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
大家還在調侃著「感覺身體被掏空」
懶癌似乎是治不好了
為了人民廣場那隻傑尼龜—
現在大家卻爭著搶著往外跑
Pokemon Go 就這樣引爆了全球
蟬聯各國AppleStore下載排行榜榜首
幾乎所有社交平臺都在討論
Pokemon Go是基於日本老牌遊戲廠商任天堂於1996年發行的一款Game Boy(任天堂所推出之掌上型遊戲機)遊戲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
到底叫什麼?
許多小夥伴第一次看到Pokemon這個詞時大概會和小編一樣感到奇怪,以為這一定是一個日語詞。然而事實上Pokemon卻是來源於英語,是將英文Pocket Monsters合成而得來的新詞,取「攜帶獸」之意。
除此之外,由於該遊戲在1996年推出時並未發布其官方中文譯名,所以關於這個遊戲的中文譯名有很多版本。臺灣的譯法是「神奇寶貝」,香港則叫「寵物小精靈」。而在大陸情況就更為複雜了。小編幼年時的叫法大概分為兩派,遊戲黨一般愛叫「口袋妖怪」;動畫黨則愛叫「寵物小精靈」。
不過這麼多年關於譯名的討論現在終於有了結果,在今年2月份的任天堂直面會上,官方首次宣布第七代遊戲將包含繁簡中文翻譯版本,並且將使用「精靈寶可夢」做為中文統一譯名,並在視頻網站上傳了帶簡體繁體字幕的視頻宣布這一消息。
在動畫的最初策劃階段,小智身邊跟的不是皮卡丘,而是皮皮。但是由於皮卡丘人氣太高,於是換成了皮神。在紅版和綠版遊戲發售的兩年後還推出了皮卡丘跟在主角後面跑的黃版。
其實,大多數神奇寶貝在自然中都有原型
小火龍的原型來自火焰蠑螈,蠑螈科的一種小動物
巴大蝴原型為柑橘鳳蝶
大多數鳳蝶科的幼蟲都和綠毛蟲很像
尾立的原型是大家熟知的乾脆麵君——浣熊
怎麼做到將自然界生物卡通化呢?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650d2cd1cb33645fa3526e3dbe12289_b.jpg" data-rawwidth="323" data-rawheight="3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3">而大尾立則更接近鼬,具體品種還不清楚
又如何將技能屬性與角色相匹配?
教你設計自己的神奇寶貝
還將製作實體模型!
註:本場 WORKSHOP 限額15名
另需收取 10元 Workshop材料費
Fun Art Club 成員擁有優先免費名額
本次活動設計小精靈角色將推薦至
遊戲巨頭 任天堂Pokémon 集團
有機會入選神奇寶貝百科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