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無人機送貨這件事上,順豐再次將行業向前大大推進一步。
全文2800字,讀完約需要4分鐘。
這幾年,在全球範圍內,無人機物流成為物流和電商企業你爭我趕的競爭熱點。
美國的亞馬遜、谷歌、聯邦快遞、DHL、沃爾瑪,國內的物流巨頭順豐、中國郵政、韻達,電商巨頭京東、蘇寧,以及菜鳥都在布局無人機物流。
從最初的無人機網絡、無人機載物飛行測試,到不斷升級無人機載重和續航性能,提升通訊能力,申請無人機物流合法飛行權和無人機航線運營牌照,從國外到國內,無人機物流行業正在快速創新和發展之中。
無人機物流成為物流和電商巨頭關注的熱點,主要是出於幾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降低物流運送成本。
有研究機構發布研究報告稱,亞馬遜通過無人機配送快件,成本有希望降低到約1美元/件,僅相當於目前當日達業務的零頭。從全球範圍內來看,隨著無人機物流技術的不斷提升,行業的不斷成熟,有希望大大降低全球物流成本。
二是提升物流效率。
無人機在支線運輸方面,以及傳統的末端最後一公裡運輸領域,都可以發揮很大的優勢。在業內人士看來,無人機非常適用於偏遠地區和緊急件的派送,能夠有效的提高配送效率,減少人力、運力成本。尤其是一些海島,通過無人機運送藥品等物資非常方便,成本低廉。
不過,從技術研發到大規模商業落地,總有一段路要走。
無人機物流是傳統物流與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深度融合的產物,涉及到技術發展、空域管制、通訊信號、政策法規等多重環節,需要企業、行業和政府部門不斷創新和探索。
在國內,快遞巨頭順豐走在行業的前列。順豐是國內民營快遞物流行業的老大,1993年創立於廣東順德。在國內快遞領域中,順豐以速度快、安全、穩定、服務好著稱,在對運送品質要求極高的商務件領域佔據絕對的老大地位。
如果回頭看順豐20多年發展史,順豐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對技術創新極為敏感。2003年,王衛以7000元人民幣的高價,從韓國進口了一批巴槍,也就是小哥手裡的手持數據終端設備,在當時中國的民營快遞公司中可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此後順豐在數字網絡傳真機、GPS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資料庫、貨運航空公司等等領域,不惜血本做技術投入。在發展無人機物流方面,順豐依然是行業先行者。
2012年順豐創始人王衛就提出了發展無人機物流的構想;2013年9月在廣東進行了順豐無人機測試;2015年自主研發第二代飛控導航系統成功;2017年獲得國內首個無人機物流合法飛行權;2018年獲得國內首個無人機航線運營牌照。
可以說,在無人機物流方面,順豐已經遙遙領先。最近,順豐在打造行業標準,引領行業發展上,再次帶領行業向前邁進了一步。
6月8日,順豐旗下無人機運營公司豐鳥航空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發起並將聯合行業內其他有影響力的組織,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共同開展大型物流無人機通用測控數據鏈、通用地面站等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
除此之外,雙方還將共同推進大型物流無人機通用測控數據鏈、通用地面站的研發和示範應用,聯合建設飛行測試走廊,開展常態化物流作業,為相關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積累數據和打造示範效益,促進我國大型物流無人機行業發展和成熟。
在行業之外的人看來,可能會覺得有些生澀,但對行業來說,這卻是了不起的進步。如果我們把無人機比作風箏,最重要的是手裡的那根線,線的一端是地面站,負責操控和指揮,線的另一端是無人機。
地面站是無人機駕駛員獲取和感知無人機飛行狀態,並對無人機進行操控的地面支持設備;測控數據鏈則是保障無人機和地面站的數據通訊,確保無人機在視距和超視距飛行時全程處於可控範圍,實現安全可靠的飛行的必要手段。
長期以來,無人機的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均由無人機廠家採用定製化方式生產,與具體型號的無人機深度綁定,無人機廠家乃至同一廠家不同型號無人機之間的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均無法實現通用化。這就給行業提出了很大的難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民用無人機公司、技術方、服務提供商、物流和電商公司進入這個領域,兼容性問題日益凸顯,行業標準亟需制定。此次順豐聯手中國電科54所推動測控數據鏈、地面站的通用化、標準化,對整個民用無人機行業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廠家有可能降低30%到40%的成本,提升全行業的效率。
就在此前不久,豐鳥航空還聯手中國移動四川公司、華為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聯合推動5G網絡在無人機聯網方面的應用。目前由於技術限制,大多數無人機採用視距通信方式,也就是說必須得在眼睛能看見的範圍內飛行,這對於長距離支線物流無人機的應用來說是個很大的障礙。
未來5G網絡更大的帶寬將使信息的傳送能力更強,超低時延意味著對無人機更加精準的控制,行動網路海量的站點資源可以為無人機提供從點到線再到面的立體覆蓋,進而實現無人機超視距控制,隨時掌控無人機的位置和空閒狀況、安全狀況等等。所以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對行業來說非常重要的事。
順豐在無人機物流領域大手筆的投入,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背後是順豐更為宏大的戰略發展布局。
順豐是商務件領域的絕對老大,以快速、安全、穩定著稱,為了確保這一點,順豐打造了「天網+地網+信息網」的布局。在天網方面,順豐是國內民營快遞公司中最早租賃飛機進行快遞運輸的公司,也是最早擁有自有貨機的公司。
目前順豐自有貨機數量達到40餘架,在同行中遙遙領先。順豐還在湖北鄂州打造了一個貨運航空樞紐,建成中國版的孟菲斯,以鄂州機場為中心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路航線網絡。
在順豐未來的構想中,順豐快件將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即便是地形複雜或偏遠地區也不例外,完成對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空網覆蓋,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
總結起來就是,順豐要用大型有人運輸貨機和無人機相組合、連接,共同構成一個空運網,發揮不同機型的優勢,完成對全國區域的覆蓋。
未來,順豐不僅有全國最大的大型貨機中轉樞紐,實現幹線運輸,還將有一個指揮調度無人機的中心,完成城市支線和最後一公裡的運輸。所有這一切都保證了順豐在「速度快」這個核心競爭力上的不斷加固。
看清楚了這一點,就能理解順豐為什麼在無人機領域做了這麼大投入,並且會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推動無人機物流行業向前發展。
目前順豐在無人機研發方面進展迅速,順豐的中小型無人機、大噸位改裝無人機相繼亮相,無人機機隊已初見規模。5月份還有媒體披露,順豐正籌集成立一個1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無人機科技基金,預計兩個月後可以完成募集,所有這些都讓順豐在無人機物流領域成為行業的領先者。
在順豐之外,亞馬遜、菜鳥、京東、蘇寧等都在布局無人機,但由於各種現實障礙,目前還處於摸索期和小範圍試飛階段。行業的整體進步有賴於各家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行業標準化的建立。
希望無人機物流的大規模商用不會太遠。
與作者交流
加微信號:zhaojicheng4218
更多互動,請關注新浪微博:趙繼成
訂閱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搜狐、網易、ZAKER、新浪看點、大魚號:趙繼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