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有幸領到了易迅發的1000-300券,本著有券不用就是虧的心態,準備入手一個音頻播放器,起初看上了飛傲X1+E11K的組合(648+388-300=736),猶豫之時,又看到了SONY NWZ-A15的推送
Part Ⅰ 開箱篇首先來張外包裝,簡約而不簡單,左側清晰的展示了容量,型號,SONY的黑科技。
開盒打開後,映入眼帘的是塑包的播放器,數據線、readme之類的在內盒下層
展示一張全家福,這就是所有東西,無耳機,無充電頭,不過話說回來,買這種價位播放器的,手頭肯定有耳機,誰會用配塞?現在的充電頭,基本都一樣,找個5V 1A的都可以通用,但能不能附帶個貼膜,哪怕是那種出廠貼膜都行,直接將嬌貴的屏幕赤裸裸暴露在空氣中,不忍直視啊~~~
接下來吐槽一下數據線
為什麼就不能搞成通用的,我手頭有幾個播放器,從最初的魅族M6,到ipod touch4,再到之前的ZUNE,尼瑪都不相同,充電頭都能統一,數據線也統一的話該多方便,以後外出直接帶一頭+一線,乾淨利落,省地方。
來個背照,從貼的這個透明膠來看,應該不是二手的吧(PS:二手東在保障品質,配送時效的同時,平易近人的退換貨政策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
來,翻過身,扒掉外衣,讓老衲欣賞一下誘人的酮體
再吐槽一下沒有貼膜的屏幕,完全就是指紋、灰塵、顆粒收集器。機身正面金屬拉絲的手感,左下角黑科技LOGO的金屬貼及右下角的walkman標誌,播放/暫停鍵的盲點,中間導航鍵四角的小拋光處理,處處體現了索尼大法的細節。之前有網友說這款播放器的做工大不如以前,我以前也沒用過索尼的播放器,但就這款而言,我覺得還行,至少上手第一感覺不錯。
接下來看看感人的左側縫隙,裡面的灰塵日後肯定得拿針挑,這也是網友反映做工不如以前的一大因素。
看看底部,從左往右依次是耳機孔、數據線口,掛繩孔(再吐槽一下,膜不送,送個掛繩可以嗎。原諒我,有點過曝)
右側是TF卡槽,鎖鍵,音量控制鍵,這裡贊一下這個音量控制鍵,這個音量大小採用的是一體設計,兩邊凸起,中間凹下去,手握時大拇指剛好能控制,不像有些播放器的反人類設計。
這裡再說一下卡槽,可擴展容量是索尼第一次引入,功能再不多說了,加個32G的卡,性價比完爆同系列A17,但這個卡槽的蓋合度,讓人總感覺沒蓋緊,要使勁按一下,不知道是我的這個是個例還是都是這樣。
最後來個背面的,有個RESET按鈕,背面的材質摸上去明顯的塑料感,這也導致了感人縫隙的存在,不過這或許是為了NFC功能做的妥協,說句題外話,NFC功能,有人用嗎?
之前的播放器是微軟的ZUNE,購於TB,改卡改電未磨機,所以聽歌曲時人聲特別遠,慢慢習慣了,就聽一些純音樂。然後用手機+網易雲音樂,方便的確方便,再不用導入歌曲,聯網直接聽,還有網友自己做的歌單,但無奈低噪太大,而且也不便攜,單手拿個5.5寸的手機聽歌,非常不方便。這款產品在縮小體積的同時,相對手機而言,音質也有提升,這也是我選擇的因素之一,下面來說說優缺點。
1、首先從官網貼幾個產品的參數:
電池續航:約30小時(高解析度音頻);約50小時(MP3音頻格式)
體積(長x高x寬):僅約 43.6mm x 109mm x 8.7mm(不含突出部分)
重量:僅約 66克
概括一下就是:續航長、體積小、重量輕。
續航長:平均每天聽1~2個小時的話,兩周充一次應該沒問題,況且平日拷歌的同時也在充電,所以不必擔心電量不足的情況出現。
體積小:怎麼形容呢?在我左手自然狀態握住的同時,食指和中指還可以輕鬆的調整音量,各位腦補這個畫面吧。
重量輕:手拿,裝褲兜裡,不會有任何不適感,與我之前的ZUNE相比,可謂是輕如鴻毛。
2、該款產品的盲點設計我覺得很有必要說一下,機身有兩個盲點,一個在播放暫停按鍵上,一個在音量+按鍵上。播放暫停的盲點不用多少,方便播停操作;音量+的盲點,在實際使用中確實很方便,比如當你在口袋中需要調整音量時,摸到音量鍵的盲點,就是增大音量,稍往下部按就是減小音量,再不用摸來摸去確認哪個是大,哪個是小。
3、SONY引以為傲的就是調音,在設定-音樂設定菜單中,有四個黑科技需要解釋一下:DSEE HX、高解析度音頻音效、醇音技術+、動態音量均衡器。
(1)DSEE HX:官方解釋「將原始壓縮和CD品質的音頻升級至等同於高解析度音頻」,不好理解,度娘一下,大概意思就是打開後,如果你的音樂不是無損,聽起來會將效果提升到無損的級別,但會影響續航。我木耳,分別拷了點AAC和FLAC格式的歌曲,開與不開都聽不出區別,所以選擇關之。
(2)高解析度音頻音效:官方解釋「應用音效增強功能至高解析度音頻歌曲。音質將近似於CD音頻」,不懂,再一次度娘,說白了就是將EQ的效果應用於帶有Hi-Res標誌的歌曲中。我沒有Hi-Res這種歌曲,此項關閉。
(3)醇音技術+:官方解釋「此為建議的音樂聲音設置。以一步簡單操作,利用Sony獨家數位訊號處理工具來優化聲音」,這個打開後效果最明顯,又一次度娘後,其實可以理解為Sony自作聰明的調EQ,針對這一功能,廣大網友的評論是:忽悠小白的東西、省事,給懶人設計的、蠢的一B、嚴重失真.總結一下就是:索尼大法好,醇音技術棒,一開就失真。反正我是沒開,開後低音太重,還是選擇自己調符合自己口味的EQ。
(4)動態音量均衡器:官方解釋「無」,最後一次度娘,平衡各個歌曲之間音量大小的差別,打開後,切歌時再不用調整音量了,但是,Sony有些聰明過頭了,為了實現歌曲間音量大小的平衡,在一首歌中,低音量部分被加強,高音量部分被拉下來,沒有了激情,只剩平淡,必須關之。
缺點:1、強烈建議附送屏幕貼膜,或者自己先從TB購買備用。本人本著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原則,屏幕上還是留下了劃痕,速速TB買套買膜,沒到之前還是得小心翼翼使用,這屏幕太嬌貴了。
2、前金屬後塑料的材質,導致機身結合處縫隙較大,尤其前面板,金屬拉絲效果的確美觀,但收集指紋也毫不馬虎,在平日使用時儘量保持清潔,推薦戴套。
3、上文中提到的幾個黑科技調音選項,實際使用效果並不理想,至少對於我來說,選擇關閉。
4、非統一標準的數據線接口,外出時需額外攜帶,如果丟失,只能另配,與常見手機、移動電源數據線不通用。
總結:以這次1000-300優惠的價格來看,我覺得A15挺值得入手的,雖然機身內存16G,但單獨另購一個內存卡,也能滿足追求無損音樂的燒友。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價位也有許多國磚可以選擇,但Sony的調音及對於品牌的信仰,加上小巧的機身及長時間的續航,再看看官網的廣告詞:「將發燒音質裝入口袋」,很好的詮釋了這款產品的兩個特點,既好聽又便攜。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款值得買的音頻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