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嚴管VPN提速,而在iOS與安卓的手機應用商城中,VPN App種類多樣,可以暢遊海外多國。不過,「翻牆」系違法行為,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背後,VPN App不斷上鎖。依附VPN App獲得流量的遊戲應用、廣告等也被潑冷水。
VPN App亂象叢生
「翻牆」屬於違法行為,所謂的翻牆軟體並沒有獲得電信主管部門批准。國內「翻牆」用戶眾多,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lobal WebIndex的調查研究估測,中國的VPN用戶可能多達9000萬。這也讓一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翻牆軟體默默賺錢。
「翻牆」軟體又叫VPN軟體。記者在手機應用商城輸入VPN,下拉菜單中出現了不少「翻牆」軟體,有VPN、5VPN、SnapVPN、極速安全VPN、蝙蝠VPN、綠豆VPN、VPN333、快喵等。
打開Snap VPN App後,頁面顯示有Free(免費)和VIP(會員)兩種連接模式,分為美國、德國、荷蘭、印度、新加坡、加拿大、英國七條線,VIP需要用戶每月支付5.99美元,相較免費模式有更快的網速、不受限制的數據、沒有廣告達人。北京商報記者在連接美國線免費模式後,成功登錄Facebook,但後臺自動下載了幾個手機應用,如果不安裝到手機上隔幾分鐘就會推出一次廣告,最終將Snap VPN卸載後才停止推送廣告。
據了解,VPN一年使用費用約為60-100美元左右。電腦或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特製軟體獲得加密連結,瀏覽在國內被屏蔽的外國網站內容。這些被封鎖的網站包括社交平臺Facebook、Twitter、視頻網站YouTube、谷歌公司提供的網頁搜索、郵箱等服務。
在論壇和貼吧等地方,有網友推薦了幾款「翻牆」工具。比如,加速精靈是一家穩定運營三年的老牌VPN商,目前主營美國、中國香港、日本、中國臺灣、德國、韓國的高速線路,支持電腦各種系統、手機安卓、iOS,可流暢觀看YouTube 1080P高清視頻,手機號碼註冊即送24小時VIP體驗,同時提供永久免費試用線路。魚躍是一款瀏覽器插件,可以穩定秒開YouTube、Facebook、Twitter、Google、instagram等海量國外網站,擁有中國香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韓國、法國等多國超高帶寬伺服器。魚躍擁有智能、一直和關閉三個主模式,在特有的智能模式下打開國外網站時會默認翻牆,而在訪問國內網站時候則不翻牆,跟國內一樣正常瀏覽,這樣避免在看國內網站時也翻牆會導致訪問速度過慢,從而實現智能翻牆。
不過,有技術人員指出,發送與接收的數據會通過VPN服務提供商的機器,用戶的帳號、密碼信用卡信息等有被VPN服務提供商看到的風險。
翻牆成為歷史
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清理規範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指出,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雲計算、大數據等應用蓬勃發展,我國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無序發展的苗頭也隨之顯現,亟須整治規範。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強化網絡信息安全管理,促進網際網路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工信部決定自發布通知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對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開展清理規範工作。
工信部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企業對網絡基礎設施和IP位址、帶寬等網絡接入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自查,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專線(含虛擬專用網絡VPN)等其他信道開展跨境經營活動,基礎電信企業向用戶出租的國際專線,應集中建立用戶檔案,向用戶明確使用用途僅供其內部辦公專用,不得用於連接境內外的數據中心或業務平臺開展電信業務經營活動。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一直以來用虛擬私人網絡(VPN)來「翻牆」的監管灰色地帶將被曝光取締。國內不少網民都已掌握一些「翻牆」技能,繞過相應的IP封鎖、內容過濾、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實現對網絡內容的訪問。
VPN何去何從
事實上,中國對於「翻牆」這一現象並不是第一次進行監管。2015年初,有報導稱,部分中國內地用戶反映無法正常使用國外的VPN服務。與此同時,關於VPN服務漲價的消息也開始傳出。據了解,「防火長城」開始屏蔽外國VPN服務。VPN供應商Astrill已通知用戶,由於「防火長城」的升級,使用IPSec、L2TP/IPSec和PPTP協議的設備無法訪問它的服務,「受影響的主要是iOS設備」。
之後,另一家VPN服務商VPN Tech Runo稱,從2014年12月31日開始,它的很多IP位址已被屏蔽,部分地區使用L2TP協議的用戶也連接不了它的伺服器。此外,免費VPN服務商fqrouter在當月正式宣布關閉其VPN服務。
當時,就外界紛傳的中國封殺部分VPN一事,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發聲說,「在中國發展網際網路一定要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來進行,一些不良信息應該按照中國法律進行監管,所以,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新的情況出現一定會有新的監管措施跟上」。
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也為「防火長城」指出,事關網絡空間主權,中國當然不能對這些服務視而不見。
有公安局網警透露,對於使用者來說,如果只是瀏覽沒有不良信息的網頁,一般不會被追究責任;如果是複製擴散有違法內容的帖子,一旦被查獲,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多位律師認為根據法律原則性規定,瀏覽被禁止的網頁應該涉嫌違法,但如何處罰則要視具體情節及危害程度而定。如果只是自己瀏覽沒有散布,那麼情節輕微,一般不會受罰。如果提供「翻牆」服務,肯定違法了,比如買家藉此瀏覽色情網頁,則賣家涉嫌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
也有律師指出,《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製作、複製、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等。 境外網頁上的言論缺乏管理,一旦瀏覽到了,那就已經違反了這條規定。
除了以上規定之外,對提供「翻牆」服務的賣家而言,《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規定的懲罰措施更重。第4條規定:「國家對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實行許可制度;對非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實行備案制度。未取得許可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不得從事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第19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擅自從事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或者超出許可的項目提供服務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關閉網站。」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相關部門一直都對「翻牆」有所監管,但這種監管時斷時續,要求嚴的時候就封一陣,要求不嚴的時候各種翻牆工具就會再次興起,以前的各個監管部門只是將這項任務當成職能之一,但不是專屬職能,所以監管一直有所疏漏,2014年國家成立了網信辦,相當於有了專職機構來管理,監管力度也加大了,未來這些「翻牆」工具將很難存活。
【重磅發布】中國WiFi產業2016全國7-12月份項目跟蹤分析報告
【薦讀】邊緣計算助力物聯網 或成未來行業發展新趨勢
如果WiFi慢,你就起訴運營商吧,他們就是這麼幹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