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endo7音頻處理軟體
nuendo7是來自山葉的音頻處理軟體,與普通的音頻後期製作軟體不同的是,配備了一個專門為遊戲音效製作設計的獨特工具包,包括直接連接Audiokinetic的Wwise中間件和集成Perforce控制軟體,每個版本都帶給用戶更多的精細,功能上精益求精,是電影電視和遊戲等的專業音頻後期製作工具。
基本簡介
全新的Nuendo7以行業的技術為核心,無論是在電影電視後期製作、項目協作的工作流程體驗方面,還是Render export和Render-in-place等可用來處理大批量音頻文件的工具使用方面,都是您在以往的DAW軟體中未曾見過的。Nuendo7還配備了一個專門為遊戲音效製作設計的獨特工具包,包括直接連接Audiokinetic的Wwise中間件和集成Perforce控制軟體。當然,全新版本的Nuendo也提供了豐富的新插件,如Multiband Compressor, Multiband Expander,DeEsser和QuadrafuzzV2等功能。
核心特徵:
·遊戲音頻連接技術(Game Audio Connect)
Game Audio Connect作為一個新的接口技術,是為遊戲製作量身定製的。遊戲音頻連接技術使Nuendo可以直接連接至的音頻中間件Audiokinetic Wwise。相比於從DAW軟體中逐一保存音頻文件到硬碟上,再費力地將它們導入Wwise,Nuendo7將帶給您革命性的工作流程變化:您只需通過遊戲音頻連接接口將音頻文件拖曳至Wwise,這些音頻文件將會按照文件命名計劃自動給音頻文件命名,音頻文件命名計劃包含工程名稱,文件夾路徑,軌道名稱等。這樣可避免多次手動配置導入和導出對話框。
電影和電視後期製作校準功能
電影和電視的編輯們應該十分熟悉這樣的場景:一個工程的畫面及其所有音頻文件已經完美匹配了,但是,視頻需要進行重新剪輯,這樣音頻也需要根據視頻重新做調整,這將又需要好多天去更改並重新同步音頻。針對這一問題,Nuendo7內置的ReConforming校準解決方案根據EDL的前後對比,可偵測出更改過的畫面信息,從而幫助您節省大量工作時間。
工程合作
全新的「從工程導入音軌」功能使您可以十分簡單地在不同的Nuendo工程文件間進行音頻軌道的傳輸,而無需打開源工程,傳輸的內容包含音頻軌道所涉及的所有音頻事件和軌道數據。啟動Nuendo的目標工程,並在導入菜單中選擇「來自工程中的音軌」。您可以選擇您要導入的音軌,並且將他們轉移到您打開的工程中。之後您只要決定音頻事件應安排在新的軌道,還是將其作為一個既有音軌的track version出現即可。
VCA推子
VCA推子技術允許您在Nuendo混音臺內創建第二個混音「層」——對安排或合併大型混音工程非常有效。Nuendo 7的VCA推子不僅幫助您為電影和電視項目創建複雜的混音工程,您也可使用合併VCA推子進行更多關於自動化參數的修改,您可將VCA推子的自動化曲線與被控制的推子或推子組的自動化曲線合併。作為獨立於Nuendo軌道Link功能的額外的工作流,VCA推子讓您可輕鬆快速地控制每一個選中的推子,在混音時,給您很大的自由度。
Render-in-place
新的Render-in-place功能可以讓您快速導出自定義選擇的多個MIDI或音頻部分,用於重新整合到您的Nuendo工程中。導出的音頻事件將出現在一個新的音頻軌道中,包含從源軌道複製過來的完整的音頻事件和所有效果設置。
Render Export
Render Export功能可以導出音頻和midi文件中任意選擇的部分並保存成單獨的事件、block事件或文件。您可以選擇在渲染過程中保留或省略哪些內容,比如,可以導出一個沒有插入效果器的文件,也可以導出包括所有通道設置在內甚至包含主通道的完整信號路徑的文件。
00-word copy
Nuendo7引領了音頻與圖像工作的各個方面的創新——無論是遊戲音頻,還是電視或電影後期製作。它包含業界獨特的新功能,如直接連接到Audiokinetic Wwise中間件功能,內置的校準音頻與畫面匹配功能,VCA推子支持功能,先進的工程協作工具解決方案以及可對大量音頻文件進行渲染處理的選項。Nuendo7還配備了一個更新的用戶界面,提供更好的窗口處理和可定製的工作空間,以及更直觀的工作流程。另有全新效果插件和一個可大大增強整體工程性能的功能包。
詳細功能參數
·世界強大的音頻後期製作環境之一,
擁有為電視,電影,廣告,遊戲和多媒體製作的高端工具
·世界的混音控制臺,
包含通道條,發送軌,VCA推子和完美集成的響度測量以及處理工具包
·校準功能,
集成的再調整功能可進行音畫自動校準,包含預覽功能
·遊戲音頻連接技術,
遊戲音頻連接技術支持直接連接至Audiokinetic Wwise中間件
·工程合作,
音頻軌道的交換,包括在多個Nuendo工程之間的音頻文件和數據的交換
·VCA推子支持,
可在第二混音層上進行大型作品的混音
·Render Export&Render-in-place,
可以導出音頻和MIDI文件的其中幾個部分到硬碟或是源工程
·專業的ADR taker和擬音解決方案,
可加快人聲和擬音錄製過程的工作流程,另包含視頻(字幕文本)的疊加功能
·先進的多軌圖像音頻編輯,
提供佳的音頻編輯環境,包括TrackVersion功能和音視頻跟蹤編輯
·自動批量導出,
可以一次性導出多個混音版本,包括許多用戶自定義的屬性
·的插件集合,
提供了超過70種VST3插件,包括均衡器,混響,環繞相位調整,壓縮等
·後期製作環境,
帶有MediaBay內容管理,監控矩陣,為電影和電視製作提供的強大自動化系統
·全系統集成,
包含山葉Nuage後期製作系統,能與Nuendo SyncStation同步器無縫連接、支持EuCon
·更多功能和增強功能,
包括插件管理器,VSTConnectSE3等等
Nuendo打譜技巧
打譜技巧
下載一個MIDI示範文件,導入後用滑鼠框選兩軌,然後按Ctrl+R,打開其樂譜窗口,不管該MIDI是不是很MIDI,首先進行清潔工作:
1. 點擊軌道空白處——選中處理的樂譜,比如Right
2. 點擊工具條上的「i」圖標,將彈出樂譜設置的工具框(Staff Settings)
3. 在Interpret Flags中,勾選前三項
4. 在Clef/Key中,指定一個調,即改變升降號
5. 如果不喜歡樂譜的名字,可以在該工具框的Names分別寫上長名字和短名字,比 如分別寫成Piano和Pno.
6. 可以點擊Apply看看,此時第一軌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
7. 不必關閉該工具框,直接在另外一軌的樂譜的空白處點擊一下,此時樂譜工具框會切換到用來設置第二軌樂譜的屬性
8. 再做一次步驟3~5
9. 在Clef/Key中把譜號選成低音譜號
10.點擊Apply看看,此時第二軌也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現在關掉那個工具框。讓Nuendo自動排一下全譜——菜單Scores | Auto Layout | Optimize All。這將彈出自動布局的對話框(Auto Layout),可以試試把Max Number of Bars (每行最多小節數)設置成8,這樣可以減少最終的頁數。如果怕看不清又捨得列印費的話可以適當減少這個數值,這樣頁數會多些,但看得清楚些。
但要注意到,該設置只是叫做「每行最多小節數」,所以不表示強制每行都是8個小節,Nuendo會根據具體的情況,儘量讓一行排滿8個小節,但該情況比較少見。
另外,一定要注意在印表機設置中,把四邊的空白設置成0,這樣會有更多的排版空間。為了說明能統一,我們在這裡設置成4,這樣大家看得清楚些。以上就是之前介紹過的主要內容,現在我們要開始學習些新的東西了~
首先把兩個獨立的MIDI軌,組成大譜表的樣子。所謂大譜表,就是高音譜和低音譜用一個左花括號包在一起,講多無用,大家跟著做:
1. 打開上次見過的Layout Settings(布局設置),如圖1。
圖1:Layouts——Setup
2. 會彈出如圖2的對話框
圖2:Layout Settings(布局設置)
3. 注意到左上角的黃色區域,是不是看到左花括號了,~
4. 用滑鼠左鍵在第一軌(Track, Piano)的「{」正下開始點擊。
5. 豎直向下拖滑鼠,直到第二軌(Track, Left)的時候,鬆開滑鼠
6. 這樣,大體成為圖3的樣子
圖3:準備做大譜表
7. 此時點擊對話框的OK,即可看到樂譜變成大譜表了,如圖4最後,再打開剛才的對話框,並注意到右邊紅色框中的T、N和L。
圖4:樂譜變成大譜表了
其中,T是Modern Time Sign,表示近代的時間標記,大家可以在相應的軌道上勾選並體會一下。另外N表示名字,勾了就顯示軌道名,不勾就不顯示。而L表示Layout符號,這個我們放在後面討論。總之,學軟體的方法是:備份好工程,狂試不懂的地方~為了好看一點,我們把軌道的名字設置成為隱藏,自己給它個好看的布局~
首先把第1小節的小節線向右拖動一段距離。注意,小節的線的位置也像樂譜的垂直位置一樣,在使用滑鼠拖動的時候,可以利用修飾鍵Ctrl和Alt來達到不同的效果。這個我留給大家自己去體會~現在在第1小節前面加一個文本。首先通過圖5的菜單顯示出Other(其他)工具框。
圖5:Symbol Palettes——Other
再選擇Text,如圖6。
圖6:選擇Text
最後,在第1小節前空白處點擊一下滑鼠左鍵,會出一個長黑條。在內輸入「Piano」或者「鋼琴」,隨你喜歡,按回車。
如圖7,是不是發現有點像樣的感覺了,~
圖7:比較像大譜表了
如果剛才放文本的位置不是很正確,可以再用滑鼠移動到合適的位置。Text的功能就是可以在樂譜的任何位置寫一段文字,如果要設置其字體的話。可以選中相應的文字後,點擊菜單Set Font(設置字體)來完成,如圖8。
圖8:Set Font(設置字體)
具體的設置可自己玩弄一下,在此不特別說明了。
現在我們看到整個曲子默認把兩個八分音符組合在一起,如圖9,未免讓整體看上去有點鬆散。我們也許覺
得把4個八分音符組合在一起會更具有緊密性。
圖9:默認的組合情況(兩個八分一組) 按圖10的菜單點擊Auto Group Notes(自動群組音符),得到圖11。
圖10:Staff Functions——Auto Group Notes(自動群組音符)
圖11:設置成4個八分為一組的情況 不過這只是個人喜好問題,做不做無強制性要求。
接下來,我們按照曲子的時間順序,一一看看需要做些什麼處理吧。
首先看到的是第4~5小節
的左手部分,發現音太高了,可能給閱讀造成不便,這種情況,我們可考慮如下操作: 1. 在左手軌的樂譜空白處點擊,表示要操作該軌,點擊後應該能看到圖12的樣子
圖12:低音譜號前面應該有個標記說明當前操作的是左手軌
2. 在剛才的Other工具條上,右鍵,選擇Clef etc.,如圖13
圖13:選擇Clef etc.
3. 同樣能像上回那樣切換到譜號和調號的工具條,如圖14
圖14:上次就見過的工具條
4. 選擇第一個圖標,並在左手軌的第4小節的第3拍的位置(不用很精確)處點擊一下 5. 在彈出的對話框上選擇成高音譜號,並按OK,前後比較的效果,如圖15、16。這樣,我們就臨時改變了樂譜的譜號。到了第6小節的時候,應該又換回低音譜號比較好,這個交給大家自己去做。但一定要做,不然無法繼續往下做~
圖15:一直使用低音譜號的樣子
圖16:適當地切換到高音譜號的樣子
因為光是給第6小節換回低音譜號,又會發現第6小節的第三拍又高了。這次我們換個手段: 1. 用滑鼠框選第6小節最後三個音符,如圖17
圖17:選擇要處理的音符
2. 在菜單處選擇Move to Staff , Right(移至樂譜 | 右手),其中二級菜單將會列出該樂譜布局中的所
有MIDI軌的名字。本例中,我們要把Left中選中的三個音符移到Right裡,如圖18
圖18:選擇移動至右手
此時,那三個音符就已經移到右手所有在的樂譜上了,如圖19
圖19:音符從左手移到右手了
我們或者還覺得這樣反而不漂亮,沒事,再做些修飾就好了,一起來: 1. 用滑鼠框選這一小節的後一個連尾線,如圖20
圖20:連尾線也可以框選
2. 拖著下圖紅框中的小黑格,豎直向下拉至紅線處放手,如圖21
圖21:點擊黑塊,向下拉
此時連線變成了下圖的樣子,如圖22。
圖22:很多樂譜上都能見到的形式~
是不是覺得已經有點更爽的感覺了~,
至此,大家或許已經發現了,在Nuendo的樂譜排版中,只要是能選中的,就能編輯~
現在是不是有很多的激動想看看Nuendo的排版還能有多強大哩~,
下面繼續看到第8小節的,這裡是前樂句的終止,一般情況下,都會用雙豎線表示,怎麼做呢, 對,Nuendo的樂譜中只要能選的都能編輯——雙擊第8小節和第9小節之間的小節線,會彈出一個叫Bar Lines(小節線)的對話框,選擇我們要的雙豎線,按OK即可看到圖23的樣子。
大家細心的話也許已經發現,在Bar Line選擇框中,有反覆記號一類的,它們是可用的~所謂可用。就是通過配置,那個反覆記號會實際產生反覆的效果,有興趣可以自己研究一下,或者等下期…… 現在繼續往下看,由於第9小節和前面的樂句差不多,我們這次以玩花樣為主,介紹些常用的修飾手法。首先是連音線。通常為了表示音樂中若干音符的連續性,會看到一些弧線,在Nuendo中也可以做這些修飾: 1. 切換工具條為Dynamics(動態),如圖24
圖24:選擇Dynamics
2. 會看到最下面有4個貌似弧線的東西,如圖25
圖25:這些是動態改變用的標記
3. 上面兩條是Slur(圓滑音連線),下面兩條是Tie(連音線)。由於是鋼琴,我們選擇下面那組中右邊的那個.
4. 然後在第9小節如圖26的位置下筆,並順著前頭方向拉到下一小節那個音符的上方位置
圖26:就像畫畫一樣,很容易
5. 如果覺得拉出來的不滿意,比如像圖27那樣,覺得離音符太近了
圖27:搞音樂的難道就沒有繪畫細胞嗎,~
6. 可以點中弧線中間的控制點,稍微向右上方拉起,最後大致如圖28
圖28:先天不足,後天補
這樣就畫到滿意的連音線了。如果連兩頭的位置都沒有畫對,可以控制兩頭的控制點來移到需要的位置。 而Slur那種類型的圓滑音,雖然外觀和操作都和Tie沒有區別,但Slur主要是用在像小提琴那樣的樂器,滑音時會產生高音連續變化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應該尊重這些樂譜符號的使用,儘管很多時候它們看上去長得一樣。在剛才的操作中,如果因為弧線的中間控制點跟音符靠得太近,而無法用滑鼠選中控制點的話,或者想選擇音符,但又不得不選中弧線的話,可以用如下辦法:
1. 在樂譜的工具條最右邊,有一組叫Layer(層)的按鈕,如圖29
圖29:圖層工具條
2. 試著用滑鼠左鍵依次單擊它們,會發現樂譜的部分內容會因為點擊而成為灰色,灰色在電腦上通常表示不可操作。因此,該組按鈕的作用就是——給各種樂譜元素分層,並可根據需要啟用或禁用某類元素,以
達到更舒適的編輯體驗~
3. 知道了這個背景後,我們在按鈕3上點擊右鍵,並勾上Slurs,如圖30
圖30:勾選弧線
4. 此時把按鈕3點灰,樂譜上的連線也跟著變灰了,此時在連音線附近的音符就可以很方便地選中,如圖31
圖31:弧線變灰了
5. 如果把1和2點灰,而把3點亮的話,效果就正好相反,大家可以體會一下了。
而右邊的L和G分別表示Layout和Global,即布局用的標記和全局標記。這個牽扯的內容比較多,我放到以後再說明。但它們的作用是一樣的,把L點灰,所有屬於布局用的標記都變得不可編輯,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摸索一下,或者等下期……
如果我們要經常加這些線,又經常畫不好,還有一個絕招:
1. 選中連續的音符,比如選中第10小節的左手所有音符
2. 在Dynamics上點擊連接線圖標,比如還是上拱的那條
3. 在菜單選擇Multi Insert(複合插入),如圖32
圖32:菜單提供了自動畫弧線的方便
4. 此時,剛才選中的音符就自動加上合適的連接線了大家會覺得,用菜單來操作,效率多低下啊。事實上,這種情況應該首先考慮到快捷鍵~
在Nuendo中,有一種快速設置快捷鍵的方法,比如我們剛才操作完Multi Insert,此時點擊菜單的Key Co
mmands(鍵盤命令),如圖33,即可直接對剛才操作過的東西設置快捷鍵,比如把T鍵設置成該功能,今後只要選定後按T就可快速加入連接線了~
圖33:為菜單指定快捷鍵
說到由菜單加入連接線,就順便提一下,Slur的操作是一樣的,如圖34,但Slur不需要選中Dynamics上的
標記也可以完成,大家自己去體會吧。
圖34:插入個圓滑線試試
現在看到第11小節,我們試試加個漸強的標記:
1. 在剛才的Dynamics工具中,點擊貌似小於號的那個標記,如圖35
圖35:選擇漸強標記
2. 如圖36一樣在第11小節處下筆,並向右拉至下一小節開頭
圖36:漸強也是用畫的
3. 大概就像圖37的樣子了
圖37:畫好了的漸強標記
4. 如果覺得長度不夠,或者太長了,可以再控制兩頭的控制點來調整
Nuendo打譜技巧
https://www.audioapp.cn/thread-20769-1-1.html
(出處: 音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