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市場在經歷了兩年多的低潮後,近日開啟大漲模式。
據DIGITIMES 2月1報導,業內人士表示,2021年,DDR3內存價格預計將上漲40%-50%,高於業內人士此前估計的30%增幅。
臺媒工商時報2月2日消息,根據集邦科技及模組廠報價,1月份伺服器DRAM價格止跌上漲,32GB DDR4 RDIMM合約價月增4.6%達115美元,64GB DDR4 LRDIMM合約價月增4.9%達235美元。
美光科技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Sumit Sadana在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一些DRAM的零部件出現短缺,這使得我們看到今年第一季度DRAM的價格開始上漲,供不應求的狀況將會持續多年。」從去年12月至今,原廠DRAM顆粒價格上漲30%左右。
那麼,存儲市場將重現2016-2018年的暴漲情況嗎?這一輪漲價周期將持續多久?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存儲器是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數位化轉型的趨勢。由於人們開始遠程辦公,企業對數位技術的採用明顯增多,更快的數據處理需求對於全球經濟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受新冠疫情和晶片需求激增的影響,2020年下半年以來半導體行業面臨嚴重的供需失衡。
另一方面,科技正在加速發展,遊戲娛樂領域新產品推出的周期也在縮短。企業對於人工智慧、5G和雲的需求都很高,這一趨勢推動著DRAM的需求更快地增長。在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增的情況下,預計2021年全球5G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翻一番,移動DRAM需求增長將超過20%。
不僅需求上漲,一些商家的庫存也即將耗盡。全球95%的內存產能掌握在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家廠商中,其中韓系的兩家就佔了大約75%的份額,對市場影響極大。從2019到2020年,三大廠商就已經決定縮減在內存領域的投資,以改變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三星決定將存儲工廠改造為CMOS工廠、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快閃記憶體業務後,已經不願在花費更多的資金進行增產。
(圖片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Cape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師認為,由於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伺服器客戶囤積了大量的晶片庫存,隨著這些晶片逐漸耗盡,伺服器客戶將再度購買晶片。
SK海力士判斷,2021年DRAM需求增長量將在17%-20%,而在伺服器產品上的需求增長將在30%以上。
美光科技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Sumit Sadana承認,半導體行業供需嚴重失衡已經對公司的運營產生影響。「一些DRAM的零部件出現短缺,這使得我們看到今年第一季度DRAM的價格開始上漲,我們認為DRAM供應緊張的狀況仍會持續好幾年。」
在DDR3內存方面,目前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公司已經停產或者減少DDR3內存產能,現在主要廠商是中國臺灣的幾家廠商在生產,包括華邦電子、晶豪科技、鈺創等。由於需求增加以及供應減少的因素,DDR3內存價格最近已經開始上漲,2021年原本預計是漲價30%左右,但是最新消息是將漲價40-50%,遠高於預期。
另外,據臺媒報導稱,NOR Flash正進入上升循環,上半年價格將逐季上漲,華邦電子、旺宏、晶豪科技等可能將隨之調漲。
(圖片來源:sk海力士官網)
在DRAM領域,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三星、SK海士力和美光科技三家巨頭佔據了全球高達95%的市場份額。
首先以美光為例,最新財報顯示,在截至2020年12月的季度營收為57.7億美元,同比增長12%。Sumit Sadana表示,DRAM市場的需求激增推動了公司業務的增長。美光科技的股價在2020年當中上漲了近40%。
同時,Sumit Sadana認為:「預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將達12%至5000億美元規模;其中存儲器增長將達19%至1460億美元規模。儘管我們已經為應對需求增長的趨勢做好充分準備,但是存儲器市場未來幾年內仍將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
此外,根據FactSet的數據,美光科技的客戶包括艾睿電子(Arrow)、惠普、蘋果和華為等。去年以來,由於美國實施對出口中國晶片的管制措施,使得一些中國客戶無法獲得晶片,也導致了晶片行業出現恐慌性備貨現象,進一步加劇了晶片供應不足的問題。
對此,Sadana表示:「我們一方面正在積極地配合中國客戶,通過合理分配產能來滿足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們也在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協作,希望在短期和中期擴大供應,解決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的問題。」
(圖片來源:美光科技官網)
三星的存儲器事業部成績也比較亮眼。 三星電子2020第四季度合併收入為61.55萬億韓元(約合552.41億美元),營業利潤為9.05萬億韓元。全年營業收入為236.81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35.99萬億韓元。其中,存儲器事業部成績斐然,受益於移動和個人電腦產品需求,使出貨量超乎預期。
2020財年,SK海力士結合併收入為31.9萬億韓元(約合278億美元),營業利潤為5.013萬億韓元,淨利潤為4.759萬億韓元。2020財年度營業利潤率為16%,淨利潤率為15%。CFO盧鍾元:「SK海力士成功保障了第三代1z納米級DRAM及128層NAND快閃記憶體等主力產品的穩定生產,並基於品質競爭優勢積極拓展伺服器市場市佔率,2020年度營收及營業利潤較去年分別增加了18%和84%。」
2021年2月1日,SK海力士在韓國京畿道利川總部舉行M16新廠竣工儀式。值得注意的是,SK海力士首次在M16配備EUV光刻機,今後將提高EUV設備利用率,進一步增強存儲器半導體相關的先進工程技術領導力。
根據半導體供應鏈行業組織SEMI的報告,中國本土晶片廠商正在快速發展晶片製造能力,SEMI預測,從2019年到2021年末,我國存儲晶片的產能將增加95%。
(圖片來源:長鑫存儲官網)
在當前全球晶圓漲價潮的背景下,包括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等廠商正在積極地增加NAND和DRAM存儲晶片產能,以減少對國外技術和供應的依賴。
以長鑫為例,長鑫存儲於去年正式發布了其DDR4、LPDDR4X內存晶片,以及DDR4內存條、幾款產品均符合國際通行標準規範。長鑫存儲的規劃圖也顯示,公司下一代將推出第二代10nm(17nm)技術,DDR5也在下一期規劃當中。
TrendForce預測,到2021年四季度,長鑫存儲的投片量將達到8.5萬片/月,從而躍升為僅次於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的全球第四大DRAM晶片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