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觸控螢幕技術工作原理及特點分析

2021-02-13 易觸網科技

 

91觸控螢幕網(微信號:CTP91HJH)——專注最新觸控資訊和前沿技術。

91站長微信號:ctphjh(交流與與合作)

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們用觸控螢幕來代替滑鼠或鍵盤。工作時,我們必須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體觸摸安裝在顯示器前端的觸控螢幕,然後系統根據手指觸摸的圖標或菜單位置來定位選擇信息輸入。觸控螢幕由觸摸檢測部件和觸控螢幕控制器組成;觸摸檢測部件安裝在顯示器屏幕前面,用於檢測用戶觸摸位置,接受後送觸控螢幕控制器;而觸控螢幕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從觸摸點檢測裝置上接收觸摸信息,並將它轉換成觸點坐標,再送給CPU,它同時能接收CPU發來的命令並加以執行。

  觸控螢幕的主要類型

  按照觸控螢幕的工作原理和傳輸信息的介質,我們把觸控螢幕分為四種,它們分別為電阻式、電容感應式、紅外線式以及表面聲波式。每一類觸控螢幕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要了解那種觸控螢幕適用於那種場合,關鍵就在於要懂得每一類觸控螢幕技術的工作原理和特點。下面對上述的各種類型的觸控螢幕進行簡要介紹一下:

  1、 電阻式觸控螢幕

  這種觸控螢幕利用壓力感應進行控制。電阻觸控螢幕的主要部分是一塊與顯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電阻薄膜屏,這是一種多層的複合薄膜,它以一層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為基層,表面塗有一層透明氧化金屬(透明的導電電阻)導電層,上面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硬化處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塗層、在他們之間有許多細小的(小於1/1000英寸)的透明隔離點把兩層導電層隔開絕緣。 當手指觸控螢幕幕時,兩層導電層在觸摸點位置就有了接觸,電阻發生變化,在X和Y兩個方向上產生信號,然後送觸控螢幕控制器。控制器偵測到這一接觸並計算出(X,Y)的位置,再根據模擬滑鼠的方式運作。這就是電阻技術觸控螢幕的最基本的原理。 電阻類觸控螢幕的關鍵在於材料科技,常用的透明導電塗層材料有:

  A、ITO,氧化銦,弱導電體,特性是當厚度降到1800個埃(埃=10-10米)以下時會突然變得透明,透光率為80%,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時又上升到80%。ITO是所有電阻技術觸控螢幕及電容技術觸控螢幕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實際上電阻和電容技術觸控螢幕的工作面就是ITO塗層。

  B、鎳金塗層,五線電阻觸控螢幕的外層導電層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鎳金塗層材料,外導電層由於頻繁觸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鎳金材料目的是為了延長使用壽命,但是工藝成本較為高昂。鎳金導電層雖然延展性好,但是只能作透明導體,不適合作為電阻觸控螢幕的工作面,因為它導電率高,而且金屬不易做到厚度非常均勻,不宜作電壓分布層,只能作為探層。

  1.1四線電阻屏

  四線電阻模擬量技術的兩層透明金屬層工作時每層均增加5V恆定電壓:一個豎直方向,一個水平方向。總共需四根電纜。 特點:高解析度,高速傳輸反應。 表面硬度處理,減少擦傷、刮傷及防化學處理。 具有光面及霧面處理。 一次校正,穩定性高,永不漂移。

  1.2五線電阻屏

  五線電阻技術觸控螢幕的基層把兩個方向的電壓場通過精密電阻網絡都加在玻璃的導電工作面上,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兩個方向的電壓場分時工作加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層鎳金導電層只僅僅用來當作純導體,有觸摸後分時檢測內層ITO接觸點X軸和Y軸電壓值的方法測得觸摸點的位置。五線電阻觸控螢幕內層ITO需四條引線,外層只作導體僅僅一條,觸控螢幕得引出線共有5條。 特點:解析度高,高速傳輸反應。 表面硬度高,減少擦傷、刮傷及防化學處理。 同點接觸3000萬次尚可使用。 導電玻璃為基材的介質。 一次校正,穩定性高,永不漂移。 五線電阻觸控螢幕有高價位和對環境要求高的缺點

  1. 3電阻屏的局限

  不管是四線電阻觸控螢幕還是五線電阻觸控螢幕,它們都是一種對外界完全隔離的工作環境,不怕灰塵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體來觸摸,可以用來寫字畫畫,比較適合工業控制領域及辦公室內有限人的使用。電阻觸控螢幕共同的缺點是因為複合薄膜的外層採用塑膠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銳器觸摸可能劃傷整個觸控螢幕而導致報廢。不過,在限度之內,劃傷只會傷及外導電層,外導電層的劃傷對於五線電阻觸控螢幕來說沒有關係,而對四線電阻觸控螢幕來說是致命的。

  2、 電容式觸控螢幕

  2.1電容技術觸控螢幕

  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電容式觸控螢幕是是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O,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夾層ITO塗層作為工作面,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屏蔽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 當手指觸摸在金屬層上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螢幕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從觸控螢幕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

  2.2電容觸控螢幕的缺陷

  電容觸控螢幕的透光率和清晰度優於四線電阻屏,當然還不能和表面聲波屏和五線電阻屏相比。電容屏反光嚴重,而且,電容技術的四層複合觸控螢幕對各波長光的透光率不均勻,存在色彩失真的問題,由於光線在各層間的反射,還造成圖像字符的模糊。 電容屏在原理上把人體當作一個電容器元件的一個電極使用,當有導體靠近與夾層ITO工作面之間耦合出足夠量容值的電容時,流走的電流就足夠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我們知道,電容值雖然與極間距離成反比,卻與相對面積成正比,並且還與介質的的絕緣係數有關。因此,當較大面積的手掌或手持的導體物靠近電容屏而不是觸摸時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在潮溼的天氣,這種情況尤為嚴重,手扶住顯示器、手掌靠近顯示器7釐米以內或身體靠近顯示器15釐米以內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 電容屏的另一個缺點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導電的物體觸摸時沒有反應,這是因為增加了更為絕緣的介質。 電容屏更主要的缺點是漂移:當環境溫度、溼度改變時,環境電場發生改變時,都會引起電容屏的漂移,造成不準確。例如:開機後顯示器溫度上升會造成漂移:用戶觸控螢幕幕的同時另一隻手或身體一側靠近顯示器會漂移;電容觸控螢幕附近較大的物體搬移後回漂移,你觸摸時如果有人圍過來觀看也會引起漂移;電容屏的漂移原因屬於技術上的先天不足,環境電勢面(包括用戶的身體)雖然與電容觸控螢幕離得較遠,卻比手指頭面積大的多,他們直接影響了觸摸位置的測定。此外,理論上許多應該線性的關係實際上卻是非線性,如:體重不同或者手指溼潤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總電流量是不同的,而總電流量的變化和四個分電流量的變化是非線性的關係,電容觸控螢幕採用的這種四個角的自定義極坐標系還沒有坐標上的原點,漂移後控制器不能察覺和恢復,而且,4個A/D完成後,由四個分流量的值到觸摸點在直角坐標系上的X、Y坐標值的計算過程複雜。由於沒有原點,電容屏的漂移是累積的,在工作現場也經常需要校準。 電容觸控螢幕最外面的矽土保護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擊,敲出一個小洞就會傷及夾層ITO,不管是傷及夾層ITO還是安裝運輸過程中傷及內表面ITO層,電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3、紅外線式觸控螢幕

  紅外觸控螢幕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紅外線矩陣來檢測並定位用戶的觸摸。紅外觸控螢幕在顯示器的前面安裝一個電路板外框,電路板在屏幕四邊排布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用戶在觸控螢幕幕時,手指就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因而可以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控螢幕操作。 早期觀念上,紅外觸控螢幕存在解析度低、觸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環境幹擾而誤動作等技術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過市場。此後第二代紅外屏部分解決了抗光幹擾的問題,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解析度和穩定性能上亦有所改進,但都沒有在關鍵指標或綜合性能上有質的飛躍。但是,了解觸控螢幕技術的人都知道,紅外觸控螢幕不受電流、電壓和靜電幹擾,適宜惡劣的環境條件,紅外線技術是觸控螢幕產品最終的發展趨勢。採用聲學和其它材料學技術的觸屏都有其難以逾越的屏障,如單一傳感器的受損、老化,觸摸界面怕受汙染、破壞性使用,維護繁雜等等問題。紅外線觸控螢幕只要真正實現了高穩定性能和高解析度,必將替代其它技術產品而成為觸控螢幕市場主流。 過去的紅外觸控螢幕的解析度由框架中的紅外對管數目決定,因此解析度較低,市場上主要國內產品為32x32、40X32,另外還有說紅外屏對光照環境因素比較敏感,在光照變化較大時會誤判甚至死機。這些正是國外非紅外觸控螢幕的國內代理商銷售宣傳的紅外屏的弱點。而最新的技術第五代紅外屏的解析度取決於紅外對管數目、掃描頻率以及差值算法,解析度已經達到了1000X720,至於說紅外屏在光照條件下不穩定,從第二代紅外觸控螢幕開始,就已經較好的克服了抗光幹擾這個弱點。 第五代紅外線觸控螢幕是全新一代的智能技術產品,它實現了1000*720高解析度、多層次自調節和自恢復的硬體適應能力和高度智能化的判別識別,可長時間在各種惡劣環境下任意使用。並且可針對用戶定製擴充功能,如網絡控制、聲感應、人體接近感應、用戶軟體加密保護、紅外數據傳輸等。 原來媒體宣傳的紅外觸控螢幕另外一個主要缺點是抗暴性差,其實紅外屏完全可以選用任何客戶認為滿意的防暴玻璃而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和影響使用性能,這是其他的觸控螢幕所無法效仿的。

  4、表面聲波觸控螢幕

  4.1 表面聲波

  表面聲波,超聲波的一種,在介質(例如玻璃或金屬等剛性材料)表面淺層傳播的機械能量波。通過楔形三角基座(根據表面波的波長嚴格設計),可以做到定向、小角度的表面聲波能量發射。表面聲波性能穩定、易於分析,並且在橫波傳遞過程中具有非常尖銳的頻率特性,近年來在無損探傷、造影和退波器方向上應用發展很快,表面聲波相關的理論研究、半導體材料、聲導材料、檢測技術等技術都已經相當成熟。 表面聲波觸控螢幕的觸控螢幕部分可以是一塊平面、球面或是柱面的玻璃平板,安裝在CRT、LED、LCD或是等離子顯示器屏幕的前面。玻璃屏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固定了豎直和水平方向的超聲波發射換能器,右上角則固定了兩個相應的超聲波接收換能器。玻璃屏的四個周邊則刻有45°角由疏到密間隔非常精密的反射條紋。

  4.2 表面聲波觸控螢幕工作原理

  以右下角的X-軸發射換能器為例: 發射換能器把控制器通過觸控螢幕電纜送來的電信號轉化為聲波能量向左方表面傳遞,然後由玻璃板下邊的一組精密反射條紋把聲波能量反射成向上的均勻面傳遞,聲波能量經過屏體表面,再由上邊的反射條紋聚成向右的線傳播給X-軸的接收換能器,接收換能器將返回的表面聲波能量變為電信號。 當發射換能器發射一個窄脈衝後,聲波能量歷經不同途逕到達接收換能器,走最右邊的最早到達,走最左邊的最晚到達,早到達的和晚到達的這些聲波能量疊加成一個較寬的波形信號,不難看出,接收信號集合了所有在X軸方向歷經長短不同路徑回歸的聲波能量,它們在Y軸走過的路程是相同的,但在X軸上,最遠的比最近的多走了兩倍X軸最大距離。因此這個波形信號的時間軸反映各原始波形疊加前的位置,也就是X軸坐標。 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波形 在沒有觸摸的時候,接收信號的波形與參照波形完全一樣。當手指或其它能夠吸收或阻擋聲波能量的物體觸控螢幕幕時,X軸途經手指部位向上走的聲波能量被部分吸收,反應在接收波形上即某一時刻位置上波形有一個衰減缺口。 接收波形對應手指擋住部位信號衰減了一個缺口,計算缺口位置即得觸摸坐標 控制器分析到接收信號的衰減並由缺口的位置判定X坐標。之後Y軸同樣的過程判定出觸摸點的Y坐標。除了一般觸控螢幕都能響應的X、Y坐標外,表面聲波觸控螢幕還響應第三軸Z軸坐標,也就是能感知用戶觸摸壓力大小值。其原理是由接收信號衰減處的衰減量計算得到。三軸一旦確定,控制器就把它們傳給主機。

  4.3表面聲波觸控螢幕特點

  清晰度較高,透光率好。高度耐久,抗刮傷性良好(相對於電阻、電容等有表面度膜)。反應靈敏。不受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影響,解析度高,壽命長(維護良好情況下5000萬次);透光率高(92%),能保持清晰透亮的圖像質量;沒有漂移,只需安裝時一次校正;有第三軸(即壓力軸)響應,目前在公共場所使用較多。 表面聲波屏需要經常維護,因為灰塵,油汙甚至飲料的液體沾汙在屏的表面,都會阻塞觸控螢幕表面的導波槽,使波不能正常發射,或使波形改變而控制器無法正常識別,從而影響觸控螢幕的正常使用,用戶需嚴格注意環境衛生。必須經常擦抹屏的表面以保持屏面的光潔,並定期作一次全面徹底擦除。

  表面聲波屏

  聲波屏的三個角分別粘貼著X,Y方向的發射和接收聲波的換能器(換能器:由特殊陶瓷材料製成的,分為發射換能器和接收換能器。是把控制器通過觸控螢幕電纜送來的電信號轉化為聲波能和由反射條紋匯聚成的表面聲波能變為電信號。),四個邊刻著反射表面超聲波的反射條紋。當手指或軟性物體觸控螢幕幕,部分聲波能量被吸收,於是改變了接收信號,經過控制器的處理得到觸摸的X,Y坐標。

  四線電阻屏

  四線電阻屏在表面保護塗層和基層之間覆著兩層透明電導層ITO(ITO:氧化銦,弱導電體,特性是當厚度降到1800個埃(埃=10-10米)以下時會突然變得透明,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時透光率又上升。是所有電阻屏及電容屏的主要材料。),兩層分別對應X,Y軸,它門之間用細微透明絕緣顆粒絕緣,當觸摸時產生的壓力使兩導電層接通,由於電阻值的變化而得到觸摸的X,Y坐標。

  五線電阻屏

  五線電阻屏的基層之上覆有把X,Y兩方向的電壓場加在同一層的透明電導層ITO,最外層鎳金導電層(鎳金導電層:五線電阻觸控螢幕的外層導電層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鎳金塗層材料,外導電層由於頻繁觸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鎳金材料目的是為了延長使用壽命。)只用來作純導體,當觸摸時,用分時檢測接觸點X軸和Y軸電壓值的方法測得觸摸點的位置。內層ITO需四條引線,外層一條,共5根引線。

  電容屏

  電容屏表面塗有透明電導層ITO,電壓連接到四角,微小直流電散部在屏表面,形成均勻之電場,用手觸屏時,人體作為耦合電容一極,電流從屏四角匯集形成耦合電容另一極,通過控制器計算電流傳到碰觸位置的相對距離得到觸摸的坐標 。

  紅外屏

  紅外觸控螢幕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紅外線矩陣來檢測並定位用戶的觸摸。紅外觸控螢幕在顯示器的前面安裝一個電路板外框,電路板在屏幕四邊排布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一一對應形成橫豎交叉的紅外線矩陣。用戶在觸控螢幕幕時,手指就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橫豎兩條紅外線,因而可以判斷出觸摸點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觸摸物體都可改變觸點上的紅外線而實現觸控螢幕操作。

91錄製的觸控螢幕工程師視頻教程觀看網址:

http://www.tudou.com/home/91ctp

需要全部教程 加微信CTPHJH。

附上視頻教程第一集視頻!(視頻教程總共95集)

對文章有建議看法,請到9微信公眾號91社區發表

相關焦點

  • 四大工業觸控螢幕工作原理及特點分析
    工業觸控螢幕的主要類型  按照觸控螢幕的工作原理和傳輸信息的介質,我們把觸控螢幕分為四種,它們分別為電阻式、電容感應式、紅外線式以及表面聲波式。每一類觸控螢幕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要了解那種觸控螢幕適用於那種場合,關鍵就在於要懂得每一類觸控螢幕技術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 觸控螢幕的技術原理
    從技術原理角度講,觸控螢幕是一套透明的絕對定位系統,首先它必須保證是透明的,因此它必須通過材料科技來解決透明問題,像數位化儀、寫字板、電梯開關,它們都不是觸控螢幕;其次它是絕對坐標,手指摸哪就是哪,不需要第二個動作,不像滑鼠,是相對定位的一套系統,我們可以注意到,觸控螢幕軟體都不需要光標,有光標反倒影響用戶的注意力,因為光標是給相對定位的設備用的,相對定位的設備要移動到一個地方首先要知道現在在何處
  • 工業觸控螢幕的原理與分類及應用場合
    隨著科技的進步,觸控螢幕技術也經歷了從低檔向高檔逐步升級和發展的過程。根據其工作原理,其目前一般被分為四大類:電阻式觸控螢幕、電容式觸控螢幕、紅外線式觸控螢幕和表面聲波觸控螢幕。觸控螢幕的基本技術絕對坐標系統觸控螢幕是一種絕對坐標系統,其特點就是當前定位坐標與上一次定位坐標沒有關係,每次觸摸的數據通過校準直接轉化為屏幕上的坐標。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觸控螢幕這套坐標體系對同一點的輸出數據都是穩定的。
  • 觸控螢幕工作原理
    這個電流分從觸控螢幕的四個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投射電容式 (PCT,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2.1  自電容式觸摸基本原理(可以實現單點+手勢) 2.2  互電容式觸摸基本原理(可實現多點) 本文主要說的是投射電容式相關的內容。
  • 手機觸控螢幕的原理知多少?
    :電阻技術觸控螢幕、表面聲波技術觸控螢幕、電容技術觸控螢幕。每一類觸控螢幕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要了解哪種觸控螢幕適用於哪種場合,關鍵就在於要懂得每一類觸控螢幕技術的工作原理和特點。這就是電阻技術觸控螢幕的最基本的原理。電阻觸控螢幕一般分為:四線電阻屏,五線電阻屏1、四線電阻屏特點:高解析度,高速傳輸反應。表面硬度處理,減少擦傷、刮傷及防化學處理。 具有光面及霧面處理。 一次校正,穩定性高,永不漂移。
  • 觸控螢幕基本原理介紹
    二、觸控螢幕介紹1、觸控螢幕的特點(1)觸控螢幕和人的關係很緊密,尤其是電容式觸控螢幕。(2)觸控螢幕和顯示器關係很緊密。(3)典型應用:手機、平板電腦、收銀機、工業領域。(4)觸控螢幕經過操作,按下之後要的就是按下的坐標,坐標其實就是位置信息,這個位置信息和電壓成正比了,而這一點的電壓可以通過AD轉換得到。這就是整個電阻式觸控螢幕的工作原理。
  • 淺談電容觸控螢幕原理及3D觸控技術
    那麼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電容觸控螢幕的工作原理以及3D觸控技術。  電容式觸控螢幕是利用人體電流感應效應來工作的。具體來說,當我們的手指在金屬層上點擊或者滑動時,由於人體是導體,手指和觸控螢幕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兩個導體就能構成一個電容器),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從觸控螢幕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手勢識別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就可以得出觸摸點的位置坐標,進一步將這個信息通過驅動程序傳遞給UI系統並做對應的界面變換就行了。
  • 電容觸控螢幕的技術原理和膜層工藝簡介
    按照觸控螢幕的功能原理主要可分為電阻式觸控螢幕、表面聲波觸控螢幕、電容式觸控螢幕和紅外線式觸控螢幕這四類,其中電容式觸控螢幕自從Apple公司Iphone4手機風靡全球後更是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趨勢。 電容觸控螢幕的工作原理 表面電容式觸控屏的工作原理 表面電容式觸控螢幕是通過感測屏幕表面因觸摸行為而導致的電場感應來定位觸摸點。當觸控螢幕處於工作狀態下,手指接觸到屏幕表面,手指與觸控螢幕保護玻璃下的導體層產生一個耦合電容。
  • 觸控螢幕原理介紹
    四、電阻式觸控螢幕電阻觸控螢幕簡單來說就是個傳感器,利用壓力感應原理來實現實現觸摸。電阻觸控螢幕原理:當人的手指按壓觸控螢幕表面時,彈性PET薄膜會向下彎曲,使上下ITO塗層能夠相互接觸形成觸摸點,採用ADC檢測該點的電壓,來計算出計算X、Y軸坐標值。電阻觸控螢幕通常採用四線、五線、七線或八線來產生屏幕偏置電壓,回讀報點。在這裡主要以四線為例,原理如下:
  • 技術乾貨 | 觸控螢幕技術的實現原理
    在過去的20年中,觸控螢幕技術(無論電阻式或電容式)一直佔據著界面市場的主導地位。是什麼讓它們發揮作用呢?一個主要因素是觸控螢幕控制器。它的主要優點之一是允許設計人員創建完全自定義的GUI,否則將花費大量的自定義硬體。但是,觸控螢幕只需要更新固件即可顯示新的圖像選項。儘管觸控螢幕本身可能很昂貴,但它是一項理想的技術,因為它可以集成到幾乎所有項目中,並且一旦安裝,它就可以接受對其操作的更改。
  • 手機觸控螢幕的原理是什麼?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觸控螢幕的電子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腦。大家知道觸控螢幕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嗎?它是怎麼知道我們手指的位置的?
  • 圖解PLC、變頻器與觸控螢幕技術完全自學手冊
    wfr=c&ifr=shopdetail商品詳情圖解PLC 變頻器與觸控螢幕技術完全自學手冊 變頻器與觸控螢幕技術完全自學手冊 PLC模擬量與通信控制 plc觸控螢幕控制器技術入門圖書籍內容簡介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PLC技術、變頻器技術、觸控螢幕技術快速入門知識與綜合應用,內容包括PLC快速入門、三菱FX系列PLC介紹、三菱編程與仿真軟體的使用
  • 豆芽機特點 豆芽機工作原理
    那麼豆芽機特點主要有哪些要點呢?豆芽機工作原理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豆芽機特點 豆芽機工作原理特點1、健康綠色無公害:沒有公害作用、不需加任何肥料及其它生長素,家用豆芽機培育的豆芽鮮嫩碧綠,口感清爽;2、可做加溼器:氣候乾燥的冬天可以起到室內加溼的作用;3、節能環保:360度旋轉灑水方式;採用新款進口小功率水泵耗電少、無噪聲、無振動;每次培植用電不足
  • DSC技術的原理和特點
    在做熱重量分析測試時,科學指南針檢測平臺工作人員在與很多同學溝通中了解到,好多同學對DSC測試不太了解,針對此,科學指南針檢測平臺團隊組織相關同事對網上海量知識進行整理,希望可以幫助到科研圈的夥伴們。差示掃描量熱法是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輸入到試樣和參比物的功率差與溫度之間關係的一種技術。
  • 工業觸控螢幕技術介紹
    更方便、快捷、表現力更強,並可簡化為PLC的控制程序,功能強大的觸控螢幕創造了友好的人機界面。觸控螢幕作為一種特殊的計算機外設,它是目前最簡單、方便、自然的一種人機互動方式。它賦予了多媒體以嶄新的面貌,是極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體交互設備。一、工業觸控螢幕原理  觸控螢幕系統一般包括觸控螢幕控制器(卡)和觸摸檢測裝置兩個部分。
  • 液位傳感器 工作原理及特點介紹
    液位傳感器是一種常見的測量液位位置的傳感器,它是將位的高度轉化為電信號的形式進行輸出。原文地址:http://www.pikacn.com/news/20155/2722.html3、靜壓式液位傳感器是利用防爆流量計液體靜壓力的測量原理工作。一般選用矽壓力測壓傳感器將測量到的壓力轉換成電信號,之後再經放大電路放大和補償電路補償,最後以4~20ma或0~10ma電流方式輸出。
  • 開關電源變換器電壓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電源系統中,電壓的取樣信號有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而電流的取樣有功率電感的直流壓降、電流取樣電阻電壓和和功率MOSFET的導通壓降等,由這些信號可以構成單環、雙環或多環反饋系統,實現穩壓、穩流或恆功率的控制,同時可以實現過壓欠壓保護、過流保護、均流、輸出電壓排序跟蹤等附帶的功能。
  • 【乾貨】20張動圖全析四大顯微分析工作原理!
    EBSD成像過程分析原理:用電子技術檢測高能電子束與樣品作用時產生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吸收電子、X射線等並放大成象EELS原理圖分析原理:高能電子束穿透試樣時發生散射、吸收、幹涉和衍射,使得在相平面形成襯度,顯示出圖象
  • 觸控螢幕響應速度性能分析
    下面介紹下,我在以往手機觸控螢幕調試中碰到的關於如何優化觸控螢幕響應速度的分析思路,給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初學者一個方向。 觸控螢幕的響應速度分為幾個階段去優化:1階段1: 從手指觸發到觸控螢幕電容表面》觸控螢幕信號處理》控制輸出觸控螢幕中斷信號;2階段2:平臺側響應來自觸控螢幕器件的IRQ信號,進而退出CPU idle;3階段3:IRQ控制器總入口》進入到觸控螢幕驅動註冊到平臺IRQ的入口函數內,接著執行觸控螢幕中斷函數內的工作隊列,進而調用I2C平臺端的控制器和觸控螢幕通信
  • 觸摸感應開關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觸控感應開關生活中隨處可見,不知你是否對它有研究過,他們到底是靠怎樣的工作原理來實現通電?實現通電除了通過撥動或按動來連通與斷開機械連接的開關外,還存在一種能夠感應人體觸摸的開關,這種開關多年前就已出現。這種開關具有多種優點,最突出的一個便是能夠防塵和防潮,避免開關受損或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