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開放三胎,評論區留下10000句髒話:你還敢生嗎?

2021-02-07 知否大叔
















文 / 大叔

來源 /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這個話題被網友刷爆了。


話題持續發酵,直至今日,閱讀量已達到驚人的6.7億,評論數更是達到了8.5萬條。



二胎政策開放沒幾年,這三胎政策就又提上了日程。對此,網友表示憤慨:


「婚都結不起,還生三胎?」


「專家是不是沒在人間生活過?」



還有網友說:


「房價降下來,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生什麼生,知不知道女生生孩子會丟工作啊?生孩子成本太高,沒保障誰敢做夢。」



專家談:任何鼓勵生育的做法都值得鼓勵。


網友:專家是不是離生活太遠了,不了解民情,只會研究數據。


先不說到底生不生三胎,就從現如今的數據來看,就連二胎都很少有人生。


2016年開放二胎政策後,出生率小幅度上升。


2017年出生率又開始明顯下降。


尤其是在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率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


2020年,中國人口報告顯示:少子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21世紀中國面臨的最大灰犀牛之一。


圖表資料顯示,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滑,預測2030年,將降至不到1100萬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恆大研究院


儘管社會不斷鼓勵要開放全面生育,但很多年輕人還是不願意生娃了。


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是他們不願意生嗎?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這是B站上的熱門問題,同時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討論到的話題。


養不起,是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的原因之一。


因為養孩子的每一步都需要金錢來支撐,除此之外,忙於生計的年輕人並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孩子一般會給家中的老人帶。


廣東有一位阿婆,長年奔波兩地幫兩個兒子帶娃,積勞成疾,患上了很嚴重的抑鬱症。


有一次孩子趴在椅子上曬太陽,從椅子上摔了下來,頭上起了個大包。


兒媳婦回來看到孩子受傷了,就說了幾句很難聽的話。


患有抑鬱症的阿婆越想越委屈,一時沒想開,半夜抱著年僅三月的孩子從陽臺上跳了下去。



這樣的悲劇,任誰看了也忍不住揪心。


這時候有人可能會抬槓,自己的孩子自己帶,讓老婆當全職媽媽不行嗎?


全職媽媽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


有一個全職媽媽哭訴:


「每天一邊帶娃,一邊洗衣服拖地,24小時都在圍著孩子轉,透支精力,透支體力,最後還要被人嘲笑沒工作…」



現如今,新時代女性都受過良好的教育。


越來越多女性意識到經濟獨立的重要性,她們不想成為沒有自己人生的女人。


要麼是一面帶娃一面工作,要麼就是選擇不生。


很多年輕人了解到這種情況,心裡對生孩子更為牴觸。


有網友自嘲:這代人有點意思,計劃生育導致我們沒有兄弟姐妹,等我們長大了又鼓勵多生,這就意味著一對年輕夫妻要養四個老人加三個孩子。


多少錢生?生了誰來養?住哪裡?這些赤裸裸的現實足以壓垮一個人。


結婚都是問題,更別提生孩子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無法避免的話題:產後抑鬱。

 

劉璇在《新生日記2》中講述了自己曾患產後抑鬱的經歷。

 

「不想跟任何人說話,任何人說的話跟我都是相反的。」


「沒有人關心我,沒有人理我。」


「想要逃避現實,感覺與別人隔著一道牆,無法與家人朋友正常溝通,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劉璇是一個素質極強的運動員,在沒有生孩子之前,是個十足的樂觀派。


即便是強大如她,在產後的那段時間心態也是崩潰的。


她在微博裡寫道:「寶寶一哭我就很煩躁,想逃避,甚至還有想把寶寶送人的想法。」


患了產後抑鬱的新生媽媽們,就像是生了一場幾乎沒有人能理解的病。


哪怕是親密無間的丈夫,都無法感同身受。






就在前陣子,鄧超發微博說:「世界上最繁重的工作就是當母親的工作。」



我們從生下來,就覺得媽媽是無所不能的。


她每天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不怕黑,也不會掉眼淚。


這難道是天生的嗎?


不,不是的。是歲月,是母愛,讓她變成了現在這個模樣。


母親這一工作最繁重,最費心血也最光榮。


選擇不生孩子沒有責任心,正是因為太有責任心了,才會更理智的看待這個問題。


因為現在的社會,年輕人生娃不僅要考慮物質基礎,還要考慮精神因素。


在大叔看來,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盲目的生孩子,那才是沒有責任心的一種表現。


但還總是有人說,不生孩子怎麼能行,養兒防老,傳宗接代。


《天道》裡王志文有這麼一句臺詞:


如果生孩子是為了養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 自己,那是交換。等不等價還兩說呢。



生或不生孩子,是權利而不是義務。


別忘了,在我們是父母之前,我們首先是自己。


因為生孩子這件事,本就該由個人自主決定。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夠不隨波逐流,過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福利時間:


為回饋粉絲,大叔推出派發大紅包活動

後臺向我發送:【紅包】參與




* 作者:大叔,前航空公司職員。身高1米86,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文章首發於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發送朋友、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相關焦點

  • 「三胎」政策放開,評論區1000句髒話:生孩子前,從沒人告訴我這些
    有位二胎媽媽的心裡話更是引爆了朋友圈——原來,三孩生育政策出來的當晚,她就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果然懷了三胎,而且已經臨近預產期。然後,她直接急哭了!朋友圈的最後,這位媽媽的一句話更是扎心——「只有女人知道,生養一個孩子,對她意味著什麼」
  • 在廣州,要有多少存款才敢生三胎?算算這筆帳,看完扎心了
    前段時間的「兩會」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計生委從國務院機構名稱中消失了這是否意味著全面開放三孩的信號?不過這建議一出紛紛引來網友吐槽別說二胎三胎,我表示一胎都不敢生下面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評論一胎都養不起,還三胎?@鄰家三妹妹:夫妻倆加起來一個月兩萬多點,生個女兒三歲一個月都要開銷小一萬,你還要我生二胎三胎?全家吃土?
  • 開放三胎之後,女性地位會改變嗎?
    但很多男性是發自內心喜歡這種自己事業有成,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回家喝湯,在外喝大酒的生活方式。因為這樣的一個循環,所以男性在社會上毫無後顧之憂地在拼搏事業。他們只需要擔心一點,就是自己的事業夠不夠好。而女性就不一樣,女性要去拼搏事業,首先要放棄的是家庭。生育一個孩子,且不說生理上的十月懷胎,生完餵奶。
  • 2021生三胎補助政策發放政策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一、專家:生三孩應每人每月獎勵5000元具體是怎麼回事?中國目前的主力生育人群,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85年的,不能指望90後00後,要儘快抓住最後的主力生育人群還允許的時間窗口,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比如攀枝花前段時間發500塊錢,生三孩四孩的每月每人發500塊錢,這都是對的。
  • 2021生三胎補助多少錢?
    一、2021生三胎國家補助多少錢?                 截止2021年8月16日13:50分,國家針對生三胎家庭並沒有公布統一的補助標準。但任澤平專家表示,未來在一線城市生三孩每人每月獎勵3000-5000元的現金,這也意味著生三孩補助也將落實。
  • 儘快「開放三胎」?網友吵翻了!深圳人,你敢再生一個嗎?
    當我們還在猶豫要不要生二孩時「放開三孩」政策可能就要來了//最近,一則關於「放開三孩」的建議
  • 黃磊兒子近照首曝光,側臉超像爸爸:生下三胎的孫莉,是真的幸福嗎?
    所以,對於專家建議生三胎的情況,作為女性的我們,究竟該不該認同甚至是支持呢?沒被愛情包裹的女性真的適合生三胎嗎幫媽想說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適合生二胎甚至是三胎,特別是不被愛意圍裹的女性。生不生三胎本身就沒有唯一的答案對於專家建議生三胎的提議,很多網友表示:生二胎三胎?我是吃飽了撐的,還是腦子被門擠了?我是口袋裡錢花不出去,還是精力旺盛到無處發洩?
  • 2021年預計出生人口僅1千萬,專家建議現金補貼,部分地區補貼達4萬
    但是緊隨其後的下降,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其實問題不是出在開放二胎方面,而是因為人們根本不願意生育第一胎。生育意願的降低,其實有很多因素影響,例如當下時代的女性,更加注重自己的事業,而生孩子必然會影響工作,因此女性也不願意生;再加上如今房價居高不下,於是年輕人紛紛躺平,更別提生孩子了。
  • 李子柒薇婭新身份遭曝光,評論區的10000句髒話打了誰的臉?
    「我是更看不上青聯委員會了」       從她的視頻裡,我知道了所不了解的中國文化,那些文化令人心生嚮往。李子柒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內心越富足,生活是質樸。說到薇婭,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她和李佳琦一樣,都是直播賣貨的大主播。縱使她的推銷技巧一流,粉絲千萬,又憑什麼可以當選全國青聯委員呢?「一些人一直認為主播就是說假話,賣假貨,惡意炒作,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 胎便┃胎寶會吃翔?胎便是啥你知道嗎?
    胎便,顧名思義,就是指的是胎兒的糞便,包括胎寶寶的腸道分泌物混合著腸壁上皮細胞、胎毛、胎脂、膽汁黏液等。胎寶寶5到7個月大時,大小腸之中會產生墨綠色的胎便,臨近分娩時胎便會越積越多。為什麼胎寶寶會在羊水中排胎便?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寶寶的越來越成熟,胎便漸漸下移靠近肛門,當肛門擴約肌一松一放,胎便就排出去了。
  • 年輕人,你們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 循跡曉講
    |官媒海外版《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圖源於網絡因此很多專家發出「生孩子是家事,更是國事」,呼籲大家要多生孩子,甚至有人提議放開三胎政策以應對少子化老齡化帶來的結構性危機。 除了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以外,大家潛意識裡「很能生」的農村人口,現在同樣也面臨著「生得起養不起」的困境。 不論是城市裡的土著,還是定居城市的外來人口,他們都要面對結婚生子後的巨大經濟壓力,這種壓力成為天然節育器,讓他們不想結,不敢生。
  • 三胎超快順產日記,沒想到生孩子這麼快
    經過兩個人幾天的掙扎,上網爬文(比如意外有三寶的媽媽會如何選擇...等等),突然一個如果是要拿掉小孩的念頭閃出來,立刻難過的眼淚幾乎就要奪框而出了,所以,我們決定無論經濟是否難過,一定要留下他! 這是我們的責任不是嗎?!尤其當超聲照到胚胎有心跳之後,更是真實感覺到他的存在。
  • 6歲男孩決心為妹妹赴死:為什麼生二胎,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小時候你寵愛我,長大了我保護你。為什麼要生二胎?也許有人說,二胎家庭難免雞飛狗跳、矛盾重重。但那些相愛相殺的日子,又何嘗不是一種溫暖與陪伴呢?有一次,胡可和小魚兒聊天。胡可問小魚兒:你覺得兩個孩子好玩嗎?小魚兒答:好,可以一起玩!但也不好,老大會打老二,比如哥哥會打我!
  • 為什麼育兒專家的孩子都是女兒?李玫瑾的「理論」翻車了……
    還真別說,有網友做了一張統計表。大家熟知的育兒專家,像李玫瑾、尹建莉、凱叔等,一胎還真都是女兒。有的父母后悔不已:自己當初就是迷之自信,生了二胎後才清醒地認知到,原來是一胎幸運地抽到了天使寶寶而已。我老公二姐家姑娘就屬於別人家孩子,家庭群裡最熱衷分享育兒知識的就是我老公二姐,儼然育兒專家。她只是生了個好養的孩子罷了,跟養育不能說無關,但她也只是沒做啥離譜的錯事(我對她的水平有清晰認知)。」
  • 英特爾處理器有「後門」 你還敢用嗎?
    點擊上方「電腦愛好者」關注我們你的電腦搭載了什麼處理器
  • 生完第一胎後,間隔多久可以生二胎?
    隨著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很多孕媽媽也會諮詢有關二胎的問題,其中最常問道的就是我打算生二胎了,那麼第二胎和第一胎間隔多久比較合適呢?在這裡,首先我要問的就是你第一胎是順產還是刨腹產,那麼我們先來說說順產,如果第一胎你是順產,單從生產方式來說,第二胎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時間間隔要求。
  • 試管嬰兒生雙胞胎好嗎?機率有多大?
    一般情況下,一對夫妻生下一對雙胞胎是件非常喜慶的事情,所以不少不孕不育的夫婦嘗試試管嬰兒雙胞胎。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適合懷雙胞胎的,是否能懷雙胞胎是需要根據子宮大小、子宮內膜各方面情況才能決定的。  試管嬰兒雙胞胎好嗎   生下雙胞胎固然是件好事,但是這對母親和嬰兒都會到來很多風險。懷孕雙胎和多胎的母親妊娠期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和糖尿病,生產時也可能出血更多,風險很高。
  • 生一胎後多久要二胎最合適?過早或過晚,對媽媽和孩子都有傷害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對於二胎問題,很多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雖然時隔開放二胎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並且人們對二胎也逐漸接受,周圍人甚至大部分都已經生了二胎,老一輩人們都認為只生一胎,獨生子女對孩子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處。
  • 【熱點調查】寧海人到底生不生二胎?來看記者的調查採訪
    季先生表示,國家應該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給他們這些想生卻無法生的人群提供一條途徑。季先生告訴記者,他曾看到一則新聞,江蘇一對夫妻都是獨生子女,不幸遇車禍都身亡,留下四位年邁的老人痛不欲生。「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即使失去一個,還有另一個可以給予安慰。」季先生說道。
  • 說唱髒話簡史
    在唱片銷售的領域內,他已經足以和Metallica、Guns N』 Roses、Rod Stewart、Prince等經典藝人們比肩了。嘻哈巨星們的巨大影響力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 眾所周知,說唱歌詞裡傷風敗俗的髒話是見怪不怪的,而且髒字的使用可謂是沒有下限。流行樂裡的粗話已成狂轟濫炸之勢,各式各樣的汙言穢語也是層出不窮,所以也難怪會有人竭力批判和反對說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