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中,數據是最重要的保護對象。大部分的中國企業,都遭受過計劃外宕機而導致數據的損壞或數據丟失,從而使企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可見,保證業務連續性至關重要。而傳統災備建設解決方案,難以構建靈活可靠的IT系統,來提升服務並降低風險。特別是隨著虛擬化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發展趨勢的到來,企業該如何保護爆發式的數據增長,在合適的成本下進一步縮短RTO和RTP指標。
傳統的基於業務的磁帶備份容災方式,在業務規模不大,或者對數據的RPO、RTO要求不高,比如在以天和小時為計量單位時,能夠較好的保護數據,並在發生數據丟失時,提供可操作的數據恢復方法。這裡面有很多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比如IBM的TSM,Symantec的NBU,EMC的networker,可以搭配各種硬體備份設備,實現不同類型的備份。
但是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和數據容量的增加,這種磁帶備份的容災方式在單個業務發生數據損失時,恢復方式尚可滿足要求,然而一旦多個業務同時出現數據問題,或者磁碟陣列本身發生故障造成多個或所有業務不可用時,幾十TB的大數據容量,採用這種恢復方式,數據恢復時間將成倍數級的延長,預計磁碟陣列數據的恢復時間需要以數天為單位,這將會超出很多業務的SLA要求。
為此,針對現代企業中,那些對災難發生時的RPO和RTO有較高要求的關鍵業務,需要考慮更為有效快捷的數據保護和恢復方式。如果有一種方式,可以將RPO從以天為單位控制到以小時為單位,甚至是故障發生前的幾分鐘到幾秒鐘,而RTO也控制在同樣數量級的話,對關鍵業務的持續可用性將有重大提升。
這裡引入CDP(Continuous Data Production)的概念。持續數據保護是一種連續捕獲和保存數據變化,並將變化後的數據獨立於初始數據進行保存的方法。CDP系統可以基於塊、文件或應用,並且為數量無限的可變恢復點提供精細的可恢復對象。在傳統數據保護技術中採用的是對「單時間點(SPIT,Single Point-In-Time)」的數據拷貝進行管理的模式,而持續數據保護可以實現對「任意時間點(APIT,Any Point-In-Time)」的數據訪問。
前面說的從傳統備份到基於CDP解決方案,基本實現了RPO從天到小時的轉換,但是一些核心業務系統,他們對RPO的要求更高,基本不允許有任何的數據丟失和業務中斷,也就是說要求RPO為0,對RTO的要求也接近於0,此時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在多個業務所在磁碟陣列發生故障時,
✦可以保障生產數據不丟失,並提供無中斷的數據恢復切換方式,自動的將數據掛載在無故障的盤陣上繼續運行,並且性能上不受影響,
✦它可以將不同品牌的存儲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存儲鏡像映射關係,將鏡像後的邏輯磁碟分配給前臺業務使用,業務在傳遞數據時,存儲在後臺自動同步備份,
✦在發生磁碟陣列故障時,同步備份數據能夠在不影響生產業務的情況下,無中斷的繼續使用。實現存儲系統零停機,同時對主機和業務系統完全透明。
此時我們考慮使用存儲虛擬化技術,這種數據保護和恢復方式,它的PRO就是0,RTO基本是接近於0,有一個存儲路徑切換的過程。市場上主流的存儲級別虛擬化產品,比如IBMSVC ,EMC VPLEX, NetApp V系列等,可以將我們的不同品牌系列的存儲進行多個層次的鏡像虛化。
經過上面的講述,對於數據中心的業務連續性保護,我們基本上形成了這樣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它們分別用於企業中普通IT系統,重要業務系統和核心業務系統。這樣針對企業內部各種應用業務,我們都有了對應的存儲連續性解決方案。但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並不是說RPO=0的技術方案就比RPO以天為單位的技術方案好,只是不同的業務應用有不同的需求,根據SLA服務協議,來判斷究竟使用何種方式。
未來,企業的數據中心工作都將轉向私有雲、公有雲或混合雲服務模式。我們的存儲也必須順應形勢,與新的數據中心操作和雲堆棧相協調,這樣它才能作為一種服務來使用。現階段已經有一些軟體定義的存儲來實現數據中心的轉型,使存儲走上一個簡單,可擴展和開放的體系。而未來,數據的連續性保護,也必然會變成一種服務的形式,獲得授權的用戶可以選擇滿足其應用的工作負載存儲,系統也將能自動為其分配對應的數據連續性保護方式。使我們的業務系統走上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