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相較於Windows,macOS整天哪哪都需要驗證密碼,更不容易忘,但這不是連MacBook Air都有指紋識別了嘛,忘記密碼的風險也就大了一些,了解一些技巧或多一手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和Windows一樣,方法很多,昨天Windows篇評論區已經有很多家友開始「劇透」今天的內容了:Command + R + Terminal + resetpassword。對不對呢,也對,可以解決問題,但並非是所有情況下的最優解。下面小編就根據情況從簡單到複雜,和大家分享幾種解決方案。
非常有趣的是macOS和Windows相愛相殺幾十年,系統和功能上越來越像也就罷了,重設密碼的思路簡直一模一樣,下面我們講到每種方案時會提一句相似的Windows方案。
本次以macOS Mojave 10.14為例,其他版本系統在某些步驟或字眼上可能有出入,但不影響理解和操作。
一、使用Apple ID重設密碼(已開啟允許)
很像利用Microsoft帳戶重置PIN碼,這是小編個人認為最理想的方式了,方便而安全。
使用該方式的前提是用戶已經登錄Apple ID/iCloud帳戶,且已經在「系統偏好設置→用戶與群組」中,開啟「允許用戶使用Apple ID重設密碼」。
忘記密碼時,只需要在登錄界面輸錯三次,系統便會跳出密碼提示(小編並沒有設置密碼提示的習慣所以是空白……),和使用Apple ID重設密碼選項。需要注意的是,點擊文本是沒有用的,需要點擊右側類似「Play鍵」的按鈕才會有反應,這個配色……Ive你要是被綁架了就眨眨眼……
點擊後系統會要求輸入Apple ID和密碼來驗證。
填寫正確的Apple ID和密碼後,系統會提示更改登錄密碼將會創建新的鑰匙串,之前的還在,但是仍然需要舊密碼才能訪問數據,所以喜歡用自動生成的亂碼做密碼的用戶可以著手找回密碼了。
同意後就可以創建新密碼了,點擊「重設密碼」完成,即可用新鮮出爐的密碼登錄系統了。
二、用其他管理員帳戶更改密碼
在Windows中也能使用同樣的方式,前提是系統中有另外一個管理員帳戶。
登錄另一個管理員帳戶,打開「系統偏好設置 → 用戶與群組」,點擊左下角的「鎖」,驗證密碼解鎖,選擇忘記密碼的帳戶,點擊右側「重設密碼...」按鈕,即可設置新的密碼。
點擊右上角蘋果圖標→ 退出登錄「XXX」,重新登錄即可。
三、macOS恢復功能
終於到了大家喜聞樂見的「Command(⌘) + R」了,有點Win PE的味道,這也是第一個複雜到要脫離系統的情況,小編嘗試講一些大家不是那麼熟悉的內容。
首先是下面這個界面肯定沒錯,有人喜歡稱其為「恢復模式」,有人喜歡叫「實用工具界面」,官方說法是「從macOS恢復功能/macOS Recovery啟動」,總之要從看到「macOS實用工具」窗口開始。
進入這個界面的方式非常多,除了廣為人知的開機聽到提示音(「鐺~」)後同時按住
Command(⌘) + R
被設計用來實現其他功能的
Option + ⌘ + R、Shift + Option + ⌘ + R
也可以跳轉到這個模式。
以及從安裝盤或恢復分區啟動,看到「Apple標誌讀條」或「旋轉小地球」,選擇語言,也會來到這個界面。
我們這次不裝系統,所以將視線從大大的「實用工具」窗口挪到最上方的狀態欄,點擊「實用工具 → 終端」,就可以調出「終端」窗口。
只需鍵入
resetpassword
中間沒有空格,回車即可。
系統處理完會彈出「重設密碼嚮導」,首先「選擇要重設密碼的用戶」。
之後輸入新的密碼,點擊下一步即可完成,重啟後可用新的密碼登錄。
有一點需要注意,舊版本的系統中,如果登錄了Apple ID,創建新密碼前需要驗證,10.14將這一步驟放到了後面,登錄系統後需要重新登錄Apple ID。
四、單用戶模式
再來看一個小編覺得適用場景不太多的方法,直接看步驟:
開機聽到提示音後同時按住
Command(⌘) + S
讀條完成後轉到一個DOS界面,這就是類Unix系統的單用戶模式了,可以簡單理解成超級管理員的專用簡易辦公室。
上面一大堆都不用管,我們需要先按一下回車,看到
localhost :/ root#
就可以輸入命令行了。
fsck -y
「-」前有空格,下同,回車,這行的作用是執行硬碟檢測,可以忽略;
mount -uaw /
「/」前有空格,回車,這一行用來加載文件系統;
rm /var/db/.AppleSetupDone
區分大小寫,只有第一個「/」前有空格,回車,這行用來刪除初始化設置時macOS生成的隱藏文件,刪除後再次進入系統就可以新建一個管理員帳戶,並且完整保留之前帳戶的數據;
reboot
回車重啟,命令行會自動執行。
稍作等待就可以看到語言選擇界面,放心,數據都還在。
按照熟悉的步驟重新設置Mac,之後添加一個帳戶,沒錯,又回到了之前的「用其他管理員帳戶更改密碼」的情況。
五、文件保險箱(已開啟文件保險箱)
昨天小編講到安全後忘了提BitLocker,這不今天找了個機會「現以macOS形式呈現」。文件保險箱可以理解成「BitLocker +密碼重置盤+ Microsoft帳戶」,主要功能是加密啟動磁碟內的數據,用來解鎖磁碟的兩種方式都可以用來在必要時重設密碼,蘋果還是蘋果啊。
但是呢,由於設置起來比較麻煩,所以小編平時沒見過幾個用戶在用。
開啟時需要在「系統偏好設置 → 安全性與隱私 → 文件保險箱」中點擊「開啟文件保險箱」,之後系統會讓我們選擇一種解鎖磁碟的模式,一種是用iCloud帳戶,一種是用恢復秘鑰。
之後驗證密碼,可以選擇系統中的其他帳戶也啟用該功能,當然也需要輸入密碼。並且提示「每個用戶在解鎖磁碟之前都必須鍵入密碼」,符合邏輯。
在這之後如果用戶忘記密碼,兩種解鎖模式都可以用來重設密碼:
用iCloud帳戶方式需要在登錄界面等待一分鐘左右,會出現「重設密碼助理」;
用恢復秘鑰方式輸錯三次也會有重設密碼入口,過程與之前幾種方式類似,不再贅述。
六、如何防止被破解
照例,加個小彩蛋。
昨天在評論區看到了太多擔憂安全性的聲音,但確實沒有絕對的安全,PC上就算設置BIOS密碼也還是有方法破解,斷網又保持物理隔離倒是挺安全,但也不太適合普通用戶,所以我們只能做到儘量安全。
macOS在安全方面的建樹一直是領先於Windows的,蘋果在去年更新的Mac產品線中為MacBook Pro、MacBook Air、Mac mini、iMac Pro配備了Apple T2 安全晶片,全面接管Mac的啟動控制與安全功能,新產品具有安全啟動功能,默認開啟最高等級的安全啟動,拒絕外部引導,提供了最高級別的安全性。
沒有最新的Mac也別擔心,還有一個防破解密碼的方法——設置固件密碼/EFI密碼,相當於PC上的BIOS密碼,對於新的Mac來說安全性更高。
開啟EFI密碼後:
如果沒有密碼,只能看到一個鎖和一個密碼框。
開啟方法也簡單,其實之前我們重設密碼時就與其擦肩而過,通過macOS Recovery啟動,回到熟悉的界面,仍然點擊上面狀態欄「實用工具」,這次選擇「啟動安全性實用工具」(有些版本叫「固件密碼實用工具」),輸入要設定的密碼,以及請一定要記住這個密碼。點擊「設置密碼」完成,重啟即可。另外配備T2安全晶片的Mac在此窗口可更改安全啟動等級。
如果忘記了怎麼辦,自己動手有點麻煩,中途還要聯繫蘋果,需要額外的文件來解鎖。所以如果忘了不如直接交給官方吧,以及一定要帶上「原始收據或發票」等購買憑證。
小編能想到的暫時就這些,應該也覆蓋到所有的應用場景了,大家還有哪些方法或者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分享討論,論IT,這兒可比什麼什麼圈萬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