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買到的這種魚裡發現寄生蟲!凍也凍不死,能在人體裡到處竄!

2021-02-08 大連新聞廣播


城市主頻率 103.3

同步我們的城市 直達您的耳邊

市場買到的這種魚裡發現寄生蟲!凍也凍不死,能在人體裡到處竄!

喜歡吃海鮮的朋友對鱈魚肯定不會陌生,這是一種生活在深海裡的魚類,肉質很鮮美,價格也比較昂貴!


700多元買回的深海鱈魚肉裡,竟然爬滿了寄生蟲?!


這條大約3、4釐米長,外表呈紅色的線狀物體,是上周末,周女士從自家燒好的鱈魚肉裡挑出來的。

周女士:我給女兒吃的時候,發現不對了,怎麼跟蟲子一樣的東西?

記者:它在哪裡?

周女士:它就在魚肉裡面!

記者:有多少條?

周女士:數不清楚,看上去很多!

隨後周女士將冰箱裡剩下的鱈魚肉解凍,在魚肉內部發現了更多的疑似蟲體!

不少消費者都曾在鱈魚肉裡吃出了這種像蟲子一樣的東西!

就在去年4月份,杭州市民吳女士在西溪印象城的沃爾瑪裡買了一袋鱈魚片,拿回家就在魚肉內部發現了這種奇怪的線狀物體!



市民吳女士:我就怕這個東西是蟲子,我用刀把它切開,裡面一條長的東西出來了,還有的切開是蜷在裡面的,像一個小圈,拉出來就是一條長長的蟲子!

民情觀察室記者陪同周女士再次來到這家位於近江海鮮市場的水產專賣店!

記者:這從你們店裡買的,吃出這麼多蟲子!

水產店老闆:可能是寄生蟲。

記者:你們的魚從哪裡來的?

水產店老闆:外面。

記者:外面哪裡?加拿大還是哪裡?

水產店老闆:法國

記者:法國哪裡有深海魚的?

老闆表示,他們鱈魚檢驗檢疫報告齊全,全程冷凍密封保存,此前還從沒有發現過有寄生蟲的情況。

記者:其他的魚裡有沒有遇到過?

水產店老闆:有淡水魚、青蛙、黃鱔什麼的,經常有,但是像鱈魚這種的,真的一次都沒有碰到過,你是第一個。

專家:這種寄生蟲在人體內部也能存活,會引起腹痛、嘔吐等症狀!


記者諮詢了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劉廣緒,他是海洋生物領域的專家。

劉廣緒說,從形態上看是比較典型的異尖線蟲,異尖線蟲是一種在深海海魚身上非常常見的寄生蟲類,它一般寄生在魚的消化道內,並且能夠在宿主的體內遷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異尖線蟲在人體內部也能存活,會引起腹痛、嘔吐等症狀!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 劉廣緒:這個比較麻煩,因為據我所知,目前是沒有特效藥可以治這個病,而且這個蟲比較討厭的一點是,它可以遷移,它從消化器官遷移到其他的器官去,這是最討厭的一點!

事實上,不光是鱈魚,大多數深海魚、淡水魚以及各類海鮮水產的體內,都有著大量的寄生蟲!

記者從杭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幾年杭州地區,魚類寄生蟲的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

杭州市疾控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所副所長王衡表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生食是導致人體感染魚類寄生蟲的最主要原因。網絡上流傳的「生吃三文魚易得寄生蟲病」,其實並非謠言。

國際上的一些研究數據顯示,部分海魚,比如三文魚、鮭魚、鯡魚等,感染異尖線蟲的比例,達到了80%到85%,也就是說,10條三文魚裡,有8條可能被寄生蟲感染!

杭州市疾控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所副所長王衡說,零下20攝氏度,可能大部分寄生蟲就已經死掉了,對人就基本沒什麼危害了,但是,不能排除的一種情況是,成年寄生蟲可能會在魚體內產出幼蟲,這種幼蟲的抗凍性比成蟲要強的多!

這種幼蟲不僅抗凍,而且自我防禦能力極強,很多人在吃生魚片時喜歡蘸一點酒、醋或者芥末,企圖殺死肉裡的寄生蟲,其實這也是在做無用功!

由此看來,預防魚類寄生蟲最好的辦法還是拒絕生食,無論是海魚,海鮮還是淡水魚、淡水水產,高溫是殺死其體內寄生蟲的最有效途徑。一般來說,高溫加熱到60攝氏度就可將大部分寄生蟲殺死,加熱到100度以上保持2分鐘,可確保殺死所有幼蟲!

目前,對於類似生魚片、刺身這種生食產品,我國國內還沒有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一些地方性的食品安全標準已經開始關注這個問題,比如去年修訂的江蘇省食品安全標準中規定,將對生食類水產品進行3項寄生蟲指標檢測,明確規定生魚片中不得檢出吸蟲、線蟲、絛蟲這3種寄生蟲。

聲明丨本期文章為半島晨報原創稿件,已向半島晨報官方微信後臺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警惕】市場買到的這種魚裡發現寄生蟲!怎麼凍也凍不死!
    隨後周女士將冰箱裡剩下的鱈魚肉解凍,在魚肉內部發現了更多的疑似蟲體!不少消費者都曾在鱈魚肉裡吃出了這種像蟲子一樣的東西!記者陪同周女士再次來到這家位於近江海鮮市場的水產專賣店!記者:這從你們店裡買的,吃出這麼多蟲子!水產店老闆:可能是寄生蟲。記者:你們的魚從哪裡來的?水產店老闆:外面。
  • 愛吃魚的注意:發現魚肚子裡有這種東西,千萬不要吃!
    發現居然還是活的,能蠕動!這種寄生蟲會與魚的內臟緊密交錯,使得魚的消化道、肝、脾等內臟器官遭到壓迫,正常機能被破壞,導致魚體瘦弱甚至死亡。出現這種情況並非首例,去年9月,福州的劉先生在超市裡買了一條白鯽魚,回家後宰殺時也是發現魚肚子裡,有一條像麵條一樣的怪蟲,伸長可達1米。
  • 加拿大Costco賣的魚裡發現超噁心寄生蟲!有人內臟被吃空!
    但是近年來,魚肉裡面發現各種寄生蟲的事件頻發,也讓生魚片是否可食用成為熱議話題。網友還說,以前一直認為只要買野生的就沒事,但是這次真的親身經歷,才意識到自己不知道吃了多少有寄生蟲的三文魚在日本的超市裡,有妹子買了一盒新鮮的生魚片,卻發現有可疑的東西在蠕動...
  • 瘋傳朋友圈的凍魚復活之謎 別試了,易致組織壞死!有多殘忍你知道嗎!
    冷凍中的魚,居然能復活了……這樣神奇的畫面,讓賣了十多年魚的攤販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個實驗是運用了一種「微凍」技術,讓魚細胞內外水無法形成規則尖銳結晶而防止刺破細胞,因此能夠使細胞存活,在這種情況下,魚並不是死了,而是暫時休眠。在這項「微凍」技術誕生之前,有的動物自己也會這樣做。比如生物進化到最淋漓盡致的就是冰島的冰蛇。
  • 椰子凍加盟,學做椰子凍,椰奶凍
    明華椰子凍培訓,泰國椰子凍加盟椰子凍技術,椰奶凍技術,椰汁凍技術,泰國椰子凍技術-明華原創4年前明華研發了自己獨特的椰子類甜品,目前市場多達10
  • 【雅昌專欄】陳墨:五方面入手 對「燈光凍」進行鑑別賞識
    而名滿印壇,我留心數十年,發現當前印石玩家對於青田燈光凍認識相當混亂。這種質性是一種不可見的非線性的高級物質構成,不是能以現代科學儀器所能測到的可見物質。如同人的經絡,是以任何儀器也測不到,而客觀存在的光導系統是同一道理。但是這種高物質卻能作用物體分子的運動。在北京的隆冬季節,印泥常常凍結,如果呵口熱氣,燈光凍印章上的印泥立可解凍,印文如新。燈光凍接地氣挾土力所結者,故隆冬不泐,即有此意。還有人說,長期外用燈光石粉末塗抹皮膚,可以使人的皮膚光潔如玉。
  • 活吃人體的恐怖寄生蟲們!
    在杭州批發市場上,進口三文魚一斤的價格在55元左右,而國產虹鱒魚的價格在30-40元一斤不等,誇張的時候價格能差到一倍。而虹鱒魚和三文魚做成魚生後又長得非常像,普通人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區別,有利可圖,於是就出現了用虹鱒魚代替三文魚做刺生的缺德事。
  • 染織記錄 | 魚凍布的首次織造實驗
    ||    先上成品圖「把酒話桑麻」系列之魚凍布經線生絲,緯線薴麻。長4米,幅寬0.2米。染材:蘇木、藍靛織魚凍布其實源於一次失敗的嘗試。2020年11月,萬載問薴之後(看文章回顧),回到杭州想用現代織機來織造手工夏布,煮了蘇木染薴麻線,扎染了經線,刷了一層海藻膠,費了好大力氣穿綜筘上機。
  • 凍卵不是後悔藥,而是一張昂貴的彩票
    但是,通過凍卵技術能不能實現女性的生育權,是另外的問題。類似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買藥的權利,但是如果藥物不通過臨床試驗就上市,個人的健康權沒有辦法得到保證。因此,國家藥監部門需要通過制度來保證藥物的療效,這樣才能保證公民的健康權。對於凍卵這項技術,需要通過臨床試驗、通過國家藥監部門設置的技術門檻後,方能應用。
  • 吃了一頓魚生,讓我深刻認識了寄生蟲
    由於海水魚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滲透壓與人體不同,所以一般海洋的寄生蟲很難感染人體。淡水魚則不同,南方各個水網中很容易滋生大量不同的寄生蟲。據說不推薦生吃三文魚的一大原因,是因為主要的三文魚種,會從海裡洄遊到淡水河床裡產卵,就也有了淡水生活的經歷。
  • 衛生部提醒:這三種魚寄生蟲特別多,煮熟都殺不死的細菌,最好別吃!
    魚肉做法多樣,市場上的魚更是多種多樣。不過好吃魚的你們,買魚的時候可要小心,千萬別買這三種「問題魚」。日常我們都會提倡大家吃活魚,不僅僅是覺得活魚味道好,更是為了避免變質。但是一些海魚,會因為生存環境、運輸原因,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死魚。如果發現魚肉出現腐敗、變質、沒有彈性,甚至一碰就爛的現象,則不宜購買食用。
  • 為什麼飲品店的冰塊是透明的,我凍的卻是白色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我們所見的冰塊晶瑩剔透,非常漂亮;有時候見到的冰塊卻是白色的,透明度極低,細看還有不少小氣泡。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古代製冰技術 VS 現代製冰技術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可以在夏天吃冰(冷飲)了,一般通過窖冰或製冰這兩種方式獲得。
  • 據說10條三文魚裡,有8條可能被寄生蟲感染!
    周女士:數不清楚,看上去很多!隨後周女士將冰箱裡剩下的鱈魚肉解凍,在魚肉內部發現了更多的疑似蟲體!不少消費者都曾在鱈魚肉裡吃出了這種像蟲子一樣的東西!民情觀察室記者陪同周女士再次來到這家位於近江海鮮市場的水產專賣店!記者:這從你們店裡買的,吃出這麼多蟲子!水產店老闆:可能是寄生蟲。記者:你們的魚從哪裡來的?水產店老闆:外面。
  • 現在開始吃這些,冬天就不怕凍手凍腳啦!
    要風度不要溫度的~現在開始吃這些菜,就不怕冬天凍手凍腳的啦! 北豆腐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能減少平時工作、活動時體內熱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於保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能力,而且吃了不發胖。長期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愛怕冷的人群,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臟器功能不調或代謝不暢。體質虛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還有臟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這種寒症最多見。對於這類怕冷人群,建議常喝胡蘿蔔洋蔥湯。
  • 吃一頓魚生,差點被寄生蟲吸乾!吃貨:喝白酒能不能殺蟲?
    醫生在診斷過程中發現他有嚴重的寄生蟲感染,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在患者膽管中發現了大量肝吸蟲,而且個頭都有瓜子仁那麼大,取出肝吸蟲活體之後,術後還有死蟲不斷通過引流管排出。據了解,這位患者已經吃了32年魚生了。
  • SPS寄生蟲的發現與治療!
    一旦它們把一株珊瑚吃完,就會遷移到其它珊瑚上,不知道它們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能堅持多久,但已有的案例表明,它們在沒有Montipora珊瑚的缸裡可以存活2個月以上。這種寄生蟲是無性繁殖,每隻每次可以產下100多個卵,孵出後的小蟲子在食物充足的條件下1周就可以長大,所以很可怕。網上介紹的治療方法分為三類:化學處理、手工處理和生物防治。
  • 凍卵和凍胚是一回事嗎?
    那麼,我們所說的凍胚和凍卵是一回事嗎?首先,我們來說說凍冷技術的發展。為了提升卵子、胚胎解凍的存活率,冷凍技術已由過去的「慢速冷凍」 (slow freezing)演進到現在的「玻璃化冷凍」(vitrification)。
  • 活鮮、冰鮮、船凍、陸凍、生凍、熟凍,這些海鮮處理方式都是怎麼回事?怎麼解凍才好吃?
    凍鮮按照海鮮冷凍時的生熟狀態,又分為生凍和熟凍。根據不同處理地點,也分為船凍和岸凍兩種。必須強調的是活鮮、冰鮮、凍鮮都各有優點和缺點。有些海鮮天然耐運輸,而有些海鮮離水即死。儘管現在冷鏈物流發展得很快,快速運輸鮮活波士頓龍蝦、俄羅斯帝王蟹進入中國市場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空運活鮮的高物流成本和高損耗率,依然是其價格相對較高的原因。
  • 軟妹慎入:殘暴的寄生蟲來襲(到處鑽洞的那種!)
    可喜的是,人類已經找到了對抗這種寄生蟲的特效藥,在藥物的幫助下,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可以像這樣圍攻幹掉一直絲蟲。棘顎口線蟲這種寄生蟲的體長在11到54毫米之間,它們的頭部長有大量表皮刺,圍繞著一個類似鳥喙的口器。科學家認為棘顎口線蟲發源於東南亞,但目前全球各地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一旦食用生肉,任何哺乳動物都能被感染。
  • 視頻曝光,魚尾巴裡有大量寄生蟲!網友:看完再也不敢買魚了!然而…
    網友紛紛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直呼太可怕了也有人表示再也不敢吃魚了其實魚身上有寄生蟲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曝光了之前在2017年就有人在網上發過類似視頻專家說:「淡水魚包括海水魚身上有寄生蟲魚內臟是不可以吃的,包括,肝,膽,之類的東西,因為,你不知道它吃過什麼東西,沒消化掉都留在內臟中?所以在處理魚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些東西通通去除掉,當然,我們不排除有魚籽的情況下,魚籽是可以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