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洋院士以視頻形式參會,圖為「線上+線下」會議現場
2月1日上午,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總部)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會議在我校紅滿堂舉行。廣州市副市長黎明主持會議,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海濤、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曙,我校校長劉雅紅、副校長仇榮亮等出席會議。
其中,廣州市市長溫國輝擔任理事會理事長;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任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耀光為學術委員會主任。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共有21名成員,均為同行中具有較大影響力、學術造詣深厚的專家,其中院士13名。
劉雅紅作實驗室2020年度工作總結和2021年度工作計劃時強調,自授牌以來,實驗室認真領會省、市領導對省實驗室的新要求,以爭創國家實驗室為目標,遵循「統籌兼顧與有序推進」原則,全力推進實驗室建設,構建實驗室管理團隊,完成建設實施方案編制,建立管理體制機制,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實驗室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目前,實驗室已承擔省基礎研究重大項目1項、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3項及其他科研項目多項,合同總金額近一億元,同時積極組織專家團隊開展東西部對口扶貧科技攻關;人才團隊建設和科研攻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引進全職型國家傑青團隊2個,各科研團隊已在《Cell》《Nature》等高水平雜誌上發表論文200餘篇。
2021年是實驗室建設的關鍵之年,實驗室將對標廣東省實驗室建設考評要求,瞄準建設國家實驗室和國際一流研究機構的發展目標,加快人才引進和團隊建設,積極開展科研攻關,推進實驗室總部大樓建設,做好實驗室預決算,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管理架構和制度,進一步強化總部與分中心的聯動機制。
顧幸偉對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的成立表示祝賀,對李家洋院士為實驗室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對實驗室「邊建設邊出成果」的理念和所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他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力度。作為廣東省實驗室中唯一一家農業領域的實驗室,希望實驗室梳理卡脖子項目、短板項目、優勢項目,制定出清單,對照開展科研攻關,實現精準突破,農業農村廳將積極為實驗室爭取資源支持,希望實驗室能發揮科研主力軍作用。鄭海濤表示,科技廳將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對實驗室科研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希望實驗室按照有關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完善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在三年啟動期內為今後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聚焦重點方向、優化資源分配,加強與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及科研專項的銜接。劉耀光表示,學術委員會負責對實驗室科研目標、研究方向、技術路線、重大科技項目遴選、人才團隊建設提供諮詢和指導,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帶領和各位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實驗室一定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推動農業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產業發展。李家洋表示,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廣東省和廣州市、天河區各有關單位及眾多專家學者的支持與幫助,實驗室將不負所托,在新的一年裡繼續加強建設,推動各項工作開展,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黎明表示,在國家加大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力度的大背景下,實驗室的誕生恰逢其時,希望華南農業大學作為實驗室的牽頭組建單位,進一步凝心聚力,加快完善實驗室各項建設,更好服務實踐,將科研成果寫在廣州市和廣東省的大地上。廣州市各有關單位將積極跟進實驗室建設,從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廣州市外事辦、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教育局、科技局、財政局、人社局、規自局、農業農村局、市重點辦、天河區、華南農業大學、市農科院等理事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2019年8月29日,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正式授牌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於2019年8月29日正式授牌,是由省委、省政府批准的第三批啟動建設的廣東省實驗室之一,由廣州市政府主建,華南農業大學牽頭組建和管理。實驗室鎖定「現代生物種業、精準智慧農業、生態環保安全」三大科技創新方向,聚焦現代生物種業、智能農機裝備與精準農業、動植物重大生物災害防控、生態循環與綠色農業、農業新型材料、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等六大核心研究領域,圍繞糧食、水果、蔬菜、畜禽、花卉、茶葉、南藥、現代漁業、微生物等九大農業優勢產業,積極開展各項研究工作,目前已產出一大批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