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國會展行業的「引進來」與「走出去」對會展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展會的國際化是構建展會影響力的重要因素。
大數據作為國際上最前沿的一項成熟技術,直接對接傳統會展行業,將促進會展行業在大數據引擎的推動下產生新的信息技術服務商業模式,推動整個會展行業的產業轉型升級,提高中國會展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會展走向國際、服務國際提供技術能力保障。
北京逸格盛視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會展大數據平臺服務公司,致力於將大數據貫穿於會展行業的展前決策、展中分析、展後評估,搭建會展雲服務平臺、會展廣告資源平臺、會展精準營銷平臺,實現中國會展行業的大數據化。2016年9月20日首次參加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Expo China 2016)的逸格盛視,用自主研發的「會展大數據分析平臺」對本屆通信展進行國際影響力分析。
圖1:PT/EXPO CHINA 2016全球網際網路傳播聲量趨勢
由圖1可見,從傳播聲量來看,PT展在國內宣傳力度大、內容生成能力強,國內網際網路聲量也遠超國外網際網路聲量。
從傳播趨勢上看,在國內PT展的傳播效果波動較大,每隔一段時間PT聲量就會隨相關新聞話題的出現形成一個個聲量波峰,但整體仍呈上升趨勢並於開幕日當天達到監測周期內的峰值;國外則較為平緩,並未隨著PT展的開幕而引起較大的傳播效應。
由此可見,PT展作為中國知名的通信展會在國內關注度高,報導數量多,影響力巨大;在國外則反響平平,國際性影響力還有待提高。
圖2:PT/EXPO CHINA 2016國內外網際網路數據來源平臺佔比
通過圖2對比來看,在國內,新聞網站是PT展的主要發聲平臺,佔比超過一半,微博則是次要的發聲平臺,博客和論壇也為PT展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國外,PT展則主要依靠圖文類社交平臺進行傳播,其中Twitter平臺的聲量最大,其次是Facebook平臺,兩者相加佔比超過90%;對視頻平臺YouTube、圖片平臺Instagram和新聞網站等傳播渠道的運用較少、聲量較低。PT展在國外傳播的過程中,傳播渠道和傳播形式都略顯單一。
圖3:PT/EXPO CHINA 2016重點議題國內外網際網路信息聲量對比
由圖3可以看出,本屆PT展的相關話題,在國內均引起了大量的關注。其中,近些年國家大力扶持並且社會熱議度較高的大數據、機器人和雲計算位列關注度前三甲;而比較專業性的通信行業話題,如寬帶中國、三網融合等並未引起國內媒體和網民的熱議。
在國外,雲計算是國外媒體和網民熱議度最高的話題且話題聲量遙遙領先,一方面是國外的大數據技術起步較早,發展相對成熟,人們對於大數據處理底層的雲計算更為關注;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世界各地區政治、文化、經濟、科技等因素的差異性導致相關話題並未引起巨大反響。
通過對PT/EXPO CHINA 2016國際傳播效果大數據的分析,能夠看出展會的國際宣傳推廣是構建展會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大數據能夠為展會的宣傳推廣提供支持,首先,在國際傳播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了解不同地域人群對社交媒體的使用習慣,並注重傳播內容的豐富性和傳播渠道的多元化。通過大數據分析,針對不同地域選擇不同的推廣平臺與方式,在中國微信新聞是主要的傳播渠道,而在美國Facebook卻是主流的社交媒體平臺,選擇多元化的宣傳渠道與形式是構建展會影響力的重要方式。其次,在面對傳播受眾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因素,不同地區的關注點具有差異性,大數據可以對不同地區的人群喜好進行分析,實現宣傳內容與地域的匹配,由此吸引更多對展會感興趣的參展商與觀眾,提高展會的影響力。再次,針對展會的宣傳要做到時機準確,通過大數據對網際網路討論聲量的監測與用戶手機閱讀行為的分析,在適當的時間節點進行分階段多頻次的宣傳,對於展會的影響力構建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逸格盛視)
附:
1. 數據源:國內&國外網際網路數據
2. 關鍵詞: PT/EXPO CHINA2016、2016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2016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ICT中國•2016高層論壇、ICT China High Level Forum
3. 技術手段:
• 數據採集:網絡爬蟲
• 數據存儲:ES(Elasticsearch)分布式搜尋引擎
• 數據處理分析:Hadoop和Spark等大數據技術
• 可視化:H5和E-Chart
• 數據處理方法:數據排重、數據清洗轉化、全文索引、中/英文分詞等
• 數據分析方法:業務模型、標籤工廠、自動聚類、詞群關係識別等
4. 監測時間:2016.06.01—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