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黑的一個小夥伴被他在百度輸入法裡新發現功能的震驚了,於是興衝衝跑來,要告訴小黑這個他看來很厲害的創舉:
百度輸入法現在有凌空手寫功能,還可以支持識別部分方言了喲!
對此,小黑本人的反應是:第三方輸入法啊……好久沒用了呢。
不過,既然小夥伴都這麼興致勃勃了,小黑也不好拂了他的意,恰好小黑也想試試好久沒用的第三方輸入法們到底長成什麼樣子了。那麼,就讓小黑再來當一次APP體驗官吧。
其實在輸入法領域,用戶認可度高的APP也就那麼幾個。小黑在App Store中搜索關鍵字「輸入法」,顯示的前三項剛好是國內用戶體量最大的三個輸入法APP。
那麼,這三款熱門的輸入法APP相比從前的版本,新增了哪些特別的功能,又好不好用呢?
在iPhone上開啟第三方輸入法的權限,大致都是同一個流程。雖然大家應該都知道,但小黑在這裡還是簡單地測試了一下。
以訊飛輸入法為例。當我們首次打開的時候,輸入法會出現一個提示頁面,提示我們將輸入法添加到鍵盤中,並選取「允許完全訪問」。
當然,搜狗輸入法還有一項額外提醒,就是導入通訊錄。
導入通訊錄的好處,是當你需要在使用時輸入朋友的名字時會比較方便。但基於目前國內的隱私保護大環境,小黑還是勸你不要導入。
雖然每家公司都告訴用戶我們不會收集用戶的隱私,但是,誰知道呢。
這三款輸入法的鍵盤布局大同小異,然而,從小黑的角度來說,問題就出在這「小異」上。
以小黑常用的全鍵盤拼音輸入法為例,iPhone原生輸入法、搜狗輸入法、訊飛輸入法和百度輸入法的界面依次是這樣的。
用慣iPhone原生輸入法的小黑在習慣大空格鍵、地球鍵切換中英文之後,遇到「中英文切換」鍵佔據空格鍵的設定就有些不適,時常會發生誤觸的情況。另外,訊飛輸入法和百度輸入法都將句號放置在空格旁,百度輸入法的空格這一行甚至還有語音識別按鍵,對小黑來說更增加了誤觸的概率。
對習慣原生輸入法的小黑來說,改變輸入法是一件需要重新培養習慣的事情,而對習慣其他輸入法的用戶來說,也是一樣。所以小黑的建議是:沒必要去選什麼「更好用」的輸入法,自己習慣的,就是最好的。
當然,在這三個第三方輸入法APP中,讓小黑覺得最方便的還是搜狗輸入法。特別是上滑輸入標點符號的功能,曾幾何時讓小黑愛不釋手。
至於輸入法的詞庫這一塊,測試的意義其實並不大,因為現在的輸入法都擁有智能學習功能,會自動學習用戶使用詞彙的頻次,從而適應每個用戶的使用習慣。
在進階功能這一方面,小黑主要會橫向對比這三個輸入法的一些獨有功能。
首先是搜狗輸入法。在搜狗輸入法的設置菜單中,特別有一項內容是「汪仔助手」。其中包含著表情推薦、資訊推薦、天氣推薦等內容。
這些功能通過點擊輸入法右上角的「汪仔」頭像就可以實現。例如,在沒有輸入任何字時點擊汪仔,輸入法會自動生成一句「尬聊」的話。
而當用戶在微信或者QQ中隨便打一個詞,再點擊汪仔,就提供一些相關表情讓用戶選擇。
不過,這些功能對超正經的小黑來說,都顯得比較尷尬,再加上設置中明晃晃的「表情推薦廣告」這一項,讓小黑忙不迭地關閉了汪仔助手。
此外,在快捷設置面板中,搜狗輸入法還有一些諸如錢包、營銷盒子之類的功能,讓小黑分不清它是一款輸入法還是一個營銷工具了。
訊飛輸入法並沒有那麼多進階功能,相對獨特的功能主要是語音便籤、面對面翻譯等相對實用的功能。
小黑測試了一下工具欄中的文字掃描功能,測試的結果有好有壞。
首先,小黑拿起了最近正在測試的一款產品的說明書進行掃描。或許是因為說明書字體太小的關係,掃描結果不盡如人意。
之後,小黑又用它掃描了一本攝影方面的書籍,掃描結果還是不錯的,除了一個標點沒有被掃描出來,其他文字基本正確。
百度輸入法的功能欄中,除了這次引起小夥伴注意的凌空手寫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功能。至於方言輸入麼……搜狗和訊飛老早就實現了更多種方言的語音輸入,甚至還都支持多種語言的語音輸入和多語言翻譯,這早就不算什麼亮眼功能了。
許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類似的裝置,只不過大多數的用途都不是寫字,而是進行功能操作。
小黑能想到的最近的例子大概就是人間大炮,哦,不對,上海堡壘了。
而小黑也在網上看到過不少宣傳文抓著這一點狂吹百度輸入法,比如下面這些。
不過,小黑始終堅信一句話:是騾子是馬,還是要牽出來遛遛的。
所以小黑實際使用百度輸入法的凌空手寫功能,為大家錄了幾段視頻。
首先,小黑測試了幾個簡單的字:「人」和「入」,百度輸入法非常輕鬆地識別了出來。當然,如果這兩個字都識別不出來,那它也就該狗帶了。
之後,小黑略微加大了難度,於是百度輸入法就懵逼了。小夥伴們也可以猜猜小黑究竟輸入的是什麼字。
從上面的測試結果來看,凌空手寫功能對稍複雜的字幾乎沒有識別能力。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小黑覺得主要有兩點:首先,凌空手寫技術目前還無法判斷筆劃的轉換。例如上面的視頻中,百度輸入法並不能判斷出用戶收筆、落筆的時機,手指划過的每一個地方都被連在一起。
此外,物體追蹤的算法目前並不完善,即便是捕捉白牆前的手指,但只要手指動的快一點,就無法被即時追蹤到了。
不只是小黑的測試說明了這一點,網上許多用戶也都覺得:這項技術目前更大的價值還是在娛樂上。
根據小黑收集到的資料,凌空手寫技術其實早在2019年1月就已經上線了。
不過,這次新版本的凌空手寫技術則是升級後的第二代。
據稱,第一代凌空手寫技術必須要具有深度/紅外攝像頭的設備才能追蹤、監測指尖的運動軌跡。而升級後的凌空手寫技術則只需要有一個過得去的前置攝像頭就可以了,這也大大降低了技術的準入門檻,讓更多的用戶能夠體驗一番。
不過,如果要讓它實用、好用,卻並不簡單。正如上面的視頻所展示的一樣,凌空手寫功能目前的實用價值並不高,第一個難關就是在識別的準確率方面。
由於降低了對攝像頭的要求,凌空手寫對算法本身的要求反而大大提高了。物體追蹤的算法還只是最基本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在文字識別時,對用戶的書寫習慣的計算,這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需要大量投入的事情。
不過,小黑倒並不覺得這只是百度的一個噱頭。
就像微博上的用戶反饋說的那樣,凌空手寫功能在目前主要還是為了好玩。無聊的時候玩個類似「我畫百度猜」這樣的小遊戲,似乎還是挺有樂趣的。
但小黑不禁聯想到,在Siri這一類語音助手剛出現時,大家呼出它,都只是為了各種「調戲」。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識別準確性的進一步提升,語音助手從原本的「陪聊」助手,也漸漸變成人們在生活中真正的助手,到現在更是成為了智能家居中的重要紐帶。
有了這樣的先例引導,我們大可放下目前對其「實用性」的討論,來想像一下凌空手寫在未來的實際應用。
事實上,小黑覺得,這項技術最大的用途並不是輸入文字。離開單個APP,放眼整個手機生態,它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例如,當我們不方便拿起手機操作的時候,做一個手勢就可以點亮屏幕、操作手機,這樣想來,是不是有一種科幻片的感覺。
我們甚至還可以離開手機來暢想一下:當我們回到家裡,做個手勢,客廳的燈光就都打開了,窗簾也隨之關閉。回到臥室,再用一個手勢,電視上便出現了歡迎界面。換臺、調整音量和亮度,這些都可以通過手勢來完成。甚至當你想看哪一部電視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手勢輸入劇名完成搜索。
想到這裡,小黑不禁開始期待這一天的快點到來。
相比外界對這一功能的吹捧,百度卻相當清醒,只是將功能的入口放在快捷設置界面的倒數第二行。甚至在官網和微博上,關於這項功能的介紹也少之又少。
或許,在百度心中,原本就沒有將這一功能立即推廣的意思。正如小米透明電視等等現在看來「沒什麼用」的功能一樣,這些目前看來花裡胡哨的東西真正面向的,是未來。
我們沒有必要因為任何一項技術現在的狀態就無腦吹捧或者肆意嘲諷。況且,無腦這個詞,不正說明了這些吹捧的和嘲諷的人都沒什麼腦子麼?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揮自己的能力,讓這些技術真正變得有實用價值。到那時,我們自然會看到一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