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打響抗日第一槍——鴻海收購夏普案深度分析

2021-02-15 IPRdaily

IPR Daily,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新媒體

426.cn,60萬智慧財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

作者:董新蕊《專利三十六計》一書的作者

投稿原標題:中企打響抗日第一槍——鴻海收購夏普案深度分析


不管怎樣,可以說鴻海打響了中國企業成功對抗日本企業乃至收購日本大型企業的「抗日第一槍」。

2016年4月初,臺灣鴻海集團以66%控股日本夏普株式會社,二者達成「世紀聯姻」。日本企業都有強烈的愛國情結,一般不會輕易被國外公司收購,具有百年歷史的夏普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一家大型知名電子公司被海外企業收購的公司,這說明夏普確實遇到了較大的財務問題,且日本國內的產業機構不願意冒險接盤,才給鴻海多次斡旋之後最終收購成功創造了機會。不管怎樣,可以說鴻海打響了中國企業成功對抗日本企業乃至收購日本大型企業的「抗日第一槍」。

目前看來,對於雙方而言,這是一個雙贏的收購方案。目前,整個日系家電都處於衰落中,鴻海介入能夠夏普帶來成本優勢;鴻海作為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集團,目前最缺的就是高端市場品牌形象及先進顯示技術,鴻海看中夏普的液晶面板資源以及家電品牌資源,且兩家企業從2012年開始已經進行了3年的愉快合作,為企業併購和經營重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從液晶面板產業的戰略布局上看,作為「液晶面板之父」的夏普,其液晶技術在顯示面板產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收購夏普獲得夏普的技術量產高品質面板專利技術,一是能追趕先行一步的三星電子等韓國企業,二是能通過主動防禦防止三星獲取夏普的技術後形成更大的行業壟斷地位。


 從液晶面板技術層面上考慮,顯示器正處在技術上非常關鍵的時期:非晶矽(a-Si)、低溫多晶矽(LTPS)、IGZO及有機EL(OLED)在相互競爭,競爭的格局正在發生改變。只有走在前面,才能在新一代技術競爭中取勝,才能在標準之爭中獲勝,進而通過專利布局掌握最終的話語權。另外,鴻海還能「順手牽羊」獲得夏普的物聯網和智能住宅的專利技術。

 從智慧財產權布局層面上看,夏普在全球最重要的智慧財產是冰箱、電視、手機等家電的品牌影響力以及液晶面板的核心專利技術資源掌控力。對於專利,截止2016年4月20日,夏普的液晶面板專利申請量為全球19153件、中國3351件;夏普公司在全球申請117370件專利,在中國申請13608件專利,廣泛涉及家電、手機、物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對於品牌,可以預見,併購後的鴻海會根據各自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和併購協同價值的核心點進行定位,鴻海的定位應著眼於多品牌戰略,鴻海仍定位於「代工」,夏普定位於「家電」。

 從產業格局上看,收購夏普能壯大鴻海旗下群創光電液晶技術和推動群創OLED研發,能直接涉足多年以來鴻海一直考慮涉足的顯示屏領域,進一步降低對低利潤率代工業務的依賴;還能利用夏普的品牌繼續生產消費電子產品,而非僅僅是向蘋果等公司供應元器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的AMOLED從2007年就開始量產了,很多年獨家使用和培育,積累的技術底蘊很深。對於鴻海和夏普的液晶面板而言,技術提升速度、專利布局等,都將是決定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順利的話,成功收購夏普能通過「假途伐虢」的計策幫助鴻海轉型升級,該策略值得我國的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學習。

首先,「樹上開花」,通過高品質的代工獲得源源不斷的訂單,及時回收成本,同時能夠積累豐富的加工製造工藝經驗;

其次,「以逸待勞」,利用代工中的經驗,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市場商機,從而迅速投入巨資併購相關企業實現該零部件的高品質規模化生產,進而低價承接更多大公司的訂單;

第三,「無中生有」,利用收購的品牌擴大業務範圍,擺脫只做代工的現狀,利用代工過程中對開發相關產品有了第一手、最直接、最全面的了解,迅速推出自己的產品、進行專利布局,並逐步「反客為主」佔領市場。

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越來越高,中國企業併購外國企業的案例將會越來越多,在併購過程中尤其值得我國企業注意的是:在專利併購時,也要根據企業技術互補度進行選擇。技術互補度表示不同企業在自身弱勢領域的互補程度,據此能夠找到併購市場上符合自身發展的併購對象,不僅能夠增強企業的專利覆蓋領域和專利布局,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從而提升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水平。

專利併購尤其涉及海外併購時要做好智慧財產權評議工作,一是分析評議智慧財產權總體情況,確保對其專利和商標的全面收購,防止重要專利和品牌在收購中流失;二是分析評議智慧財產權實際價值,全面考量帶來的競爭優勢及其可持續性;三是分析評議智慧財產權法律訴訟,對智慧財產權風險進行預警評估,避免出現「花錢買官司」的尷尬局面。(原標題:中企打響抗日第一槍——鴻海收購夏普案深度分析

來源:IPRdaily

作者:董新蕊

編輯:IPRdaily  彭瑩

IPRdaily致力於報導國內外最新、最熱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動態,努力為創新、創造、變革者提供最專業、最高效、最具價值的信息交流分享協作平臺,同時也是資本機構在智慧財產權領域投融資的第一入口。

       IPRdaily的小夥伴期望能與你們互動交流,如果你們想

        尋求報導,可發到baodao@iprdaily.com;
        稿件投稿,可發到iprdaily@163.com;

        想與小秘書本人聊天,微信號:iprdaily2014(添加驗證請說明供職單位+姓名)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如此拔高鴻海收購夏普案,什麼鬼?
    同時,它也是郭臺銘與臺灣地區當局之間的博弈信號。《經濟學人》說,鴻海收購夏普攸關臺灣產業升級2.0。這句話怪怪的,邏輯裡有一種扭曲。一個地區的產業升級,竟然繫於一個代工巨頭收購一個國家的一個沒落型企業。讓我先繞一繞,給你一個合理的分析。
  • 鴻海欲收購夏普,日本為什麼「不高興」?
    文 | 柏銘007 來源:鈦媒體目前全球的液晶面板市場主要是在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本之間競爭,在產量方面日本落後前三個經濟體,在技術上日本則和韓國居於領先地位,因此如果鴻海收購夏普的話就可能導致日本剩下的技術優勢部分喪失,甚至徹底敗落。
  • 日媒│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成功收購夏普
    持續數年的鴻海收購夏普案,今天可能就要塵埃落定了。據外媒報導,臺灣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將以總額超過600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陷入經營困境的日本著名電子巨頭夏普。當時鴻海以每股550日元(合計約67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夏普已發行股份的9.9%達成共識,但是之後由於夏普的股價大跌,談判在事實上陷入中斷。據臺灣《中國時報》去年報導,時任夏普社長的町田勝彥曾在東京向郭臺銘表示,代表公司同意讓鴻海以市價購入9.9%的股權。但隨後接任的夏普新社長奧田隆司全盤推翻了這一表態,讓鴻海大為震驚。
  • 為什麼日本懼怕鴻海收購夏普?
    目前全球的液晶面板市場主要是在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本之間競爭,在產量方面日本落後前三個經濟體,在技術上日本則和韓國居於領先地位,因此如果鴻海收購夏普的話就可能導致日本剩下的技術優勢部分喪失
  • 鴻海執意收購夏普的五大理由
    就在2月25日《日經新聞》報導:夏普將接受包括直接出資在內的7000億日元(約62.3億美元)援助,進入鴻海旗下。此番鴻海與夏普最終達成協議,作為外國企業對日企的出資案例,鴻海的注資額將超過1999年法國雷諾集團對日產汽車的出資規模。這也是中國公司首次對日本大型科技企業併購。
  • 深圳假律師無牌執業遭刑拘&鴻海38億美元收購夏普案獲中國監管部門批准
    【鴻海38億美元收購夏普案獲中國監管部門批准】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周四宣布,中國反壟斷監管部門已經批准了該公司收購夏普的交易。富士康在公告中表示,在所有監管審批都完成之後,富士康和夏普將「儘快根據我們之間的協議完成交易」。
  • 第一槍已經打響了,中國應該怎麼辦?
    第一,張一鳴真的沒有馬化騰看的明白。第二,企業出海不能把去中國化作為全球化的優選項。第三,無論什麼體制下,資本都不可能左右更不可能綁架政府。第一條:中國的領土沒有一寸是多餘的;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根本不應該有任何商量餘地。就在前兩天,美國計劃對臺出售7種武器,包括水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試圖以軍售刺激中國。昨天,刺激加碼。
  • 大中華第一單:鴻海併購夏普創紀錄
    中文導報綜合報導(記者 孫輝)2月25日,夏普召開的臨時董事會,同意了鴻海集團的收購提案。持續虧損的夏普將接受包括直接出資在內的7000億日元(約408億元人民幣)援助,重組完成後併入鴻海集團旗下。雖然當天下午鴻海方面又稱,由於收到夏普公司一份新的關鍵文件,必須釐清內容,因此暫緩籤訂收購夏普的最終協議,但分析人士認為,這對最終籤約的協議並非是很大的阻礙。
  • 21ic新聞大爆炸:英飛凌打響第一槍 半導體產業或掀整並潮
    1、英飛凌打響第一槍 半導體產業或掀整並潮德國晶片廠英飛凌(Infineon)近日宣布將收購美商國際整流器公司(International
  • 三星被鴻海」斷貨」半年,終於等到LGD面板來救援
    報導提到,在樂金顯示器之外,三星電子也打算找上陸廠與臺廠,補充下半年不足的電視面板,包括中國最大面板生產商京東方,以及同屬鴻海集團的群創光電(3481)。郭董:我們是漲價 沒有拒絕交貨今年1月中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曾經在尾牙記者會上說:「我們是漲價,並沒有拒絕交貨,而且這個交易是透過日本黑田,我們不能讓夏普再賠錢。」
  • 拜登政府制約中企第一槍 對中國立訊公司啟動337調查
    拜登政府制約中企第一槍 對中國立訊公司啟動337調查時間: 2021-01-22 19:27:31來源: 僑報網綜合
  • 立訊收購蘋果iPhone代工廠 分析:或推動臺企退出大陸
    有分析認為,在中美緊張局勢升級之際,這標誌著有十年歷史的生產模式將出現最大改變,這種轉變可能會進一步推動臺灣公司撤出大陸。據第一財經和彭博社報導,立訊精密7月17日發布公告,立訊精密及其控股股東將出資33億元人民幣,收購緯創資通直接及間接控制的全資子公司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 100%股權。
  • 深度觀察:鴻海為何將收購夏普後的第一筆錢投向OLED?
    4月2日,一波三折的「鴻海收購夏普」案終於塵埃落定。      當日,鴻海宣布以3888億日元(約合35億美元)的價格實現對夏普控股。      籤約完成後郭臺銘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承諾向夏普快速投資,幫助其發展下一代顯示屏技術。」      郭臺銘口中的「下一代顯示屏技術」是指OLED。
  • 【打非治違】新化縣打響集中整治行動第一槍!
    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 2021年1月5日,新化縣應急管理局會同縣公安局打響元旦期間煙花爆竹「打非治違」行動第一槍,在西河鎮一採石場空地,依法集中銷毀非法煙花爆竹產品4089件,總價值近28萬元。
  • AI議題首次進入世界移動大會,打響第一槍的是LG
    在剛過去的2017年,蘋果的A11晶片、Face ID,Google Pixel 2 手機,華為Mate10上的AI應用,三星正式推出的智能助手bixby……但這一次,在WMC 2018上打響AI應用第一槍的是LG。主要有兩方面的AI應用於手機。
  • 鴻海終於收購夏普,郭臺銘不愧是2015年大中華區HBR最佳CEO
    鴻海對夏普的出資比例將達到66%。4月2日,兩家公司將籤署收購合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美的集團也發表公告稱,已與東芝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以約537億日元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80.1%的股權。鴻海終於把具有百年歷史的夏普收入囊中,這是外資企業第一次收購日本的大型機電企業。
  • 恭喜惠州許總入股格安瑞環保集團,打響勝利第一槍!
    近日,廣東區代理商惠州許總、揭陽沈總到總部學習交流,格安瑞環保集團總裁顏怡華先生與許總、沈總對中國室內環境淨化治理行業最新的發展進行了討論,圍繞著企業多元化銷售渠道、市場運營、資本運作、施工服務中遇到的困難
  • 夏普同意賣給鴻海了,鴻海說推遲籤訂協議,再等等
    鴻海沒有在聲明中詳細說明這些新細節的內容,但知情人士稱,鴻海是在評估夏普未來的財務風險之後做出此決定的。這些知情人士稱,鴻海昨日從夏普收到了一份價值大約3500億日元的「或有負債」列表。消息人稱稱,鴻海正在評估這份含有100個項目的列表,但未放棄此交易。鴻海在聲明中稱:「我們已經在今天通知夏普(在夏普召開董事會會議之前),我們一方需要釐清列表中的內容。
  • 第一槍打響!支付寶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首家國際巨頭100%控股第三方支付機構誕生美國PayPal,終於成為了第一家獲準,在我國進行支付業務的100%國際巨頭控股第三方支付機構。說起來,美國PayPal為了進入中國,也是煞費苦心,它是靠全資控股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曲線救國」,實現借殼上市。
  • 2021年共享經濟「掃一掃」專利維權打響第一槍
    這表明2021年共享經濟「掃一掃」專利維權打響第一槍。2021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文章《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文章指出,當前,我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智慧財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