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為何突然火了,又能火多久?

2021-02-15 鈦媒體


目前Pokemon GO的火爆,在於它的新鮮有趣,跟現象級產品爆紅的規律幾乎差不多。



鈦媒體作者︳ 王新喜


鈦媒體註:據外媒報導,投資者仍然在瘋狂地追捧迅速走紅的遊戲《口袋妖怪》(Pokémon Go)。在這款遊戲推出後的三個交易日內,任天堂的股價上漲了逾50%。在周二,任天堂在東京股市上的股價上漲了12.8%,上漲到了2.286萬日元。在《口袋妖怪》遊戲推出後的三個交易日內,任天堂的股價上漲了53%,這讓該公司的市值增加了7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621億元)。不過這款遊戲為何突然火了,又能火多久?鈦媒體作者,王新喜似乎不那麼樂觀,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以下是其獨立觀點:

任天堂、精靈寶可夢、Niantic合作推出的Pokemon Go(《口袋妖怪Go》最近火的一塌糊塗: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地區上線後,吸引全球無數的玩家走到街頭,拉動任天堂股價暴漲25%;在雪梨,約1500人10日走上雪梨街頭捉精靈,這就是口袋妖怪帶來的魔力。

由於Pokemon GO融入了增強現實元素,因此可以讓玩家在現實世界中尋找口袋妖怪,這引得國內玩家翹首以盼Pokemon Go在國內開服或者被國內遊戲廠商代理引入國內。有人認為,雖然這款遊戲還未在國內上線,但目前種種跡象表明未來國服上線後,火爆程度一定不會亞於全球其它地區。

但筆者認為,這款遊戲在中國可能根本火不起來。  

Pokemon Go火爆全球,但這樣的爆紅源於這款遊戲的玩法比較創新,也是開發者Niantic在增強現實領域多年積累從量變達成質變的一次大爆發。其遊戲最大亮點是將AR(增強現實)技術和寵物小精靈的角色設定結合起來。核心玩法亮點在於,打開遊戲,開啟谷歌地圖和定位功能之後,遊戲會在攝像頭實時拍攝的畫面中疊加皮卡丘、傑尼龜等小精靈,這些精靈可能會藏在任何角落,你需要拿著手機四處走動,發現它並且抓住它。

谷歌地圖缺席中國市場6年,還能用來找小精靈?


因此,這款遊戲的基礎是要依賴谷歌地圖來找尋小精靈,抓小精靈與內置的地圖數據息息相關,地圖數據也是遊戲的基礎支撐。

Niantic創始人漢克曾經也是前谷歌地圖與地球主管,他清楚地圖數據的準確性對《口袋妖怪》的重要性——因為地圖數據決定哪些口袋妖怪在哪些地點,許多位置數據往往也是用戶提交,據說目前有500萬個地點納入了遊戲版圖中。開發商需要了解哪些地點有水流、小河或者池塘、動物園、公園等,通過這些地點安排不同的口袋妖怪。也就是說,在這款遊戲中有許多Pokéstops(口袋站點)——歷史建築、博物館、藝術館、停車場、商業街等標誌性建築等存放著一系列「寶物」,包括精靈球和精靈蛋等,谷歌地圖在歐美日本對Pokéstops的定位沒問題,但在中國卻面臨著難題。

谷歌地圖建立了依賴其地圖API的一套全球化的生態系統,谷歌地圖在國外數據豐富、更新及時,但在中國卻是另一片景象,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之後,其在中國的數據採集與信息更新已經大大落後,即便谷歌地圖回歸中國,谷歌的地圖信息更新系統、渠道開展、數據採集等工作也幾乎要重新開始,谷歌退出中國6年,有太多短板要補。因此,這導致的影響是,Pokemon GO這款遊戲如果通過谷歌地圖來玩的話,在中國數據不完善,準確性不夠,玩起來往往定位錯誤,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要通過與其他地圖商合作來導航定位,那麼無論是地圖街景技術,3D地圖、照片遊技術、全景地圖等技術與谷歌有一定差距與差異性,或者說,地圖基礎改變,遊戲的內容與數據要重置與新地圖商匹配,對任天堂與Nianti來說,都是一大難題。

國內沒有龐大粉絲用戶群體基礎支撐遊戲的情懷 

另外,口袋妖怪是一款已有20多年歷史的遊戲,它本身是一個大IP,在全球本身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基礎,尤其是日本與歐美。其狂熱粉絲中,很多基本是每一款口袋妖怪遊戲都不會錯過。甚至不久前有粉絲創作了以任天堂掌機硬體不斷變遷和口袋妖怪系列進化為主題的動圖,顯示了口袋妖怪系列20周年的變遷,其寶貝交換功能從最初GBC掌機通過線纜互聯,到DS卡帶再到目前通過行動網路交換神奇寶貝,其CEO Hanke將其交換寶貝稱之為遊戲的一個「核心元素」,在該款遊戲中依然沿用,忠實粉絲對這一模式的愛好依舊,可見這款遊戲的全球粉絲的情懷支撐力不可小覷。

口袋妖怪在中國有粉絲嗎?有,但粉絲基數小眾的多,與日本歐美的原有粉絲群體基數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在兩個禮拜之前,多數國內用戶對口袋妖怪這款遊戲很陌生,更不用說所謂的情懷,只不過通過部分用戶通過在社交渠道的病毒式傳播轟炸下,吊起了很多國人對這款遊戲的胃口。說到底,這也是一款依賴粉絲情感來驅動其傳播流行的遊戲,在國內,它少了這一重要內驅力,離全民風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走。

基於西方文化定製的遊戲並不匹配國內玩家偏好與口味

而在粉絲基礎缺乏,玩法單一,缺乏等級經驗系統等玩法操作的情況下,很難匹配到中國玩家的痛點。有人總結,Pokemon GO能成為爆款的原因是,它是一款敦促宅男出門鍛鍊的運動神器。但我們知道,國內目前還是比較欠缺這種戶外社交與健身的文化,中國遊戲玩家是否會被一隻小精靈驅動頻頻外出健身與社交?這點相信對國內遊戲宅男以及對遊戲玩家個性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持懷疑態度。

我們知道中國的遊戲玩家看重的因素的組隊對戰,看重等級經驗值,帶著遊戲跑到大街上去社交健身,其實更契合西方文化,與陌生人無障礙的溝通交友、健身社交的這種文化是與西方文化土壤是匹配的,在中國,並不具備陌生人集體去抓小精靈的社交文化,這也不是中國遊戲玩家的G點,中國遊戲玩家的G點還是在線上的榮譽感與一呼百應的價值存在感,讓他們上街去追小精靈?一兩次嘗鮮會覺得很有趣,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整個遊戲缺少合適的遊戲目標,玩起來惟一的樂趣就在收集寵物了,長期來看遊戲樂趣和動力會下降得很快,用戶會迅速流失,這點是人性共通的部分,這其實也適用部分西方用戶。

因此就有遊戲用戶評價說,ingress遊戲性已經夠單調了,Pokemon Go連組隊對戰部分都沒有,會更加無聊。有知乎上的資深玩家表示,設想一下你玩口袋妖怪遊戲,將對戰部分全部取消,這款遊戲卻沒有等級經驗值,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著精靈球到草叢裡抓精靈。這樣的遊戲你能堅持多久?除了情懷還有堅持玩下去的理由嗎?

如何避免審美疲勞是關鍵

也有玩家對這款遊戲的後續發展提出了質疑,他表示:「我十分願意為了一隻暴鯉龍暴走三個街區,那是因為我對這隻精靈有著極度的痴迷。但問題來了,如果『遠方』沒有我『朝思暮想的』精靈呢?」因此,遊戲性是其最大的短板,如果不在現有玩法基礎上做改進與調整,玩家會在短時間內嚴重流失。

所以我們知道,它的問題就是產品如何讓用戶保持持續的新鮮感,並樂此不疲的玩下去。這款遊戲在玩法有很強的局限性,基本上就是走路遇小精靈,抓小精靈,翻牌子拿道具,武道館裡打打架,玩法以及物種的局限性非常明顯。加之玩家平常到的地方範圍有限,小精靈出現的種類也不多,用戶審美疲勞的瓶頸期會很快到來。

該款遊戲也具備現象級產品的系列特徵:簡單好玩個性化,上手無門檻,沒有操作難度。其次,社交強關係鏈推動自主參與傳播。該遊戲玩家不再是一個人進行遊戲、而是可以和NPC(Non Player Character)交流,增加了遊戲的樂趣。但是玩法單一,缺乏升級與榮耀等級驅動,很難延長其生命周期,僅僅是通過社交與健身這幾個點來驅動玩家,也很難留住用戶。

高流量與遊戲有趣度之間的博弈:很難拿下用戶存留率

另外一點許多業內人士也談到了,就是這款遊戲特別消耗電量與流量。沒電量出門多帶幾個充電寶倒也無所謂,AR效果對手機性能要求高也不是問題,現在國內手機用戶升級換代快,多數都有高性能的智能機。但流量消耗耗費極大這個可能會是用戶後期熱情轉淡的一個痛點,中國遊戲玩家普遍經濟水平不高,對流量相對比較敏感,因此「流量不清零」、「提速降費」的用戶呼聲很高,去年9月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也正式開放手機套餐內單月流量不清零業務。

而這款遊戲的玩法是AR是在真實的圖像中疊加虛擬的景象,據說幾乎全程都需要消耗大流量的。對全新AR技術的新鮮感可以驅動用戶前期不斷的去捉小精靈,但在後續對單一玩法玩法日漸疲勞的情況下,如果缺乏新的元素匹配國內遊戲用戶偏好的玩法,玩家會在高流量與遊戲有趣度之間進行權衡,用戶活躍度與存留率會迅速下降。

被國內同款擊敗的可能性高

其次是這款遊戲未來會否看重中國市場很關鍵,國外網際網路產品在國內因水土不服、文化不搭、市場策略失敗、對用戶需求了解不到位、對中國國情不了解、過於傲慢的國外網際網路產品在中國市場折戟的比比皆是,它們多數在初期並在意這個市場,投入的資源極少,或者在遊戲開發者運作方式與市場策略層面,並不適合國內情況。據說,為了屏蔽中國玩家,《口袋妖怪GO》Niantic亞洲統籌市場經理須賀健人日前在Twitter表示,已經緊急修復了《Pokemon GO》的一個BUG,中國玩家將不再能訪問該遊戲,表示給大家添麻煩了很抱歉等等。

「已經修復了bug,中國玩家終於玩不了了。」這種對待中國市場的態度基本可以預測其未來進軍中國市場的難度。加之該遊戲在中國缺乏粉絲用戶的沉澱與感情認同以及玩家基礎,所以往往結果是中國版的同款很容易就可以擊敗國外爆款,這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案例不勝枚舉。

如果國內遊戲開發商能在《口袋妖怪GO》的熱度之上迅速開發類似的增強現實遊戲,則能迅速搶佔市場,基於對玩家心理、用戶需求、本土市場的了解,在國內市場打敗Pokemon GO也不是沒有可能。

綜上所述,Pokemon GO這類手遊要在中國落地還要解決諸多難題與軟肋以及中國玩家的偏好以及國情文化層面的適應性,包括遊戲玩法的改進,甚至要思考如何避免玩家安全上的問題,美國已經發生了多起針對這款增強現實手遊玩家的武裝搶劫犯罪,同時也有玩家要求不要在危險區域安排精靈,但目前Pokemon GO製作方依然沒有應對安全問題的方案。

在中國,遊戲導致人身安全問題頻頻出現將是致命的,甚至會導致政策上對其進行限制,而本土遊戲基於對國內市場與政策的了解,對遊戲內容玩法本土化調整之後,會更適應中國國情。

任天堂與Niantic公司帶來的Pokemon GO最大的貢獻是讓「增強現實」這一高技術含量的技術非常巧妙創新的用於遊戲之中並呈現在用戶面前,給用戶驚豔的體驗感受,也給手遊行業帶來了更多啟發。目前它的火爆,在於它的新鮮有趣,跟現象級產品爆紅的規律幾乎差不多。有業內人士也表示,「這款遊戲的成功更多是取決於IP的價值,在技術層面並沒有難點,AR也沒有特殊的算法」。因此,它具備好玩性,但不具備耐玩性,技術上並不存在過高的門檻。Pokemon GO最重大的意義在於為手遊的玩法打開了一扇窗,對於中國市場來說,後續可能會有更多的手遊或移動應用開發領域會加強對增強現實技術的運用。未來國內的AR手遊很可能將將在借鑑該款遊戲的玩法基礎上,融入更多的本土元素而推出更適合國內市場的AR遊戲。

Pokemon GO在中國未必能火起來,火起來的也將是更可能會是針對國內用戶需求痛點把握的更到位的中國版的Pokemon GO,讓我們保持期待。

相關閱讀|點擊圖片

鈦媒體,網羅天下創新事;關注微信公眾號:鈦媒體(ID:taimeiti)

每天直達不一樣的商業新知與深度文章


第六屆移動網際網路創新大會「2016MIIC」,攜「新物種衝擊波」,重磅推出。

在這一波技術大躍進和超級IP的培育浪潮中,又一輪代表歷史輪迴的新物種實驗悄然開始,

這一波「新物種」英雄們的特點:更接地氣,具備商業再造世界的能力;新老生態前所未有激烈交融;門檻越來越高,迭代時間卻越來越短。他們是誰?都在做什麼?

中國最重要的網際網路大聚會,點擊「閱讀原文」,一起見證吧!

相關焦點

  • Pokemon Go還能火多久?
    在討論 Pokemon Go 還能火多久以前,我們需要先看看為什麼 Pokemon Go 會那麼火。AR 指 Augmented Reality,簡單的說就是在你肉眼看到的畫面上加入虛擬的元素。在這個遊戲裡,AR體現在捕捉小精靈的時候,虛擬小精靈會疊加在實時圖像中,好像就在真實世界裡一樣。
  • Pokemon GO為什麼這麼火?
    類似的遊戲其實多年前就有了,只是沒有《Pokemon Go》這麼火。《Pokemon Go》只需要普通的手機攝像頭就能玩得有聲有色,是不是讓業界大跌眼鏡?這幾年,VR技術風生水起,但是相對於AR技術就顯得比較複雜和不舒適。有的玩家反應玩VR就像自己身處於黑客帝國一樣,雖然有趣但並不方便。
  • 全球最火手遊Pokemon最強山寨《山海經 GO》測評報告
    任天堂最新最火的手遊Pokemon宣布不進入中國碎了一大片的玻璃心但現在好消息來啦!
  • 《口袋妖怪GO》為何那麼火?
    和當年的iPhone熱潮一樣,現在年輕人的朋友圈裡最能體現「逼格」的一件事就是曬《口袋妖怪GO》(PokémonGo)的遊戲界面和小精靈收藏了
  • 不用出國,也能玩火遍全球的Pokemon Go
    這幾天由任天堂推出的手遊Pokemon GO火遍了全世界,我的朋友圈也被各種相關的資訊刷了。
  • Pokemon Go火了,企業怎麼跟著玩兒?
    頂級IP的影響力,基於LBS+AR技術的遊戲體驗,實時互動社交,無疑是這款遊戲火起來的必要因素。對於上架地區的玩家來說,遊戲操作其實很簡單,尋找小精靈,滑動屏幕拋出精靈球捕捉。時下也出現了一些搞笑的段子:1.你媽和你女朋友同時掉水裡了,但這時出現了只Pokemon。。
  • Moho軟體為何火不起來
    其實從我B站裡搬運的那些Moho視頻可以看出Moho軟體的功能是十分強大的,但為何這個傢伙就是火不起來呢?在解決了C友的問題之後,老鴿突然有所啟發,想到了Moho為何不火的根本原因在做出解答之前,我先在網上搜了一下這個問題的相關內容,想看看是否有人跟我所想的一樣結果不搜還好,一搜就碰到了老冤家「天鳴大人」:出自谷歌搜索而且僅有的三條內容還都是他的,不過其實這是同一個解答,兩條視頻是同一篇文章的視頻版,所以我們只需看文章就行了:
  • 最近火遍全球的神奇寶貝寵物小精靈《Pokemon Go》
    融合了當下最火的元素AR!遊戲在發售時的初始精靈寶可夢數量為初代的151隻。趕快看一看這151隻寶可夢是不是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呢!聽說國內的小朋友們為了玩《Pokemon Go》已經翻牆擠爆了伺服器!因為要去不同地方尋找小精靈,所以要走好多的路:分分鐘成為朋友圈步數第一!那麼,要怎麼玩呢?
  • Pokemon一夜爆火,為抓TA我竟去了女廁…
    早在十幾年前,寵物小精靈乘 Game Boy 熱潮火遍全球;如今,任天堂用《Pokémon Go》將寵物小精靈從像素世界帶到了真實世界。有為了pokemon改了死宅的。。。 (來自:澳洲紅領巾)這位兄臺已經將現實和遊戲結合的完美無缺了,攻下southern cross?
  • 「指尖陀螺」在西班牙還能火多久?
    在這個網絡資訊發達的時代,信息傳遞的速度真的十分驚人,偌大的地球因此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莊,「指尖陀螺」的流行迅速影響普及到歐洲一些國家,4月登陸西班牙,敏銳的華商聞訊立即行動起來,一時間哪裡有「指尖陀螺」賣,成了華商微信群的熱門議題。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指尖陀螺」在西班牙還能火多久?!
  • 網紅品牌,還能火多久?
    人人都在追逐流量、爆款,擠破腦袋想要爆火之際,網紅效應也帶來了巨大的反噬,歷史上短期內爆火,但卻又很快覆滅的品牌比比皆是。 爆火的網紅品牌,到底還能火多久?它們是否經受時間考驗,走得更遠? 而自從社交媒體1.0(微博+微信)崛起,發聲的不只是中央型媒體,人人都能發聲了。 結果是,消費者的「看法」對消費品牌的影響力達到了空前高度——廣告需要學會做事件,做爆款,才能被議論。 從那時起,只做廣告不夠,還得做一個能「被人討論的」網紅。
  • 中國為何沒誕生下一個Pokemon Go:火的卻是王者榮耀?
    去年AR遊戲Pokémon Go在全球大熱,導致業內紛紛猜想中國市場的下一個AR遊戲爆款會什麼時候誕生,庫克看到AR遊戲火了也非常興奮,目前在AR領域不斷深耕布局,但沒有想到,AR遊戲在國內沒啥反響,火起來的爆款卻是王者榮耀
  • 【 Pokemon Go 】比卡丘 / 小火龍 / 我聽說你們最近挺火的,鼻祖其實更好玩?
    好了,以上只是欣賞和懷念重點這才開始在pokemon go 大熱的今天,許多人吐槽為什麼中國區還不開放玩耍啊,等的好辛苦,還要翻牆,非常煩,其實pokemon go 這款遊戲的概念很早就有了,它來源於一個詞「擴增實境」。那什麼是擴增實境呢?
  • 抖音最近很火的懸疑偵探劇「火」在哪?
    要說上個月抖音最火的是什麼,那肯定少不了那陣突然颳起的「戰術名偵探」風,要說火到什麼程度呢,其相關話題下已有19.2億的視頻播放量,而這股風潮的源頭就是@梅尼耶創作的一系列輕懸疑「偵探劇」。11月12日,@梅尼耶發布了該系列作品的第一條視頻。女子吃火鍋怎麼還要砍價?
  • 為何我的世界火了?生存戰爭卻涼了?
    但同樣是沙盒神作的生存戰爭卻為何如此悽涼呢?我想這不僅僅是我的疑惑,更是大家共同的疑惑。當我去諮詢這方面的問題時,卻發現根本沒有人出來做過解答。於是——就有了今天這期文章。當然要想知道生存戰爭為何不火的原因,其實並不困難。
  • 刷爆全球社交網絡,段子橫行:[Pokemon Go]還能火多久?
    當然,《Pokemon Go》也有著不小的問題,拋卻電池和行動網路消耗、玩遊戲時候的人身安全以及伺服器崩潰本身之外,相信會有人問,這個炒得如此之熱的大作到底可以紅多久?它在收入榜和免費榜位置還可以停留多長時間?一、為什麼《Pokemon Go》是現象級?
  • RTD,在全球還會火多久?
    現在風靡全球的酒精類RTD種類繁多,而且越來越火。這一周,除了蘋果的WWDC開發者大會召開,發布了新的一代IOS15, 另外一條沒啥人注意到的是:IWSR,美國飲料市場的龍頭分析公司,也發布了一份有趣的飲品市場分析報告,報告中指出,RTD將很快超過葡萄酒,成為美國的的主流飲品。
  • 變臉app又火了,這次能讓大眾上癮多久?
    這次Face App的出現也如破竹之勢,以它個性的變臉模式飈紅:回想起臉萌、Faceu的走紅之路,我不禁為這個新生APP感到憂心,它的前輩們雖然幸運爆火,尤其是當人力以及資源都遠勝於新公司的大平臺看中這個功能,可能前天你剛火,第二天它的軟體就出現類似的新功能了。對用戶而言,既然我常用的產品已經有當下熱門的功能,為什麼還要新的App呢?   作為功能吸引用戶的產品,在功能並非剛需的情況下,要想不斷戳中用戶high點引發一輪一輪的朋友圈爆發談何容易?
  • 漢化、主播、朋友圈 為何有些Steam遊戲一天火遍中國?
    一個利潤豐厚的風口,但是能持續多久?  可能還沒等開發者們反映過來該如何取悅中國的Steam玩家,這個風口就會消失了。雖然目前Steam在中國的地位非常特殊,沒有像其他單機遊戲平臺那樣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但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時間會持續多久。
  • 明明是同款顯示器,為何中國比美國貴3.6倍,聯想客服回應火了
    不過,明明是同款顯示器,為何中國比美國貴3.6倍,聯想客服回應火了!就在前一段時間,有一位網友在聯想官微下留言,質疑聯想同樣的顯示器,為何中國比美國要貴3.6倍。這位網友質問沒多久,聯想的客服就在下邊回復了,說正在調查這件事情,讓網友受累等一下,之後再給解釋。然而過去了那麼長時間,聯想再也沒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