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微信公眾號查詢推出後,引發巨量關注,就像微信每次的動作一樣。有人說微信SEO馬上就成為一門新生意,有人說微信自媒體們的外衣被扒光了,甚至還有人說微信公眾號查詢將幫助搜狗顛覆百度這一巨頭。筆者卻比較保守,我認為現在對搜狗微信公眾號查詢論成敗還為時過早,搜狗要想與微信聯合顛覆既有市場,還遠沒出發。
★ 搜狗微信公眾號查詢是王小川的投石問路
在搜狗發布Q1財報時便傳出搜狗月底有大動作,且很可能與微信有關。現在終於面世了,並非大家想像中的移動搜索產品,而是微信公眾帳號內容搜索。從筆者體驗情況來看,排序、查準和查全等方面還有不少改進空間,畢竟還只是測試版本,但它面臨的最大難題或許是,人們在PC上搜索公眾帳號的使用習慣尚未養成。
一些擔心自己內容被剽竊的微信運營者自然可以用其來找小偷,但這樣的需求不會是主流和高頻,更不會存在所謂的SEO了。沒人搜索就沒有SEO和SEM需求,再說公眾帳號的內容已足夠結構化,SEO做不了太多事情。
目前微信公眾號查詢只能搜訂閱號,相比幾百萬訂閱號而言,服務號沒多少,且以功能為主,內容稀少。訂閱號與往年的博客性質相似,是發布和互動平臺,巧合的是搜狗也擁有博客搜索頻道。
現在的搜狗微信公眾號查詢更像是百度對微博內容的搜索,只不過數據性質和數據規模不同而已。它只是王小川的投石問路,並且告訴大家微信與搜狗整合已經開始,其他的大家不要想多了。
★ 微信公眾號查詢的想像空間在移動而非社交
就算是只做公眾帳號內容搜索,它能發揮作用也必然是在移動端。搜索到圖文消息後用戶需要閱讀,分享,回復,還可以點擊帳號名稱一鍵關注。搜尋引擎早已不是單純的「找到」,而是一個完整的信息消費體驗。PC端早已有微信公眾帳號聚合和導航網站,但並未做成功,這也反應了人們微信公眾號查詢的剛需不在PC端。
微信社交的優勢能否在搜索上發揮呢?公眾帳號社交屬性弱、內容產生少,但朋友圈,微信群和點對點聊天的數據可是海量的。問題又來了,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都是封閉的,海量數據被割裂在多個小圈子裡,每個人能見到的數據有限,再說微信現在已經支持聊天記錄搜索了。
QQ空間的開放性反而會大一些,但其上的社交搜索並沒有起來。Facebook高調推出的Graph Search也並未取得成功,更別說以此去顛覆Google了,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社交可以幫助搜索。
★ 微信公眾號查詢三大機會:入口、平臺和BigData
第一個是入口地位。用戶順手通過它進行通用移動搜索,搜索的內容不限於公眾帳號、朋友圈或者聊天記錄,而是所有可以搜索的網頁、實體和服務,搜索形式則可以是文字,語音,圖像,位置和動作。
事實上微信已經支持條碼,翻譯,街景搜索,再比如搖一搖搜索寂寞的人。如果把微信當作瀏覽器,它還是網頁搜索的渠道。
我看到的是,微信現在的語音,圖像搜索做得並不好,也沒有進行大力推廣。可能不想與百度搞得太緊張,畢竟在移動端宣稱要挑戰百度的玩家太多了。不過更可能的原因是微信遇到了技術難題,短期內要培養一隻搜索團隊並不容易,尤其是擅長文本搜索,語音處理和圖像識別的團隊。微信嘗試自己做語音識別,20多人的團隊,做出來的效果大家看到了,差強人意。
如果微信加載搜狗專業技術能力,恐怕會有不同的結果。微信可以成為京東的電商入口,點評的O2O入口,為什麼不能、不會成為搜狗的搜索入口呢?
第二個是平臺屬性。微信早已不是一個IM工具,也不只是社交網絡,而是要連接一切的移動大平臺。其整合了社交,遊戲,瀏覽器,相冊,電商,金融,O2O等等。通過公眾帳號這一可拼裝,可擴展,可安裝的形式形成開放的輕量級應用生態。毫不誇張地說,微信坐擁半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隨著越來越多的連接發生,再引入搜狗的專業搜索能力,必將有機會演化出一種新的搜索形態。
最後不得不說說大數據。搜尋引擎給不少人的直觀印象是搜索框,是to C的工具。實則不然。通過積累的文本處理,數據抓取,語義理解,機器學習等能力,它擁有了最強的大數據處理和挖掘能力。微信坐擁海量的大數據,金數據,如果能夠開放給它的幹兄弟挖掘,會產出極大的價值,只不過這一切對用戶是透明的。
微信公眾號查詢當前版本因為在PC端且搜索內容太過常規,並未帶來多大驚喜。倘若微信能夠與搜狗在移動端合作更多,一種新的移動搜索誕生也不是沒有可能。忘掉社交,忘掉朋友圈,記住微信的入口,平臺和大數據屬性,這才是微信在搜索上的真正潛力,搜狗要做的便是幫助它激活這些潛能,也給自己一個改變搜索格局的機會。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好文章的愛心傳遞,不要在您手裡終止,請用您寶貴的金手指,馬上分享給其他朋友.
如何把這篇好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
點擊右上角→點擊:分享到朋友圈→點擊:發送.
如何還能免費收到如此精彩的文章
1、掃描下面的二維碼,輕鬆關注.
2、搜號碼:jiukoudaihz(長按可複製)→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