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跑個分!常見固態硬碟測速工具性價比盤點(上)

2021-02-13 存儲極客

儘管不像CPU的核心或線程數量那樣直觀,固態硬碟性能在近幾年電腦硬體中確實增長迅速。不同類型的測速軟體也是五花八門,不服跑個分之後,我們能從分數中得到什麼?又會因為這次跑分對硬碟產生多少寫入量?

筆者計劃用兩期內容為大家盤點常見固態硬碟測速工具性價比。在這篇內容中將為大家帶來的是對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DiskSpeedTest和安兔兔SSD測試的實測。

AS SSD Benchmark:被誤會是大胃王

「不要經常跑分,每次跑分都會大量消耗固態硬碟的耐久度」,最早說的就是AS SSD Benchmark。默認1GB測試設定下,每運行一次AS SSD Benchmark測速會產生5GB的數據寫入。

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成績主要包括Seq順序、4K隨機、4K隨機隊列和存取時間四項,每項又分為讀取和寫入分別進行測試。順序速度影響文件拷貝效率,4K隨機則反應系統盤理論性能,鎧俠RC10的71.4MB/s隨機讀取性能令人印象深刻:

CrystalDiskMark:披著羊皮的「狼」

CrystalDiskMark的界面相比AS SSD Benchmark更為簡潔,但看似人畜無害的它,每次測試都會產生高達126GB的寫入量,是AS測試的25.2倍!這個寫入量也同固態硬碟性能有關,性能越高每次測試的磨損量也越大。本例中使用鎧俠RC10 500GB次旗艦固態硬碟進行測試。

CrystalDiskMark的測試項目可以自定義,默認測試的項目包含了帶有QD32隊列長度的順序讀寫、兩種不同隊列深度/線程模式的4K隨機讀寫,以及單線程的4K隨機讀寫。CDM默認會對每個項目測5遍取高值。

DiskSpeedTest:我只是個兼職的

Disk Speed Test是Blackmagicdesign出品的視頻非編系統硬碟性能檢測工具。每次測試產生的寫入量與硬碟性能有關,鎧俠RC10一圈測試下來產生了79GB寫入,是AS測試的15.8倍!

DiskSpeedTest主要是為了檢查當前電腦硬碟能否滿足各種視頻格式下的非線性編輯需要,相比Windows版,MacOS系統下它的名氣更大一些。下圖為鎧俠RC10固態硬碟測速結果,能夠滿足全部視頻格式視頻剪輯和輸出的需要。

安兔兔SSD測試:不服跑個分!

不服跑個分!為發燒而生的東西怎麼能沒有安兔兔跑分?安兔兔SSD跑分的問世時間不久,測試項目也主要借鑑了AS SSD Benchark,不過一次測試會產生68GB寫入量,是AS的13.6倍!

之所以寫入量會隨測試硬碟的性能變化,應該是受到了定時而非定量測試方法的影響。寫入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碟,也會在測試中產生更高的磨損。

除了跑分之外,安兔兔還借鑑了CrystalDiskInfo的SMART健康度信息識別功能,不過這部分功能還沒有完成漢化工作。

跑分可以檢驗固態硬碟的性能,評估是否買到正品、安裝和設置是否有誤。但有些跑分測試可能是在做無用功,或者耗費太高的代價。分析常見固態硬碟測速軟體的效費比:測試結果的價值,以及一次測試對固態硬碟產生的磨損量。下一期內容將為大家帶來對更多測試軟體的分析。

相關焦點

  • 不服跑個分!常見固態硬碟測速工具性價比盤點(下)
    接上一篇內容,繼續來看常見固態硬碟測試工具成績解析和每次測試對快閃記憶體的寫入磨損量。
  • 工具軟體補完計劃,SSD性能如何?不服跑個分嘛~
    SSD性能怎麼樣,就像雷布斯說的那樣"不服跑個分唄"。但是要注意,跑分確定的僅僅是SSD的性能而已,而跑分數據也受緩存以及SLC Cache的影響。決定一塊SSD優秀與否的不應該僅僅是性能跑分,還有OP預留空間、寫入放大等等關乎壽命的因素,所以跑分數據僅做參考就好。
  • 「平民超跑」,創久魅800系列M.2-PCIe(NVMe)固態硬碟裝機測評
    M.2-PCIe接口,最近固態硬碟這麼熱,感覺可以入手個M.2-PCIe的固態玩玩。創久的魅800-PCIe固態,樣子是下圖這樣的,很多品牌的做法一樣,採用的是裸條,不加散熱支架,這裡跟節省成本沒太多關係(雖然也能省一點點),主要是現在主板上的接口越來越豐富,接口與接口之間的間距太小,加了散熱支架的M.2固態很可能不能正常裝進去,這種現象尤其在筆記本的主板上最常見的,所以市面上很多動輒幾千塊的M.2固態都是裸條,無外殼。
  • 盤點各大品牌NVMe M.2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與性價比
    今天小楊給大家盤點一下各大品牌的M2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對比與性價比,可供大家對比選擇,更適合新手朋友和選擇困難戶,排名不分先後下表為小楊整理的6
  • 性價比新王——WD Blue SN550 固態硬碟
    通常延時攝影會採用堆棧的處理,固態硬碟不到5分鐘完成了164張RAW照片的堆棧,而在機械硬碟讀取需要5分20秒左右。雖然這些時間很多都是以秒來計算的,但是作為生產工具往往就是爭分奪秒,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累計無數時間無數次操作那結果都是巨大的,所以固態硬碟的性能十分重要。
  • 硬碟測速——AS SSD Benchmark
    現在網上的固態都很便宜,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好不好,關於固態的接口有兩種,一種是比較久的也是最普通的一種使用sata通道,而另外一種是使用的pci-e的通道
  • 硬碟測速神器!你的硬碟到底有多快?
    今天電腦學習小編送大家5款非常實用的硬碟測速工具和固態硬碟優化工具。看看你的電腦反應慢是不是硬碟在拖後腿?歡迎底部留言吐槽Intel固態驅動器工具箱是一款專為電腦用戶打造的固態硬碟檢測工具,你可以使用它來查看你電腦中的固態硬碟當前狀態,支持型號、容量、固件版本、驅動健康、估計剩餘的驅動壽命等信息顯示,讓你可以更加了解電腦的固態硬碟,還能一鍵掃描診斷硬碟問題,非常實用。
  • 給黑群暉加一個固態做SSD緩存,銘瑄終結者512G固態硬碟實測
    大家都知道固態硬碟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碟快,那NAS裡有沒有必要加SSD緩存呢?讓我們來試試吧。我們使用這款512GB的銘瑄終結者固態硬碟來進行測試。這是一款SATA3接口的2.5英寸固態硬碟,可以直接替換傳統的機械硬碟,安裝到大部分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包裝盒採用銘瑄慣用的綠色元素,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 固態硬碟從SATA升級NVMe是什麼感覺?
    經過幾年的發展,SATA固態硬碟基本上已經在大眾消費者當中普及,那麼新問世的NVMe固態硬碟相比SATA有什麼不服不行的優勢?
  • 老電腦升級鎧俠(原東芝存儲器)RD20固態硬碟,和卡頓說再見
    主板上有兩個M.2 NVMe接口,之前只安裝了一塊256G的固態,安裝了 Win10 LTSC+黑蘋果雙系統,最近想再增加一個Deepin V20系統,三種系統硬碟格式都不一樣,做到一塊盤裡不是很方便,所以只好再加一塊固態硬碟。查了一下,華碩B360主板上的M.2接口最高支持 PCIe3.0 X 4協議,接同協議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比我現在用的固態速度快了三倍。
  • 2018固態硬碟買哪個好?10款性價比高的240GB固態硬碟推薦
    在推薦之前,首先說以下,為何推薦的是240GB容量,主要基於2點考慮:1、目前240GB容量固態硬碟,性價比相對是最高的,相比120GB或者更大容量的都顯得更值一些。2、120GB固態硬碟容量太小,如果使用單SSD,以系統C盤預留60GB作為為例,剩下的空間不到60GB,再安裝上軟體和一些重要文件,很快就會出現容量不足,這個時候用戶就只能再購買機械硬碟來擴容了。
  • 不服跑個分,4K級3DMark FireStrike Ultra測試
    雖然雷軍的小米及安兔兔公司把「不服跑個分」的精神發揚光大、傳遍四海,但在跑分軟體祖師級公司Futuremark面前,安兔兔實在算不了什麼了——比跑分
  • 移動辦公的福音,ORICO迅龍固態硬碟評測分享
    ,對於固態硬碟來說,筆者最近入手了一款ORICO迅龍系列固態硬碟,主要用於日常的數據備份使用,為何選擇ORICO品牌,其實從各方面綜合來考慮,這款固態硬碟的整體性價比很高,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塊固態硬碟的表現!
  • 不服咱就跑個分!手機跑分真的是越高越好嗎?真的不是!
    性價比!那麼既具有性價比又搭載了高通驍龍855的手機代表就非小米9莫屬了吧?相信有看雷總和王源滑稽對話的米粉們,都對這麼一句話印象深刻,高通驍龍855是這個世界上表現最好的旗艦處理器。王源聽後還調侃道:不服跑個分?
  • 先鋒SE20 PRO 512GB固態硬碟評測
    左側的10個金屬觸點是製造商預留的內部接口,可用於數據分析等用途。固態硬碟的特性。先鋒SE20 Pro 512GB在PCMark 8存儲測試中取得了5090的成績,屬於高端NVMe固態硬碟水平。APST則類似於SATA固態硬碟的Partial和Slumber節能狀態,不同的是NVMe固態硬碟通常提供多達5種電源狀態,除了1個全速活動狀態之外,還包括多達4種節能狀態,分別對應不同的功率限制和進入/退出時間(*通過smartmontools
  • 更換東芝Q300固態硬碟 體驗提升明顯
    這樣的產品具備優秀的性能和相對還算比較輕便的重量,我想還是非常合適圖片處理的工作,不過呢,因為購買的時候預算比較有限,在選擇配置的時候有了一些取捨,沒有選擇固態硬碟,而是普通的機械硬碟。但是這樣的話,對於電腦的整體來說就有了性能上的短板,所以更換固態硬碟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 老筆記本加裝1T固態硬碟,順便安裝win10 Mac雙系統,真香
    其實NVMe接口的固態硬碟目前來說性價比是最高的,但是很多老筆記本不支持這個接口。就像剛子的這款筆記本電腦,它本身預留了SSD位置,但是只能使用M.2 NGFF 固態,這種固態比較小眾,性價比不高,因此只能暫時加了一個240G NGFF 固態用來裝系統,再加上自帶的一塊1T機械硬碟繼續使用。開箱和外觀:
  • 三款性價比SATA固態硬碟橫評
    儘管NVMe已經被確立為固態硬碟的未來發展方向,但SATA接口的入門級固態硬碟在對性能要求不高的家用電腦中依然具備不俗的性價比優勢。
  • 購買NVMe固態硬碟後必備的檢測和工具軟體
    以下就以東芝最新的RC100 NVMe固態硬碟為例,為大家介紹幾個好用、實用的固態硬碟檢測工具軟體。如何知道買到的是否為全新產品?從通電時間和通電次數可以簡單的判斷一顆固態硬碟是否為全新產品。CrystalDiskInfo是一款通用的硬碟健康信息檢測軟體。通常一顆全新固態硬碟首次安裝後的通電時間應為零,通電次數通常不超過3次,主機讀寫量均為零。
  • ORICO迅龍V500 M.2固態硬碟,在我電腦上跑分比實驗室數據都高
    知道你們擔心USB 3.0-A擴展接口的速度,所以我又用CrystalDiskMark硬碟檢測工具對連接的移動固態硬碟進行了測速,可以看到數據是USB3.0的表現,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哈。首先,我先用CrystalDisklnfo硬碟檢測工具對奧睿科迅龍V500 M.2固態硬碟進行基本信息檢測,可以看到通電次數、時間、接口和傳輸模式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