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篇文章中,我已經完成了ubuntu18.04.5系統的安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以下連結查看
使用ubuntu server搭建nas(一)——硬體及ubuntu18.04.5系統安裝
使用ubuntu server搭建nas(二)——設置硬碟掛載及開啟root帳戶
基於之前的經驗,我決定這次將所有nas服務以docker容器的形式部署,一方面方便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和宿主系統形成一定的隔離。這篇文章主要介紹docker安裝的過程。
(一)Docker簡介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可以讓開發者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輕量級、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後發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機制,相互之間不會有任何接口(類似 iPhone 的 app),更重要的是容器性能開銷極低。
(二)Docker安裝
這裡借鑑清華大學開源軟體鏡像站的docker-ce安裝文檔,照做就可以啦。
(三)Docker鏡像加速
docker鏡像默認從DockerHub公共鏡像源下載,國內網絡環境可能會拉取鏡像較慢,所以配置鏡像加速器。
科大鏡像:
https://docker.mirrors.ustc.edu.cn/
網易:
https://hub-mirror.c.163.com/
阿里云:https://<你的id>.mirror.aliyuncs.com
七牛雲加速器:
https://reg-mirror.qiniu.com
在 /etc/docker/daemon.json 中寫入如下內容(如果文件不存在請新建該文件):
{"registry-mirrors":["https://reg-mirror.qiniu.com/"]}之後重新啟動服務:
$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四)Docker安裝portainer
portainer是一款可以通過Web界面管理docker的面板,為了少敲代碼,我決定使用portainer管理我的docker容器。
# 拉取鏡像docker pull portainer/portainer-ce# 運行鏡像docker run -d -it --name portainer -p 8000:8000 -p 9000:9000 -v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restart=always portainer/portainer-ce# 瀏覽器輸入主機加埠9000即可進入,然後設置密碼,選擇本地模式。可以進行鏡像、容器、登錄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