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科普】數字經濟賦能河北創新發展:當數位技術融入產業實體

2021-12-10 遷安大數據中心

▲數字河北暨重點區域展館

數位技術融入產業實體,為其注入了轉型升級的強勁動能。

在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數位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案例比比皆是——

河鋼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生產優化、庫存分析、自動化控制等全流程智能製造功能,庫存率降低50%,成材率提高1%,能耗降低30%;「君樂寶養殖雲」覆蓋自有及合作牧場260餘個、30多萬頭奶牛,奶牛佩戴的電子項圈將牛的身體指標上傳到雲平臺,牧場實時評估奶牛健康狀況……

搶抓智能化發展新機遇,河北省傳統產業將數位技術融入生產、消費、流通、分配等環節,轉型升級步伐堅實有力,產業數位化發展結出豐碩成果。

上雲上平臺,助力傳統工業轉型升級

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主題展館裡,世界五百強企業、國際知名IT企業以及河北省大型數字經濟企業各展其能。各家企業通過聲、光、AR/VR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數字經濟領域最新技術、產品和服務。記者觀察發現,工業網際網路成為企業競相展示的主題之一。

中央數字中心數位化平臺、產業鏈協同平臺、鐵鐵工業品在線超市、鐵鐵網絡貨運平臺……在河鋼集團展廳,19個大屏幕播放展示著企業的數位技術成果。

「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後,是多層次系統化平臺體系的拉動。工業軟體是河鋼數字科技創新的發力點和根本方向。」9月5日,河鋼集團副總經理、河鋼數字董事長李毅仁介紹,河鋼數字以WeShare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核心,打造涉鋼產業、產業聚集區等應用場景,全面助力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

「以數智化點亮能源之光」。作為能源生態智能運營商,新奧數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能源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泛能網,包括數字用能、供能、能源治理等多個能源數位化典型場景應用。

新奧數能產品副總裁李宇忠告訴記者,泛能網將能源設施互聯互通,利用數位技術,為能源生態各參與方提供智慧支持,為用戶提供價值服務。比如,幫助用能方實現能源的數智化管理,提升能源管理的能效、物效、人效;提供能源生產、傳輸全過程的全面監視及自動運行策略,助力能源站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運行。

在數字河北暨重點區域展館,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展出的智軌電車模型吸引了眾多參展者駐足觀看。

中車石家莊公司項目經理李曉峰介紹,智軌是中國中車自主研發的中運量軌道交通制式。智軌可與沿線路口信號進行互聯互通,通過客流實時監控調度路口信號,實現車輛準時高效運行,有效改善市區主幹道高峰期交通擁堵情況。

近年來,河北省聚焦鋼鐵、石化、汽車製造等重點行業,著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加快產業數位化步伐。

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介紹,河北省產業數位化成果豐碩,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帶動經濟增長指數為73.5,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8.8,排名全國第7位;工業雲平臺應用率增速10.5%,企業工業設備上雲率15.94%,均居全國第2位。培育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47個,實施省級信息化改造重點項目483項,認定智能製造標杆企業18個、數位化車間350個,320個項目列入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重點項目庫,數量居全國第3位。

數位化改造,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做優做強

數字河北暨重點區域展館設置了數字河北展區。該展區共組織202家企業參展,主要展示各地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中,各地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改造展示內容精彩紛呈。

一架透明的數碼鋼琴自動演奏著經典名曲《致愛麗絲》,這是衡水展廳裡武強嘉華樂器有限公司的展品。該公司位於武強樂器文化產業園,通過應用數位技術實現了智能化生產,目前已建成民謠吉他、古典吉他、電鋼琴等9條生產線,產品出口歐洲、美洲的多個國家。

衡水市工信局局長尹為民告訴記者,衡水市著力培育「9+5」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在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中深化科技創新,加快「衡水製造」向「衡水智造」轉變,擁有衡水老白乾、河北養元智匯飲品等優勢龍頭企業,絲網、金屬櫥櫃、玻璃鋼複合材料等縣域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在邢臺展廳,南和區數字鄉村建設展示讓人眼前一亮。南和區發揮阿里巴巴數字鄉村建設項目優勢和寵物產業優勢,以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應用對供應鏈進行賦能,建立「南和犬貓糧」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運營電商服務中心活躍網店超過8000家,2021年以來網上零售額已經超過13億元。

邢臺市工信局副局長閆澤承介紹,邢臺市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產業集群,清河縣羊絨產業集群、臨西縣軸承產業集群、沙河市玻璃產業集群被評為河北省智慧集群建設試點單位;南和區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百強先進縣。

2020年以來,河北省實施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行動,深入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平臺」融合發展,加快107個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改造,做優做強做大特色產業集群。

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目前,河北省篩選確定唐山市玉田縣等15個縣區為河北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培育形成一批數字鄉村建設典型示範。優化省級農業物聯網綜合服務平臺,培育了113家省級農業物聯網集成應用典型。力爭到2025年,培育15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提升5%以上、業務信息系統普及率提升8%以上、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應用率提升10%以上、電子商務覆蓋率提升20%以上、產值超百億元的數位化特色產業集群。

相關焦點

  • Maxonrow陽光公鏈–––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產業高峰論壇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2019年5月18日,由Maxonrow陽光公鏈舉辦的《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華僑城華商集團多功能會議廳隆重舉行
  • 數谷啟示錄:數字政府為城市治理現代化賦能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省會城市,貴陽成功搶佔國內大數據發展制高點,自2016年組建貴陽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委員會(後於2019年1月更名為「貴陽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以來,以建設大數據產業高度聚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數據創新力度顯著增強、大數據治理精準施策、大數據服務精準高效的「中國數谷」為目標,積極謀劃和構建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開放性的數字政府,打造數字孿生新型智慧城市樣板。
  • 「數」聚藝創·賦能未來!藝創小鎮數字經濟峰會
    本次峰會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展聯盟社交電商專委會、新華網「溯源中國」產業生態圈指導,浙江鈦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網紅貓、KMCN聯盟承辦,藝創小鎮、視盟、K大咖、賦商會、5G數字經濟商學院協辦,以「『數』聚藝創·賦能未來」為主題,聚焦當前數字經濟發展最新趨勢,通過項目落戶、大咖演講、圓桌對話等系列活動,打造高端對話交流平臺。
  • 全國20餘省市定下數字經濟發展目標(上篇)
    提出要突出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向,突出科技引領和產業支撐工作重點,突出創新驅動、數據驅動發展新路徑,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精心組織實施專項行動計劃,全面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提升京津冀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水平,加快河北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持續動力。
  • 數字認證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10月12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拉開帷幕。本屆峰會以「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吸引了一大波頂尖數字科技企業前來展示最先進的技術應用成果。北京數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數字認證)作為網絡安全產業主力軍,在現場展示了基於密碼技術的數字經濟信任體系的建設成果。
  • 「2020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區塊鏈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探索區塊鏈技術的商業應用與價值。他希望,未來能和眾多夥伴一起積極探討並尋求合作機遇,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他指出,區塊鏈技術具有的去中心化、共識機制、不可篡改、信息可追溯等特點,正在逐漸成為眾多領域最重要的基礎能力之一。《中國企業報》集團數字經濟中心依託集團政府關係、企業資源、智庫資源和媒體公共傳播資源,圍繞數字經濟創新鏈條提供新聞資訊、峰會論壇、政府委託招商、園區投資運營等產品和服務,全面聚焦和服務地方政府、產業和企業的發展需要,賦能數字強企,助力數字強國。
  • 產業動態 | 融入央企數字經濟生態,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
    大賽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雙創活動之一,以「數字賦能城市 安全連結未來」為主題,參賽項目分為4個細分賽道,包括數字政府、工業物聯網、網絡安全、PK+應用創新(即基於飛騰CPU+麒麟作業系統的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和行業的應用創新)。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1)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之一——數字產業化數字產業化即信息技術、及通信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提供技術、產品、服務等方面的支持。數字產業化包括電子信息製造業、電信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網際網路等行業,具體包括但不限於5G、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
  • 智慧園區@產業 | 從招商到服務,數字創新賦能園區每一環
    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產業園區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子單元,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空間承載形式,又是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標誌,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 趣鏈科技鏈原生數據協作平臺BitXMesh 賦能數字經濟高速發展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數字平臺基礎建設刻不容緩。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作了題為《用數據網絡技術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旨報告。報告中指出,數據對於提升社會治理能力,以及保障國家網絡安全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究竟如何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呢?需要的是創新技術。
  • 發現數字財富的秘密之十:數字經濟,現代化經濟體系代名詞|數字島
    給大家三條核心提示:一、不要陷於技術概念、術語中不能自撥。比如「跟著爭論區塊鏈去中心化,是不是涉及政治問題」。二、要有技術戰略,把技術放到業務場景去,放到產業融合的大勢中去思考業務和產業發展是根本,不能捨本逐末。三、技術融合才能發揮價值。尤其是對於數位化轉型而言,技術融合創新是第一位的。
  • 河北企業驚豔亮相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
    河北企業在本屆博覽會上同樣星光閃耀,河北先河環保、河北遠哈通信、神玥軟體、常山北明等驚豔亮相,在展會上發布的最新數字科技產品,展示了河北省數字產業發展實力。這家坐落在石家莊經濟開發區的企業,是一家機器人智能製造工廠,已經研發生產出智能系統機器人、群智複合機器人等,實現了機器人工藝包和自主機器人技能庫,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定製生產機器人。「這臺機器人的機械抓手能完全替代人工送料、補料嗎?可以完全實現開盒、裝盒、封口、封箱、列印、碼垛的全自動打包流水作業嗎?」
  • 元宇宙:數位技術創造原宇宙八大創新機會
    、消費升級、娛樂傳媒等各個領域的優勢資源,匯聚產業賦能、 產業投資、人才引進、網際網路升級等發展要素於一體的產業服務平臺,共享新技術、共創新價值,助推數字經濟發展。未來,元宇宙借力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助力產業升級,為原宇宙中的實體經濟開闢全新的藍海。
  • 科創涪地 數智涪陵 2021重慶涪陵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在涪陵舉行 2021數字經濟產業TOP100榜單揭曉
    本次高峰論壇吸引了松禾資本、國科嘉和、赤子基金、梅花創投、銀河系創投、涪陵榨菜集團、金蝶雲、華為雲、四維金屬、勞勤、金智維、凌迪科技等國內一線投資機構、產業龍頭和科技創新企業參加。高峰論壇上,松禾資本創始合伙人厲偉,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平,金蝶雲星空智能製造首席專家計曉軍,四維金屬創始人何通海,易路董事長兼CEO王天揚等行業領域投資人和創始人,還圍繞數字經濟領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通過產業對話、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案例分享、產業論壇等環節,分別作了主題交流,積極為涪陵產業升級發展建言獻策。
  • 中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原理|賦能經濟的特徵(3):周期遞進
    :中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原理》之十 智慧財產權聲明:作者保留《賦能經濟:中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原理》的全部智慧財產權;任何機構或個人引用、翻譯或出版(含紙張出版和電子出版)本作品的節或全文(2)科技周期轉換賦能經濟是新生事物,探討賦能經濟與科技周期轉換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屬於前瞻性的研究。賦能經濟是基於數位技術應用形成的以產業組織間賦能與融合發展為特徵的社會經濟運行方式,因而數位技術的周期轉換亦可能對社會經濟運行產生周期性影響。
  • 羅永忠:科技創新賦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兼評 2019 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成果
    各機構將更多原創理論付諸實踐,不斷開展數字貨幣、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探索研究和應用落地,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走在世界前列。數字貨幣研究所積極探索基於雙層運營體系的法定數字貨幣全生命周期設計和實現,為我國搶佔數字貨幣發行先機、維護數字經濟時代貨幣主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全國20餘省市定下數字經濟發展目標(下篇)
    《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江蘇省將大力發展「5G+工業網際網路」,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和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江蘇製造」向「江蘇智造」轉變。要加強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5G通信網絡和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 人民郵電報:推動數位技術創新「.手機」域名多措並舉賦能企業移動營銷
    12月10日,人民郵電報在第05版:技術版,刊發了《推動數位技術創新「.手機」域名多措並舉賦能企業移動營銷》的文章,對「.手機」
  • 數即萬物 智算未來——楊傑董事長在中國移動2021年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的主旨演講
    今年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以「數即萬物、智算未來」為主題,旨在凝聚產業合作夥伴力量,共話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共謀智算未來廣闊前景。首先,我謹代表中國移動,對線上線下參與大會的所有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大家長期以來對中國移動的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強調要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 光明網 | 共建產業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譚建榮認為,本次論壇的召開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當前疫情防控下,如何做好產業創新是新的議題。他表示,要通過「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數字經濟+」把實體經濟搞上去,把產業創新工作做得更好,推廣應用到每個企業、每個領域、每個產業,才能真正使「中國製造」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