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機械硬碟(HDD)普遍採用了ZDR技術,即從磁碟的最外圈到最內圈劃分出若干個區域。大多數產品劃分了16個區域,最外圈的每磁軌扇區數正好是最內圈的一倍,與持續傳輸率的變化基本成比例。 所以磁碟旋轉的時候,越在外圈的線速度越大,讀取的扇區數就越多,傳輸率就越高。
簡單的說,分區劃分的地方不一樣,硬碟讀寫速度是不一樣的,一般系統默認情況下C盤都處於碟片的外區,也就是讀寫最快的區域。大部分機械硬碟約30~35%的外區讀寫速度比較適合當作系統盤,因此人們常常會根據購買機械硬碟容量大小,把機械硬碟大約30~35%的容量劃分作為C盤以及作為存放需要經常讀寫文件的D盤,後面的存儲盤作為存放圖片或者視頻的分區。
當SSD開始走近千家萬戶,逐漸有了取代HDD的趨勢時,消費者又開始疑惑了,SSD會不會和HDD一樣,不同分區的讀寫速度受位置影響呢?其實SSD的讀寫機制和HDD完全不一樣,SSD在主控的指揮下,通過電學信號的傳輸完成對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讀寫操作,因此在讀寫順序上影響SSD讀寫速度最大的因素是主控的性能和算法,我們也因此不用太擔心SSD會出現和HDD一樣的問題。
但是對於SSD,坊間有一種傳言,SSD應該少分區,因為分區越多意味著浪費的空間越多,分區太多還會導致分區錯位,給固態硬碟性能使用帶來更多的影響。這又與我們以往機械硬碟應該多分區的說法截然相反了。在以往的說法中,當我們把一個文件夾放入機械硬碟某個分區時,裡面的碎片文件其實是分布在磁碟上各個角落的,如果分區很大,那麼機械硬碟在讀寫同一個文件夾文件時(比如遊戲文件夾內文件)磁頭跳躍度很高,當我們機械硬碟分區很多時,每個分區在磁碟上佔的位置很少,磁頭讀取分區內一同類文件時磁頭跳躍度低,讀取效率更高。
拋開機械硬碟分區多更好的說法不談,今天我們先來驗證一下,分區會影響SSD性能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測試平臺說明:測試平臺沿用了前幾天X470主板首發評測的硬體配置,二代Ryzen旗艦2700X加上最新的X470主板,測試參考SSD為壹酷 240GB(SATA)。
我們先把測試硬碟只分一個區,使用多項SSD讀寫測試軟體對其進行讀寫測試。在這裡我們的參與測試的是從盤壹酷 240GB固態硬碟。
隨後我們把測試硬碟分了三個區,並且每個區容量都不一樣,進行同樣的SSD讀寫測試,最後把得出的成績做比較,就可以知道分區會不會對SSD的性能造成影響。測試時單分區測的是D盤性能,多分區情況測E盤性能,證明是多分區下進行的測試。
單分區
多分區
測試小結:在CrystalDiskMark 6測試中,同一塊固態硬碟在只分一個區和分多個區域的隨機讀寫和連續讀寫性能都沒有太大差異,不過這也可能是軟體的問題,我們再使用其他軟體測試一下。
單分區
多分區
測試小結:使用AS SSD Benchmark對固態進行讀寫性能測試,結果硬碟在單分區和多分區的情況下無論是連續讀寫性能還是隨機讀寫性能都不會有什麼差別,在多分區情況下固態硬碟得分甚至還更高。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
單分區
多分區
測試小結: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中,兩者的表現差異也不大,多分區情況下在綜合評分上甚至還更高一點。
經過我們實測,多分區會影響固態硬碟性能的說法明顯是不靠譜的,因此大家大可不必害怕固態硬碟分區太多會影響性能,按實際需求和硬碟容量進行分區即可。不過如果固態硬碟有多個分區的話,每個分區的4K對齊都是獨立的,切莫忽視非系統分區的4K對齊。
總的來說,固態硬碟要不要分區依然是一個習慣性問題,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