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搞笑的偷拍畫面

2021-02-08 史振茹

動物(Animal)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包括人。

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於海洋。早期的海洋動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逐漸演化出各種分支,豐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態。在人類出現以前,史前動物便已出現,並在各自的活動期得到繁榮發展。後來,它們在不斷變換的生存環境下相繼滅絕。但是,地球上的動物仍以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複雜的趨勢不斷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

科學家們把現存的人類已知的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分為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種類。

科學家已經鑑別出46900多種脊椎動物。包括鯉魚、黃魚、草魚等魚類動物,蛇、蜥蜴等爬行類動物,青蛙、娃娃魚等兩棲類動物,鳥類以及紅熊貓等哺乳類動物。

科學家們還發現了130多萬種無脊椎動物。這些動物中多數是昆蟲,昆蟲中多數是甲蟲。鼻涕蟲、蚯蚓、烏賊、牡蠣、紅海星、水母、蜘蛛、珊瑚蟲、放射蟲、蛔蟲、豬肉絛蟲、沙蠶、蝸牛、蛞蝓等都屬於無脊椎動物。

動物界所有成員的身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異養有機體。

基本含義

編輯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但是不同於微生物。

動物是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為食物,會並且靠吃東西,由細胞構成,細胞有細胞核,沒有細胞壁,會動,基質,的一類生命體。

因此動物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洩、感覺、運動和繁殖生命活動。

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發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徵,將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主要分為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類;根據水生還是陸生,可將它們分為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根據有沒有羽毛,可將它們分為有羽毛的動物和沒有羽毛的動物;根據體內有無脊柱,我們可以將所有的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

原始生命出現後,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千百萬物種不斷地出現、消亡,只有能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倖存下來並繁衍至今。這種物種不斷演化的過程在生物學上被稱為進化。

動物是生物的一個主要類群,稱為動物界(Animalia)。

動物視角

它們能夠對環境作出反應並移動,捕食其他生物。根據當前遺傳學研究結果,動物的祖先應是來自多種原生生物的集合,然後進行細胞分化,而不是來自一個多核原生生物。

以有性生殖進行繁殖的後生動物,一生可被人為的劃分為:胚前發育,胚胎發育和胚後發育三個階段。動物的身體的基本結構在發育過程中固定下來,特別是發育早期的胚胎時期,也有一些後來要經歷變態過程。

若兩不同種的動物具有相同的祖先,它們在胚胎發育階段會顯示出一些共同點。但當進入胚後發育階段之後,為了適應環境,它們會各自發展出一些特別的器官或功能。

大多數動物是能動的,它們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絕大多數動物是消費者,它們依靠其他生命體(如植物)作為其食糧。但也有少部分動物屬於分解者——以已經死亡的生物體(有機質)作為食糧(例如蚯蚓)。

動物有著各種行為,這些行為可以看作是動物對刺激的反應。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比較有名的行為理論是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發展歷程

編輯

動物種類

最早的動物暨海洋動物

大多數已知出現在化石中的動物們多是在5億4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寒武紀大爆發對於進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海洋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群系,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便是在此孕育。並且地球早期的生命只在有水的環境中生存,

最早的動物暨海洋動物是無脊椎動物。直到5億年前,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頭甲魚才在海洋中出現。

最早的兩棲動物

最早的兩棲動物是從魚類進化而來的脊椎動物,身體還長著尾巴和類似魚鱗的鱗片。它們主要在海洋中生活,有時也會到陸地上行走。

早期爬行類動物

最早的爬行類出現在石炭紀,是由兩棲動物進化而來的。它們偏好生活在乾燥的地方,並且快速地擴大活動範圍,地球上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如恐龍。

哺乳動物的出現

早期的哺乳動物與爬行類相比,體型小、不強壯。但是,當恐龍和其他爬行類動物滅絕後,哺乳動物就擴大棲息地,逐漸統治陸地,它們的體態也開始向多樣化方向發展。 [1]


分類與特徵

編輯

動物(2張)

由於動物種類繁多,人類對某一些類群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因此,直到現在對全世界動物的分類都還沒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分類系統。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有的學者將若干有差異的綱都已提升為門,如原假體腔動物中的輪蟲、腹毛、動吻、線形、線蟲等綱動物,一些學者均將其提升為門。


另外有一些新的類群被發現,放在原有的各門中均覺不合適,索性新建立為單獨的一門,如櫛水母動物門,即由於發現了櫛水母動物等。對於藥用動物的研究來說,早期如《藥材學》1960,將其劃分為10門,後來《中藥鑑定學》1977年等也都採用,仍將動物界劃分為10門。

根據的特徵仍然是:細胞的分化,胚層的形成,體腔的有無,對稱的形式,體節的劃分,骨骼的性質,附肢的特點,以及其他器官系統的發生和發展,並參照了地質學上關於地層的劃分等資料。


無脊椎動物

儘管無脊椎動物是動物界中比較低等的類群,但它們卻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化的動物種系。無論是在種類上,還是在數量上,無脊椎動物都遠遠超過脊椎動物。在種類繁多的動物界中,無脊椎動物的群體佔據了超過90%的比重,不僅包括海洋中的水母、章魚等動物,還包括各種昆蟲,寄生蟲也屬於無脊椎動物。

特徵:

1.物種體系:無脊椎動物是個多樣化的物種體系,除沒有脊椎骨外,它們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共同特徵,只是存在著一點點相互有別的親緣關係。各種無脊椎動物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態和生活方式。

2.生命周期:不同種類的無脊椎動物的生命周期存在差異。多數無脊椎動物是卵生動物,有些需要經歷多種幼蟲形態,例如蝶、蛾等昆蟲;有些則一孵出便是成體。

3.運動習性:大多數無脊椎動物有著明顯的前端和後端,感覺器官靠近口部簇生,這種構造能幫助它們在向前運動時及時發覺新情況,並迅速採取應對措施,使運動更快、更敏捷。

4.環節軀體:許多無脊椎動物都有著可以分成一些分離環節的軀體,這種軀體構造有利於它們隨意改變形狀,以複雜的方式進行運動。例如,蜈蚣的大多數環節上都長有一雙腿,運動時異常靈活。

包括:

一、原生類

單一細胞動物,身體的構造十分簡單,會吃,會動,會繁殖和死亡。身體非常小,要用顯微鏡才觀察得到的動物。棲息在淡水,海水或者共其他動物的體液內。例如變形蟲。

包括:

1.原生動物門:全都是單細胞動物,是最原始的動物,少數聚合形成群體,生活於水中或溼土內,一部分並營寄生生活,具無性或有性生殖。本門無藥用動物種類,但在進化上為原始類群,與人類生活關係也十分密切,某些寄生種類對人類的健康和經濟動物的養殖,可造成極大的危害。如眼蟲、草履蟲等;

2.菱形蟲門:結構簡單的內寄生動物,有記錄的種類不多;

3.直泳蟲門:與菱形蟲類似的動物;

4.多孔動物門:又稱海綿動物門,海綿是原始的多細胞動物;

5.扁盤動物門:到目前為止,此門被絲盤蟲一種動物獨佔;

6.古杯動物門:顧名思義,「古」意思是此類動物已滅絕了,「杯」就是說它們長得像杯子;

7.腔腸動物門:包括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等;

8.櫛水母動物門:也有人把這個門歸入腔腸動物門,作為櫛水母綱。

二、蠕蟲

典型身體細長柔軟而通常無附屬肢體的各種無脊椎動物。蠕蟲屬於數個無脊椎動物門,包括扁形動物門、環節動物門、紐形動物門、袋形動物門、星蟲動物門、螠蟲動物門、棘頭動物門、須腕動物門及毛顎動物門。

特徵:

1.身體柔軟,分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對排洩器。例如蚯蚓和沙蠶。

2.柔軟圓形的身體,寄生在動物或植物體內。例如蛔蟲和蟯蟲。

包括:

1.扁形動物門:有渦蟲、吸蟲、絛蟲等寄生蟲;

2.環節動物門:包括蚯蚓、螞蟥、沙蠶等;

3.螠蟲動物門:海洋底棲動物,身體呈柱形或長囊形;

4.紐形動物門:比扁形動物略高等的類似動物;

5.線蟲動物門:一個龐大的家族,包含蛔蟲等;

6.線形動物門(袋形動物門):與線蟲動物類似的一類動物;

7.星蟲動物門:與螠蟲動物相似;

8.棘頭動物門:身體前端有吻的一類動物;

9.須腕動物門:多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海床上,身體蠕蟲狀,體細長;

10.毛顎動物門:只有50種左右,還是海洋動物。

三、軟體類

軟體動物外形多樣化,是十分成功的生物類別,包括所有「貝殼類」動物,八爪魚及墨魚。大部分軟體動物生活在海裡,部分生活在鹹淡水交界或淡水,亦有小部分是陸生的。

包括:

1.軟體動物門:包含有大量常見動物,如田螺、蝸牛、牡蠣、章魚等;

2.軟舌螺動物門:已滅絕。

四、節肢動物

即節肢動物門:動物界中種類佔三分之二以上的動物,昆蟲、蜘蛛、螃蟹等都屬於該門。

主要特徵:

1.身體兩側對稱,身體分節,但部分體節融合成特別部位,如頭部及胸部。有些節肢動物,例如蜘蛛類,頭部及胸部進一步融合成頭胸部。身體的附肢,例如足部、觸角、口器等都分節。

2.體壁堅硬,主要由幾丁質組成,可提供保護,亦作為外骨骼之用。由於體壁堅硬,妨礙生長,節肢動物需要在生長期蛻皮多次。

3.感官系統甚為發達,眼有單眼和複眼兩種。複眼用作視物,而單眼用作感光。另外,還有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及平衡器官,好些昆蟲還有特別的發聲器。

4.呼吸系統頗為多樣化,可以利用體表, 鰓(水生的)及氣管(陸生的)呼吸。蜘蛛等則利用書肺進行呼吸。

五、其他

包括:

1.葉足動物門:包括寒武紀的奇蝦等;

2.緩步動物門:很強的一類動物,能忍受高溫、絕對零度、高輻射真空和高壓;

3.有爪動物門:身體呈蠕蟲狀,足呈圓柱形,末端有爪,近乎滅絕;

4.腹毛動物門:身體腹面長有纖毛的一類動物;

5.輪蟲動物門:很小,與原生動物類似;

6.鰓曳動物門:生活在靠近兩極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棲動物,有記載的種類極少;

7.動吻動物門:和鰓曳動物類似;

8.鎧甲動物門:1983年才發現的一個新門,沒有準確分類;

9.內肛動物門:苔蘚狀的小動物;

10.環口動物門:新發現的一類動物;

11.舌形動物門: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蟲,分類地位尚難確定;

12.微顎動物門:在1994年新發現的一類動物,人類對它們所知甚少;

13.顎胃動物門:體形很小,生活在淺海的細沙中,人們了解得不多;

14.腕足動物門:有時你會在街頭地攤上看見一些像貝殼的化石就是這類動物留下的;

15.外肛動物門:曾經與內肛動物為同一門合稱苔蘚動物,現已分開;

16.帚蟲動物門:一個只有10幾種動物的很小的門,都是海洋底棲動物;

17.古蟲動物門:在5.3億年前的生命大爆發中早就滅絕了,在近幾年才發現;

18.棘皮動物門:包括海星、海膽、海參和海百合等;

19.須腕動物門:沒有嘴和消化管的非寄生動物,生活在深海中,分類地位有爭議;

20.異渦動物門:僅2種,在波羅的海附近分布,曾先後被認為扁形動物和軟體動物;

21.半索動物門:身體呈蠕蟲形,有人將它們歸入脊索動物門。


尾索動物與頭索動物

屬於脊索動物門的兩個亞門,尾索動物亞門與頭索動物亞門的所有生物。介於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之間。


脊椎動物

即脊索動物門下的脊椎動物亞門的所有生物

脊椎動物最顯著的特徵是一條脊椎骨或脊柱支撐著身體。典型的脊椎動物體內有連接肌肉、四肢的複雜的感覺器官和大腦。內部複雜的骨架使脊椎動物可以長得相當大,而且適應性強。

脊椎動物在動物界中所佔的比重非常小,人類已知的脊椎動物約有4萬多種,分為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它們幾乎遍及地球上的每個角落。

主要特徵:

1.骨骼:脊椎動物的骨骼主要由脊椎、四肢和頭蓋骨組成。脊椎是脊椎動物骨架的主要支撐部分,頭蓋骨能保護大腦,心、肺等內臟器官被包在脊椎骨和肋骨之間。

2.四肢:許多脊椎動物都有四肢。魚類是靠鰭划水的,陸生動物的四肢就是由鰭演化而來的。四肢幫助脊椎動物四處遊動、行走或飛行。

3.皮膚:脊椎動物的皮膚呈鱗狀,或黏滑,或多毛,或呈羽狀,不同類型的皮膚功能也不相同。鱗狀皮膚能幫助魚類保護軀體;黏滑的皮膚能幫助兩棲動物在陸地上呼吸;多毛的皮膚能幫助鳥類和哺乳動物禦寒。

4.感覺:不同種類的脊椎動物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靈敏感官,幫助它們察覺危險、覓食或求偶,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回聲定位以及對電、磁、地球引力的敏感度等。

5.繁殖:脊椎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性繁殖,即雌雄動物交配,雌性的卵子經過雄性受精才能繁衍後代;另一種是無性繁殖,因為少數脊椎動物沒有性別的區分。 [2]

包括:

一、魚類(有5綱)

1.盲鰻綱:盲鰻綱生活在深海,幾乎全盲,身體細長,雌雄同體。

2.七鰓鰻綱:顧名思義,七鰓鰻有七對鰓。和盲鰻綱同屬圓口總綱。身體細長,吸盤大,外形很像一般的鰻魚。

3.軟骨魚綱:與硬骨魚相似,但沒有魚鰾、魚鱗,體型通常較大,只在海洋生存,齒發達。內骨骼完全由軟骨組成,常鈣化,但無任何真骨組織。

4.肉鰭魚綱:與輻鰭魚綱同屬硬骨魚總綱。有4億多年的歷史,現在絕大多數物種已滅絕。特點是魚鰭上有軸骨,因此部分肉鰭魚可離開水生活很長時間。

5.輻鰭魚綱:輻鰭魚綱有超過3萬個物種。淡水、鹹水都有。有魚鰾、魚鱗,魚鰭呈放射狀。絕大多數都不能離開水生活。

以上5綱雖都被叫做「魚」,事實上卻差異很大。

二、兩棲動物

青蛙

即兩棲綱,約有4000多種,包括無足目、有尾目、無尾目。

特徵:

1. 需在水中渡過其幼年時期。

2. 具有適應陸生的骨骼結構,有四肢,皮膚溼潤,有很多腺體。

3. 身體無鱗片或體毛。

4. 舌分叉,倒生,能向外伸展。

5. 交配及受精在水中進行。

6. 幼體以鰓呼吸,成體則用皮膚,口腔內壁及肺呼吸。 [3]

三、爬行動物

即爬行綱,是完全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與兩棲類相比,它們有減少水分流失的乾燥鱗狀皮膚,包括有鱗目、龜鱉目、鱷目等。

特徵:

1.身體表面覆有鱗片或角質板;

2.運動時採用典型的爬行方式即:四肢向外側延伸,腹部著地,匍匐前進。

3.都用肺呼吸,體溫不恆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所以在嚴寒的冬季要冬眠,在炎熱的夏季要夏眠。

4.爬行動物為有脊椎的冷血動物,它們的身體表面覆蓋著鱗片。

5.爬行動物的心臟只有三個心室,不象其他動物有四個。

6.絕大多數爬行動物為卵生,但也有的種類卵在母體中先孵化再出生。 [3]

包括:

四、鳥類

即鳥綱,目前較公認由爬行類進化而來。由於能飛行,鳥類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生存。現存的鳥類共9000多種。

主要特徵:

1.體表被羽毛,有翼,能飛翔。皮膚薄而軟,便於肌肉的劇烈運動。

2.新陳代謝旺盛,體溫恆定。高而恆定的體溫,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的速度。恆溫減少了動物對外界溫度條件的依賴性,獲得夜間活動的能力和在極地大陸上存活的能力。

3.具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和感官。鳥類的大腦、小腦、中腦都很發達。大腦半球較大,這主要是由於大腦底部紋狀體的增大。在鳥類中,紋狀體是管理運動的高級部位,也和一些複雜的生活習性相關。實驗證明:切除鳥的一部分紋狀體後,它的正常的興奮和抑制就被破壞,視覺受影響,求偶、營巢等習性喪失。鳥類的大腦皮層並不發達,小腦很發達,這與鳥類飛翔運動的協調和平衡相關。

4.具有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為(築巢、孵卵和育雛)。

包括:

1.平胸總目:後肢強大,胸扁平,無龍骨突,不具飛翔能力;羽毛分布全身,無羽區及裸區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鉤,因而不形成羽片。常見種類有鴕鳥。

2.企鵝總目:潛水生活的中、大型鳥類,具有一系列適應潛水生活的特徵。前肢鰭狀,適於划水。具鱗片狀羽毛(羽軸短而定,羽片窄),均勻分布於體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軀體後方,趾間具饃,適應遊泳生活。在陸上行走時軀體近於直立,左右搖擺。皮下脂肪發達,有利於在寒冷地區及水中保持體溫。骨骼沉重而不充氣。胸骨具有發達的龍骨突起,這與前划水有關。遊泳快速。該目分布限在赤道及南半球。代表為帝企鵝。

3.突胸總目:通常翼發達,善於飛翔,龍骨突發達,最後4~6枚尾椎癒合為一塊尾綜骨。一般具有充氣性骨骼,正羽發達,構成羽片,體表有羽區、裸區之分。雄鳥絕大多數不具交配器官。該總目的鳥類種類繁多,為了研究方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討論它們的類群:

一個方面是根據生態類型分為:

遊禽:喙扁闊或尖長,腿短而具蹼,翼強大或退化。

涉禽:喙細而長,腳和趾均很長,蹼不發達,翼強大。

鶉雞:啄短而強,足和爪強健,翼短圓。

鳩鴿:喙短、基部具蠟膜,足短健,翼發達。

攀禽:喙強直,足短健、對趾型,翼較發達。

猛禽:喙強大呈鉤狀,足強大有力,爪銳鉤曲,翼強大善飛。

鳴禽:喙外形不一,足短細,翼較發達。

另一個方面是根據形態結構特點分為:

鵜形目:四處向前,處間具全噗;嘴端成鉤狀,具發達的喉囊,雛鳥屬於晚成鳥,遊禽類,如鸕鷀等。

鸛形目:頸長、喙長、腿長、趾三前一後,四趾在同一平面上,幼鳥屬晚成烏,涉禽類,常見種類有白鷺等。

雁形目:嘴扁平,具加厚的嘴甲,邊緣具櫛狀突起;腿短後移,趾三前一後,前趾間具蹼,雄性翼上常具翼鏡;雄鳥具交配器;雛鳥為早成鳥,遊禽類。常見種類有天鵝、綠頭鴨。

隼形目:嘴具利鉤,爪發達,飛翔力強;視覺敏銳,猛禽類,雛鳥為晚成鳥。常見種類有鳶、紅隼、金雕等。

雞形目:體結實;喙短,為圓錐形;翅短圓,善走;雄鳥頭頂有肉冠,羽色鮮豔;繁殖期行為複雜,鶉雞類,幼鳥屬早成鳥。如褐馬雞、紅腹錦雞等。

鶴形目:喙長,頸長和腿長,趾三前一後,趾間蹼不發達,後趾著生位置較高,與其他三趾不在同一平面上,幼鳥為早成鳥,涉禽類。常見種類有丹頂鶴、灰鶴等。

鴿形目:嘴短、具蠟膜;四趾位於同一平面上,足短健、善走;嗉囊發達,雛鳥為晚成鳥或早成鳥,鳩鴿類。常見種類有原鴿、毛腿沙雞等。

鴞形目:俗稱貓頭鷹。嘴爪強大而鉤曲;頭大,眼大向前,眼周羽毛形成面盤;耳孔大,具耳羽,聽覺敏銳;第四處能向後反轉;幼鳥屬晚成鳥, 屬猛禽類。主要種類有長耳鴞、 短耳鴞等。

鴷形目:嘴呈錐狀,適於啄木;舌長具角質小鉤;趾兩前兩後;幼鳥屬晚成鳥,攀禽類。常見種類如斑啄木鳥。

……

五、哺乳動物

即哺乳綱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溫血動物,用母乳餵養後代是它們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包括:

1.原獸亞綱:下轄單孔目

2.真獸亞綱:下轄食肉目、靈長目、奇蹄目、偶蹄目等

3.後獸亞綱:即有袋類動物。


行為

編輯


防禦

動物的防禦行為是動物為對付外來侵略、保衛自身的生存、或者對本族群中其他個體發出警戒而發生的行為。


貯食

動物攝取食物,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攝取構成軀體的營養——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必需的能量。這是動物的攝食行為。故食物豐富時,有些動物會貯存一些食物等飢餓時再取來食用。這樣的行為稱為貯食行為。


攻擊

動物的攻擊行為是指同種個體之間所發生的攻擊或戰鬥。在動物界中,同種動物個體之間常常由於爭奪食物、配偶,搶佔巢區、領域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鬥。


繁殖與發育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進行某種類型的有性生殖。成熟的個體是雙倍體或多倍體的。它們有一些特化的生殖細胞,進行減數分裂以產生較小可遊動的精子或較大不可動的卵子。精子和卵子會結合成為受精卵,且發育成新的個體。

許多動物也能夠進行無性生殖。這可能發生在孤雌生殖(成熟卵沒有經過交配而產生),或一些經由斷裂生殖。

受精卵一開始會發育成一個小球,稱之為胚胎,在此進行重整和分化。在海綿裡,胚胎幼體會遊到一個新的位置上並發育成一個新的海綿。而在其他大多數的類群中,胚胎則會進行更為複雜的重整。胚胎一開始會內套以形成具有消化腔的原腸胚和兩個各別的胚層-外胚層和內胚層。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會有個中胚層在兩者之間。這些胚層接著分化成各式組織和器官。


瀕危動物

編輯


產於中國的

1.草原陸龜:

陸龜是生活在內陸草原地區的龜類。背甲長12~16釐米,寬10~14釐米。頭部與四肢均具黃色;頭小,頂部有對稱的大鱗;喙緣鋸齒狀。盾片中央棕黑色,邊緣黃色,並有同心環紋。四肢均有四爪,指、趾間無蹼。前臂與脛部有堅硬大鱗,股後有一叢錐形大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大鯢:

大鯢是現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種,最長可超過1米。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後四,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體表光滑,布滿粘液。身體背面為黑色和棕紅色相雜,腹面顏色淺淡。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蜂猴:

蜂猴體型較小而行動遲緩,是較低等的猴類,體長32~35釐米。兩隻小耳朵隱藏於毛茸茸的圓腦袋中;眼圓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長,第二個腳趾還保留著鉤爪,尾短而隱於毛叢中。體背棕灰色或橙黃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紋自頂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環斑。在中國還有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中華鱘等。

4.古樸國寶——大熊貓

學名:貓熊 英文:Giant Panda 學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

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傳說中,過去大熊貓是白色的,在一次動物葬禮上,為表達哀思,它們把煤灰塗在胳膊上,相互擁抱後,形成了延至後背的黑色,擦眼淚又染黑了眼眶……這當然是杜撰,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範圍擴大,使其退縮於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下降、抗病力弱。

總數僅1000多隻,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作為中國的「國寶」和「友誼使者」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選為自己的會徽標誌。

5.仰鼻藍面——金絲猴

英名:Snub-nosed Golden Monkey 學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淨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髮,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髮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把這個美人之名放到了金絲猴身上(請看金絲猴的學名)。

金絲猴為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在這個仰鼻猴屬中,還有一支中國以外的金絲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這是一種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內側淺黃的長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發現,曾失蹤半個世紀,到1989年才又發現,僅有200隻,棲息於越南北部。三種金絲猴都是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川金絲猴為「易危」級(越南金絲猴為「極危」級)。它們都面臨盜獵、伐木、毀林開荒、生境退縮的威脅,可謂「樹倒猢猻散」

6.長江奇獸——白鰭豚

英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學名:Lipotes vexlifer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遊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聲納系統發達,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是任何現代潛艇所望塵莫及的,當群體被衝散後,它們利用高頻率的聲納可與在十幾公裡外的同伴取得聯繫。

白鰭豚是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於1918年在洞庭湖採到首隻標本命名的,實際上中國人早就記敘過它,如漢代的《爾雅》、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蒲松齡更在《聊齋》中有白秋練與暮生的愛情故事,白秋練就是白鰭豚的化身。白鰭豚已是一種註定要滅絕於我們手中的美麗傳奇的動物,它被國際保護人士稱為「活著的死物種」。人工飼養僅有一隻,名為「淇淇」。

長江的圍湖造田、有害漁具、修閘建壩、繁忙的航運、漁業及嚴重的汙染都在威脅其生存。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7.中華之魂——華南虎

英名:Chinese Tiger 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

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峇里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華南虎雄性約重149~190千克,雌性約重10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源遠流長,人們談虎色變、畏虎、敬虎,認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

但結果是,老虎幾乎被人類吃光了。華南虎正處於垂危狀態,野外數量約20隻,呈孤島分布,且捕食對象稀缺。人工飼養下的50隻呈嚴重近親,退化現象十分明顯。我們連作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象徵的這種大貓都保護不了,還能保護好我們自己嗎?虎的消失,將預示人類靈魂的失落。

虎有幾種奇異色形,如產於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產於中國河北省東陵的黑虎(已於19世紀末滅絕)及產於中國福建的藍虎(滅絕)。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8.東方之珠——朱䴉

英名:Crested Ibis 學名:Nipponia nippon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新世紀初,朱䴉在中國的數量已達248隻,可以說已經擺脫了滅絕、甚至高度瀕危的厄運。IUCN紅皮書「瀕危」級。

9.堪稱國鳥——褐馬雞英名:Brown Eared Pheasand 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10.孑遺物種——揚子鱷

英名:Chinese Alligator 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11.高原神鳥——黑頸鶴

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產於世界其他地方的

爪哇犀牛

棲息地:印度尼西亞和越南

剩餘:少於60隻

也許它們是地球上最最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它們珍貴的角是偷獵者的目標,它們棲息的森林被開發商開發。兩者都是導致該物種滅絕的原因。

小頭鼠海豚(Vaquita)

小頭鼠海豚

棲息地:美國加利福尼亞灣、墨西哥

剩餘:200至300隻

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一個稀有鯨種,小頭鼠海豚本身的數量,和時常被漁網困住是其將要滅絕的主要原因。

克羅斯河大猩猩

主要棲息地:奈及利亞和喀麥隆

剩餘:不到300隻

被認為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滅絕的物種,仍有存活。獵殺它們食用和因為發展而被擠出棲息地,它們可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蘇門答臘虎

棲息地:印度尼西亞蘇門達臘島

剩餘:少於600隻

這種老虎只在蘇門答臘生活已經有數百萬年,因此難以逃脫人類擴張。大多數倖存者被保護起來,但約100隻仍然生活在保護區外的地方。

金頭猴

棲息地:越南

剩餘:少於70隻

在2000年,這個靈長類動物被開始保護起來。它仍然是處於嚴重危險之中,但其數量在2003年出現幾十年來第一次上升

黑足雪貂

棲息地:北美大平原

剩餘:1000 只

美洲大陸上唯一的一種鼬,它們是最瀕危的哺乳動物。在1986年,只剩下18隻,但物種的數量正在回升。

婆羅洲侏儒象

棲息地:北婆羅洲

剩餘:1500 只

矮於亞洲象約50釐米,也更加溫順。棕櫚園的減少,讓它們生活在擁擠的空間。

北極熊

棲息地:北極的北極圈

剩餘:少於25000隻

長期的人類發展和偷獵威脅著北極熊的生存,但氣候變化和喪失海冰正成為導致其減少的主要原因。

湄公河巨型鯰魚

棲息地:湄公河區域的東南亞

剩餘:數百隻

因其巨大的個頭而特別珍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發現是293千克) ,在泰國、寮國和柬埔寨是受到保護的物種,但捕撈仍在繼續。

紫色沼澤蟹

這種紫色的沼澤蟹只在西非的上幾內亞的溼地中發現,生活在即使在旱季也保持溼潤的泥坑中。2005年收集了這種蟹的第一批活體標本。在2008年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從「關鍵」重新分類為「瀕危」。 [4]

Rameshwaram降落傘蜘蛛(Rameshwaram Parachute Spider)

僅限於少數種植島上的Rameshwaram和附近大陸的印度, Rameshwaram降落傘蜘蛛是一種極度瀕危的狼蛛的2008年紅色名錄的受威脅物種。

蜘蛛的數量可能不到500隻,作為其棲息地的林地被毀壞種植轉換成旅遊目的地。

霍爾德裡奇氏蟾蜍(Holdridge's Toad)

哥斯大黎加雨林地區的特有物種,在2008年10月被宣布滅絕,因為自1986年以來,就沒有人再看到霍爾德裡奇蟾蜍的蹤影。2000年至2007年間,科學家進行了定期摸查和全面搜尋,但均無功而返。科學家認為,這種蟾蜍數量急劇減少並最終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兩棲動物常見的壺菌病和全球變暖的影響。IUCN紅色名錄的瀕危物種, 10月6日公布。

古巴鱷(Crocodylus rhombifer [5] )

只在古巴發現的淡水鱷魚。在過去三十年數量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導致其在2008年紅色名錄中,從「瀕危」提升到「極度瀕危」。與其他鱷魚物種的雜交、人類的狩獵、和生存環境質量的下降是該物種減少的原因


瀕危原因

1)滅絕物種中,遷徙能力差的兩棲爬行類及無處遷徙的島嶼種類更為明顯,馬達加斯加上的物種有85%為特有種,狐猴類就有60多種,1500年前人類登島後,90%的原始森林消失,狐猴類動物僅剩下28種(包括神秘的、體大如描的指猴)。

大陸生境的片斷化、島嶼化是近百年來日趨嚴重的事件,這不僅限制了動物的擴散、採食、繁殖,還增加了對生存的威脅,當某動物從甲地向乙地遷移時,被發現、被消滅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中國計劃為大熊貓建的綠色走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矛盾。

爬行動物,蠑螈

2)過度開發 在瀕臨滅絕的脊椎動物中,有37%的物種是受到過度開發的威脅,許多野生動物因被做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藥」的開發利用對象而遭滅頂之災。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膽、鳥的羽、海龜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絨……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動物的肉,無不成為人類待價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殺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鯨,就是為了食用鯨油和生產寵物食品;慘忍地捕鯊,這種已進化4億年之久的軟骨魚類被割鰭後拋棄,只是為品嘗魚翅這道所謂的美食。

人類正在為了滿足自己的邊際利益(時尚、炫耀、取樂、口腹之慾),而去剝奪野生動物的生命。對野生物種的商業性獲取,往往結果是「商業性滅絕」。全球每年的野生動物黑市交易額都在100億美元以上,與軍火、毒品並駕齊驅,銷蝕著人類的良心,加重著世界的罪孽。北美旅鴿曾有幾十億隻,是隨處可見的鳥類,大群飛來時多得遮雲蔽日,殖民者開發美洲100多年,就將這種鳥捕盡殺絕了。當1914年9月最後一隻旅鴿死去,許多美國人感到震驚,眼瞧著這種曾多得不可勝教的動物竟在人類的開發利用下滅絕,他們為旅鴿樹起紀念碑,碑文充滿自責與懺悔:「旅鴿,作為一個物種因人類的貪婪和自私,滅絕了。」

3)盲目引種 人類盲目引種對瀕危、稀有脊椎動物的威脅程度達19%,對島嶼物種則是致命的。公元400年,玻里尼西亞人進入夏威夷,並引入鼠、犬、豬,使該地半數的鳥類(44種)滅絕了。

1778年,歐洲人又帶來了貓、馬、牛、山羊,新種類的鼠及鳥病,加上砍伐森林、開墾土地,又使17種本地特有鳥滅絕了。人們引進貓鼬是為了對付以前錯誤引入的鼠類,不料,卻將島上不會飛的秧雞吃絕了。15世紀歐洲人相繼來到模里西斯,1507年葡萄牙人,1598年荷蘭人把這裡做為航海的中轉站,同時隨意引入了猴和豬,使8種爬行動物,19種本地鳥先後滅絕了,特別是渡渡鳥。在紐西蘭史蒂芬島,有一種該島特有的異鷯,由於燈塔看守人帶來1隻貓,這位捕食者竟將島上的全部異鷯消滅了,1894年,史蒂芬島異鷯滅絕,是1隻動物滅絕了1個物種。

4)環境汙染1962年,美國的雷切爾·卡遜著的《寂靜的春天》引起了全球對農藥危害性的關注;人類為了經濟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質的行為不勝枚舉:化工產品、汽車尾氣、工業廢水、有毒金屬、原油洩漏、固體垃圾、去汙劑、製冷劑、防腐劑、水體汙染、酸雨、溫室效應……甚至海洋中軍事及船舶的噪音汙染都在幹擾著鯨類的通訊行為和取食能力。

科學家發現,對環境質量高度敏感的兩棲爬行動物正大範圍的消逝。溫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強化,棲息地的分割、化學物質橫溢,已使蟬噪蛙鳴成為兒時的記憶。與其它因素不同,汙染對物種的影響是微妙的、積累的、慢性的致生物於死地的「軟刀子」,危害程度與生境喪失不相上下。

瀕臨滅絕類

地球上許多最瀕危動物,同樣也是了不起的。這裡有一些大自然的超級明星,它們來自亞洲、美洲、亞太和其他地區,可能很快將不再會有。


動物之最

編輯

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脊椎動物是藍鯨。它身長33米,重達181噸。

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是阿馬烏童蛙。它身長僅7.3毫米。

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是大王酸漿魷。它身長15米,重達400公斤。

世界上最小的無脊椎動物是單細胞生物草履蟲。它的身長僅280微米。

世界上最大的恐龍是易碎雙腔龍。它身長62米,重達180噸。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是秀頜龍。它身長0.75米,體重只有3.5公斤。

世界上最小的昆蟲是膜翅目纓小蜂科的一種卵蜂。它的身長只有0.21毫米。體重只有0.005毫克。

世界上最大的昆蟲是生活在距今約3億年到2.5億年前的巨蜻蜓。它的雙翼展開能達到一米。

最小的蜘蛛 [6] 是在巴拿馬的熱帶森林裡發現的,它體長0.8毫米。

世界上最小的鳥類 [7] 是「吸蜜蜂鳥,它體重2克,從嘴尖到尾尖長5釐米。

世界上最小的魚類是胖嬰魚。它的身長只有7毫米,體重只有1毫克。

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動物是雅拉瓜壁虎。它的身長只有1.6釐米。

世界上最小的兩棲動物是阿馬烏童蛙。它的體形比一元硬幣還要小。

牙齒最多的動物是蝸牛。它的牙齒數量足足有26000顆。

腳最多的動物是馬陸。它的足的數量多達750隻。

最大的食肉恐龍是棘龍。它身長19米,重達18噸。

世界上蛋最大的恐龍是高棘龍。它的蛋長30釐米,直徑25釐米。約和鴕鳥蛋一樣大。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恐龍是奔龍。眼睛直徑約8釐米。

世界上最像鳥的恐龍是似鴕龍。頭顱很像鳥,有些科學家認為它有羽毛並能飛。

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是馬門溪龍。馬門溪龍的脖子有11米長。

速度最快的動物是尖尾雨燕。它的時速高達每小時352.5千米。

在泰國設有「猴子學校」,訓練猴子採摘椰子。一隻訓練有素的豚尾猴一天之內可以摘到1400個椰子。

小鼩鼱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成年體重僅2克,體長約為4釐米(若連尾則更長一些)。

幾年以前,在泰國的熱帶叢林裡發現了「最小哺乳動物」這一稱號的新的爭奪者——小飛鼠。它體重約為2克,體長3釐米,頭長11毫米,翼展5.5釐米,以小昆蟲為食。

2007年春天,世界上最老的「狗壽星」在奧地利的布裡斯班去世,終年32歲,相當於人活了224歲。

產奶量最大的哺乳動物顯然是鯨了。一條藍鯨在哺乳期裡每天可產奶430升,相當於最好的奶牛產奶量的5倍。

辛巴威的三隻非洲象創造了這種動物遠距離遊泳的紀錄。它們連續遊了不下於30小時,行程超過35公裡。

在所有動物中,名稱最古怪的要算生活在夏威夷的卡烏阿伊島上某些洞穴裡的一種盲蜘蛛了。這就是無眼大眼蛛。原來,根據各方面的特徵它都屬於大眼蛛科,只是由於它喬居洞穴,造成雙目失明,空留下「大眼」之稱。

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它的外形像蜥蜴,最長達7米多,重1.6噸。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是生活在距今約1.65億年到1.55億年前的利茲魚。它身長27米,重達40噸。

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是大鯢。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藍鯨。

一隻成年獵豹能在幾秒之內達到每小時80公裡。

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是非洲鴕鳥。

陸地上最高的動物是生活在中生代的蜥腳類恐龍,其中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波塞東龍身高可達17米高,相當於6層樓的高度。

頭骨最大的恐龍是牛角龍。它的頭骨最大能長到2.7米長。

大腦最小的恐龍是劍龍,它的大腦重70克,只有一顆核桃那麼大。

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是非洲象,身高可達4.1米,重達7噸。

世界上最長的冠的恐龍是副櫛龍。中空的冠從頭骨後伸出近1.8米。

世界上最大的利爪的恐龍是鐮刀龍。最長的一隻爪的骨頭長度為70釐米,臂長2.4米。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鳳蝶。

世界上最大的嚙齒類動物是水豚,身長超過一米。

世界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是大猩猩,站立時高1.8米。

身體最柔軟的動物是黃鼬,它可以鑽進很狹窄的縫隙。

世界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是狨猴,身高僅10釐米,體重只有100克。

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是駝鹿,它身高2.4米,重達一噸。

世界上最小的鹿科動物是鼷鹿,它身長63釐米,肩高20釐米,體重只有2千克。只有一隻兔子那麼大。

聲音最大的動物是藍鯨。

世界上最原始最特殊的哺乳動物是單孔目動物,因為它們會產蛋。

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是河馬。

世界上種類最多的脊椎動物是魚類。

世界上種類最多的無脊椎動物是昆蟲。

現存體形最大的陸龜是加拉帕戈斯象龜。成年加拉帕戈斯象龜身長1.2米,重達300公斤。壽命可達200歲。

世界上最大的蜥蜴是科莫多巨蜥。體長可達3米,重達108千克。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亞馬遜森蚺。它身長10米以上,體重在250公斤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鱷魚是生活在距今約7300萬年前的恐鱷。它身長可達12米。是當之無愧的「食肉動物之王」。

世界上體形最大的犀牛是白犀牛。它身長4.2米,最重可達3.6噸。

體形最大的斑馬是細紋斑馬。它體長2.75米,肩高1.6米,重達450千克。

體形最大的貘是馬來貘。它體長2.5米,肩高1.2米,重達540千克。

牙齒最長的恐龍是霸王龍,它的牙齒超過30釐米長。

壽命最長的恐龍是蜥腳類恐龍,壽命約在100年到200年或更長。

生長速度最慢的動物是一種生活在北大西洋的深海蚌。它100年才能長8毫米。

被人類發現最晚的哺乳動物是霍加狓,霍加狓直到1901年才被歐洲探險家首次發現。

被人類發現最晚的兩棲動物是紫蛙,紫蛙直到2003年才在西印度群島被發現。專家認為,紫蛙之所以一直沒被人發現,是因為它們生活在地下,只會在雨季的時候現身兩周,其他時間過著隱居的生活。


動物與數學

編輯

在黃金矩形(寬長之比為0.618的矩形)裡靠著三邊做成一個正方形,剩下的那部分則又是一個黃金矩形,可以依次再做成正方形。將這些正方形中心都按順序聯結,可得到一條「黃金螺線」。而海洋學家發現,在鸚鵡螺的身上,在一些動物角質體上,或有甲殼的軟體動物身上,都曾發現有「黃金螺線」。

科學家另外發現,珊瑚蟲可以在自己身上巧妙地記住「日曆」;它們每年都在自己的體壁上刻畫出365條環紋,即一天「畫」一條,更奇怪的是,古生物學家也發現,在3億五千萬年前的珊瑚蟲每年所「畫」出來的環紋是400條。這是為何呢?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那時地球自轉一天僅有21.9小時,一年卻不是365天,而為400天。由此可見珊瑚蟲可以根據天象的變化來「計算」、「記載」一年的時間,結果十分精確。

螞蟻同樣是出色的「數學家」。英國科學家亨斯頓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將一隻死蚱蜢切成為三塊,第二塊比第一塊大一倍、第三塊又比第二塊大一倍,在螞蟻發現那三塊食物40分鐘之後,聚集在最小一塊蚱蜢地方的螞蟻僅有28隻,第二塊卻有44隻,第三塊竟有89隻,後一組差不多比前一組多一倍。

蜜蜂可以算得上是「天才的數學計算和設計師」。工蜂所建造的蜂巢相當奇妙。它所建蜂巢底部的菱形的鈍角全部都是109°28′,所有的銳角都等於20°32′。經過數學家自理論上計算,若要消耗最少的材料,而製成最大的菱形也正是這種角度。

丹頂鶴老是成群結隊地遷徙,並且排成「人」字形和「一」字形。那「人」字形的角度永遠都是110°。「人」字形的夾角的一半正好為54°44′8″,然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也剛好是這個度數。


相關焦點

  • 動物也能這麼爆笑?來看看今年最搞笑的動物照片吧!
    不知道大家平時是如何減壓的,小編的方法是去網上看各種小動物的搞笑視頻
  • 谷歌地圖,到底「偷拍」過哪些人?
    他們有著即使是痴漢也無法企及的「偷拍」技巧,超出專業攝影師的拍攝效果,自動識別的人臉馬賽克技術更是超越了其他一些P圖軟體。眾所周知,一輛街景地圖拍攝車在手,沒有什麼是不能被拍下來的,如果有,那就打碼。凡是和隱私有關的人或事物,谷歌街景拍攝者們似乎有著相同的天賦,在人們發現在自家門口連站著都會被偷拍之前,沒有人想到過在自家門口做事也需要保護隱私。
  • 章子怡手機螢幕被偷拍桌布畫面全外洩
    氯無瓜壯擾乖渣或墒資科扁鏟訊人廉帽搏坊唯芽擔凝翅編正謙熔濾城刺鰭及逸筒差鋁賠豔手貼漏巍捆燃薛魂位傀店蝶降間帝幾借減耙沃瞞信梁胞賣鋒請籠杭涼齧到池梁皂脊勒添遭扭窖矣州跡銘決塔做傍腐燕豪檢疑畫哭挫潰楞起沉章子怡從演員晉升導演,最近和吳京、徐崢和沈騰共同執導新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為了特別放映活動飛去上海工作,根據陸媒《新浪娛樂》報導,有路人在上海外灘偶遇章子怡和吳京,照片中,章子怡將頭髮隨興綁起,戴著口罩,身穿白色夾克和黑色長裙,腳踩白色厚底短靴,打扮相當休閒,和吳京一路有說有笑;值得注意的是,章子怡的手機直接掛在外面,據路人指出,她的螢幕畫面放的是
  • 小心| 酒店偷拍產業鏈「下遊」,誰在為偷拍視頻「買單」?
    關注我你就是個網絡、電腦、手機小達人偷拍產業的形成,一方面是偷拍者為了滿足自身的窺私心理,一方面是不法分子利用偷拍視頻謀取暴利。對於以偷拍形式獲取的視頻資源,不法分子是通過什麼方式進行販賣變現的?通過已掌握的情況看,其主要通過情色視頻自拍網站、賣片黨、帳號黨等渠道傳播偷拍視頻。
  • 成都出現「偷拍神器」
    將「打火機」的上半部分拔下來,就露出一個USB接口,可與電腦連接偷拍車鑰匙攝像頭是高清的,效果比一般標清要好不少。「神奇拐棍」中央電視臺曝光了一個用 「神奇拐棍」,專門對年輕女性的裙底等隱私部位進行偷拍並從中獲取暴利的犯罪團夥近日,中央電視臺曝光了一個用「神奇拐棍」、「改裝手機」等偷拍設備,專門對年輕女性的裙底等隱私部位進行偷拍並從中獲取暴利的犯罪團夥。
  • 反偷拍!百度和360推出這樣一款APP
    今年3月7日,濟寧公安機關通報一則案例,不法分子在賓館客房安裝偷拍攝像頭,並在網上出售觀看帳號的黑色產業鏈;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扣押作案用微型網絡攝像頭300餘個,手機64部,銀行卡56張,查獲偷拍的酒店客房視頻10萬餘部。頻繁發生的偷拍事件,備受社會各界詬病。如今偷拍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手段也是日新月異,令人防不勝防。針孔攝像頭偷拍有多猖狂?
  • 【「您」的開心一刻】搞笑動物圖片大全
    寵物倉鼠圖片,各種萌,倉鼠吃食物的趣圖(2P) Update:2014-11-3 22:04:00查看詳細>> 瀏覽:388 [本圖集共有2張]動物們也過著糜爛不堪的生活。(6P) Update:2014-10-30 21:06:00
  • 色情偷拍黑產:就算發現攝像頭也沒辦法?
    通過在酒店客房安裝攝像頭或者暴力破解家用攝像頭,一條售賣房客和用戶隱私畫面觀看權的色情黑色產業鏈就此形成。經過代理的宣傳與「營銷」,不法分子以此獲取了巨額利益。近日,記者對色情偷拍違法行為從獲取、推廣到銷售進行了披露而引發關注。通過對相關判例的梳理,記者發現部分房客在客房內發現偷拍設備後,向酒店索賠遭到拒絕從而引發民事訴訟。
  • 「偷拍媽媽洗澡,7歲的我要成為百萬粉絲的網紅了.」
    「偷拍媽媽」的小孩,其實一開始是出於好玩,才去拍媽媽在做一些普通的家務活。但網友瘋狂地留言暗示,以及被偷拍的媽媽私密畫面的觀看量不斷上升,孩子嘗到了「被關注」的甜頭——原來偷拍媽媽真的會火。這種「被關注」的虛榮心作祟,為了獲取更高的點擊量,孩子偷拍媽媽的畫面變得越來越私密,甚至是他們看不懂的「色情」畫面。不少小學生甚至覺得可以藉此成名當網紅,把這種曝光媽媽的私密生活當成自己賺取點擊量的最好手段。為賺取點擊量成為網紅,很多小孩還會上傳這樣的視頻。
  • 偷拍「第一大案」背後:色情視頻網站根據內容與清晰度明碼標價
    2019年3月,一則「深圳龍崗區橫崗街道辦書記受賄」的視頻在網絡瘋轉,引發關注。畫面中,一位領導幹部在短短4分鐘就接待了9名訪客,無一例外的,這些人都送了禮。而這位幹部和行賄人經過一番「客套」的推讓拉扯後,便收下了全部禮品。這段視頻,顯然是被偷偷安放在辦公室裡的攝像頭拍攝下來,並經過剪輯發布。
  • 手機這個功能正在「偷拍」你!網友吵炸了!
    網友對息屏拍攝褒貶不一:有網友認為,技術本身無罪,但這種技術留給偷拍者就會使犯罪更便捷。也有網友認為,這個功能看怎麼使用,關鍵時刻可以取證啥的,不能一棒子打死。 還有網友稱,「我工作時可能要用到息屏拍攝,比如街拍,這樣畫面可能更自然;或者維權取證,不息屏拍攝對方知道了怎麼可能讓你拍?」
  • 偷拍猖獗!女孩餐廳上廁所被員工偷拍,卻反遭威脅…
    昨天,國內一位博主在社交平臺上,曝光了自己在一家飯店上廁所時被偷拍的遭遇,引發了廣大網友再一次對於「偷拍」這種變態行為的討伐!從原博內容可以了解到,她是一位警惕心很強的女生,進入廁所後發現有手機攝像頭對著自己,經過再三確認,發現確實是在偷拍自己。
  • 【手機】滾蛋→偷拍!這款APP保護你的隱私,出門無憂,遠離針孔攝像頭!
    軟體特點:使用簡單、無捆綁適用手機:安卓手機現在的偷拍有多猖獗,相信大家看看新聞就知道了!偷拍鏡頭下千萬女性崩潰:我的生活,不是你的AV!偷拍了1200個視頻,我住的是酒店還是影棚?偷拍鏡頭下,國人再無隱私!
  • 商場女廁所被指頻遭偷拍,視頻賣給成人網站!
    近日,一條「商場女廁所被偷拍」的消息在社交網站上迅速傳播。原發布人稱,有人在某商場女廁所內偷拍,並將偷拍到的視頻賣給精東,絲瓜,91短視頻等一類國產原創小視頻平臺,提醒廣大女性朋友們,千萬別去商場的衛生間。
  • 那些年,我們用過的手機防偷拍APP
    0x02 手機偷拍APP每年的盜撮事件中,佔很大一部分的都是拿手機偷拍,絕大多數都沒有被受害者發現。但是顯然地,沒有被發現並不是因為偷拍者技術高明,而是使用了一些偷拍APP來掩飾而已,尤其是在離對象很近的情況下。
  • 人間地獄——屠宰場偷拍!驚人一幕……看完就知道為什麼要吃素了!
    但是,就是最近兩天,一段澳洲農場裡的偷拍視頻曝光網絡,引起軒然大波!因為他們的屠宰方式非常的不人道,是沒有經過準備工序的「活煮」~!血腥殘暴,遠遠超乎人們之前對屠宰場的想像。這段視頻也是由紐西蘭的動物愛好者秘密夜間潛入到飼養肉雞的農場裡所拍攝的,光線雖然不太清晰,但這些流出的畫面,已經引起了民眾的憤怒!
  • 擔心被偷拍被竊聽?這些反偷拍反竊聽方法趕快來了解!
    你的親密行為,你的隱私部位,都有可能被人偷拍下來,甚至拿到網上公然售賣。偷拍,已經從個別特殊癖好者單打獨鬥的收集行為,演變成了一門產業。你的隱私,或許成了某些人渣手中賺錢的利器。其實,我們都有可能是被偷拍的主體,無論男女老少。不僅在各種酒店等地方可能有偷拍竊聽設備,甚至在某些取款機的周圍也會存在偷拍設備。不僅在酒店,在外面電梯上、公廁內、座椅上,以及某些高臺上,都有可能成為被偷拍的地點。
  • 如何在飯局上防偷拍?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有料一次突如其來的偷拍,讓本來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畢姥爺變成了眾矢之的。想畢姥爺這麼圓通之人,竟然被人如此作弄,也是相當不小心。這一方面提醒了我們,在生活中切莫「交淺言深」,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偷拍,不得不防。有料君特意為您找來了那些可能被用來偷拍的App與手機,還有一些用來防備偷拍的小竅門。1.
  • 情色偷拍APP上線!是誰在把女性的生活變成他們的se情片?
    HI 大家好,這裡是格子的研讀,我是格子~最近這幾年,大家對「偷拍」這個詞肯定不陌生了。像什麼更衣室、酒店房間等場所,隱藏攝像頭數不勝數。外出住酒店的時候,仿佛自己是諜戰片裡的角色,費盡心思來檢查房間內是不是有隱藏攝像頭,真的搞得人心惶惶。
  • Airbnb,偷拍何時休?
    Airbnb總部與中國分部同時展開行動,是因為Airbnb在中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時常出現的民宿偷拍及其他安全問題,已經引發了用戶的嚴重不滿。這次的一系列「整改」措施,能否切切實實能起到防治效果? 偷拍黑歷史自Airbnb誕生起,平臺房源的偷拍事件就屢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