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的蓬勃發展,正孕育著越來越多的上市企業。11月25日,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微至」)科創板發行上市文件獲受理,這也是繼「德馬科技」之後,又一家謀求上市的智能物流裝備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中科微至成立於2016年,由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孵化,具備智能物流輸送分揀系統及其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設計、生產一體化能力。其初創團隊成員大多數來自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團隊規模從初創時期的幾個人發展到目前的700多人。
2020年1月份,中科微完成了2.3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深創投與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啟辰基金聯合領投,中科創星、新潮集團、無錫物聯網產業基金、松禾資本、中深新創、無錫物聯網創新中心、方騰金融、中科微智慧財產權服務公司共同參與跟投。2020年3月,中科微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啟動科創板上市準備工作。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科微至的營收分別為1.53億元、3.25億元、7.51億元、6.03億元,利潤分別為0.26億元、0.43億元、1.34億元、0.77億元。其中,去年利潤同比增長211.63%。
據披露,中科微目前客戶已覆蓋中通、順豐、百世、申通、極兔、韻達、中國郵政、蘇寧、德邦、唯品會等國內主要快遞、物流及電商企業公司,已累計交付300套智能物流分揀系統。
2017年,中通是中科微至唯一的客戶,對其銷售額為1.53億元;到2018年,順豐成為其第二大客戶,對中通和順豐的銷售額分別為3.18億元和588.04萬元,分別佔營收的98.18%和1.82%;2019年,中科微至前五大客戶分別為中通、百世、申通、杭州中微、眾樂速遞,銷售額分別佔營收的73.97%、12.56%、3.24%、2.84%、1.66%。
2020年,中科微至前五大客戶分別是中通、百世、杭州中微、順豐、蘇寧物流,對其銷售額分別佔營收的54.94%、21.11%、4,84%、2.77%、2.74%。其中,中通快遞連續4年為其第一大客戶,且銷售額佔營收的比重均高於50%,中科微至對其解釋為主要系創立時與中通保持良好關係,智能物流分揀系統產品經中通認可後逐步面向市場推廣。
本次衝擊科創板IPO,中科微至擬募集13.40億元,投向智能裝備製造中心項目、南陵製造基地數位化車間建設項目、智能裝備與人工智慧研發中心項目、市場銷售及產品服務基地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實際上,隨著快遞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眾多關聯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關聯企業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在中科微至之前,同樣來自智能裝備領域的「德馬科技」已在今年6月登陸科創板;在快遞包裝領域,「天元股份」今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在智能快件箱製造領域,「智萊科技」已登陸資本市場一年有餘。
業內專家稱,「打通上下遊、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是企業發展的基本思路,除了快遞包裝、智能裝備之外,新能源車、末端平臺、安檢設備、無人機、無人車等快遞下遊領域都有望誕生上市企業。同時,快遞企業當前也在積極拓展自身產業鏈,快運、冷鏈、倉儲、金融等板塊也有獨立上市的可能,在資本的加持下,中國快遞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