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2011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宋春暉便投入到黑體研究工作中,這一幹就是10年。為攻克技術難點,他不知有多少個白天與真空艙為伴,數不完有多少個夜晚在實驗室入眠。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在宋春暉的苦心鑽研下,一項項難題被攻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303所快速響應紅外測溫儀廠商的黑體生產需求。宋春暉作為抗疫用黑體項目負責人,帶領團隊集智攻關,數千套面源黑體如期交付多家測溫儀廠商,為疫情防控築牢堅實屏障。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航天人的實幹精神。這個小夥子,行!
2020年初,一場驚心動魄的抗擊,用於發熱人群快速篩查的紅外成像測溫儀構築起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紅外成像測溫儀等非接觸式測溫設備必須配合高精度標定面源黑體使用,以便為其提供實時溫度標定標準,否則其測溫準確性很難保證。
宋春暉所在的空天光學計量測試中心黑體研發團隊在黑體相關產品研製領域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大年初四,在產品研製生產過程中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他主動放棄在家中陪伴妻子和年幼的女兒,提前結束休假,全身心投入一線研產工作;他以質量為根本,精心設計,精益生產,認真把控機裝、電裝、調試、計量等每一個環節;他常常不顧疲勞,在深夜組織團隊召開視頻討論會,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經過不懈努力,首批試製的9套抗疫用,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均獲得用戶的高度評價。
為滿足某紅外相機地面定標測試設備的市場需求,宋春暉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領團隊成功研製有效口徑為1.5米×1米的大口徑真空面源黑體。如此大口徑的高精度真空定標黑體的研產在國內真空紅外定標領域屬於空白項,而相關核心技術均被少數發達國家壟斷。他沉下心,從調研大量文獻開始,通過各類條件苛刻的工程試驗對技術可行性進行反覆驗證,逐步掌握了高精度真空溫度傳感器及加熱片設計的關鍵技術。為了攻克傳感器安裝工藝、高精度分區控溫等難點,最終研製成功的大口徑真空黑體的溫度範圍、升降溫速率、溫場均勻性等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研製生產到完成大型空間紅外相機標定試驗共歷時9個月,這期間也是宋春暉妻子懷孕產子的關鍵時期。在他心目中,工作的事再小都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他克服個人困難,未休一天產假,一直堅守一線,「有問題找小宋」已是該項目研製過程中的常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航天人的實幹精神。以該大口徑真空面源黑體作為空間環境紅外定標標準的產品如期交付,對方單位對宋春暉和他的團隊豎起了大拇指。
2019年,宋春暉所在的團隊接到了一項新的科研生產任務——新型拼接式黑體研製。與一體式黑體相比,保證拼接式黑體的溫度均勻性、穩定性等指標將面臨更大的技術挑戰,該項技術在國內也鮮有突破。他又作為工程研製組組長和該項目的總負責人,勇於創新、直面挑戰,憑藉紮實的紅外輻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黑體研製工程經驗,在充分掌握黑體紅外輻射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創新設計理念,開創性地完成了以便捷式拼接機構為核心的高均勻性拼接式黑體輻射板設計,為新型拼接式黑體順利實現各項技術指標的可實現性和可測試性奠定了堅實基礎。除了在前期總體設計階段的嘔心瀝血,他在產品投產和零部件外協外購過程中,為保證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無數次與相關廠家技術人員針對工藝規程等進行技術溝通。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系統驗收、產品裝調、實驗室環境下的指標考核等環節,達到了新技術研發與新工藝適用的一次性成功。
宋春暉秉承提升303所光學測試類產品的技術水平和在光學測試領域的行業地位、佔領國內相關領域更大的市場份額為目標,在本職崗位辛勤耕耘、執著進取;同時,他也將在光學測試產品系列化、通用化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縮短生產周期,為促進303所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文 | 張超
圖 | 子衿
編輯 | 子衿
審核 | 黨群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