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4G時代,通訊技術一直被美國等西方國家所領導,5G,是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罕見的一次對美國技術實現了反超,而5G又猶如一把鋒利的武器,對綜合國力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作為科技霸主的美國,以「安全問題」等理由將5G領導企業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同時呼籲全球多國共同排擠華為,從而限制華為,乃至中國在5G領域的快速發展。
由於華為在5G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可靠的質量,優質的服務,較高的性價比,較短的建設周期,隨著全球5G網絡建設的加速,各國在5G網絡新基建的過程中紛紛選擇華為,國內5G網絡建設更是在華為加持下,深圳、北京紛紛實現了5G獨立組網全覆蓋,可見中國5G網絡發展速度之快。而美國當然意識到了自己在5G領域的落後,為此,最近也開始加大對5G建設的投資。
據美國10月27日消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通過了有關「建立美國農村5G基金」的規則,該基金將在未來10年內分配90億美元(人民幣604億)用於農村偏遠地區5G網絡建設,進一步保證美國在5G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美國電信運營商T-Mobile US向FCC承諾,將在6年內實現美國農村5G人口覆蓋率達到90%,這也意味著,美國5G將迎來「爆發點」!
為什麼美國會執意押注5G毫米波呢?難道中國5G技術落後了嗎?
美國之所以押注5G毫米波,5G毫米波被軍方佔用確實是一種原因,但相比而言,5G毫米波才是符合5G網絡高標準的技術,據第三方測試機構ookla Speedtest提供的真實環境實測數據顯示,5G毫米波終端峰值速率超過了2Gbps,即便是平均下載速度也超過了900Mbps,而sub6頻段的平均下載速度僅為225Mbps,這也是為什麼全球移動通信協會將毫米波技術定義為5G的下一個發展目標。
不過,任何事都有雙面性,5G毫米波雖然在傳輸速率方面佔據著絕對領先的優勢,但劣勢也非常明顯,由於毫米波頻率高的特點,這導致5G毫米波穿透力更弱,信號覆蓋範圍更小,想要達到5G sub6頻段所覆蓋的範圍,設備數量就要提升到原來的5倍,這將會帶來更大的成本,最終還是讓消費者買單。這也是為什麼我國選擇5G sub6頻段作為5G網絡建設的主要頻段。然而,在5G毫米波階段,我國還是處於測試階段,也就是說性對美國而言,還處於落後階段。
那美國加速5G毫米波的部署,中國5G還能領先嗎?
眾所周知,5G毫米波相比sub6而言,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遲等特點,在遠程操作、無人駕駛等領域確實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雖然說我國5G網絡建設主要採用5G sub6頻段,但中國電信研究院專家蔣崢表示,「中國5G毫米波將於較低頻的5G sub6網絡協同」。也就是說,國內的5G網絡將會由較低頻的sub 6和高頻毫米波共存,而毫米波則是對sub 6 5G網絡的補充。
雖然說美國在5G毫米波領域領先,但5G整體而言比較落後。除此之外,華為之所以能在5G領域佔據著絕對領導地位,是因為華為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將5G sub與毫米波結合起來並投入使用的電信企業,不得不說,任正非確實高瞻遠矚。隨著5G發展進入到後期,相信中國5G依然能領先全球。當然,目前5G毫米波技術還面臨著許多困難,而華為必然也將在5G領域迎來新的挑戰。
關於美國押注5G,大家還有其他想說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