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為何感到失控,為何在直播上慢了,為何要學步步高……新CEO講了些真話

2021-02-15 鈦媒體

關注這個不一樣的微信號:鈦媒體 ( ID:taimeiti )

陳洲說,YY很像步步高。步步高的牛逼之處在於,「每一次發現自己生不逢時,都要儘快轉變方向」。

鈦媒體記者 ︳ 蔥蔥

泛娛樂直播,在過去兩年經歷了一場代際更替,移動直播領域的挑戰者們沒有PC端產品的包袱,藉助資本和激進的市場策略發起逆襲。而直播產品形態的真正締造者——YY LIVE,卻沒有選擇直面迎戰,用CEO陳洲的話來說是「保持了低調」。

2016年8月,李學凌將CEO的位置交給了陳洲,自己擔任董事長兼Bigo LIVE(YY旗下另一款海外直播平臺)的執行長。今年年初,陳洲通過一次公開演講首次面對公眾;此後陳洲又出現在今年3月的博鰲論壇上,連續參加了兩場論壇講,成為他「講話最多的一次」。

陳洲不是歡聚時代的founder,但在YY工作超過十年。他是兩個關鍵時期、兩大核心產品的負責人,分別主導了2007年YY遊戲語音工具、2010年YY直播(現更名為 YY LIive)的開發。

用陳洲自己的話說,是在「公司整體重大戰略方向的調整」的時期。2007年,李學凌想要把YY從一個遊戲資訊門戶轉型去做遊戲語音工具開發,「滿世界找人」,最終找到了已經在網易工作六年的陳洲,操刀YY語音產品的研發。

這之後三年,陳洲又帶著他的團隊開發了YY直播。2016年10月,雷軍不再擔任歡聚時代董事長,李學凌把CEO的位子委託給陳洲,這一年,YY將品牌升級為YY Live,全面向移動直播轉型。

陳洲透露,事實上在YY直播做到第四年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往移動直播轉型,「2014年我們天天盯著設備什麼時候會成熟。」 陳洲頭一個聽說的移動直播

平臺是臺灣的「17」,時間是2015年底。

17後來被app store下架,給大量直播新玩家們帶來了窗口期,「後來有一家公司成功複製了17,那就是映客。」陳洲說。

在外界看來,YY在移動直播時代失去了「存在感」,但從業績來看,YY並沒有掉隊。財報數據顯示,直播業務在過去一年依然是YY的現金牛。2016年財年,YY全年淨營收超過80億人民幣;全年淨利潤15億人民幣,比上一年增幅達到47.5%,而這其中,來自直播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了54.8%。

不過,移動直播平臺們的逆襲是典型的「邊緣創新」。映客曾把早期能迅速佔領市場歸功於」運營思路和上一代不一樣」(或者說「審美的勝利」)。

陳洲向鈦媒體表示基本同意。在他看來,映客們作為後來者能夠異軍突起的原因是「開闢了顏值直播這個新戰場」,而同一時期的YY已經做到了一個高階的狀態,「我們走的太靠前,當時YY在市場上佔有率不夠充分,留下了機會。」

陳洲在向記者回顧YY如何做選擇之前,先講了步步高的故事。陳洲說,YY很像步步高。「步步高」(以及後來創始人段永平創辦的OPPO、vivo等)的牛逼之處在於,「每一次發現自己生不逢時,都要儘快轉變方向」。

那麼,YY為何在直播大戰中按兵不動?為什麼不看好」不籤約「的模式?低調的YY,如何度過了焦慮期?以下是鈦媒體記者和陳洲的對話:

「YY其實很像步步高」

鈦媒體:李學凌把CEO位子交給你,跟你溝通到做決定的過程,花了多久?

陳洲:也沒溝通多久,可能一、兩個月吧。我2007年就進了這家公司,到現在為止10年了。所以,對外面來看可能是一個變化,可是對於我們一路走過來,覺得這次的角色變化,還好,算是有它的自然性和承接性。

鈦媒體:學凌都跟你聊什麼了?全部授權給你了嗎?

陳洲:既然要拜託我來帶領這個公司,我們雙方(對公司)的一些期望,一些未來,一些深層次的東西都聊到了,都對齊了一下。學凌現在是董事長,只有每一個季度跟我們開一次董事會。

鈦媒體:作為這麼早期的員工,你怎麼描述YY的企業文化?

陳洲:YY的企業文化特別有意思。我了解過一家企業,叫步步高,他們每進入到一個新行業,不到5年時間那個行業就垮掉了,學習機、VCD、DVD.步步高最終又做了智慧型手機,成為了現在的OPPO、VIVO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三。

其實YY有類似的經歷。最初我們做了一個遊戲資訊門戶,事實上整個端遊行業已經垮掉了,倒不是說要破產了,沒到那個程度,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個東西沒有未來.所以從08年開始,正式發布了我們的語音遊戲產品,其實到11年、12年的時間我們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放在PC上的遊戲語音工具未來是沒有需求的,因為大家會不買電腦了。

我們公司總是在不斷的轉型、不斷的轉型、不斷的轉型。要說企業文化,就是」創業「的文化,一個變革的文化,一個不斷的尋求新機會,然後在趨勢當中把握浪潮的這麼一個公司。

鈦媒體:步步高是怎麼做到的?

陳洲:步步高厲害之處是在於,就是雖然他們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沒有持續太久時間,但他們慢慢的把整個公司練出了一種能力,就是,每進入一個行業,大概三年四年左右就可以做到行業裡面第一。

YY其實是一樣的。其實核心的一個要點就是:當你進到一個行業裡面,那個行業裡有沒有做到質量好,又是在中國消費者他們基本接受的範圍。YY提供的這些遊戲的輔助工具,既是最專業的,最貼近用戶需求的。

「死掉的直播平臺不是因為燒錢而死」


鈦媒體:2016年起來的一批直播平臺,很多都死掉了,是因為燒錢太厲害嗎?

陳洲:這個問題,事實上你要考慮直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做直播,在核心競爭力上的投入才算是真的投入,其他(燒錢)都是浪費。對於有經驗的平臺來說,直播平臺的成本相對來講是固定和可控的。包括研發運營成本、寬帶成本。最大的一塊,事實上是內容成本。

過去兩年,很多玩家進入做直播業務,尤其是曾經做過視頻平臺的人覺得直播好像「不用花錢買內容」,覺得可能是一筆划算的生意。事實上不是這樣的。YY一年80億的收入,其中大約有將近40億給了直播工會。

鈦媒體:映客把他們的成功歸功於早期的運營思路跟你們這一代不一樣,你覺得,到底哪裡不一樣?

陳洲:我覺得是這樣。YY做直播做了大概六年,從一個比較基礎的模式慢慢慢慢做到一個比較高階的狀態,就是一個就是比較有內容的一個平臺,所以反倒產生了一個問題:一個人如果沒有很好的這個表演能力,互動的能力,或者有很好的才藝,他在YY上面競爭力是很弱的。

所以後來我們看到的大量的女孩,在YY這樣的一個平臺上面的生存是比較艱難的。(主播)競爭太激烈,所以映客其實是開闢了另外一個戰場。

鈦媒體:顏值直播。

陳洲:對。然後在那個戰場裡面沒有像YY的根基這麼深,表演能力這麼強的競爭對手。另外一個,映客把YY一直以來沒有怎麼做的事情給做了,把直播推到了大眾的視野裡,由此獲得了一大批嘗鮮式的流量。

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映客現在也在大力的去做內容,因為再不做內容,它的用戶就快跑掉了。

可以說,我們走的太靠前,然後落下了一群人,然後又加上我們在市場上的這個應該怎麼講,佔有率不夠充分,留下了這樣一個機會。

鈦媒體:對於一家創業公司來說,想要顛覆你,必須要找一個垂直的切口。

陳洲:是的,一定要找一個切口。如果要把YY當年那條路再從頭走一遍,時間窗口是沒有的。只不過,我們團隊的看法是,(顏值直播)這事兒並不持久,所以,沒有在這裡面做太大的投入。


鈦媒體:那麼移動直播市場野蠻生長這兩年,哪一個時間點曾經讓YY產生過焦慮?

陳洲:讓我產生焦慮的倒不是映客,而是在去年,大概5、6月份的時候,有人說,每個小時都有三家直播平臺上線。那個時候,對於我來講有一種,也談不上焦慮,到有一點失控.競爭對手還數的過來的時候你還可以分析他們,而當每三個小時上線一個的時候,你已經來不及分析他們了。

換言之,直播這個戰場已經亂掉了,你哪一天被流彈擊中是有可能的.你也不知道誰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顛覆這個局。

但我不是特別擔心,真正讓人擔心的往往是你想都沒想到的,就像——Google忽然殺出來把雅虎微軟逼到絕境,然後facebook突然殺出來把這個google又逼到絕境——這些東西你可能想都沒想到。

鈦媒體:你說的這段時間,YY的股價是一個什麼狀況?

陳洲:完全沒印象。

鈦媒體:作為CEO,總是要關心一下股價吧?

陳洲:CFO才是看股價的角色.我們做網際網路的,不說看十年,三年五年總要去看吧,至少得去看趨勢是什麼,下一步應該怎麼走,難道每天看股價是漲的還是跌了?這不是我特別關注的一個重點。

「公會模式不過時」


鈦媒體:YY直播一直採取平臺、主播、公會三方籤約的,你怎麼看待有的直播平臺選擇"不籤約"?

陳洲:我不太看好這種方式。不籤約,只是早期靠寬鬆手段去吸引主播的方式。(籤約)的原因是什麼?當公會發現一個好苗子,想對他進行培養,想重金砸在他身上的時候,YY上不籤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就是,你剛培養到一定程度就立刻被另外一個公會挖走了,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不敢培養人.一旦出現這個跑掉(的情況)之後,你血本無歸。

曾經有網紅經紀公司跟網紅單方私下籤經紀合約,YY也不反對。但後來他們發現這個東西不work,因為藝人照樣跳槽。違約之後要透過法院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於公會來講成本太高了。


鈦媒體:如果平臺不參與,」挖牆腳「只存在於經紀公司之間,平臺可以不管.

陳洲:是可以不管。但最後造成的結果又回到剛剛說的,大家就不敢培養直播了。

鈦媒體:真正讓你擔心的是什麼,不培養就沒內容了?

陳洲:對。我真正擔心的是.平臺能否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你(即公會)的早期的投入能回到你的身上來,而不是有回報被別人截胡了,這樣,你就看到真正優秀的人你願意去包裝他,願意去推廣他,願意去培養他,所以為什麼YY的這個內容會越做越好,而其他平臺沒有什麼用?因為大家都不敢往裡邊投入。

鈦媒體:有沒有記錄在案的,挖一個主播最高的「轉會」費有多高?

陳洲:現在已經高到挖不起主播了吧.如果你真的要挖一個YY上的頂級主播,哪怕5年的合約我估計得上億。

鈦媒體:這就是所謂的天價主播?

陳洲:對,所以已經挖不起了,最近已經開出現以工會併購的方式來完成這件事情了。

鈦媒體:大量直播平臺的存在解決了年輕人就業問題嗎,你怎麼看?

陳洲:有家媒體曾經寫了一篇稿子說YY是一個」線上的富士康「,解決了50萬人的就業問題,等等。確確實實,我們解決了很多人的就業問題,這跟我們做直播的初衷是一致的。

鈦媒體:什麼初衷?

陳洲:我們當時做直播列了三條初衷:第一條叫做讓主播職業化;第二條叫讓工會商業化。第一條分三個階段,主播職業化是什麼意思?第一階段是讓主播依靠直播可以養活自己,第二條是讓主播的職業生涯是可以規劃,可以發展的。

第三條,是讓主播職業在社會上得到認同。我覺得我們第一條我們做到了,我們現在在努力做第二條和第三條。(本文首發鈦媒體,採編/蔥蔥)

微信推送太少,下個鈦媒體App更及時

了解這個新奇世界     


做你的專業助手,鈦媒體Pro(專業版)來了,更豐富的專業信息服務體系,點擊「閱讀原文」,註冊成為鈦媒體專業用戶。

相關焦點

  • 為何要求道學道修道辦道
    一、 前言: 得道得的幸運,也須學道學得勤,修道修得真,辦道辦得實,才能成道的真。這求、學、修、辦道的整個過程,便是將來成道的資糧,透過這個過程,能讓生命更圓滿,世界更和諧,這是我們的方向目標。二、為何要求、學、修、辦道?
  • 為何以20km/h來標識機動車續航?
    這幾天本田在國內高調發布新品V-GO,該產品被本田高調宣布國內第一款真正電動摩託車,所以水野中國區ceo也來站臺為新品發布添彩,當然在我眼裡
  • 拉爾斯·索倫森|這位藥業巨頭為何蟬聯全球百佳CEO榜首?
    蟬聯2年百佳CEO榜首的他在接受《哈佛商業評論》主編殷阿迪的採訪時解釋了自己為何不相信多元化戰略,為何過高的薪酬會損害CEO的領導能力,以及為何企業社會責任就長期而言會有回報。HBR:你們的公司是否過於依賴治療單一疾病的產品?
  • 網速慢和斷網為何是寬帶投訴重災區?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繼推出千兆寬帶接入服務後,網速慢卻再次榮登寬帶投訴榜單。與此同時,因為第三方單位施工、天氣影響等外力因素導致的斷網,也遭遇眾多消費者的瘋狂吐槽。  千兆寬帶誕生網速還是慢  2017年山西三大通信運營商服務質量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報告出爐,寬帶上網服務質量滿意率僅為37.30%。
  • 【家訪】為何燒? 為何退? - 發燒友的三上三落
    為何燒?為何退?筆者認識史sir 日子也不淺了,有時候覺得他的故事可算是香港發燒友的悲歌。倒杯酒,在 Ipad 上點選自己最喜歡的室樂,無需要打到天昏地暗的官能刺激,只需要投入到演奏者的意境,有如杯中純酒般慢慢細味,這樣他已感到非常滿足了。
  • 秋實評論:惠而浦為何玩不轉中國市場?
    百年家電巨頭為何玩不轉中國市場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惠而浦在華舉步維艱?對於這位「空降」的70後新總裁,惠而浦方面表示,公司在生產、技術研發、成本控制等方面行業內具有領導力,但在國內組織營銷方面受制於短板的影響,品牌在中國暫未形成強有力的影響。艾小明作為一位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年輕領導者加入惠而浦,將充實和強化惠而浦的高管團隊,彌補短板。
  • 馬雲新內部講話:我們不勤奮也不聰明,為何成了富翁
    忽悠別人很容易但關鍵時刻要講真話  我覺得忽悠別人是很容易的,我可以很虛偽地跟別人說,你很勤奮很努力,堅持幾年,一定能成功。但實際上,你可能告訴他的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我相信,人這一輩子,很多時候需要有人跟你講真話,需要有人在關鍵時刻跟你講真話。  我現在很感謝我大學的英文老師。我是學英文專業的,十多歲就跟老外學英文。在杭州,不管天氣怎樣,我都會跑到西湖邊找老外練習口語。我帶他們逛西湖,他們教我口語,堅持了八年左右,所以我的英文發音是很好的,至少比農村的孩子好很多。大學的時候,有一次英文考試,我只考了59分,農村的孩子考了八九十分。
  • 女主播又露點,網絡直播「緊箍咒」為何不見效?
    6月1日,剛落靴的《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為何這麼快就失去了「緊箍咒」的功效?被網友們戲稱為「鬥魚三騷」之一的主播郭mini在直播期間突然脫掉衣服,同時語氣中透露著不滿:「王瑞兒尺度大超管都不管」。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為何受害者不逃離
    然而,被挾持的職員事後對搶匪表露了憐憫之情,還非常感激歹徒的仁慈與照料,其後更在法庭上與警察採取了敵對態度。他們無視了搶匪威脅自己性命的舉動,更對政府營救了他們的行為感到反感,這心理現象因而被發現及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YY直播,我來YY一下
    給出了漂亮成績單的YY為何要被百度收購,渾水做空後,百度+YY的組合還有可能「出道」嗎?
  • 為何生命的意義是荒謬的?
    上圖似乎可以解釋為何生命似乎毫無意義,但假如我們能活一百萬年呢?俯視所有行星或許會讓人感到強大,但這種感覺可能維持不了多久。內格爾說,我們對人類渺小、人生短暫的反思似乎與生命無意義之感密切相關,但我們不清楚這種聯繫究竟是什麼。我贊同這一觀點。如果人生短暫、人類渺小不是導致荒謬的罪魁禍首,那什麼才是?
  • 藍綠廠一脈相承:OPPO和vivo的品牌運營為何如此成功?
    上一期《白金玩家段永平:從小霸王到步步高 理清藍綠廠的複雜關係》,我們簡單回顧了下藍綠廠的關係,今天我們再來好好了解一下,OPPO和vivo在品牌運營方面為何如此成功,以及如何淪為廠弟廠妹專用機的事情。8億廣告塑造品牌形象如果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小米在網際網路營銷方面敢說第一,那麼藍綠廠在品牌運營方面,是絕對的前輩。
  • 一根幾毫米的鋼針,為何讓電池大佬們如此較真?
    發布會前夕,一條關於「刀片電池」通過針刺穿透測試的視頻出現在網絡上。這項測試的原理是,用一根3到8毫米的鋼針將動力電池電芯刺穿,造成電芯內部的大面積短路。李雲飛在昨晚發布微博回懟,「關於近期紛爭的起因,從時間線上可確定:不是因為我。刀片電池自3月底發布至今,也只是客觀地講述各種電池的品類特性和優點劣勢,三元電池不安全等,這些都是行業共識和常識,沒有提誰,也從未針對過誰!但不知為何,近期被弄得這麼針對?只能解釋為:刀片電池,出鞘安天下,也震驚了同行和天下吧!既然已經被這麼針對了,估計不少人過去兩天也被繞暈了。」
  • 一千本藏書,為何要扔掉九百本?
    過了過這千把本書,切身體會了師兄所云的「書是或有消費」的精義:讀過的不足五成,下過工夫的還不到一掌之數,更有相當一批,在被扔之前,竟然隻字未曾過目,慚愧慚愧。 啞然失笑的是,瀏覽遍數排行榜上居首的,竟然是阿爾裡斯和特勞特兩位所著的成功學寶典:《定位》。
  • 貝佐斯將卸任亞馬遜CEO,網友為何"笑"翻?
    美聯社也許會有人對著亞馬遜智能音箱說:"Alexa,講個有關貝佐斯(Jeff Bezos)卸任亞馬遜執行長的笑話來聽聽。"電子商務巨人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宣布將卸下執行長職務、在今年第3季交棒給亞馬遜網絡服務(AWS)主管賈西(Andy Jassy ),自己則留任亞馬遜董事長。
  • 貓頭鷹作為「小張聊科研」的創始人之一,為何離開?今後要去幹什麼?
    後面19年上半年以後段博士(胖師兄)、吳博(無花果)加入後,講座的講解和質量上都遊刃有餘了。(大家可能會問,吹牛P吧,小張作為大股東,為何不主導,合理嗎?事情都由你來主導了?因為小張喜歡研究科研新事物、新方向,沒精力。)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合作到期了交付不了、或者交付標準質量不高怎麼辦?
  • 為何光纖升級完,網速反而變得比原來慢?
    有朋友抱怨稱,為何光纖升級完,網速反而變得比原來慢?這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來聽聽來自運營商的一位裝維老員工是怎麼解釋的。
  • Moho軟體為何火不起來
    最近後臺有一位C友在學Moho時遇到了一個綁定問題:可以看到在第0幀時頭部的綁定沒什麼問題,但是當移到第0幀之外時頭部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個工程文件我現在先發出來給各位研究一下,看看C友們能否自己找出問題所在,在文章的後面我會來解答這個問題https://pan.baidu.com/s/1sVakiI_rGaTT1YR2AQWA3Q
  • 小霸王終落幕,國產遊戲機為何沒有能做起來?
    但國內有很多的遊戲玩家,市場是足夠大的,為何國產的遊戲機廠商都沒有能做起來呢?小霸王的三十年,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但是,在1995年段永平離開小霸王之後,創立了步步高,當時的步步高越走越好,推出了學生電腦,複讀機、電話機、VCD、新款學習機等多種產品,對小霸王進行了「圍剿」,可惜的是失去段永平的小霸王實力大減,逐漸地退出了國內市場。而大家對於小霸王的情懷也大多停留在那款遊戲機上面。
  • 4G信號滿格為何網速卻很慢?別錯怪手機了,是它們在「作怪」!
    從2G到4G時代,網絡的不斷升級,網速上也有了明顯的提升,目前關於5G網絡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4G網絡已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5G在網速上比4G網絡更快。相信大家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類現象,手機信號看著滿格,但網速依舊不快,非常慢,跟2G網一樣,就連簡單的看劇或者刷視頻都很難實現,一卡一頓的影響使用體驗。4G信號滿格為何網速卻很慢?別錯怪手機了,是它們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