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擺地攤賣電子書月入5萬
在五道口地鐵站附近,嚷嚷的人群中央,一個男孩拿著二維碼,不時的擺弄著圍觀人的手機。好奇心驅使我湊了上前去,看到他身邊放著一人高的廣告牌,廣告牌上印著20多本書的封面,「1元1本」的紅字分外顯眼。我給了他1塊錢,用手機掃描了二維碼後,竟然出現百度閱讀APP的下載界面。登陸之後,一個提示語終於讓我恍然大悟——「27263本免費書等你領」。原來百度閱讀APP開闢了「免費閱讀專區」,裡面有兩萬多免費書。他賣的並非是「書」,而是「百度閱讀開闢免費專區」的信息。90後創業的思路一向天馬行空,但是,這種售賣「網際網路信息」的新商業模式還是首例。
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出奇制勝的,讓我們這些「叔叔輩」的70、80後黯然失色的?
網際網路原住民的思維與行動力
從臉萌的火爆到95後「1元賣書」的成功,90後們已經產生了一種破壞式的創新驅動力。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他們跳脫的思維與敏捷的行動力在某種程度上是70、80後無可比擬的。
生於斯長於斯的90一代,對於網際網路信息的敏感度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他們的臍帶上連著另一個「母體」——網際網路。他們能清晰的感知網際網路的脈搏,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利用他們特有的網際網路思維將信息加工變現。95後「1元賣書」就是判斷出百度閱讀免費書信息背後隱藏的巨大價值,抓住了信息傳播的時間差將信息變現,為自己贏得了財富。
對於很少會像70、80後那樣過多權衡利弊的90後而言,「想到了,就去做吧!」就是他們的信條。然而單憑這股闖勁兒並不能一勞永逸。就像這個95後,雖然發現新商機,但是隨著百度閱讀的日益普及,這個商機也會隨之消散。創業的穩定性,也是他們急需補習的重要一課。
新商機利己更利他
95後「1元賣書」,巧妙的抓住了讀書愛好者的興趣。不僅藉助百度閱讀免費專區為自己創造了商機,也為喜愛閱讀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閱讀選擇。這樣一來,達到了利己又利他的雙贏結果,如此受歡迎而月入5萬也是情理之中的。
或許這名95後「一元賣書」無心插柳,但是確實為數位化閱讀的普及助力一把。如今,信息化浪潮已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數位化閱讀也已經是大勢所趨。隨著這類電子閱讀平臺的普及,各種阻礙人們閱讀的障礙正在被逐漸打消,而百度閱讀的免費電子書更是降低了閱讀門檻,進一步滿足了用戶對閱讀的自主選擇——如果有這麼一個平臺,我可以免費閱讀我各種想看的好書新書,那麼何嘗不可呢?
當臉萌的郭列,大象的劉克楠以及泡否的馬佳佳這些90後CEO出現時,當95後都能0成本月入5萬時,很多人調侃70、80後已經江郎才盡了。可是如果我們將90後跳脫的思維和敏捷行動力融於一身,再加上多年的自我沉澱與實踐經驗做基石,還怕不能再創人生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