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體+網際網路+新零售,全球最快 7 年營收超 1000 億元,全球惟一一家智慧型手機保持高速成長的主流品牌,生態鏈物聯網市場份額第一,新零售小米之家坪效 24 萬/平全球第二,若移動網際網路下一階段萬億物聯網產業爆發,有望成為下一個蘋果帝國!
成立 2 年營收超 10 億美金,成立 4 年營收超 100 億美金,成立 7 年營收超1000 億元
小米僅用 7 年時間營收超過 1000 億元,超過 Google、Facebook 等全球科技巨頭
創始人團隊
2. 商業模式——鐵人三項
小米商業模式是鐵人三項:硬體+網際網路+新零售
三項中均有建樹
商業模式的核心競爭力是進化力
3. 盈利模式——低利潤率硬體+高利潤率網際網路服務
高性價比硬體滿足 80% 用戶 80% 需求
大眾產品高質化,高端產品大眾化
硬體引流,網際網路服務盈利
網際網路服務以佔 20% 的收入,貢獻了 40% 的利潤
網際網路服務毛利率 60% 以上
向同仁堂學習——貨真價實有信仰
同仁堂司訓:「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意即做產品,材料即便貴也要用最好的,過程雖繁瑣也不能偷懶。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意即你做的一切,只有你自己的良心和老天知道。
向海底撈學習——口碑源於超預期
口碑的核心是超越用戶的預期,好東西大家會心甘情願地幫你推廣,口碑不是新媒體營銷,其本質是認真琢磨產品和服務怎麼能夠打動消費者。
向沃爾瑪、Costco學習——低毛利、高效率
52 年前,老山姆在家鄉創辦了一個雜貨店。他發現那時美國流通行業的平均毛利率是 45%,這其實是很黑的。老山姆就想,我能不能只賺別人一半的錢,只做 22% 的毛利率呢?天天平價,銷量可以是別人的好幾倍,肯定能掙錢。結果,沃爾瑪用了三十年就成為世界第一,這就是高效率。
Costco 好市多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所有的東西定價只有1%~14% 的毛利率。任何東西的定價要超過 14% 的毛利率,就要經過 CEO 批准,還要再經過董事會批准。
盈利來源主要是會員年費,薄利多銷、快周轉、高效率奠定 Costco 產品低價高品質基礎,持續保持會員粘性。
向蘋果學習——打造小米帝國
蘋果目前市值 9200 億美金,排名全球第一,其模式為 iOS 系統 + iPhone手機等硬體 + 軟體應用服務。
2017 年 services 銷售額 91.9 億美金,同比增長 31%,增速是過去 3 年裡的新高。在整個蘋果的運營利潤裡,iPhone 可能貢獻 50%-60%,services 貢獻 30%,其他業務 10%-20%。
硬體鋪量,軟體盈利,這個模式蘋果已經證明是成立的。
全球手機整體進入存量時代,年複合增長率在 5% 以下
新興市場增長較快,有望達到 10%
小米是惟一一家高速成長的主流品牌,2017 年增長率高達 97%
2017 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為 7.2%,排名第四位,落後於華為(10.7%)、三星(18.9%)、蘋果(19.7%)。
但小米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比上升 97.4%,成為了全球唯一一家在四季度同比出貨量上升的手機公司
小米是全球惟一一家銷量下滑後還能反超的手機企業
6. 智慧型手機產品組合全面,但高端化效果不佳
智慧型手機產品組合全面
但銷售單價持續走低,依靠小米 Mix 和 Note 系列手機高端化效果不明顯
從 2018 年開始,伴隨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的進步與一批領先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即將步入高速發展期,我們認為國內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到 2020 年可達 1.12 萬億元
小米生態鏈投資圈層從手機向手機周邊產品、智能硬體、生活耗材進發
生態鏈 2017 年營收突破 200 億元
截至 2018 年 3 月 31 日,小米通過投資和管理建立了超過 210 家公司組成的生態系統,其中超過 90 家公司專注於研發智能硬體和生活消費產品,其中包括華米、青米、智米等上市企業,也有紫米、納恩博、智米等超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8. 生態鏈原則——螞蟻市場、參股不控股、航母級支持、協同優勢
螞蟻市場兩大特徵
1)產品供應鏈體系成熟,行業進入門檻不高,大部分企業選擇了低價生存策略,產品普遍質量不高
2)少數質量上乘產品由於規模偏小,只能選擇高毛利,同時由於流通環節過多,價格偏高
參股不控股
小米生態鏈公司有些是成熟企業,有些是創業公司,創業公司一般在天使輪或者 A 輪介入,對於產品本身很成熟的企業也會考慮成立合資公司
鼓勵生態鏈公司和外界的合作,除了打上小米品牌的產品,生態鏈公司也可以推出自有品牌的產品
產品遵從小米統一性價值理念即「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尤其希望在外觀和工業設計上所有生態鏈屬於小米和米家品牌的產品能保持統一風格。
提供航母級支持
竹林效應產生協同優勢
對衝波動性
生態鏈首家 IPO 企業——華米科技
華米科技是智能可穿戴產品提供商,2017 年智能可穿戴產品出貨量 1810 萬,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佔比 13.6%,僅次於蘋果,國內市佔率第一。
小米主打性價比,生態鏈硬體建議零售價比市場同類產品價格的 50% 還要低
減少SKU
簡化設計
規模效應
費用率控制能力領先,奠定高性價比基礎
小米承諾未來硬體綜合淨利率不超過 5% ,營業開支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低於 10%
2017 年存貨周轉天數 45 天,接近沃爾瑪水平,正逐步縮小與 Costco 的差距
硬體產業鏈較長
進軍白電市場失敗
白電是相對於黑電的一個分類,指的是冰箱、空調、洗衣機這類白色外觀的家用電器。白電行業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高毛利率,比如代表企業格力、美的、海爾三大巨頭,整體毛利率都超過了 30%。
2014 年 12 月如日中天的小米,以 12 億元入股美的,聯合推出了一款智能空調,可以實現「一鍵操作」、「一手控制」等功能,還能連通小米手環,設置回家後自動開機,入睡後自動睡眠模式,定價 3099 元,相比美的其他系列產品並沒有體現出性價比優勢,最終市場反響平平。
2017 年 8 月,小米生態鏈企業智米推出空調產品,定價 4399 元,除了 MUJI 風格的外觀設計之外,毫無競爭優勢。
兩次失利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小米無法獨立參與到元器件的採購和生產,在供應鏈上沒有話語權,也就拆不開行業的技術黑盒。
白電行業的高毛利率,本質上來自於供需兩端的信息不對稱,尤其是核心部件壓縮機的技術參數。
白電產品的用戶場景,某種程度上依附於家裝行業,購買低頻的特徵又要求企業一次性賺夠。
即使考慮雷軍研發背景,研發費用率仍然偏低,需要改善
網際網路服務行業市場規模超萬億
零售、廣告、遊戲、金融、應用程式商店是前五大細分市場
小米布局全面
12. MIUI 用戶突破 3 億,ARPU 潛力較大
MIUI 用戶突破 3 億
網際網路業務收入持續增長
每用戶平均收入 ARPU 潛力較大
物聯網是移動網際網路下一階段
物聯網市場規模超萬億美金
小米物聯網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小米生態鏈連接超過 1 億臺互聯設備,市場份額 1.7%,領先於蘋果(0.9%)、亞馬遜(0.9%)、三星(0.7%)、谷歌(0.6%),全球第一
小米生態鏈智能硬體每天採集多樣化的大數據,具有人工智慧先發優勢
消費升級是宏觀趨勢
智慧型手機分發渠道跟隨消費升級變遷
品牌塑造——AISAS、飢餓營銷、構建用戶參與感
分銷商數量持續增長
小米線下店主要有四種形式,一是自建自營的小米之家,人、貨、場全部由小米提供;二是他建自營的專賣店,人、貨由小米負責,場由合作夥伴搭建,雙方採用分成方式合作;三是他建他營的授權店,人、貨、場都由合作夥伴出;四是小米直供店,也稱為小米小店,合作方從專門的渠道拿貨,自負盈虧。
2016 年小米線下渠道快速擴張,自營零售體驗店小米之家在全國和海外數量爆發式增長,目前全國小米之家數量已經達到 359 家,2017 小米之家收入達到 10 億美金,預計 2018~2019 年小米之家銷售額將超過 230 億元、420 億元。
坪效 24 萬/平逼近蘋果
坪效 = 流量 * 轉化率 * 客單價 * 復購率 / 面積
16. 海外收入高速增長佔 28%
印度第一
印度是小米新零售的第二主戰場,2018 年 Q1 市場份額 31%,穩居第一
印度市場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每年手機出貨量近 3 億部,而智慧型手機比例尚不到半數,依然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2017 年營收 1146 億元,同比增長 67.5%,智慧型手機佔比 70%
2017 年毛利潤 151 億元,手機 71 億佔 47%,網際網路 60 億佔 40%,生態鏈 20 億佔 13%
整體毛利率 13%,網際網路服務毛利率 60%
股權結構如下
優先股(Preferred stock)定義為股份公司發行的、優於普通股股東分取公司收益和剩餘財產的股票,是一種介於股票和債券之間的混合證券。
小米上市前進行了六輪融資,方式為發行優先股:
雷軍、林斌持股比例分別為 31.1%、13.3%,合計 44.4%。由於A類股票的投票權十倍於 B 類股票,兩位創始人的投票權分別為 55.64% 和 30.04% ,合計達 85.64%
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
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要按國際會計準則(IFRS)編制報表。IFRS將優先股視為金融負債,這部分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需要計入當期損益,最終影響利潤。
如果企業的估值上升,那麼,帳面金融負債會上升,由於此處處於負債項,負債增多,在利潤表中,就會體現為利潤降低;反之,如果企業估值下降,負債中的金融負債減少,體現為利潤增加。
等到上市後優先股轉為普通股,才不會再影響公司利潤,這筆實際並不存在的「帳面虧損」就會消失。
將手機+生態鏈+網際網路 SOTP 分類加總,考慮 PS 市銷率,參考可比公司估值,並鑑於香港恒生指數 PE 市盈率,綜合估值 700~1000 億美金
打賞 10 元進群,100元獲取完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