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網,感觸最深的道理:交流是需要基礎跟成本的。
有次在知乎看見一個人寫一個答案,內容寫的很好,分享了自己如何衝破低谷,逆襲重新掌握自己生活節奏的經驗,真誠、正能量,也很具有參考價值。評論區有人質疑他分享的經歷不真實,為了證明自己,他先po學歷證書、以前的工資條,後來又補自考的成績單、新學歷證書、新工資單、銀行流水、信用卡截圖,我看著是很懵逼的,《讓子彈飛》中割腹只為證明一碗麵的老六,在知乎有很多。無論表達什麼,總是有人質疑的,知乎的人大都善良,想證明自己,所以答案改到最後,有一半內容是為了應對評論而不斷更新的論據,蠻心酸的。
到最後其實也說服不了質疑的人,因為他們早質疑別人去了。
我以前經常回答英語學習的問題,充滿了各種質疑,每天都要回復、討論、說服、證明自己,可實際上意義不大。
我舉個例子:
手機控有很多種,有的喜歡玩硬體,擅長分析各種配置、跑分、評測;我是那種喜歡玩弄手機軟體的手機控,經常下載各種新手機App把玩,尤其是英語學習類的App。過去幾年,幾乎用過ios系統下的每一個英語學習App,而且每一個都玩了很久。
手機App跟傳統書籍相比,增加了語音、圖片、視頻,除了表現形式更豐富以外幾乎沒區別,但很多人都批評用手機App就是浪費時間、假裝學習巴拉巴拉,因為我喜歡推薦手機App,被各種批評嘲諷過。後來自己學乖了,就儘量少推薦這些App了。
但實際上手機的英語學習App,只要挑選合適,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App,學習效果有奇效。
我很喜歡英語語法,語法是在一門語言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才慢慢梳理總結的,總結活潑的語言表達,這種邏輯感特別有意思,喜歡看各種各樣的人梳理英語語法的描述,算興趣愛好。
很多App,ios系統要換到北美區才能下載,日常App更新又得換回來,很麻煩。安卓手機就方便得多,Play Store裡各種各樣的英語學習App,語法、詞彙、俚語、寫作,很豐富。符合我的興趣,有空就翻找各種App,每每都有新的收穫。
我小米Mix2裡面裝的部分App
坦白講,論使用手機App,在英語學習這一塊,我算大神級別的。但如果真推薦這類App,就會被一群人追著批評,懷疑學習效果、懷疑使用時間,可實際上手機App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具體量化自己的學習時間。
很多人反對使用App學英語的邏輯是:我學英語的時候從來沒用過一個App,跟「我從來不背單詞」是一類。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內容,既然有意思,就必然可以分享、討論、交流,但交流是要有基礎和成本的。
共同的訴求、興趣、門檻一致才能討論,對一個還在抱怨智慧型手機毀掉生活立志戒掉手機的人,自然是對牛彈琴;但如果是興趣相同的人,一起分享玩機經驗,爽極了。自然也能說服興趣一般的人嘗試,但這是交流成本,等於督促人嘗鮮,跟「推廣」一樣的工作,費精力,且浪費自己時間。
以前寫東西經常困惑,有一些反饋讓人太困惑。自從徹底明白了交流需要的基礎與成本,再也不困惑了。每一個寫東西的人,其實都試圖傳遞自己的觀念、影響讀者。寫出來的東西是主體,它是建立聯繫的基礎,讀者閱讀建立聯繫,是否有意義是寫作者與讀者雙方的評定,好與壞、有意義的程度都只是修飾,是程度。
寫自己想寫且確認自己能表達清楚的內容;
寫出來的內容有針對群體,只按針對性的吸收反饋;
只願意跟能交流的人交流;
不願意付出極大的成本去交流;
換到生活中各個環境都是一樣的,無論你做什麼決策,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不是每一個聲音都要可以去聆聽,也不是每一個反對都要去說服。
對於需要學英語對手機App不排斥的人,可以自己探索各種各樣的學習App,自己冒險式的嘗試,這樣的學習才是充滿樂趣的,並非就一定要有人專門推薦的。
學習APP推薦,Duolingo
學習APP推薦,Memory Helper
學習APP推薦,英語流利說,03
背單詞的App推薦,樂詞
我最想推薦的英語學習App:「詞根詞綴詞典」
在公眾號,自己的地盤,推薦過以上幾個App,每一個都是我使用半年以上且有明顯學習效果的。我一直強調,要分階段安排學習計劃,也要分階段選擇學習App,我之所以用那麼多亂七八糟的App,是近四年的時間緯度,本質上每天常用的也無非兩三個而已,隨著自身的進步換不同的App搭配,都只是起輔助功效。
如果不能流暢閱讀英文,我公眾號推薦過已經未來繼續推薦的,值得參考;能流暢閱讀英文後,完全可以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自己去發現。
Ps:
不提供任何跟手機安裝相關的問題解答,網上相關的教程很豐富,自助。
/ End
期待美好的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