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青少年探索未來時空邊界,去想像,去造夢,五套大師科幻神作!

2021-12-27 閱讀第一
劉慈欣說:「想像力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似乎只應屬於神的能力……科幻小說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讓我們擁有一個更開放的大腦,能夠面對未知世界的各種可能性。」Space X的CEO埃隆·馬斯克的太空夢源於他小時候讀的一本書《銀河漫遊指南》。《流浪地球》和《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就是因為小時候看了一本《海底兩萬裡》,繼而萌發了對科學的好奇心,走上了科幻創作的道路。所以,美國最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建議: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幻作品,八九歲就可以開始。歐美國家非常重視青少年科幻閱讀的普及,《沙丘》更是不少美高的「必讀課外書」。基於教育部對科技強國的重視,目前國內也開始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科幻作品閱讀。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就入選了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必讀書目,而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直接節選進了七年級課文。但放眼全球,科幻小說多餘牛毛,哪些最有含金量?哪些適合自己的孩子閱讀?今天,閱讀第一特別為8-18歲的青少年甄選了五套大師科幻巨作,讓他們在閱讀中激發對地球、對宇宙、對人類命運、對未來科技的想像,為探索空間和時間的邊界去造夢:

喬治的秘密鑰匙:霍金寫給孩子們的科幻啟蒙

銀河帝國:被埃隆.馬斯克送上太空的科幻奇書

沙丘:美初美高學生最喜愛的科幻經典大作

太空漫遊:科幻歷史上不可超越的至高神作

海伯利安:被譽為最美的科幻著作 

就如霍金說的:「永遠記得仰望星空,不要只顧得看腳下」,也許人類未來的命運、富有創造力的科技變革,就掌握在這些對科幻有迷之熱情的孩子手中。誰知道呢?

科盲父母的及時雨霍金寫給孩子們的科學啟蒙書科學大師史蒂芬·霍金與女兒露西合作撰寫了一套適合8歲以上孩子讀的科幻章節書-George's Secret Key 喬治的秘密鑰匙,希望引發孩子們對天文知識的興趣,對宇宙的探索。這套書得到國際科學領域大咖一致認可,是大人小孩通吃、淺顯易懂的科幻巨作,被《紐約》雜誌譽為「科盲父母的及時雨」。《今日美國》讚譽它更適合年輕讀者,是更簡明的《時間簡史》。@網友點評:讀《喬治的宇宙》系列科幻不僅能讓孩子學會許多超酷的科學名詞,還能讓孩子體會科技和社會、政治和人性之間的關係,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擔當和勇氣接受未來世界挑戰的人。看不懂《時間簡史》,但可以和孩子一起讀霍金和她女兒寫給每一個孩子的《喬治的宇宙》系列科幻!這是讓每個人都能讀明白的小說版《時間簡史》,並且為之著迷!主角喬治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勇敢男孩。他的父母非常重視環保,反對科學,並對科技感到恐懼,所以家裡連電話、電視、電燈都沒有。有一天,George的寵物豬穿過籬笆破洞,跑到隔壁家去了。George他不但認識了新鄰居Annie和她的科學家父親Eric,還發現一把勇闖宇宙的秘密鑰匙。在他們的每一個精彩的冒險歷程中,作者都用小學生們能理解的語言,簡單明了、有趣地融入宇宙物理學知識,比如黑洞、宇宙膨脹、相對論、蟲洞和時間旅行、量子計算機、人工智慧、宇宙生命、未來之城等等。可以說書讀完,孩子不但英文能力飛漲,科學詞彙也飆增!這套書另一個最值得讚賞的是所涉及的內容絕大部分是科學事實,科學大神霍金親自把關才敢呈現給孩子們。他不但「扮演」書中Annie的科學家爸爸Eric,直接向孩子們傳授宇宙物理學知識。還特別邀請各個領域的科學家共同參與寫作,希望孩子們能看到更多科學家的看法和猜想。比方,有關「機器人倫理」是MIT的AI研究人員分享的。「火星上的生命」是由火星太空人專門負責撰寫的。「量子計算機」是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主任講述的,「穿越宇宙的航行」是英國倫達大學數學和天文學教授講述的……這麼多科學家們在一套科幻童書中為孩子們分享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簡直不可以想像。科技的創新一定會推動社會進步嗎?還是會引發更可怕的災難?霍金本人是一位極其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學家,所以這套書不僅談論了科學,也飽含著濃濃的人文關懷。比方這套書探討了氣候變化對世界的影響,未來的食品、城市,甚至瘟疫、戰爭會是什麼樣子,人工智慧會如何發展,人類應該如何學會在這個互聯時代安全生活……霍金和他的女兒希望孩子們能夠思考:應如何善用科技的力量,了解科技的邊界,不能用科技作惡。科技需要與人文關懷結合,沒有人文關懷的冷冰冰的科技,人類是不會幸福的。這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宇宙的奧秘。在天馬行空之餘,夾雜了一些事實的解說,讓孩子們能清晰地了解銀河、黑洞、海山二恆星系統、螺旋星雲、量子計算機等深奧的理論與事實。雖然GoodReads推薦本書適合8歲+的學生,9歲半以上的孩子讀會更合適。這套書就像《時間簡史》的前傳,對太空和宇宙感興趣的孩子一定會超喜歡。

 

影響了一代人的《星球大戰》曾借鑑過它的構思,改變電影生態的《阿凡達》曾汲取過它的創意,謝耳朵童年就捧著不撒手、還被馬斯克一架火箭送上太空。

 ▲左:《星球大戰》  右:《阿凡達》

十幾年來,從華納、索尼這樣的頂級大廠,到《西部世界》《碟中諜4》這樣的頂級班底,都無法在銀幕上完美地呈現這本科幻神作。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科幻小說-《銀河帝國:基地》,還入選了部編語文教材七年級必讀書目。

這套書的作者是美國最頂尖的科幻作家之一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被全世界的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他引領了20世紀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與阿瑟·克拉克、羅伯特·海因萊因被稱為科幻小說三巨頭。美國政府授予他「國家的資源與自然的奇蹟」這個獨一無二的稱號,以表彰他在「拓展人類想像力」上作出的傑出貢獻。

阿西莫夫一生寫了500多部著作,獲得雨果獎7次,星雲獎2次,並獲得星雲獎終身成就大師獎。其中最著名的《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

阿西莫夫還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幾乎覆蓋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上天下海、 古往今來、從恐龍到亞原子到全宇宙無所不包。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是當代機器人學的基本法則,預言了今天的生物科技,預言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數字圖書館,預言了人類將進行太空殖民。終其一生,阿西莫夫最引以為豪的則是:《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長達七巨冊的《銀河帝國-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阿西莫夫晚年撰寫的兩本前傳與兩本續集。

「基地」系列的靈感最初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構中,氣數已盡的銀河帝國佔有很重的分量。這一類的時空背景,如今早已成為科幻小說的重要原型。

故事講述了,人類蝸居在銀河系的一個小角落——太陽系,在圍繞太陽旋轉的第三顆行星上,生活了十多萬年之久。人類在這個小小的行星(他們稱之為「地球」)上,建立了兩百多個不同的行政區域(他們稱之為「國家」),直到地球上誕生了第一個會思考的機器人。

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人類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術,開啟了恢弘的星際殖民運動;人類在銀河系如蝗蟲般繁衍擴張,帶著他們永不磨滅的愚昧與智慧、貪婪與良知,登上了一個個荒涼的星球,並將銀河系捲入漫長的星際戰國時代,直至整個銀河被統一,一個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龐大帝國崛起——銀河帝國。

一個微妙的轉折發生在銀河帝國建國後的12020年。哈裡謝頓,這個剛滿32歲的年輕數學家,開創了「心理史學」,這門學科能用數學公式準確推演全人類的未來——「預言」從此成為一門可以信任的科學,人類由此可以看見未來。謝頓的第一個預言是:雖然毫無徵兆,但已存在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

一時間,銀河震動,帝國飄搖;皇帝、宰相、奪權者、反叛星球,各方勢力立刻劍拔弩張,人類銀河時代最偉大的傳奇就此開啟…

這套書結構宏大,無以復加。將人生哲理通過平實但詼諧的語言,如神來之筆寓意於情節之中,電影都無法展現原文的精髓。可以說是古往今來,最張揚的、關於人類未來的宏大想像:在空間上, 它覆蓋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10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銀河帝國」之宏大,曠古爍今。在時間上,故事更是橫跨2萬年,從帝國飄搖到基地崛起,皇帝、宰相、奪權者、反叛星球,每一個英雄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是帝國傳奇。

🔺點擊上方海報進入小程序購買中文版🔺

美初美高的學生必讀書

最受歡迎的青少年科幻小說經典

最近熱映的電影Dune 沙丘,成了很多家庭陪娃必看的科幻大劇。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該劇的同名原版小說-Dune ,在美初美高的中學生的必讀書單中,是最受歡迎的青少年科幻小說經典。Dune被譽為二十世紀十大科幻經典之一。想像奇幻,懸念迭生,令人手不釋卷。展示荒漠、巨晰、水以及人與自然的對立與和諧,寓意深遠。黃沙滾滾的阿拉吉斯,有著全宇宙最龐大的利益,卻也是最不適合生存的環境;有著自己一套運行的法則,那些誤入歧途的羔羊、利慾薰心而縱橫於此的宵小,不管是什麼人都得適應它、都照著這片沙漠的規則走,否則就會被無情地吞噬。阿拉吉斯就是現實社會、是江湖的寫照,是欲望交織、善惡錯綜的灰色地帶。BBC「英國全民喜愛的100本書」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科幻·奇幻小說TOP100」「《沙丘》在科幻文學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學中的地位。」 

「科幻小說史上的裡程碑。」 

-《芝加哥論壇報》

「獨領風騷。只有《指環王》可以與之媲美。」 

-英國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

「現代科幻史上的標杆之一,想像力創造上的豐碑。」 

-美國科幻作家P.斯凱勒·米勒

《沙丘》出版後對很多科幻作品產生了影響。日本動畫《最後流亡》中,有中立仲裁機構的幾個交戰國家的主題和沙丘系列相仿。動漫《漂流教室》、《傳說巨神伊迪安》和《風之谷》都被認為受到它的設定影響《沙丘》系列風靡半個多世紀,還催生了《星球大戰》《阿凡達》等經典科幻電影!《沙丘》改編遊戲《沙丘魔堡》開創了即時戰略遊戲,沒有《沙丘》就沒有《紅色警戒》《魔獸爭霸》《星際爭霸》!故事講述銀河帝國中一個德高望重的家族,亞崔迪家族(House Atreides),接到皇帝的命令,被迫離開原本的封邑,舉家搬到沙丘星球「阿拉吉斯」(Arrakis)。此星球環境貧脊、人民生活匱乏,且剛搬遷過去的亞崔迪家族還要提防世仇哈肯尼家族(House Harkonnen)的種種明槍暗箭。雖然星球上有種全銀河系都極為覬覦的重要物資,香料(The Spice);然而開採香料還必須克服惡劣的氣候、危險的沙漠土著,和沙漠中的巨獸沙蟲(Sandworms)等威脅。後來果不其然,亞崔迪家族才正要在這星球上站穩腳步,哈肯尼家族便動用皇上的勢力,裡應外合地來剷除亞崔迪,奪回了阿拉吉斯。倖存下來的亞崔迪公爵之子保羅,以及母親傑西卡,只好逃入沙漠,希望可以獲得土著弗瑞曼人(Fremen)的支持,向仇家以及整個帝國一復血海深仇。然而,年輕的保羅與老謀深算的傑西卡都沒想到的是,在沙漠深處等著他們的,是更龐大的秘密,與一個更黑暗的未來…… 可以說《Dune/沙丘》就是一個原本不食人間煙火的小男主角Paul Atreides,他是公爵萊託·亞崔迪(Duke Leto Atreides)的繼承人和亞崔迪家族(House Atreides)的傳人,突然失去了庇蔭、被丟出了溫暖的舒適圈,被迫要在險惡的世界中生存下去;且即便如此,他仍要對抗邪惡並堅守自己正義信念的故事。很多人認為Dune 的高度可以堪比《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以保羅·亞崔迪(Paul Atreides,姓氏又譯作「厄崔迪」)的整個故事來隱喻善惡的角力,也是本書豐富內涵與深度之所在,而不僅是一本普通的科幻小說。這本書由美國作家弗蘭克·赫伯特於1965年創作,一經出版就倍受歡迎,獲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之一,多次成為科學幻想類別的暢銷書。赫伯特此後又創作了五部後傳小說。該系列小說被改編為多部電影、電視劇和電腦遊戲及桌上遊戲等。赫伯特是美國極具影響力的科幻巨匠,是與阿西莫夫並肩的大師。他在科幻文學中的地位如同託爾金在奇幻文學中的地位一樣,無人可以動搖。

無法超越的至高神作

追尋宇宙和人類命運的終極答案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關於科幻小說的鼻祖,至今也沒有人能超越的是2001: 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遊以及隨後的系列。 可以說如果孩子喜歡Dune 沙丘,喜歡Dune 這部電影,或者喜歡《星球大戰》《阿凡達》《盜夢空間》這類型的科幻大劇。那麼2001: A Space Odyssey太空漫遊 是必讀經典,很多太空迷無比膜拜這本書以及改編後的同名電影,沒有之一。自出版以來,本書一直被視為科幻小說的裡程碑,影響深遠。本書入選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軌跡》雜誌、英國《衛報》評選的百大科幻小說,美國亞馬遜評選的有生之年不可不讀的百大科幻小說;同名電影更是登頂所有科幻電影榜單!小說和電影均被譽為科幻歷史上不可超越的至高神作!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科幻作品!50年來,《2001:太空漫遊》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科幻作品:《三體》、《流浪地球》、《飛向太空》、《降臨》、《星際穿越》、《人工智慧》、《異形》、《星球大戰》、《第三類接觸》、《阿凡達》、《黑客帝國》、《超時空接觸》、《終結者》、《地心引力》、《普羅米修斯》、《盜夢空間》、《瘋狂的外星人》.人類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還是更高級文明的一場實驗?宇宙文明演化的終點又在哪裡?在A Space Odyssey太空漫遊裡,阿瑟·克拉克給了我們一個恢宏的答案。
所有的故事,都開始於300萬年前。一塊神秘的黑色石板,出現在非洲豐饒廣袤的草原上。沒有人知道是誰放在那裡的,因為那裡根本沒有「人」。但地球未來的主宰者,卻從此踏上了他們漫長的徵途。300萬年後的一個尋常日子,一塊黑色石板在月球上被人類挖出。「發現號」宇宙飛船沉穩老練的鮑曼船長,帶著他的精英船員和科學家團隊,在超級電腦「哈兒」的輔佐下,開啟了對這石板主人的秘密追尋。此時他一點兒也不知道,他的全部船員都將遇害,不知道他的忠誠夥伴「哈兒」會倒戈一擊;他更加不知道,他自己即將變成一位真正的神。一場持續百萬年的實驗,結果就要揭曉。地球的命運,是否還在人類手中?
這本書文筆之優美,想像力之深邃,讓我們很容易沉迷其中,是一本關於人類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宏構想,講透「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的恢宏奧秘!讀完《太空漫步》系列的第一個感受是:克拉克真的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幻作家,更是個了不起的太空預言家。儘管1968年這本小說出版時阿波羅號甚至還沒有登月,但是這本小說所描述的情景的真實性、可讀性完全超越了時間,仿佛是一部在人類對太空已經多次進行探索時的21世紀才產生的作品。這部作品也讓我們看到了茫茫宇宙中人類的渺小,文中各處出現的數字對比,包括對地球外世界的描寫,都突顯出人類的微不足道,已經在時間面前的孤獨感。這套書作者阿瑟·C.克拉克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英國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世界科幻三巨頭」。
他一生創作的作品超過100部,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科幻作品。作品總銷量1億多冊,並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等科幻至高獎項。1986年,獲得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克拉克也被譽為這個時代偉大的太空預言家,他針對太空技術作出的許多預測都成為現實,曾預言過人體冷凍、大腦記憶備份、全球通信衛星、地震預防預測等尖端技術,地球靜止軌道正是因為他而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劉慈欣說:「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學在此達到了一個頂峰,之後再也沒有人能超越,即使是克拉克本人。」將近五十多年歲月過去,時間給他們的作品作了最好的見證。閱讀第一也希望能將這套書四部曲推薦我們的中學生們。

一部經典的太空歌劇

一部浩瀚壯美的星際史詩

 


有一部科幻小說,雨果獎、軌跡獎、日本星雲獎、法國宇宙獎、西班牙科幻小說首獎、英倫科幻獎拿了個遍。軌跡雜誌票選1990年前十大科幻小說、兩次入選「推薦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這個科幻系列就是《海伯利安》,和《銀河帝國》並稱為科幻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兩座豐碑!

科幻感十足的畫面,詩一般的文字,翻開第一頁你就會淪陷在它的太空幻境中。《海伯利安》被《紐約時報》稱為:一部經典的太空歌劇,一部浩瀚壯美的星際史詩!每一個人,只要讀完《海伯利安》都會被它前所未有的魅力徵服!

我們通常對科幻的印象就是各種黑科技和冷硬的畫風,但《海伯利安》完全不會!《海伯利安》裡的太空是美成這樣的:

霸主領事坐在那艘烏黑太空飛船的瞭望臺上,彈奏著拉赫馬尼諾夫的《升C小調前奏曲》,他用的施坦威鋼琴是一件古董,卻保存完好。

艙下沼澤中,一隻只綠色的巨型蜥蜴狀生物蠕動著,嗥叫著。北方正醞釀著一場雷暴,青黑色的烏雲下,是一大片龐大裸子植物構成的森林,顯得黑沉沉的。層積雲就像九千米高塔,插入狂暴的天空。 

《海伯利安》講述了一個恢弘無比、充滿哲思、卻又飽含詩意的史詩級故事!

在一顆被稱作海伯利安的星球上,潛伏著一種名為伯勞的嗜血怪物。朝聖者們可以去向它許願,一人能夠夢想成真,而剩下的人都將失去性命。7個來自不同星球的朝聖者,被派往海伯利安。這7個朝聖者,有神父、士兵、詩人、學者、偵探、領事和船長。他們每個人都懷有極度渴望之事,也在心底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其中的一人,卻是間諜。

在路途上,7位朝聖者達成一項協定:既然不知道誰是間諜,那麼所有的朝聖者每個人講一個自己的故事,從而找出真正的間諜。等待他們的是迥異卻又彼此關聯的人生——神父為了上帝承受永生的痛苦,士兵遇上了逆時間而行的戰場戀人,詩人寫下詩篇喚醒了魔鬼,學者的女兒逆生長變成了嬰兒,偵探愛上了人工智慧的賽伯人,領事背負深仇充當雙面間諜……

本書作者丹·西蒙斯,被美國讀者公認為「美國最會講故事的人」,寫遍奇幻、科幻、恐怖、推理、驚悚、歷史、主流文學……沒有他寫不了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寫奇幻,他就拿下奇幻小說的最高獎項——世界奇幻文學獎。寫恐怖,就拿下布蘭姆·史託克獎、英倫奇幻獎和軌跡獎(恐怖小說界超重量級的三大獎項),

驚悚大師史蒂芬·金逢人就說:「我景仰丹·西蒙斯。」

全球多家知名媒體在面對《海伯利安》的時候,都獻出了膝蓋:

@聖彼得堡時報:科幻小說能做什麼,這本書給出了一個很好的文學範例:丹·西蒙斯的書,毋庸置疑將會影響一個文學類型。」

@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誌:《海伯利安》是代表至高水平的科幻小說……這部作品將會成為準繩,未來作品都會拿這部作品作比較,這是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

@紐約時報:構思宏大,文筆雄健……不落窠臼,堪比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

相關焦點

  • 這些經典科幻,挑戰想像力的邊界!
    幸好人類能夠想像。每個人都有想像的力量——尤其是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孩子。通過想像,人可以暫時擺脫現實的引力、突破有形的束縛,去觸摸世界可能的邊界。科幻是最富有想像的文學,閱讀科幻便是培養想像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不論孩子還是成人都能從科幻的文字裡獲得想像世界帶來的心靈激蕩。通過閱讀科幻,一個人——尤其是尚未被完全定義的孩子,會大大拓展自己當前所在世界的邊界。
  • 《銀河帝國》:被馬斯克送上太空的科幻神作!
    他把一套自己兒時拜讀的的科幻經典——《銀河帝國:基地七部曲》,隨火箭一起送入了太空!這個消息爆出後,全球科幻迷都沸騰了。 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在國內的銷量24小時內也暴漲了5000套,出版公司只得緊急加印。截至今天,《銀河帝國》已成為中國首部銷售破百萬的外國科幻小說。這究竟是怎樣一部神作,能代表人類向宇宙發送密碼?
  • 科幻世界精品有聲劇正式上線,開啟「科幻有聲時代」!
    據了解,本套有聲劇根據科幻愛好者的閱讀喜好和市場偏向,將作品分為7個類別:賽博朋克、時空旅行、太空歌劇、烏託邦、星際文明、災難戰爭和燒腦倫理,它的受眾除了核心幻迷外,也覆蓋了很多對高品質文化作品有需求的普通聽眾。
  • 太行佳片有約丨太空科幻——充滿人類無盡的想像
    嫦娥五號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一直以來,浩瀚無垠的神秘宇宙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想像,自古代起就有無數先輩對深邃未知的宇宙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從天圓地方假說、揭示人類命運的星盤到哥白尼的日心說,在我們未能踏入宇宙之前,無盡的星空啟發了無數先哲的思考,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
  • 科幻文
    《怒蕩千軍》開荒,209萬字星際戰爭類,主角是艦隊指揮,金手指是三秒鐘預測未來。18.《時空走私從2000年開始》志鳥村,228萬字時空走私類的看這本就夠了。19.《紀元黎明》人勿玩人,171萬字一開始末世氣氛渲染得很到位。20.《生化末世的幸福生活》在南方的毛豆,443萬字末世種田流,平淡溫馨。
  • 科學爸爸推薦 |《小幻想家系列》,探索自然、世界和宇宙從這些科幻小說開始吧!
    👇👇👇主題都是當下中國最為流行和火爆的題材歷時萬年的星空之戰古廟中神秘的外星科技遠古時代的海洋王者時空隧道裡的超能力……不僅僅是當前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故事更有人類不斷探索自然、世界和宇宙的崇高精神為什麼孩子需要讀科幻書?美國科幻大師阿西莫夫曾說:「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幻作品,不能晚於11歲。」
  • 除了《沙丘》,還有哪些值得看的英文科幻書?
    可是為什麼還要花很多精力去做這份書單呢,當然還是源於我的私心。我一直想讓Eva多看、多聽一些科幻小說,期盼科幻小說能讓她的思想插上翅膀,愛上科學。曾經看過一篇報導,說中國的孩子想像力排名墊底。「有語文老師曾出過這樣一個題目——讓學生想像未來的樣子。
  • 亞太科幻大會,打包科幻迷的所有願望
    韓國科幻作家、《雪國列車》劇本顧問金寶英,她還參加了今年的「科幻春晚」,創作了一個穿越時間長河去見親人的故事。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電影學者杜慶春、影評人電子騎士、電影製作人西夏等專業學者將帶來專業的科幻討論。
  • 少兒科幻星雲評論·創刊號
    關於少兒科幻的分段標準,我個人主要是依據以下標準:一是各年齡段孩子心智成熟程度、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一般的閱讀能力;二各年齡段以及各年級的學校老師給孩子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參考;三是作品講述的故事和世界觀架構;四是少兒各階段孩子的想像能力;五是城市鄉村孩子閱讀能力方面的差異,雖然這種差距在縮小,但依然存在。
  • 《北京摺疊》 王德威:史統散,科幻興 ——中國科幻小說的興起、勃發與未來
    的確,有時候我們甚至覺得 現實場域如此不可思議,也許不再需要科幻小說作家帶領 我們到另外一個所謂更超現實的時空裡。比如,上海迪士 尼樂園開幕,世界迎來了第六座迪士尼樂園。在白雪公主 和七個小矮人等眾多童話人物的簇擁之下,我們展開又一 段歡樂奇幻之旅。
  • 開團 | 「王炸組合」科幻新書!從小讀科幻的孩子,長大後想不優秀都難……
    主題都是當下中國最為流行和火爆的題材歷時萬年的星空之戰古廟中神秘的外星科技遠古時代的海洋王者時空隧道裡的超能力……不僅僅是當前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故事更有人類不斷探索自然、世界和宇宙的崇高精神還有人類不變的永恆的對生命的熱愛刷新我們對科幻的認知
  • 聚焦航天科普,推動青少年未來生活方式 ——「未來火星生活周」推出航天公益科普課堂
    為了更好的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航天熱情,推動科技創新,10月1日-3日,「一起會更好」2020未來火星生活周系列航天公益科普課堂將在甘肅金昌火星1號基地正式開講。活動邀請了五位在航天領域有著出色成績與傑出貢獻的航天專家,在火星1號基地現場,給對太空探索感興趣的大人、孩子,說說人類從古至今對「飛天」的努力,聊聊對未來星際探索的展望。
  • 科幻電影冷門神作,豆瓣好評9分,很多人錯過
    《蝴蝶效應》蝴蝶效應豆瓣評分8.8,曾獲2005年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小夥伴沒看過就如名字一樣,亞馬遜的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就會在美國南部颳起一陣龍捲風。和死神來了一樣,玩的都是因果循環的調調,但是死神來了豆瓣評分7.8,蝴蝶效應8.8!
  • 經典科幻小說推薦,打開新世界大門的三本科幻神作
    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於未來、宇宙以及自身的探索,而這就是人區別於動物的特質。這個特質從人類或許應該說是「猩猩」,下意識地抬頭看向星空的那一刻起,便深存於我們的內心,伴隨著基因一代代地流傳下來。科幻小說正是人類的想像力達到極致的展現,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三本打開新世界大門的科幻神作,希望大家喜歡。1、《2001太空漫遊》本書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做的小說。大家也可以看看同名電影,很不錯喲~書中的故事是根據克拉克的短篇小說所拼湊而成的。
  • 時空穿越你信嗎?
    特別是在1895年,英國著名小說家喬治·威爾斯發表了著名的科幻小說《時間機器》。從此,「時間旅行」成為科幻作品中的一大流派。而後,外祖母悖論,即祖父悖論,由法國科幻小說作家赫內·巴赫札維勒(René Barjavel)在1943年小說《不小心的旅遊者》(Le Voyageur Imprudent)中提出。「時空穿越」也讓考古學家們破解了全新次元。
  • 建設我們的科幻「空間站」
    他本人也希望國內的科幻作家更多去書寫星辰大海。       很幸運,我們在當下的時空中能遇見如此優秀的科幻作家。國內外眾多的科幻經典讀物也讓每一位科幻創作者都熱血沸騰。如果我們去寫會怎樣呢?你也許會遇見以下情況:        科學知識體系羽翼未豐,科學設定就是擠腦門也擠不出來,卡殼中。
  • 遇見未來的自己 | 青少年自我探索小組服務案例
    」青少年自我探索小組(二)活動對象:有自我認知需求,探索自我需求的青少年(三)參與人數:10人二、小組背景根據過往調研資料顯示,有57.14% 的青少年存在自我認知的需求,青少年對自身的能力及定位不清晰,制定的目標和計劃缺乏具體的可行性。
  • 讀了那麼多科幻小說,終於我們要去火星看看了
    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埃德加·賴斯·伯勒斯展開了他對火星人的幻想,創作了《火星公主》,他在作品中製造了一場浪漫的冒險,想像認為火星上有許多有趣的人物。伯勒斯的故事加深了人們對火星宜居的印象,儘管火星上的生活方式,可能跟書中所講的大相逕庭。
  • 【國內營地】出發去火星!青海冷湖 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
    2020年8月2日,青海冷湖,童程童美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即將開營,人生的第一次「火星體驗「將從這裡開始~為了讓有航天夢的青少年們實現火星夢 童程童美為青少年們量身打造了獨一無二的暑假國內營青海冷湖·火星登陸計劃訓練營
  • 書單 | 7本書通往奇異想像世界,未來並不遙遠,很多正在成為現實~
    他的第一套理論是,人類要是停止鍛鍊嘴唇,他們的嘴吧或許會自動封起來。經過幾個月的思考和觀察,他又得出了第二套理論,也就是-"要是人類停止鍛鍊嘴唇的話,他們的大腦就會開始工作……當電子警察鳥失去控制;當殺人遊戲可以合法進行;當社畜不甘心社會的毒打;當話癆置身一群語言不通的外星人當中;當宅男擁有一支可以偷窺他人生活的望遠鏡;當你在一顆小行星上獨自老去,與機器人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