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大家的系統都是裝在C盤,為什麼不是A盤、B盤?因為微軟系統硬碟邏輯分區是從C盤符開始的,AB盤是軟碟機的盤符分配號。
隨著系統使用的時間長了,C盤會有各種垃圾文件,用各種清理垃圾的工具也清不完,就像之前有個網友說的:"垃圾文件就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每天看著C盤可用容量不斷減少,心理不爽。
加上現在大家用的固態硬碟容量一般不會太大(家裡有礦的土豪不要說話)C盤很容易就爆紅,而微軟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在「Windows 10」增加了"存儲感知"功能,當磁碟容量不足,自動清理回收站和下載的文件,然而也清不了太多垃圾文件。
除了系統本身佔用的空間、以及你安裝的軟體外,影響C盤容量的有:臨時文件夾、一些軟體的緩存(如瀏覽器)、虛擬內存文件、休眠文件、系統更新相關的文件(補丁驅動舊系統)、系統還原備份、個人資料……今天雷鋒哥就給大家分享如何徹底拯救你的C盤容量。
在系統盤有兩個文件夾「tmp」和「temp」用於存放系統運行期間產生的臨時文件。例如你安裝某個軟體,這個軟體安裝包就會先釋放解壓到「temp」文件夾裡面,又或者某些軟體的臨時緩存/日誌會生成到「tmp」裡面。
這兩個臨時文件夾像那位網友說的"就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對C盤容量特別吃緊的用戶,可以把這兩個文件夾目錄轉移到其它盤符。
此電腦 → 右鍵屬性 → 高級系統設置 → 高級 → 環境變量,找到「tmp」和「temp」點擊編輯,修改值,修改成你其它盤符。
如果你是大內存用戶,推薦搭配「RamDisk」軟體,用內存虛擬出磁碟,然後把「tmp」和「temp」放進去,除了能加快性能外,還不用手動去清理垃圾文件。
個人資料文件夾(我的文檔、收藏夾、圖片、下載、音樂、視頻)默認是在C盤,有些軟體會存儲一些文件在我的文檔裡面,如遊戲的存檔、QQ聊天記錄等。
隨著時間個人資料文件夾佔用容量也是非常大(雷鋒哥的文檔佔用13G了,我的天),加上如果你重新安裝系統,也會導致你個人資料文件夾的內容丟失,所以給個人資料文件夾轉移是很有必要的。
轉移個人資料文件夾可以借用第三方小工具一鍵設置,也可以手動在個人資料文件夾,右鍵 → 屬性 → 位置 → 移動。
需要注意:轉移過程,建議關閉所有正在運行的軟體,避免有些文件正在使用,可能無法正常轉移過去。
虛擬內存功能就是當你內存不夠用時,利用磁碟容量來生成交換文件,保證內存不足時,系統和軟體都能正常運作。虛擬內存文件默認會在C盤,自動託管。我們可以手動設置到其它盤符,也可以手動設置虛擬內存大小。
此電腦 → 右鍵屬性 → 高級系統設置 → 高級 → 性能設置 → 高級 → 虛擬內存更改。
點擊C盤,點擊無分頁文件,再點設置。然後選擇其它需要放虛擬文件的盤,點擊系統管理大小,再點設置,確定重啟電腦。
以前某些優化技巧會讓你關閉虛擬內存功能(家裡有礦的土豪不要說話),這裡雷鋒哥不建議關閉虛擬內存功能,運行大型軟體、遊戲可能會導致內存不足提示的錯誤。
從「Windows 8」開始就新增了快速啟動功能,而這項功能是基於休眠,會在C盤產生一個 hibernate 文件。
而這個 hibernate 文件巨大,是你內存總數的70%左右大小,不過這個文件是可設置大小的。
快捷鍵Win+X → Windows PowerShell(管理員) → 輸入命令 powercfg hibernate size XX (XX就是內存的百分數)。需要注意不建議設置太小,可能會導致休眠失敗。
另外有些用戶覺得它的固態硬碟速度夠快,不需要快速啟動功能也可以直接關閉這個功能,並刪除hibernate文件。
快捷鍵Win+X → 電源和睡眠 → 其它電源設置 → 選擇電源按鈕的功能 → 取消啟用快速啟動
接著快捷鍵Win+X → Windows PowerShell(管理員) → 輸入命令 powercfg -h off,重啟電腦就會清理這個文件了。要重新開啟的話,命令輸入 powercfg -h on。
系統自帶的還原點功能會在你安裝驅動、補丁時候建立一個還原點。不過這個還原點實際上很多時候,不能拯救你崩潰的系統,直接關閉吧。
系統屬性 → 系統保護 → 選中C盤 → 配置 → 禁用。想給自己留個希望的,也可以手動調整還原點大小。
另外「Windows 10 2004」版本支持了雲重裝系統功能,系統有啥疑難雜症毛病的,直接重裝完事。
系統自帶了垃圾清理功能,可以針對系統更新備份文件以及一些臨時文件、縮略圖緩存文件進行清理。
C盤 → 右鍵屬性 → 磁碟清理 → 清理系統文件,選擇你要清理的內容(直接全選就完事了)
瀏覽器緩存通常默認會在C盤,瀏覽器緩存佔用容量其實不算多,作為C盤吃緊用戶,還是想把它幹了。我們可以轉移瀏覽器緩存目錄,不同瀏覽器設置方法略不同,大家直行搜索。
通用大法,就是利用 "mklink" 命令,例如「Edge」瀏覽器緩存文件夾路徑是:
C:\Users\用戶名\AppData\Local\Packages\Microsoft.MicrosoftEdge_8wekyb3d8bbwe\AC\#!001\MicrosoftEdge\Cache
快捷鍵Win+X → Windows PowerShell(管理員) → 輸入命令
mklink /D "C:\Users\用戶名\AppData\Local\Packages\Microsoft.MicrosoftEdge_8wekyb3d8bbwe\AC\#!001\MicrosoftEdge\Cache" "D:\EDGECACHE"
這樣就把緩存目錄連結到D盤EDGECACHE文件夾了。注意:使用命令前,需要先清理瀏覽器緩存,並關閉瀏覽器。
大內存用戶,推薦搭配「RamDisk」軟體,把緩存目錄設置到「RamDisk」虛擬出來的磁碟裡面,可以提高性能,也不用手動去清理緩存了。
另外也可以設置每次關閉瀏覽器自動清理緩存,以「Edge」瀏覽器為例,設置 → 隱私和服務 → 選擇每次關閉瀏覽器時要清除的內容 → 根據你情況選擇要清理的內容。
有些用戶裝了很多軟體在C盤,有些基本沒用到,可以卸載掉。系統本身自帶的卸載管理功能,是調用程序本身的卸載程序,某些流氓軟體會埋個雷在你電腦裡,不會徹底清理,所以這裡雷鋒哥推薦用這款「Geek Uninstaller」免費小巧的卸載工具。
「Geek Uninstaller」支持強制卸載軟體、清理註冊表項、安裝文件夾等等,能較好的徹底清理軟體。
對了「Steam」用戶,快轉移你遊戲的目錄吧,還有把「Wallpaper Engien」壁紙清一清。
系統自帶的很多功能,對普通用戶來說可能沒啥用,在最新的「Windows 10 2004」微軟也提供了支持卸載畫圖、記事本、小娜等應用了。
需要更高級點的刪除卸載,這裡推薦用「Dism++」支持對系統組件、語言包、應用商店等刪除。
不過「Dism++」不建議新手小白用,過多刪組件,可能會導致系統不正常,或某些軟體無法正常運行。
如果你通過上面的清理設置,C盤還是不夠用,你可以選擇"壓縮磁碟"功能,來提高小容量硬碟的利用率。
這裡不建議整個C盤都壓縮,會導致出現權限問題,也會出現整個系統運行可能緩慢,只建議對 Program Files 程序安裝目錄進行壓縮。
壓縮率需要看壓縮的文件是什麼,如視頻文件就沒什麼效果。壓縮後的磁碟性能,也涉及到CPU,如果你的CPU性能過剩,性能不會太大影響。
以上就是給C盤騰出容量的一些經驗總結了,另外你也可以搭配「space sniffer」磁碟文件分析工具,可以直觀的看到哪些文件在佔用磁碟空間。
估計會有人說用XX大師,XX優化軟體,XX垃圾清理工具就完了啊,其實很多時候系統出現各種疑難雜症,故障就是這些所謂的軟體優化清理導致的。
這些工具喜歡清理掉系統的Prefetch預讀緩存、系統日誌等等,雖然是能騰出一點空間出來,但是換來的是需要重新生成預讀緩存(毫無意義),系統故障你無法查看日誌是哪裡出了問題。
最後留給大家一個問題:清理垃圾文件,真的能提高系統運行速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