路燈照明耗電量約佔全部照明用電的35%,耗能巨大,位居各領域照明用電量之首。如何實現路燈更好節能、二次節能、進行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化管理,已經成為管理部門亟待解決的難題。

針對上述情況,智慧路燈應運而生。

據了解,這個路燈可不一般。

它除了基本照明功能外,通過NB-IoT技術、物聯網和雲計算等技術,利用手機APP,實現對路燈的遠程集中控制與管理,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節省電力資源,降低運維成本,增加附加收益。

同時,還擴展了氣象智能檢測儀、電子屏幕、監控攝像頭、無線網絡、物聯網充電樁等硬體,是一種融合了高科技的智慧型路燈。

可謂是一盞路燈帶動一座城市的智慧發展,以物聯網、電力載波、單燈控制、無線通信、網絡通訊、移動網際網路等為技術支撐,結合城市空間地理信息系統,構建了智慧照明管理平臺,對路燈照明設施進行「點、線、面」一體化、全方位監控管理。

君不見,智慧停車、智慧光伏、智能餐廳、城市消防....,這些都是萬物互聯的前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種種場景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已經由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一一實踐落地!

可以預見,在5G的加持下,物聯網將會擁有巨大爆發力。

上述一切場景能夠實現,可以說完全得益於中國移動OneNET物聯網開放平臺的發布。

OneNET是面向公共服務自主研發的開放雲平臺,為各種跨平臺物聯網應用、行業解決方案提供服務。依託中國移動天然的優勢以及前瞻的布局,OneNET已然成為物聯網時代最重要的連結平臺。

截止目前,設備連接數突破7000萬,開發者數達到9.5萬,服務企業近9000家,日均API調用1.5億,與超過150家的高校、眾創空間及企業加速器合作,專利軟著等智慧財產權積累數達到52項,其中專利登記45項,軟著成功申請4項。

同時,OneNET平臺作為連接和數據的中心,能適應各種傳感網絡和通信網絡,將面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移動健康、智能創客等多個領域開放

要知道,未來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需要安全可控的城市運行體系作為支撐,結合智慧城市和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建設,推動城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集約化、聯網規範化、應用智能化。

近年來,中國移動充分發揮物聯網產業先發優勢,通過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感知、分析與應用,實現對城市管理與運行需求的智能響應,著力推動物聯網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形成智慧高效、安全有序、綠色低碳的城市發展新形態和新模式,進一步優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2018年,OneNET在能力建設和行業拓展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先後完成NB-IoT開發套件、MQTT開發套件、OneNET AI(人工智慧)、中移和物、OneNET Edge(邊緣計算)、OneNET Video(視頻能力)、OneNET SMS(簡訊能力)、OneNET LBS(位置能力)、DMP、FOTA等各項能力研發其中OneNET接入NB-IoT設備數佔比全國約70%,強效推動新網絡產業發展

藉助基礎服務和行業能力,OneNET積極布局城市消防、智慧光伏、畜牧物聯網、共享經濟、智慧停車、光交箱監控、智慧井蓋、揚塵監控、智慧餐廳、智慧路燈等十大場景解決方案發揮設備接入管理、大數據分析、應用開發等物聯網能力優勢,全方位開拓以雲平臺為核心的行業生態。

面對萬物互聯的大潮,再大的巨頭也無法獨善其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才能讓企業在潮水襲來時,繼續立於不敗之地。

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應用的企業加入到這個領域,海量的物聯網應用產品也在不斷湧現。但是這些企業都面臨了共同的問題:缺渠道、缺品牌、缺整合能力、缺供應鏈資源。

正是基於此,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框架下的OneNET為產業鏈合作夥伴提供了一條「捷徑」。

近日,中國移動又一個全新的OneNET合作夥伴認證計劃(即OneNET Certification Programme,以下簡稱OCP)又啟動了,這將成為整合物聯網資源,成為一個強大生態鏈的重要一步。

中國移動OneNET合作夥伴認證計劃是由物聯網平臺OneNET面向全球招募硬體終端、軟體應用、解決方案、創新孵化、市場推廣五類合作夥伴的計劃,為成員企業提供OCP認證、市場推廣、採購優勢以及平臺支持等多重權益與大力支持。

OCP生態市場的運營:一是從展示層面為入駐企業提供商機平臺,形成有質量的窗口效應;二是為需求客戶提供良性市場商務氛圍,實現供需無縫對接,三是為成員夥伴打造立體生態空間,互補優勢、價值放大。

換句話說,中移物聯網公司將成為物聯網時代的「獨角獸」,壯大自身的同時,為企業提供搭建一個平臺,把開發者和需求方整合起來,讓產品更接地氣,更符合需求方要求,同時輸出市場、渠道、資源。

截至目前,OCP註冊認證級企業目前有400餘家。

無論是硬體終端開發者、軟體應用開發者、綜合解決方案開發者、創新孵化合作夥伴、市場推廣合作夥伴都有機會加入OCP,這個認證計劃將是一個整合硬體開發、軟體開發、方案開發者、創業孵化、基金投資、科研機構、IoT實驗室、科研院所、供應平臺和推廣渠道的綜合平臺。

2018年是物聯網各層面逐步落實的一年,2019年隨著技術與基礎建設的完備,物聯網企業得以發揮本身的核心與商業價值,將是物聯網企業能否站穩商業市場的關鍵年,中國移動OneNET將與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攜手並進、打造有生命力的物聯網生態系統,為整個行業贏得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

最後,期待這次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生態峰會的表現哦!希望中移OneNET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相關焦點

  • 中國5G在徐州「穿針引線」!「萬物互聯」時代真的來啦!
    如今,5G時代來臨,又將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通訊體驗!△圖源網絡,侵權即刪吸引了來自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聯想、諾基亞、中興通訊等企業的人士演講,以及上海貝爾、移遠通信、中科創達、共進股份、日海智能、永鼎股份等200多家企業參展。
  • 萬物互聯時代的興起及其邊緣算法效應
    相較於大數據和雲計算,邊緣算法可以更好地支持或服務於移動通訊與物聯網應用,顯示出諸多技術社會優越性和一些必須降低的技術社會負作用。萬物互聯與邊緣算法以及人工智慧一經結合,便會在「人—物—物」之間生發出無數主客體世界重組或變化的可能性,從而建立起一種全新的算法後果論和算法認識論。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無論以怎樣的方式和態度置身或面對這個生活世界,我們都已經不能脫離對科學技術的依賴。
  • 5G時代萬物互聯,WIFI成為過去,網際網路即將消失!
    北京時間3月10日,彭博社發文稱,5G時代來臨,WiFi或將退出歷史舞臺,指出當前美國主要移動運營商均提供無限數據流量服務,消費者無需再開啟WiFi網絡來避免昂貴的流量費。這將可能促使WiFi退出歷史舞臺。而這並非WiFi的唯一威脅,一些新技術的出現也讓WiFi的前景變得暗淡無光。5G究竟多厲害?
  • 【上海站】上海移動&網銀互聯LinkWAN交流會,共探萬物互聯
    9 月 8日,上海移動&LinkWAN萬物互聯交流會登陸魔都上海。
  • 會議預告 | 萬物互聯!2021移動轉售業務全球發展峰會即將召開
    2021年3月25日,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主辦,信通傳媒·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工聯網協辦的「2021移動轉售業務全球發展峰會暨虛擬運營商萬物互聯
  • Wi-Fi6同步5G啟航,共享萬物互聯時代盛宴
    Wi-Fi6 則是第 一個為萬物互聯的世界而優化設計的 Wi-Fi 標準,它的核心假設之一是上傳和下載 速度需要對稱。Wi-Fi6 設想的應用場景是萬物互聯互通的世界,信息實時傳輸,時 延一般以毫秒計算。
  • 咪咕視訊貝悅:5G時代空間被壓縮,萬物皆屏時代來臨
    中國移動咪咕視訊副總經理貝悅中國移動咪咕視訊副總經理貝悅,針對於「5G新融合·打造超高清全場景視聽新生態」的趨勢發表演講,貝悅副總經理表示,中國移動正在積極助力國家媒體融合戰略發展,始終肩負著移動信息化的倡導者和推動者的使命。
  • 從LBS到萬物互聯 新華三提出「相對位置」理念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呈現爆發性增長,使得室內定位的入口也得到用戶的普遍喜愛,LBS服務幾乎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大產業鏈廠商爭相搶奪入口。據EPA統計,人們在室內的時間佔比約為87%,這麼一看室內LBS市場價值潛力巨大,勢必帶來新的盈利模式和商業通道。
  • 環宇科技:感知萬物互聯的時代
    2020年7月2日, 14:30 ,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5G專委會舉辦的 5G雲路演第八場準時開始,北京環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宇科技」)帶來基於
  • 經濟學人社論 || 萬物互聯,萬物有芯
    Connected computers萬物互聯 Chips with everything  萬物有「芯」 How the world will change as computers spread into everyday objects萬物互聯,世界將如何改變
  • IFAA時代 眾望所歸 ——穿越燦若星海的萬物互聯,是對真實的信仰
    IFAA就孕育誕生在這個大潮流的風口浪尖上,IFAA全名網際網路金融身份認證聯盟「Internet Finance Authentication Alliance」,由螞蟻金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三星、中興等單位聯合發起成立於2015年,聯合了包括應用廠商、移動終端廠商、晶片廠商、安全解決方案廠商、算法廠商、國家檢測機構等逾170家全產業角色機構,共同圍繞身份識別技術
  • 【華西通信】行業深度:Wi-Fi6同步5G啟航,共享萬物互聯時代盛宴
    Wi-Fi6則是第一個為萬物互聯的世界而優化設計的Wi-Fi 標準,它的核心假設之一是上傳和下載速度需要對稱。Wi-Fi6設想的應用場景是萬物互聯互通的世界,信息實時傳輸,時延一般以毫秒計算。較早版本的Wi-Fi標準的假設是Wi-Fi作為有線接入的補充,所以預計數據的下載量將遠大於上傳量,因此下行速率高於上行速率,是一種非對稱的接入方式,不再適用於萬物互聯時代的物聯網需求。
  • 聚焦|5G時代來臨,帶來移動消費生活新體驗
    從4G到5G,公眾的移動網際網路消費生活將發生哪些變化?記者採訪權威專家和業界人士,了解相關熱點問題。VR眼鏡、智能手環、智能耳機……移動智能終端輕量化是未來趨勢,5G時代也會有不少新型智能硬體湧現。人工智慧公司蘇州繆斯談談首席技術官張向東認為,5G強大網速和低時延等特性將為未來各類新型智能穿戴設備提供基礎支撐,可以讓硬體來完成更複雜的任務,人機互動方式將徹底改變。「5G時代可能不一定人人都拿手機。」張向東說,未來「手機」的形態可能是眼鏡、手錶、耳機,甚至是戒指。
  • 萬物互聯時代,超萬億市場空間的物聯網或將打開?
    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技術的蓬勃發展,國家「新基建」計劃的開展,我國物聯網建設進入了快車道。物聯網即「萬物相連的網際網路」,是一個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來自IDC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規模達300億,到2024年全球物聯網的連接量將接近650億,年複合增長超20%。
  • 遠傳:萬物互聯時代的客服中心解決方案
    各大運營商已逐步開始5G基站的建設布局。5G的高速互聯,為物聯網帶來了巨大變化。當網絡傳輸不再是障礙,任意設備都可以成為服務發起渠道,如何將客服中心與各種物聯網設備進行結合,完成萬物互聯時代客服中心的轉型?遠傳U-IPCC已經做好準備,打通客服中心與物聯網,跨雲計算與邊緣計算,提供海量可擴展、可定義的服務營銷場景。
  • 張亞勤東京對話i-mode 之父: 移動互聯下一幕
    張亞勤表示,現在中國用戶更青睞像視頻、短視頻這樣的應用,並預言 「智能+」將成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幕。夏野剛則表示,日本視頻應用滲透率很低,而開發者更在意用戶的留存時長。萬物互聯時代來臨網際網路經歷了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兩個發展時代,思維方式從過去的「快速迭代」進化到現在的「自建生態」,入口也從單一的入口變成了多入口,供給端和需求端變得同樣重要。回顧過去30年的網際網路,張亞勤認為數位化是一個重要特徵(digitalization)。
  • 行動支付Pay時代來臨 你準備好了嗎?
    在這1萬億美元的行動支付金額中,有66%來自移動電子商務,比如網上購物;NFC(近場通信技術)增長速度加快,所佔份額將位居第二為25%;二維碼支付和P2P支付分別佔到2%和7%。  上文中做提到的NFC技術近場通訊技術,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晶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
  • 從網際網路到物聯網,萬物互聯重塑數字世界
    其中,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即是已有 2G/3G/4G 技術的升級,要求移動通信速率在4G的基礎上提升10倍,以支持更高數據傳輸要求的應用,如VR/AR、 8K視頻、人工智慧等。而海量機器類通信和低時延、高可靠通信,被統稱為移動物聯網場景,則是 5G 時代以前從未提出過的應用願景,是現在和過去最大的不同之處。
  • 網絡中立原則被廢了,2017年也結束了,萬物互聯的日子才開始
    十多年來,伴隨著網際網路企業,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巨頭的崛起,電信運營商日漸沒落。傳統語音業務收入猛降,數據流量業務雖然大增,但增收效果不明鮮。忙活了半天,最終是給網際網路廠商打工,徹底地淪為「管道工」。於是運營商痛定思痛,喊出了「數位化、網際網路化轉型」的口號,結果喊了好幾年,「管道化」越發的明顯。於是,如同得到了絕症的病人,運營商的網際網路化轉型被確診是沒有希望的,因為沒有「網際網路」基因。
  • 寬帶資本田溯寧:發展萬物互聯,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沒那麼大想像力 |捕手志
    但他一直在反思自己:他說在亞信和網通時,想像力不夠大,勇氣也不夠大;他說過了50歲的本能就是保守,而做投資要不斷與自己的保守做戰鬥。如今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回顧中國科技網際網路發展歷史,很大程度上與基礎技術驅動力有關。網際網路向著萬物互聯發展,我們該如何把握住技術變革的機會?目前有哪些投資機會?田溯寧結合自己在通訊行業的經驗分享了對未來「萬物+」時代的思考,希望能對你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