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寵物機器人
7月26日(星期三)
【今日物語】
在物聯網需求的帶動下,未來4年採用ARM技術的晶片出貨量預估累計將達到大約1千億顆、跟公司自1990年成立迄今的累計總量一樣多。
——ARM執行長Simon Segars
一、【物聯網頭條】
全球首個DNA商店正式上線
Helix正式宣布DNA應用商店上線,用戶只要通過Helix在線中心下載APP,按照DNA應用商店的要求進行首次測序,之後就可在手機上的APP查詢到自己的遺傳密碼。
二、【智能家居、智慧城市】
1.摩拜單車宣布進入義大利
摩拜單車本周將首先在佛羅倫斯投放數百輛試運營,嘗鮮價為0.3歐元/時。8月初,將正式在佛羅倫斯和米蘭投入運營,每座城市初步計劃投放約4000輛。
2.微信打通「新農合」異地實時報銷
全國首個微信新農合支付業務在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上線,經過規範轉診跨省就醫的新農合患者能在醫院享受便捷的異地實時結算服務。
3.中國能建籤約哥斯大黎加智慧城市項目
中國能建廣東院與哥斯大黎加電力電信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將於哥斯大黎加及拉丁美洲更大範圍內,在能源、電力、通信、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
三、【智能製造、機器人】
1.新加坡成立新醫療3D列印研究中心
該中心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增材製造中心,耗資約1300萬美元,旨在推動生物醫藥和醫療保健領域的3D列印技術的發展,提升NUS在生物醫學增材製造領域的地位。
2.工信部: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52.3%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表示,上半年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的產量都分別增長了52.3%和23.8%。
3.Facebook為3D列印模塊化設備申請專利
該3D列印的模塊化設備允許用戶安裝定製化的組件,可以讓用戶通過替換某些部件就能更新他們的智慧型手機,減少浪費。
四、【通信、底層技術】
1.中移動發布部分國家關閉2G網絡公告
該公告列出了已關閉或即將關閉2G網絡的漫遊地合作運營商,包括新加坡、臺灣、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
2.SK電訊開發5毫米QRNG晶片原型
SK電訊宣布,已開發了一種承載熵源和確定性隨機數產生器的超小型量子隨機數發生器晶片原型,其計劃將QRNG嵌入到自動駕駛、無人機和智能設備等物聯網產品中。
3.銳捷與智恆科技推進LoRa商用建設
雙方將共同推進LoRa在智慧水務領域的推廣普及,將在2018年底建成20萬級智慧水務LoRa物聯網商用局。
4.蘋果獲FCC 5G測試許可
據悉,蘋果已經獲得了由FCC頒發的實驗授權,將在加州進行高頻段5G技術測試;這也是該iPhone供應商進行的首批5G舉動之一。
五、【可穿戴、智能硬體】
1.可以測心血管健康手環出世
5i智能手環可對心率監測,當心率大於自定值時,會自動振動報警的,還可進行血壓測量、血氧測量、運動計步,並且有強大的藍牙功能。
2.艾特智能出擊寵物智能硬體
艾特智能開發了一款陪伴寵物機器人,可對留守在家的寵物進行遠程視頻看護、語音通話、自動陪玩、定時投食等功能。目前該機器人正準備上市。
六、【智能交通、車聯網】
1. 國務院首提自動駕駛車共享
國務院正式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明確要搶抓人工智慧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築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先發優勢。其中首次提出將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
2.戴姆勒發布「自動代客泊車」計劃
戴姆勒和博世共同宣布了該計劃,雙方設想打造一個停車場,配有博世「智能多層停車場基礎設施」,幫助引導具有半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自動泊車和開出。
3.印度禁止自動駕駛汽車上路
印度交通部長尼丁·加德卡裡明確表示,印度不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因擔心減少就業崗位。
4.蘋果正研發車載電池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蘋果正與時代新能源合作研發汽車電池,此舉進一步證實了蘋果不僅在開發汽車軟體。
七、【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
1.谷歌雲服務大合同數量3倍於去年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日前表示,谷歌雲服務第二季度獲得的大合同數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他對大合同的定義是高於50萬美元。
2.易觀發布中國首份AI理財市場報告
易觀諮詢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理財市場專題分析2017》顯示,到2020年,預計中國AI理財規模將達到5.22萬億元,美國將達到14.9萬億元。
八、【科技財經】
1.貝佐斯離首富蓋茨只差20億美元
《福布斯》估計,周一美國股市收盤時,貝佐斯個人財富為882億美元,蓋茨為901億美元,此時貝佐斯與全球首富蓋茨的差距僅為20億美元。
2.共享單車「黑名單」機制細則出臺
該細則由武漢交警發布,首批216名不文明人員入列「黑名單」。這些人將在至少三個月的時間內,被禁止註冊或使用摩拜、ofo、hellobike、酷騎等五家公司共享單車。
3.據稱軟銀有意買入數Uber股份
據透露,軟銀目前正就數十億美元的股份與Uber進行接觸,不過具體的交易或要到Uber新一任CEO上任之後才會達成,可能還需要等待數周的時間。
來源:物聯網智庫、三迪時空網、工業4.0俱樂部、新浪科技、cnBeta、金融界、環球網、oFweek、人民網、鳳凰網、新華網、光通信網、中國新聞網、Techweb、機器之心、C114、
日日夜夜嘔心瀝血的整理團隊:物聯網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