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抵制臉書、谷歌和蘋果,但發現自己無處可逃

2021-02-2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隨著矽谷科技巨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呼籲抵制其產品和服務的呼聲也隨之增加,尤其在近日臉書5000萬用戶數據被洩露的醜聞曝光之後。

然而,當人們抵制蘋果時,用的是iPhone發帖;當人們抵制臉書改用Instagram時,卻發現它和臉書同屬一家公司。科技公司的產品非常普及,人們盡力抵制,但最終發現逃無可逃。

據《紐約時報》4月1日報導,洛杉磯民主黨活動家瑞恩·奈特(Ryan Knight)二月份呼籲抵制蘋果,因為在佛羅裡達州校園槍擊案之後,網民呼籲蘋果刪除流媒體視頻服務中美國步槍協會(NRA)的頻道。 但蘋果對此沒有任何表示。

「親愛的@蘋果,」奈特先生在推特上寫道。「你的沉默震耳欲聾。#抵制蘋果。」超過330個帳戶轉發了這條消息。

然而,奈特是如何發布信息的?他用的是iPhone。

圖源:DSIM

這個問題相信最近幾周臉書的用戶也深有感觸。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通過不正當的手段收集了5千萬臉書用戶的信息,這引發數百人刪除了他們的臉書帳戶。

然而,許多刪除者馬上便可通知他們的朋友在Instagram上關注他們。誰擁有Instagram呢?臉書。

「從臉書到Instagram,其實換湯不換藥。當我認識到這一點之時,覺得很荒謬。」舊金山的一位紀錄片製作人沙奇·坎寧安(Sachi Cunningham)上周停用臉書,改用Instagram。她表示,Instagram沒有那麼劍拔弩張。

坎寧安曾經是為《紐約時報》供稿的自由作家。她補充,她將把臉書作為她接下來一部紀錄片的研究對象,「我不知道我能否擺脫當下由社交網絡構築的生態系統。」

沉迷社交網絡的少女瑞文(Rayven Bruzzese) (圖源:紐約時報)

其實,希望通過抵制產品來懲罰科技公司的人們,一直面臨著逃無可逃的困擾。詹姆斯·達默爾(James Damore)曾經是谷歌的一位工程師。據觀察者網早前報導,因其發表「女性之所以在科技行業處於下風,正是因為她們在科技工程領域天生不如男性」等言論,谷歌解僱了他。

詹姆斯·達默爾(社交媒體截圖)

由此,數百名社交媒體人呼籲抵制谷歌。然而,社交媒體研究公司Keyhole的數據顯示,通過分析8月份以來使用「#抵制谷歌」標籤的近7,000條推文發現,26%的推文來自使用谷歌的安卓設備。

一個名為彌爾頓·普雷斯科特(Milton Prescott)的推特帳號在8月8日發布:「谷歌對詹姆斯·達默爾的解僱完全說明了這是一家怎樣的公司。我將不再使用谷歌進行任何服務。#抵制谷歌。」然而,詹姆斯·達默爾的推文是來自使用谷歌的安卓設備。

彌爾頓·普雷斯科特的推特發言(社交媒體截圖)

即使新聞網站布萊特巴特(Breitbart)也面臨同樣的困境。這家保守網站正計劃舉辦一場小組討論,主題是臉書等技術平臺如何壓制保守派的聲音。然而,這場討論的直播平臺是臉書。

一個生命科學公司的項目經理瑪麗莎·理查森(Marisa Richardson)表示,她最近得知亞馬遜提供美國步槍協會頻道流媒體視頻服務後,便全力抵制亞馬遜。因此,當她需要洗衣粉時,她不再在亞馬遜網站上購買。

但幾天後,她在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附近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購物時,「完全忘了這家超市是亞馬遜所有」。

「#三月一日抵制美國步槍協會」的標籤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然而,根據Keyhole的數據,通過分析58,500條推文顯示,近一半來自iPhone或iPad客戶端。其中包括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

艾莉莎·米蘭諾的推特發言(社交媒體截圖)

「其實安卓手機的情況也差不多。NRATV是步槍協會的一個電視頻道,而安卓手機上有NRATV的應用程式。」米蘭諾表示,「我們開始了解到這些公司如何以最不令人察覺的方式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而且滲透進我們的意識形態。」

據Keyhole稱,自8月份以來,使用「#抵制蘋果」標籤的4,700條推文中,近三分之一來自iPhones。

使用iPhone但召集抵制蘋果的活動家奈特表示,「我有一部iPhone,但作為蘋果的客戶,我就不能讓它承擔起責任嗎?」

蘋果公司的高級主管艾迪·庫伊(Eddy Cue)最近表示,美國步槍協會頻道沒有違反公司的政策。而臉書、谷歌和亞馬遜並未表態。

很多最近放棄臉書帳戶的人任然逃不脫該公司的五指山,他們仍然使用著Instagram,以及WhatsApp、Messenger等應用程式。

雪兒(Cher)最近刪除了她的臉書頁面。她在推特上說,「這兩天我達成了一個極其艱難的目標。」但她擁有768,000名粉絲的Instagram帳戶,仍然活躍。

SpaceX和特斯拉的執行長艾倫·馬斯克(Elon Musk)刪除了兩家公司的臉書頁面 。但Instagram仍舊保有公司和他的個人帳號。他在推特上說,「Instagram這個照片分享平臺沒問題,只要它保持獨立就好。」

艾倫·馬斯克表示「Instagram還好,只要它保持獨立」 (社交媒體截圖)

現年39歲的洛杉磯木匠史蒂芬·考克斯(Stephen Cox)最近在臉書上表示,他正停用他的臉書帳戶以支持Instagram。當有人評論說這兩個應用是由同一家公司擁有時,他回答說:「它們一把雙刃劍。但對我來說,Instagram的邊緣比臉書的稍微鈍一些。」

Instagram已被證明是臉書的有效對衝,當人們對臉書失去興趣或信任時,還有Instagram保有用戶。根據皮尤研究中心1月份對美國2,002名成年人調查顯示,使用臉書的美國成年人的比例自2016年以來一直保持在68%,而Instagram的使用率則從28%上升到35%。調查顯示,Instagram更受年輕人的歡迎。

沉迷社交網絡的少女瑞文(Rayven Bruzzese)(圖源:紐約時報)

26歲的瑞文(Rayven Bruzzese)是費城的一名手語學生,她多年來一直是臉書的常駐用戶。但她慢慢發現臉書令她不安,耗盡了她的時間,所以在3月份她刪除了自己的帳戶。然而,現在她把時間花在Instagram上。

瑞文承認,換湯不換藥其實很諷刺。但她表示她的選擇有限。她的朋友中很少有人用推特,許多人早已停用Snapchat。

「我應該去哪裡?」她說,「我希望還有別的東西可供選擇。」

商務合作: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如果喜歡,請點讚

相關焦點

  • 谷歌宣布無限期暫停川普Youtube帳戶 臉書組織威脅將尋求廣告商共同抵制
    谷歌聲明稱,川普上傳違反平臺政策的內容,這意味著他將自動被停用至少7天無法上傳新內容。臨時停用期間,川普的帳戶和現有視頻仍然能訪問,但由於在評論區發現有威脅到安全的隱患,因此在恢復帳戶前任何用戶也都無法對視頻進行評論。川普的Youtube帳戶擁有277萬名訂閱者,他通常每天都會在平臺上發布自己和右翼媒體新聞臺的視頻。
  • 蘋果下架谷歌臉書APP,網際網路巨頭要開戰?
    蘋果封禁了臉書的一個可以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的APP。蘋果表示,臉書向iPhone用戶發布的這個「市場研究」APP,違反了收集用戶個人數據的協議。臉書可以通過它來跟蹤用戶使用其他APP的歷史記錄,以及私人消息和位置數據。據稱臉書的這個研究項目連13歲的孩子都覆蓋到了。
  • 印度這項計劃遭臉書、谷歌等美科技巨頭聯合抵制!
    ▲美科技巨頭聯合抵制印度(圖:Getty)印度日前推出一項監管「非個人」數據的計劃,遭到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臉書、谷歌以及相關團體的聯合抵制。據美國CNBC報導,今年7月,一個由政府任命的專門小組建議設立一個監管機構,對那些匿名或缺乏個人信息但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信息進行監管。該小組提出一種機制,讓企業與其他實體,甚至是競爭對手共享數據,並稱此舉將刺激數字生態系統。
  • 臉書和谷歌廣告是什麼?
    ,「人家跟我說廣告很難投啊」,「我完全不會啊」,這一系列問題肯定將很多人攔在了跨境電商的門外,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臉書和谷歌廣告的基本邏輯以及他們有什麼區別。眾所周知,臉書是一個社交平臺,一般外國人都會在上面和親朋好友分享生活點滴,為什麼會可以在上面投廣告呢?其實不論是臉書還是谷歌,它們的廣告收入都是佔了全部收入的大頭。
  • 幸好,中國不用谷歌和臉書
    情報局開講:在澳大利亞要求臉書,谷歌等平臺要為分享,轉載過去的新聞內容付費之後,臉書昨晚起開始禁止澳大利亞的媒體和個人用戶(包括其他國家的用戶)在臉書上查看、分享來自澳大利亞的新聞臉書在暗示,新法對於新聞的定義可能在實踐中會有問題,且他們完全可以按照他們自己的理解來操作。澳洲政府說,歡迎協商對話,但在立法上不會退讓。
  • 蘋果、谷歌、臉書都在踐行的閃電式擴張法則|36氪領讀
    然而,當谷歌首次出現時,這是雅虎和Lycos等主要競爭者採用的主導商業模式。谷歌採用了Overture的自助廣告拍賣模式,根據相關性和質量以及出價等因素加入了自己的廣告選擇完善機制,並採用了反映購買意圖而不僅僅是吸引眼球的商業模式。事實證明,在以單位流量作為基準的情況下,這種購買意圖更有價值,它使谷歌能獲得豐厚利潤。
  • 蘋果、臉書、谷歌誰「最清潔」?
    IT業在創造一個又一個驚喜變革的同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能源消耗和環保壓力,為了「清潔」地保證大數據時代的爆發式增長,谷歌、蘋果、微軟、臉書、亞馬遜……這些耳熟能詳的IT巨頭們爭先恐後地扎入了綠色能源的大池塘。
  • 【視點】電商衝擊無處可逃?看大佬如何庇佑實體店
    在網絡搜索訪問量遠遠高於實體購買人流量的今天,傳統零售業的大佬們會如何應對,如何庇佑他們發展疲弱的實體店?電商的衝擊令人無處可逃——過去一年,零售業步履維艱。即使是傳統零售商的大牛們也受到沉重一擊:諾德斯特姆(美國一家百貨公司)在納斯達克表現糟糕;梅西百貨也難逃一劫——截止2015年底,它的股價足足跌了40%;而沃爾瑪超市也在全美範圍關閉了250多家分店。
  • 深度解讀亞馬遜、蘋果、臉書和谷歌的隱藏基因
    在計算機的超級算力和高速網絡的支持下,谷歌通過其世界各地的伺服器為人類提供所需的信息。谷歌一定程度上已逐漸替代了人類的大腦。雖然人們自己也可以完成以上工作,但對於同一個信息,人們可能需要翻遍圖書館,耗費數周才能查詢到。反觀谷歌,查找這些信息只是幾毫秒的事。不僅如此,谷歌還會為用戶提供大量的相關信息。而且其永遠不會疲倦,做事從不拖拉。
  • 谷歌臉書軟體工程師待遇怎麼樣?
    蘋果公司(Apple Inc.)的工程師有五個級別,從ICT2到ICT6。微軟的軟體開發工程師必須從59(數字等級)開始累積,可以一路升級到在某一領域的領導,數字等級為80。在這一行,水平等級越高,報酬就越高。不過,在這個人才流失率非常高的新時代裡,科技業人才轉換,從臉書跳槽微軟,從亞馬遜跳槽谷歌,早已司空見慣。
  • 讓臉書和谷歌廣告更好協同工作的4種方法
    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谷歌與臉書的對抗。 但實際上,有一種更好的方式來看待它。不要將其視為谷歌與臉書的對抗,而是嘗試用谷歌加臉書的方式來思考。 每一個主要營銷渠道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但當其被視為一個超級大型營銷力量時,它們變得比單獨渠道更強大,並且絕對可以為您帶來卓越的營銷效果(特別是如果您的競爭對手堅持「對抗」的方法)。
  • 谷歌狂刪2500 多個「中國帳號」!
    據路透社6日報導,谷歌稱已經撤下2500多個與中國有關的YouTube頻道,理由是:作為其「清理該視頻分享平臺上虛假信息的部分舉措」。此前,中方一直否認所謂「傳播虛假信息」的指控,相反,中方強調虛假信息是國際社會共同敵人,呼籲各國應一致反對和抵制虛假信息。報導稱,這家Alphabet旗下的公司表示,這些頻道在4月至6月間被移除,「作為持續調查中國相關協作影響力行動的部分舉措」。
  • 臉書、谷歌、蘋果全部落馬,中:取消所有合作!
    臉書、谷歌、蘋果全部落馬,中:取消所有合作!據外媒8月17日報導,根據一家美國科研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蘋果、谷歌和臉書旗下的產品可能存在侵犯用戶隱私的行為,研究人員首先選擇了一款蘋果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蘋果手機內置了上千個追蹤用戶位置的程序,並且這些程序還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頻繁啟動,將數據結果上傳到第三方,此外蘋果語音助手SIRI也會被自動喚醒,並將收集到的語音信息上傳到雲端平臺。
  • 《紐約時報》:做不好這件事,蘋果、臉書、谷歌等科技大佬明年都會很難過
    對於包括臉書和谷歌在內的科技巨頭們來說,2017年是不太好過的一年。
  •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被調查,蘋果不服,臉書丟人……
    該報告指出,蘋果、亞馬遜、臉書和谷歌全都存在壟斷行為。並且,反壟斷委員會認為,這四大科技巨頭的壟斷是類似「石油大亨和鐵路大亨時代」的壟斷。反壟斷委員會提出,臉書是通過定位潛在競爭對手,並收購、抄襲、或扼殺它們,從而取得一個市場上的競爭者們幾乎無法撼動的壟斷地位的。
  • 外掛製作者發奇葩公告向騰訊求饒,律師稱:逃無可逃
    而另一個吃雞外掛QQ群,更為搞笑,其QQ群名稱修改成了「愛騰訊-抵制外掛」,且設置成了全員禁止發言。該群也發布了一個公告,宣布:「作者無力更新輔助,轉內部後無一封號!創造絕地內部掛奇蹟。團隊決定25鈤凌晨關閉伺服器。不要與騰訊作對!本群明日解散!」
  • 如果中國抵制了蘋果手機,會發生什麼事情?
    你覺得這些人這些企業會去抵制蘋果嗎?很多供應商代工廠都是搶著去接蘋果的單,因為蘋果不僅給了他們飯吃,更是在技術上管理上品控上幫助這個廠達到質的提升。2017 年 8 月,Apple 與中央省級決策者會面,建議政府允許企業直接從可再生能源發電廠購電2017年11月,Apple 與綠色電力消費合作組織 (GECCO) 召開會議,為中國的能源買家創建平臺,共同探討獲取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為未來的政策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 別怕,有了它,97種空氣汙染物無處可逃!
    三重濾網,濾淨97種空氣汙染物,細菌、病毒、PM2.5、塵埃……無處可逃!超效濾淨,無懼汙染,這就是逸新! 氣味濾網所採用的活性炭是經由榮獲美國專利的塗層工藝處理,塗層中突破性地加入了兩種不同的催化劑,分別針對高溼度和低溼度環境中的甲醛,通過化學反應破壞其分子結構,使其分解為對人體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 蘋果與臉書必有一戰
    文/DoNews專欄作者 李素玉圖/IC Photo蘋果沒有多少社交元素,但只要有立場,就很容易與其他平臺,包括社交霸主臉書引發衝突和爭議。在很多種情況下,爭議和衝突在私下發生,以「冷戰」的方式進行,真正意義上的熱戰其實很少有。
  • 谷歌聯手臉書威脅:在澳洲,不能用臉書和ins了?!
    上周,澳大利亞將強制谷歌、臉書為新聞內容付費的草案出臺,收穫了谷歌一封對澳洲的公開威脅信。澳洲竟然真的出臺了這樣的草案,谷歌和臉書真的坐不住了。如果要付費,那將是一筆多少的天價費用!「不管這家跨國公司有多大,不管他們有多強大,不管他們有多有價值,我們都不會被欺負。」他指出,由於跨國企業入駐澳洲,許多本地媒體企業一片哀嚎。在一份聲明中,ACCC主席羅德·西姆斯稱臉書的幹預是「錯誤的」,認為許多澳大利亞人依賴臉書為他們傳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