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現在,我每天也有80%時間花在閱讀上。」--股神巴菲特
圖|BS
素有「股神」美譽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執行長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酷愛讀書,當他開啟投資生涯時,每天都要讀600到1000頁。即便是現在,他表示自己每天仍把80%的時間花在閱讀上。
「聽著,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收集越來越多的事實和信息,偶爾看看這是否會導致一些行動,」他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我們不讀別人的意見,」他說。「我們想要得到事實,然後思考。」
根據20多年來伯克希爾哈撒韋致股東信和巴菲特接受的採訪,以下書籍為他形成自己的金融智慧提供了指引。
班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當巴菲特19歲時,他買了一本由華爾街傳奇人物班傑明·格雷厄姆所著的《聰明的投資者》。
他說,這是他一生中最幸運的時刻之一,因為這本書為他提供了投資的知識框架。
「一生的成功投資並不需要極高的智商、非凡的商業洞察力或內幕消息,」 巴菲特說。「我們需要一個健全的智力框架來做決定,以及防止情緒影響這個框架的能力。本書準確而清晰地規定了適當的框架。你必須遵守情感紀律。」
班傑明·格雷厄姆和戴維·L·多德(David L. Dodd)合著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
巴菲特說,格雷厄姆的另一本開創性著作《證券分析》為他提供了「一份我現在已經追隨了57年的投資路線圖」。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如果你的分析足夠透徹,你就能算出一家公司的價值——如果市場也明白這個道理的話。
巴菲特曾表示,格雷厄姆是對他一生影響力排名第二的人物,僅次於他的父親。
「本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我的意思是,他是天生的(老師)。」
菲利普•費舍爾(Philip Fisher)的《普通股與非凡利潤》(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雖然專注於投資創新型公司的投資者菲利普·費舍爾對巴菲特的塑造方式與格雷厄姆不同,但巴菲特仍然對他推崇有加。
巴菲特說:「無論菲爾想說什麼,我都是一個熱心的讀者,我向你推薦他。」
在《普通股和非凡利潤》一書中,費舍爾強調關注財務報表是不夠的——你還需要評估公司的管理層。
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的《壓力測試:對金融危機的反思》(Stress Test: Reflections on Financial crisis)
巴菲特表示,這位美國前財長關於金融危機的著作是所有管理人的必讀書。
關於如何管理一個組織度過艱難時期的書已經寫了很多。但幾乎沒有一本是關於帶領政府部門度過經濟災難的第一手資料。
「這不僅僅是美國抵押貸款市場邊緣的一個小問題,」蓋特納寫道。「我曾經感覺到反胃,金融危機就給人這種感覺。」
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的《傑克:直擊內心》(Jack: Straight from the Gut)
在2001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興高採烈地稱讚《傑克:直擊內心》一書。這本書是曾長時間擔任通用電氣掌門人的傑克•韋爾奇的商業回憶錄,巴菲特稱韋爾奇「聰明、精力充沛、親力親為」。
《彭博商業周刊》在評論這本書時寫道:「韋爾奇對現代商業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回顧他的個人歷史,可以為所有經理人提供寶貴的經驗。」
巴菲特的建議:「買一本!」
小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 Jr.)的《局外人》(The Outsiders)
在2012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稱讚《局外人》是「一本關於擅長資本配置的執行長們的傑出著作」。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這本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一章是關於董事湯姆•墨菲(Tom Murphy)的,巴菲特說他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企業高管」。
這本書從華盛頓郵報等公司的高管身上發現了成功的模式,一直被《福布斯》譽為「美國最重要的商業書籍之一」。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的《文化的衝突》(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
博格爾的《文化的衝突》是伯克希爾哈撒韋2012年致股東信中推薦的一本書。
被譽為「指數基金之父」的博格爾是先鋒集團的創始人,該集團目前管理著超過3萬億美元的資產。
本書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技巧,比如:
1. 記得回歸均值。今天火熱的題材明天不一定火爆。從長遠來看,股票市場會回歸到基本的回報水平。不要隨波逐流。
2. 時間是你的朋友,衝動是你的敵人。利用複利優勢,不要被市場的誘惑所迷惑。這只會誘使你在股市飆升後買進,在暴跌後賣出。
約翰•布魯克斯(John Brooks)的《商業冒險:來自華爾街的12個經典故事》(Business Adventures: Twelve Classic Tales from the World of Wall Street)
1991年,比爾·蓋茨問巴菲特最喜歡哪本書,後者就給這位微軟創始人寄去了《商業冒險》這本書。該書收錄了約翰•布魯克斯在《紐約客》(New Yorker)上寫的一些故事。
蓋茨說,這本書提醒人們,建立一家成功企業的原則是不變的。他寫道:「首先,在每一個商業活動中都有一個基本的人為因素。你是否有一個完美的產品、生產計劃和營銷說辭並不重要:你仍然需要合適的人來領導和實施這些計劃。」
近年來,這本書成為媒體的寵兒;Slate雜誌稱之為「億萬富翁的貓薄荷」。
弗雷德·施韋德(Fred Schwed)的「客戶的遊艇在哪裡?」(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
沃倫•巴菲特在2006年致股東的信中稱:「這本書是有史以來關於投資最有趣的書,它輕鬆地傳遞了許多關於這個主題的真正重要信息。」
這本書於1940年首次出版,書名取自一位紐約遊客的故事。書中充滿了對華爾街不敬的智慧和豐富多彩的軼事,直到今天仍然引人入勝。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勸說集》(Essays in Persuasion)
這本由傳奇經濟學家撰寫的文集,自近一個世紀前出版以來,一直是金融文學的主要作品。
在巴菲特看來,這是必讀書。
1989年,他在接受《傑出投資者文摘》(Outstanding Investor Digest)採訪時稱:「閱讀凱恩斯的著作將使你對證券和市場更加了解。」
文中收錄的文章包括著名的《我們子孫的經濟可能性》(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凱恩斯在文中預測,如今這一代人每周只工作15小時。
傑克·博格爾(Jack Bogle)的《常識投資小書》(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在2014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建議讀這本書,而不是聽取大多數財務顧問的建議。
基於自己與先鋒客戶合作的經驗,博格爾試圖幫助讀者利用指數投資來積累財富。
粉絲們表示,這一點也不無聊,統計數據和圖表中充滿了趣聞軼事和建議。
彼得·考夫曼(Peter Kaufman)編輯的《窮查理寶典》(Poor Charlie’s Almanack)
本書收錄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副董事長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的一系列建議,在巴菲特2004年致股東的信中得到了最響亮的回應。
「長期以來,學者們一直在爭論查理是否是本•富蘭克林的化身,」巴菲特寫道。「這本書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
本書包括芒格的傳記資料、他的投資哲學總結、以及其在伯克希爾哈撒韋會議上和其他地方的講話。
其中一個談話被稱為「人類誤判的心理學」,芒格在其中描述了困住投資者的認知陷阱。
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的《投資最重要的事》(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正如2011年《巴倫周刊》(Barron 's)的一篇評論所指出的,橡樹資本(Oak Tree Capital)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馬克斯原本打算等到退休後再寫這本書。但巴菲特非常欣賞馬克斯的客戶備忘錄,因此他提出,如果馬克斯能更早出版這本書,他願意為其寫簡介。
據報導,巴菲特說,結果這是「一本少見而有用的書」。
馬克斯旨在幫助投資者通過在決策時多加思考、充分利用從自身錯誤中汲取的教訓來獲得成功。
克裡斯蒂安·科雷亞(Cristiane Correa)的《遠大夢想》(Dream Big)
科雷亞在書中講述了三名巴西人的故事,他們創建了3G Capital,這是一家投資公司,2013年與巴菲特一起收購了亨氏。
巴菲特在2014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推薦了這本書。
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科雷亞強調了3G管理風格的主要原則——精英管理和成本削減——這為他們目前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她說:「他們信任員工,讓團隊發揮作用。」
吉姆·克萊頓(Jim Clayton)和比爾·雷瑟福德(Bill Retherford)的《從夢想開始》(First a Dream)
吉姆•克萊頓是田納西州一個佃農的兒子,最終創建了克萊頓房屋公司(Clayton Homes),該公司目前是美國最大的房屋建造商和銷售商。
巴菲特認為,克萊頓的自傳激勵他在2003年投資克萊頓的房產。在2003年致股東的信中,他寫道,這本書是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學生送給他的禮物。巴菲特告訴學生們,他非常喜歡這本書,他們敦促他打電話給吉姆的兒子、公司執行長凱文•克萊頓(Kevin Clayton),直接表達對這本書的讚賞。
「此後不久,我提出收購這家公司的報價,完全基于吉姆的書、我對凱文的評價、克萊頓的公開財務信息、以及他從奧克伍德房屋公司(Oakwood Homes)收購「不良債務」的經歷。
值得注意的是,據Fast Company報導,伯克希爾哈撒韋和克萊頓房屋公司之間的交易比這要複雜一些。
克萊頓在他的「白手起家」的故事中,為有抱負的企業家分享了商業和領導力方面的經驗教訓。
阿瑟·萊維特(Arthur Levitt)的《散戶至上》(Take on the Street)
在巴菲特2002年致股東的信中,他解釋了「近年來會計準則和審計質量是如何受到侵蝕的」。他特別提到了安達信會計事務所的隕落。
巴菲特在書中寫道:「萊維特的優秀著作《散戶至上》講述了這起骯髒事件的細節。」
作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前主席,萊維特不僅講述了一些軼事,還為投資者提供了保護自己免受華爾街影響的辦法。
格雷厄姆·埃裡森(Graham Allison)的《核恐怖主義》(Nuclear Terrorism)
作為哈佛大學現代約翰•甘迺迪政府學院的創始院長,埃裡森表示「除非改變我們的政治戰略,否則美國究將遭受核攻擊」。
他認為,新的國際安全秩序必須建立在「三個不」的基礎上:沒有鬆散管理的核武器,沒有新製造的核武器,沒有新的核國家。
在2004年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稱其為「那些關心我們國家安全的人的必讀之書」。
西奧多·懷特(Theodore White)的《總統的誕生》(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
在2016年的Politico Playbook採訪中,巴菲特表示,他喜歡閱讀政治書籍,尤其是這本1961年出版的獲得普立茲獎的經典著作。(懷特還出版了三部續集。)
懷特記錄了1960年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贏得總統競選的過程,從初選到大選。這本書注重細節和候選人的個人鬥爭,讀起來更像小說——一種當時從未見過的政治報導風格。
政治記者大衛·M·施裡布曼(David M. Shribman)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稱,這本書「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政治編年史,或許也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編年史」。
菲爾·比尤斯(Phil Beuth)和K·C·舒爾茨伯格(K.C. Schulberg)合著的《limp on Water》
巴菲特在2015年致股東信中推薦的這本書,講述了菲爾•比尤斯在Cap Cities /ABC-TV 40年的職業生涯。這本書講述了Beuth從一個患有腦癱的男孩,到他的家庭入不敷出,再到媒體高管的個人經歷。
在對這本書的評論中,巴菲特盛讚道:「Cap Cities將永遠代表著企業道德行為的黃金標準,並伴隨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財務業績。湯姆•墨菲(Tom Murphy)和丹•伯克(Dan Burke)(前Cap Cities/ABC-TV高管)是這兩項成就的締造者。菲爾·比尤斯給了你一個近距離觀看這個非凡故事的機會。」(完)
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大咖課程持續更新
市場動態前景全程跟蹤
更多原創前沿資訊,請移步路聞卓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