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全產業鏈發展分析報告

2022-01-04 行業研究報告

提示:點擊上方"行業研究報告",關注本號。

PS:我們運營的備用號 行研資本(ID:report18)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處空間,歡迎大家同時關注!

來源:廣發證券

5G牌照是5G網絡部署的基礎,5G商用牌照是運營商進行5G投資的先決條件之一,5G牌照發放將推動5G投資加速落地。中國5G牌照的發放,全產業鏈發展進入快車道,將推動包括晶片、終端、網絡設備等市場大幅增長,帶來無限的應用想像空間和商機。

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接受採訪時也公開表示,我國將會向一些地區率先發放5G臨時牌照,推動5G商用,下半年5G手機、5GPad等產品也將陸續投放市場。

為什麼5G商用牌照的發放時間節點突然提速?

第一,產業政策推動。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今年任務之一是加快5G商用步伐,近期江蘇、廣東、之前的北京,很多省級政府陸續出臺各地方5G產業行動規劃,對未來5G建設、發展給了非常清晰的指引。因此,一定程度上,政策一直以來都是推動5G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所以牌照的適時發放也是正常的。

第二,從全球來看,雖然中國5G發展還是在第一梯隊,但從5G真正商用的時間節點來看,我們其實有點落後。美國、韓國今年4月份宣布5G在部分城市的正式商用(面向移動客戶),去年美國、韓國都宣布了5G網絡面向政企客戶的商用。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韓國已經實現了5G商用,而我們還沒有,節奏上慢了一些。但是現在發放、迎頭趕上也毫無疑問,因為我們國家網絡建設規模足夠大,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5G基站數量可能就是全球最多的。

第三,中美貿易戰,以及美國對華為及其他國內高科技公司的進一步封鎖,近期川普總統訪問英國時接受採訪提到,希望英國追隨美國對華為等的設備做一些限制。所以這個節點去提速,也是在向世界表達,中國5G技術的先進性和穩定性,以及我們希望通過商用帶動整個產業,向世界展示我們的科技力量。

5G產業發展歷程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5G的意義在於萬物互聯,即所有「人」和「物」都將存在在有機的數字生態系統中。

移動通信每10年變革,5G時代將來臨。移動通信總上世紀80年代誕生,歷經1G「大哥大」時代,2G通信方式從模擬變為數字,3G網際網路應用具備雛形,直到現今的4G時代,數據業務佔據絕對主導,實現「人與人」互聯,同時誕生出騰訊、阿里、Facebook等網際網路巨頭公司。5G技術將形成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互聯」空間,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承載人工智慧、自動駕駛、VR/AR、無人機、等應用,成為下一輪科技浪潮的先驅。

5G三大應用場景開啟「萬物互聯」。ITU提出5G支持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帶(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三大應用場景,滿足萬物互聯需求。在技術要求方面,5G有8大關鍵能力指標,其中最受關注的一下四方面:1)1000x容量;2)1000億+的連接支持;3)用戶體驗速率100M/s;4)時延1ms。

代際更替規律可循,5G風口起勢在即

在通信行業不同代際周期的更迭中,中國逐漸迎來了從1G落後、2G跟隨、3G突破、4G並跑,到5G領先可期的通信領域全產業鏈發展機遇。

外因視角上,我國的用戶紅利疊加政策指導共同驅動移動通信產業迭代升級;內因視角上,通信技術的代際革新推動行動網路設施建設。從技術特點和產業變遷角度看,5G將出現新頻段、新空口、新構架、新場景、新業務這五個方面的投資熱點。

產業全景:從網絡鋪設到終端應用的5G生態鏈

對通信全產業鏈的投資周期進行拆解,從技術實現到推廣商用可分為三大階段:1)建設期:涵蓋無線接入網與承載網的建設,無線接入網包括宏基站主設備及其電力配套、鐵塔等,承載網包括SDN/NFV、傳輸網設備與IDC/CDN;2)運維期:主要是電信服務外包;3)應用期:涵蓋了終端及其零部件與5G場景的搭建。

從技術特點和產業變遷角度看,我們認為在5G時代將出現5個方面的投資熱點:新頻段、新空口、新構架、新場景、新業務。

1)新頻段:5G採用高頻段拉升高頻PCB材料的市場需求。

高頻PCB:電磁頻率較高的特種電路板,廣泛應用於通信基站的建設。5G超密集組網和MassiveMIMO技術帶來基站數量和天線用量劇增,雙輪驅動高頻PCB需求量劇增。

2)新空口:MassiveMIMO是5G關鍵技術,預期將導入濾波器、連接器、天線陣子、導熱材料的增量需求。

濾波器:主要應用於基站的射頻前端。5G時代,為滿足有源天線的重量和尺寸要求,陶瓷介質濾波器具有高抑制、低損耗、溫度漂移特性好、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有望取代金屬腔體濾波器成為新主流方案。

連接器:射頻連接器主要用於電纜接口。5G時代的數據傳輸速度是4G的十倍以上,並採用了波束賦形技術,5G對射頻連接器高數據流量的要求,將為各個射頻連接器生產廠家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天線振子:天線振子為天線上的元器件,具有導向和放大電磁波的作用。5G時代基站數量劇增和MassiveMIMO技術驅動天線振子「量價齊升」。

導熱材料:5G時代的移動終端和基站均對電磁導熱產品產生大量的增量需求,疊加工藝升級趨勢將帶來單機價值量的顯著提升,進而推動導熱材料產業市場規模迎來高速增長。

3)新構架:網絡切片化,SDN、NFV等架構,拉動電源、光器件、光纖光纜、網規網優的需求。

基站分布式電源:5G時代,運算量的上升驅動基站設備AAU和BBU功率單扇區輸出功率提升,引發基站供電功率大幅上漲,刺激基站電源的擴容需求。

光器件:光器件泛指光模塊、光晶片等電子元件。5G基站傳輸架構由原來的前傳和回傳兩級演變為前-中-後三級,帶來光器件的用量提升。而MassiveMIMO技術對高速率光模塊需求將進一步推動其價格上漲。

光纖光纜:5G基站超密集組網將帶來光纖光纜用量激增。

網規網優:5G的超密集組網將催生海量通信服務需求,網絡組網和優化服務市場有望迎來春天。

4)新場景:5G的密集組網的形式對集成化有更高的要求,產品部件化、模組化,基於成本推進代工模式將是趨勢。

小基站和室分設備:5G將採用「宏站+小站」的組網模式。眾多室內應用場景如辦公室、電影院等的需求將刺激小基站和室內設備用量提升。

5)新業務:AI、雲、邊緣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融合進行垂直行業應用,帶來應用終端更迭的需求。

物聯網模組:車聯網通信模組,智能製造、智慧交通、教育及醫療等產業網際網路領域通信模組。

邊緣計算晶片:邊緣計算作為5G催生的新興產業,採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將依託5G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廣泛應用於物聯網領域,驅動邊緣計算晶片的海量需求。

5G產業鏈分析

5G上遊主要包括無線設備(基站天線、射頻模塊、基帶晶片、小基站等)、傳輸設備(光器件與光模塊、光纖光纜、SDN/NFV解決方案等);中遊主要是運營商;下遊包括終端設備(可穿戴、車聯網、VR/AR等)及一些應用廠商。目前還處於5G建設期階段,上遊受到5G網絡架構變革在材料和技術上有新選擇,上遊行業處於重塑階段。

1) 無線側:AAU結構變革推動核心部件升級

無線側零部件用量提升的同時面臨材料創新升級。5G的基站天線採用MassiveMIMO技術,將4G時期的無源天線+RRU的配置,改進成了有源天線(AAU)。同時,5G要求峰值速率更高,天線通道數從4G時期4T4R變為64T64R,複雜程度提高,產業鏈環節中天線振子、PCB板以及射頻模塊中濾波器、PA在用量提升的同時材料方面相應變革。

2) 傳輸側:網絡架構變化提升光器件用量

光模塊用量增加且速率提升。5G時代的網絡結構相比4G有所調整,5G在無線側將原來的BBU拆分為CU和DU,原BBU的非實時部分被分割出來定義為CU(集中處理單元),負責非實時協議和服務;BBU處理物理層協議和實施服務的功能重新定義為DU(分布單元),負責處理時延敏感的信息。

光模塊增加推動上遊光器件行業需求量擴大。光模塊上遊主要是光器件包括:光晶片、光纖連接器、光分路器/隔離器、光雷射器/探測器、光纖適配器、陶瓷套管/插芯等。光模塊增長提升上遊光器件需求的同時,光模塊速率要求更高,對光器件的性能要求也會相應提高。

光纖光纜方面,5G基站密度加大光纖光纜用量相對比4G多。但是疊加移動FTTx建設接近尾聲,光纖光纜行業面臨5G需求不明朗,同時光纖光纜價格競爭劇烈,市場前景有待觀察。

復盤3G/4G生命全周期,回溯產業鏈投資軌跡

1)傳輸網、無線網結構化支出呈現不同的投資規律;2)主設備商營收呈現穩定增長的特點,零部件商的受益時點則有先後;3)5G時代終端的成長將從「價」的增長邏輯切換成「量」的增長邏輯,出貨量增長曲線會更加陡峭。展望5G建設我們預判:5G初期將與4G建設協同演進,5G的建設周期較4G持續時間更長;5G基站數量將達4G的1.3至1.5倍,單基站造價達21萬元,5G投資規模將達1.2萬億。

我國5G正處於建設期

根據每一代通信技術發展歷程,我們將5G的發展階段分為規劃期、建設期、應用期。

1) 規劃期:標準制定(2017-2020)

5G標準由各國研究機構、運營商、設備製造商、標準組織參與技術研究、開發實踐和標準制定。根據3GPP此前公布的5G網絡標準制定過程,5G第一階段啟動R15為5G標準,於2018年6月完成,本階段完成獨立組網的5G標準(SA),支持增強移動寬帶和低時延高可靠物聯網,完成網絡接口協議。第二階段啟動R16為5G標準,預計2019年12月完成。

2) 建設期(2019-2025)

4G時代,全球運營商資本開支在2015年達到高峰,2018年4G建設尾期達到底部,2019年5G建設元年,運營商資本開始將回升。2019年三大運營商總資本開支預計為1945(移動計1585億),其中5G建設預計投入246億。由於5G三大場景在技術上難度不同,標準制定在2019年基本完成,5G場景較4G更廣泛、複雜,建設周期預計有5年。

3) 應用期(2021-)

5G應用伴隨建設推進,三大應用場景應用將逐步落實。目前5G小規模試點部署的優勢首先將通過eMBB業務面向移動網際網路,例如以人為中心的4k/8k,360視頻帶來的沉浸式娛樂消費;2022年後隨著基站和下遊應用終端數量增加,低時延場景技術成熟度提高,運營商將關注低時延和高可靠的網絡建設,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場景的應用將使得5G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5G將同時帶動信息產業和其他垂直行業發展

5G不僅能在全球科技發展中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也將成為經濟疲軟狀態下有力的抓手。據中國信通院測算,預計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5G帶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億元,其中信息產業增加值增加3.3萬億元,而帶動其他垂直產業(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醫療)增加值增加11.9萬億元。

產業發展的動力

1) 政策:5G是數位化革命良機,政策方面有望持續加碼

從政策角度看,2019年國家對5G有望持續加碼。全球經濟長期疲軟,各國政府希望藉由高科技產業帶動全行業發展,帶動經濟走出低谷。5G被各國寄予厚望,被認為是打通各行業進入數位化革命的良機。

目前,我國已經將5G商用步伐作為2019年重點工作之一。工信部在5G應用場景的超高清視頻、車聯網等方面發布產業支持政策。同時地方級政府高度關注5G進程,截至5月10日,我國已有5省5市發布5G商用基站建設目標(2020-2022)數量達到53.22萬個,全國24個省份已經打通5G電話,意味著這些省份已經具備支持5G手機接入端到端5G網絡能力。

2) 供給端:運營商資本開支計劃決定5G發展進程

運營商投資是5G發展重要的驅動力之一。目前我國4G滲透率已達到75%,4G成為運營商「現金牛」業務,藉助4G帶來充足的現金流,國內三大運營商緊鑼密鼓進行5G實驗及網絡建設。2019年發放5G牌照,2020年5G實現大規模商用:

中國移動建設計劃:2018年初-2019年進行5G規模試驗,2019年底-2020年完成5G網絡預商用和商用,形成面向運營的技術體系、面向友好的業務體驗測試,開展規劃、組網、建設工作。

中國電信建設計劃:2017-2018年已開展小規模外場試驗,進行無線組網方案與能力試驗,結合終端原型機進行系統試驗和業務演示;2018下半年到2019年開展規模及預商用試驗;2020年是實現重點城市重點區域規模部署5G網絡建設,並開展商用。

中國聯通建設計劃:2018-2019年初,實驗室和外場組網驗證;2019年-2020年初,網絡規劃,試商用建設和行業應用推廣。

3) 需求方:全球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增長迅速,新應用拓展需5G支持

全球移動數據業務流量出現爆炸式增長,4G承載能力不足影響新應用發展。根據思科數據,2021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49EB,是2016年7倍,視頻業務成為數據流量增長的動力來源,流量的快速增長使得4G體驗速率下滑,同時受限於4G帶寬能力不足,4K/8K,360度視頻無法實現。

產業環境與產業競爭

日、韓、中、美、歐引領5G發展

全球5G建設有序開展,韓國美國已宣布開啟5G商用。我國通信技術經歷「2G跟隨」、「3G突破」、「4G同步」在5G時代達到全球第一梯隊。目前全球5G發展主要由日、韓、中、美、歐引領。

韓國:4月3日,韓國三家運營商正式推出5G商用服務,由此正式成為全球首個商用5G的國家。同時計劃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商用部署5G網絡,同時推出具備5G毫米波工作頻段的智慧型手機。

北美:4月3日,Verizon率先在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商用5G。4月9日,AT&T宣布將其5G網絡部署再擴展7個城市,AT&T在美國共有19個城市部署了5G網絡。T-Mobile將在今年下半年商用5G。Sprint今年5月商用5G。

中國:按照之前的規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2020開始進行5G正式商用。

日本:計劃從2020年春季開始陸續推出全面eMBB服務。

歐盟:歐盟主導了5G標準進程,大部分歐洲國家計劃在2020年啟用5G。

全球設備商CR5超60%,國內設備商競爭優勢凸顯

全球通信設備商經歷數十年變革,形成寡頭壟斷市場,CR5超60%。設備商直接向全球運營商提供通信設備,是全球競爭的主要戰場,也是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

隨著每一代通信制式變革,早期設備商(如阿爾卡特、朗訊、北電網絡、諾基亞等)經歷多輪併購重組整合到愛立信、諾基亞。國內設備商華為和中興在國際巨頭角逐中布局3G,4G時代逐步興起,與諾基亞、愛立信形成四足鼎立格局。

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短期內不改全球設備商大格局。貿易反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2018年4月以來以中興和華為為首的國內廠商面臨海外壓力不斷。中興禁令解除後,2019年5月15日美國BIS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當即有部分美國企業停止對華為出貨。

華為在美國在經歷中興禁購事件後,華為加大關鍵晶片的存貨量,同時啟用海思保證部分晶片持續供應。華為在5G領域領先2-3年,優勢歐洲市場影響可控,短期內貿易戰不改全球設備商大格局。

通信產業鏈全球分工明確,禁購同時影響中美兩國。華為核心供應商92家中33家來自於美國,佔核心供應商36%,其中大多為晶片供應商。中國企業大量採購同時給美國晶片帶來豐厚利潤,在通信產業鏈全球化生產下,禁購同時影響中美雙方,因此,美國商務部發布從5月20日起90天內暫停執行「禁令」。

設備商競爭格局出現新變化,三星成為5G設備商新進入者。從5G最新訂單情況來看,華為訂單數量最多,5G基站出貨量超過10萬。三星在5G時代成為設備商新進入者,目前主要供貨與韓國電信運營商,發貨量3.6萬。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全球5G仍然如期推進,其對於構建智能物聯產業的競爭力來說意義重大,而隨著5G進展和全球格局的變化,不僅僅是5G設備投資,產業鏈重構帶來的上遊自主可控與包括手機、物聯端、智能汽車為代表的5G終端產業創新正進入實質階段,面臨投資機遇!

全球5G如期推進,中美博弈帶來產業鏈重構和自主可控新機遇。工信部頒布5G商用牌照,意味著包括2.6GHz產業鏈在內外場規模技術方案已經成熟,可以投入規模商用,產業鏈在國內市場龐大需求驅動下進入新一輪資本開支周期,傳輸網與IP承載網也將迎來大規模的擴容與升級,主設備商與上遊供應商在未來5年將持續受益。

面對來自外部環境的技術封鎖,國內龍頭廠商在網絡側核心領域已完全實現了自主可控,非核心部分的備貨和替代方案也很充分,5G網絡建設不會受到影響。手機射頻前端目前還需依賴海外方案,安卓系統的禁令也將影響海外市場,但國內大量相關工作已在進行,有望在短期取得突破,總體風險可控。

國內上遊自主體系化工作有望加速完善。5G首次構建完整的物聯網網絡(CT)基礎設施,連接終端價值量將大幅提升。5G三大應用場景,mMTC和uRLLC都是面向物聯網的新場景,將推動移動網際網路向萬物互聯時代轉變。物聯網發展路徑「連接—感知—智能」,第一個階段首先是聯網終端的放量,2018年我國M2M連接數共計6.7億,成為全球最大的M2M市場。

全球運營商逐步退出2G轉向4G,2019年是5G啟動元年,物聯網將由LPWAN向LTE/5G高速率轉變,物聯網終端模組和數據的單體價值都將大幅提升。邊緣計算將為物聯網提供全新的IT支撐。

看好車聯網、以PC/pad為代表的消費電子、以POS/自動販賣機為代表的電子支付、空港物流領域資產追蹤、工業互聯和醫療等物聯網應用的發展。5G助力手機產業鏈打開新空間。根據IDC,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4.07億部,同比下降3.7%,手機行業步入成熟期,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同時IDC預測,2019年5G手機滲透率僅0.5%,而到2023年,5G手機出貨量將達總出貨量的26%,5G手機將引領全球用戶換機潮。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在積極推進5G試點,2019年國內將有20個城市享受5G覆蓋。各家手機廠商也在同時搶跑5G賽道。

據GSA,截止至2019年4月底,全球共公開宣布的5G手機共16款,其中中國廠商4家,在5G首次參與標準制定,將獲得更多話語權。從技術的角度看,5G手機面臨多重挑戰:由於複雜性更高,晶片將是5G手機的核心難點;同時射頻數量和難度加大,對手機散熱要求也更高,提升對手機散熱模組的需求。

5G將推動手機產業鏈的發展,為產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同時中國廠商有望獲得更多的話語權。5G助力智能駕駛產業步入量產前夕。

從網絡端看,5G網絡切片與邊緣計算能力使智能駕駛成為可能,5G的邊緣計算實現在網絡邊緣完成數據分析處理,滿足智能駕駛低時延要求;而網絡切片能夠根據業務需求和數據優先級來分配網絡滿足需求。

從車企端看,多家車企推出電動化平臺,基於同一平臺可提高新車型開發效率,縮短研發周期,實現零部件共享,降低生產成本,核心零部件成本逐步下降,網際網路公司也相繼發布應用平臺。

車路協同將是智能駕駛全面實現的必經之路,首先,對多種交通場景,單車智能有局限性;其次,自動駕駛商業化需要成本可控;再者通過車路協同,可以幫助車輛做出最優決策。通過集約式的建設智能道路,能夠實現給車路減配,實現大規模智能駕駛落地。

5G商用步伐加快,將帶動實體產業的創新,5G手機、5G火車站、5G地鐵站、5G自動駕駛示範區等一大批5G應用領域的創新產業將迅速發展並落地。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產業經濟貢獻》稱,在經濟社會直接貢獻方面,預計2020年至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間接貢獻方面,預計2020年至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就業貢獻方面,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報告索要、諮詢請加行研君微信:report08,歡迎來撩

相關焦點

  • 艾媒報告|2019-2021年中國5G手機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鏈分析報告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5G網絡覆率的提高、5G手機產業鏈的成熟以及未來5G手機應用的不斷發展滲透,將推動5G手機及相關產業大爆發,預計2025年5G智能全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2019-2021年中國5G手機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鏈分析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共82頁,可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進行報告下載)本報告研究涉及企業/品牌/案例華為,小米,vivo,OPPO,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蘋果,諾基亞,魅族,三星,一加,紅米,榮耀,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英特爾,Broadcom,Skyworks,Qorvo
  • 5G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鏈分析(附5G行業分析報告)
    2017年年中,巴西科學、技術、創新和通信部(MCTIC)指出,已經同美國、中國、日本、歐盟、韓國等國家,共同體的科技人員籤訂了技術發展合作協議,以期共同發展5G網絡。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我國5G產業鏈分析 2.1上遊
  • 中國5G產業鏈分析報告2020
    行業需求、行業供給、產業鏈、行業經營特性、行業發展數據.熟悉這些,才能判斷企業的價值、才能識別企業的風險。專為投資人、投行、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精心打造,併購圈推出行業報告精選資料庫,涵蓋300+行業、最新出版報告、每周更新、方便檢索下載。
  • 5G全產業鏈分析
    與此同時我國5G在標準研發上正逐漸成為全球領跑者,有望在2019年實現5G技術的試商用,在2020年實現正式商用。本報告將圍繞5G的概況、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及中國5G產業鏈市場等方面進行梳理與重點分析,並對未來發展重點領域進行了預測與解讀。導航
  • 光通信行業產業鏈結構、市場化程度及發展態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光通信行業產業鏈結構、市場化程度及發展態勢分析(附報告目錄)光通信產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產業鏈布局比較完整
  • 5G全產業鏈深度分析(一):投資邏輯
    2018—2020年,5G產業化將迅速推進,上下遊產業鏈孕育成型,將給二級市場帶來重磅投資機會。投資跟著政策走,炒股跟著風口行!比如無人駕駛、雲計算、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遠程醫療等海量物聯網,在等到5G發展到足夠成熟的階段,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物互聯、人/物互聯。新的技術革命人工智慧、新的智能硬體平臺VR、新的出行技術無人駕駛、新的場景萬物互聯等顛覆性應用,在5G的助力下,才可噴薄展開。
  • 最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分析報告(附PPT下載)!
    近日,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物聯網行業市場研究報告》,對物聯網行業發展環境、現狀、產業鏈、前景及趨勢進行深度分析,整理出了物聯網產業鏈全景圖譜、2018年世界物聯網排行榜500強以及預測了2019年物聯網行業十大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視頻內容全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
    總覽:視頻內容產業的變革買方市場下,視頻內容的垂直化為近年大勢本章節圍繞近年視頻內容產業的垂直化趨勢進行分析,以求以量化的方式展現近年及當前環境下,內容垂直化的演進與發生,與唯流量思路於視頻內容產業的逐漸失靈,並分析歸納這一貫穿全產業的趨勢產生的主要歸因,以及透過內容垂直化所伴生的視頻內容整體業態與各參與方商業模式、合作模式的發展與變遷。
  • 終於,把5G產業鏈的報告整理完了……
    歷時1年,終於把5G產業鏈各環節的資料整理全了,還輸出了一份300+頁《2019年全球5G行業發展趨勢報告》。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 「5G+」催生產業發展新生態 | 聚焦產業鏈發展風雲
    今年4月,長沙市成立了5G應用產業鏈推進辦公室,並由長沙市政協副主席袁志恆擔任長沙市5G應用產業鏈鏈長,長沙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陳志紅擔任5G應用產業鏈推進辦公室主任。把5G作為獨立的市級產業鏈,體現出長沙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全力加速5G相關產業建設發展,加快構建5G應用生態系統。5G時代即將到來。
  • 深度報告:5G產業鏈全面解析
    1、5G深度報告-產業鏈全面解析根據5G標準的制定日程以及基礎建設的流程,5G建設周期可以按先後順序分為規劃期、建設期和應用期。最終的應用期,5G憑藉超高可靠性和超低時延的卓越性能推動超高清視頻、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產業的發展,我們將於下一篇5G系列報告中具體分析。本篇報告將聚焦5G發展的規劃期和建設期,並著墨於以下細分板塊:網絡規劃設計、天線及射頻、小基站、PCB、濾波器、核心網、SDN/NFV、光纖光纜、晶片、光模塊。
  • 深度解析全球LCP薄膜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方向
    此前,超凡智慧財產權高分子材料組總監田野已對5g相關功能性膜的技術研發與專利保護進行分析,探討技術與專利布局的關係。 5g市場逐漸引爆,為適應當前從無線網絡到終端應用的高頻高速趨勢,LCP亦將迎來技術升級。
  • 深圳FPD產業鏈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逐步從下遊、到中遊再到上遊的模式發展起來的,初步形成了深圳FPD產業較為完備產業鏈。| 深圳FPD產業——逐步完善的產業鏈目前,深圳在FPD產業的發展思路較為明晰,主要是以「打造組團、完善產業鏈、培育品牌、注重創新、協調發展」展開的。
  • 2019全球及中國口腔護理行業狀況與發展趨勢大數據分析報告
    更多報告下載請點擊小程序金融投行投資人士必備神器,給您的粉絲送點小福利——「行業研究報告」小程序免費植入公眾號菜單合作,請加微信:report168  留言註明「小程序植入」。2019中國口腔護理主要服務內容
  • 一文看懂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報告
    年全球5G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受到了行業廣泛好評,累計閱讀次數超過1000萬,累計銷售10000+冊。本報告500+頁,內容緊跟2020年半導體行業熱點及趨勢,對宏觀市場、工藝技術、投資融資、重點企業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全面的解剖,詳細分析了全球主要地區(美國、歐洲、日韓、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半導體產業鏈投資情況,半導體(設計、製造、材料
  • 《2019中國塑料光纖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八方面助推產業健康發展
    《報告》包括塑料光纖概述、產業鏈分析、產業競爭格局、發展狀況、發展建議五大部分,對目前塑料光纖產業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分析與梳理。塑料光纖具有帶寬高、質輕柔軟、連接簡單、便於施工、符合眼安全標準等優點,可直接方便地實現光纖到桌面(FTTD),是構建完整全光通信網絡的最佳短距離傳輸介質。
  • 深度分析報告:TWS耳機產業鏈揭秘!
    智能語音助手背後的語音處理和合成技術已經有多年發展歷史,但其應用一直局限於特定領域,比如搜尋引擎、翻譯和醫療等領域。然而,AI的發展加速了語音算法、軟體甚至晶片的發展,手機、智能音箱和無線耳機的普及又為智能語音助手提供了廣泛的應用舞臺。
  • 製造業+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發展報告
    2020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髮展的階段性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科技發展全球製造業開始進入新—輪變革浪潮。
  • 5G產業技術分析報告
    5G 核心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massiveMIMO)、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和全頻接入等無線技術和基於軟體定義網絡(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的新型網絡架構,此外, 基於濾波的正交頻分復用(F~OFDM)、濾波器組多載波(FBMC)、全雙工、靈活雙工、終端直通(D2D)、多元低密度奇偶檢驗(Q~ary LDPC)碼、網絡編碼、極化碼等也被認為是5G 重要的潛在無線關鍵技術。
  • 半導體 IP 產業鏈深度研究報告
    全球前十IP供應商    國內IP供應商•全市場行情回顧及行業估值分析•國內外科技產業投融資回顧全球前十IP供應商主要來自美國和英國,還有少量來自以色列和中國臺灣,為了更好地認知半導體IP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和行業壁壘,我們有必要對全球業內公司和行業整體情況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