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應用分發市場來說註定會是不平凡的一年,僵化多時的應用分發市場固有格局很可能將在2016年被打破,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一方面,Google正計劃重新調整策略進入中國,專為中國市場定製的Google Play對廣大安卓應用商店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另一方面,騰訊、百度、360三巨頭在移動分發市場的地位基本穩定,後來者挑戰3BT的難度越發加大,但在應用分發模式本身迎來變革的情況下,彎道超車仿佛看到了曙光。2016年將是應用分發平臺比拼分發創新力度和分發平臺運營能力關鍵的一年。
用戶需求錯位,或許是個機遇
不得不說,如今整個應用分發市場可謂是充滿了巨頭的身影:3BT牢牢把握著大部分市場份額,近日開啟的「PP助手戰略發布會」上阿里也宣布發力,為什麼應用分發會受到巨頭們的重視?這和此前應用商店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所具備的入口效應大有關,移動網際網路廠商在應用分發獲得了巨大紅利。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應用商店過於依賴編輯推薦的模式,導致應用分發與用戶需求錯位,很多時候讓用戶無法發現到自己感興趣的應用,應用商店流量增長一時間陷入僵局。
作為從PC網際網路移植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產物,從傳統的下載網站到如今的應用分發平臺,應用分發平臺發揮的作用本質還是對流量分發的控制。在目前移動應用分發形式主要分為用戶主動進行移動搜索和用戶接受個性化引擎推薦的兩種形式,從這兩大方向進行創新突破,嘗試新的流量分發玩法,也就成為了應用商店們破局的關鍵,也是未來搶佔應用分發大蛋糕的一個機遇,這是包括3BT在內的諸多主流應用分發平臺也需要重視的問題。
求變,爭奪戰一觸即發
那麼如今,各家應用商店又是怎樣來創新應用的分發模式呢?據據艾媒諮詢《2015-2016中國手機應用商店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目前百度、騰訊、360、PP助手、豌豆莢、硬核聯盟可謂是當下最主流的應用分發平臺,六者佔據了整個應用分發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主流的應用商店打算怎麼在分發模式上進行創新吧。
百度:從2015年開始,百度手機助手便以「人氣」為核心,開始根據人們對於一款App的熱度,從而幫助用戶推薦和挑選各類應用,試圖激活應用市場的長尾應用。相比傳統的編輯推薦,這種根據熱度的推薦看上去是一條不錯的應用發現之路,而百度藉此或許也是沿襲了百度指數和百度風雲榜兩大PC產品的特色,這種根據熱度進行APP排名的方式是百度助手想要打破市場格局的一次嘗試。
騰訊:相比之下,由於擁有包括微信在內的諸多騰訊系產品首發權,應用寶在騰訊的大力支持下,也得以成為主力分發平臺之一。在分發模式的創新上,應用寶是推出「應用+」計劃,企圖把所有app的核心服務集中在應用寶自身。騰訊關於應用寶的發展,正是吸取了當年QQ空間開發者平臺的經驗,更多地也還是傾向於幫助開發者提高開發效率,獲得更好的變現收入,從開發者入手進而獲得優質內容,是騰訊大舉推行應用+的本質目的。
360:作為老牌的分發平臺,360手機助手分發模式的創新可謂是跟著年輕人圍繞。籤約tfboy做品牌代言人,出具95後報告,通過社交功能展現平臺的年輕屬性,開啟應用圈子,360的分發創新已經在從年輕的社群圈子進行突破,也以此吸引了大量的開發者。
PP助手:同為老牌分發平臺,PP助手IOS分發平臺領域可謂是牢牢站住了跟腳,如今成為阿里系重磅分發平臺後,不僅得到了阿里大數據的支持,也得到阿里多款億級流量平臺的支持。PP助手目前主推個性化推薦,基於阿里大數據體系,精準地為用戶提供最想要的APP,這一看便是被動通過個性化引擎給用戶推薦APP,但PP助手擁有阿里大數據支持,也的確有這個底氣。
硬核聯盟:在國產手機銷量飛速增長的2015年,能夠直接通過預裝掌握用戶該臺手機分發渠道的各大手機廠商們,也意識到應用分發的價值。硬核聯盟是由華為、OPPO、VIVO、酷派、聯想、金立所成立的應用分發聯盟,他們的特色便是共同推廣應用,暫時還談不上個性化分發,但這種特立獨行的分發模式由於有硬體支撐,在2015年也備受用戶和開發者的喜愛。(註:小米應用商雖然並不屬於硬核聯盟,但由於其和硬核聯盟都屬於手機終端,所以這裡暫不作討論)
豌豆莢:作為小清新級的應用分發平臺,豌豆莢在分發模式創新的腳步並不慢,而應用內搜索可謂是豌豆莢的關鍵。但伴隨著騰訊應用寶也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嘗試,百度作為PC搜索巨頭更是野心勃勃,豌豆莢後方難以再尋覓一個巨頭支撐,其應用內搜索如果技術得到突破,怎樣獲得諸多App的授權的確是個難題,但這卻是一件充滿了極客範兒的事情。豌豆莢一覽則是這家小清新公司的試水之作。
從上述這幾大主要的應用分發平臺在分發模式創新上的舉措我們不難看出,每家主流的分發平臺幾乎都意識到整個應用分發市場需要新的生命力。新的變革意味著機遇也意味著挑戰。
搶灘,PP助手或成黑馬
據艾媒諮詢《2015-2016中國手機應用商店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除卻硬核聯盟以外,目前國內主流應用分發平臺的排名分別為360手機助手、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PP助手。由於3BT已經牢牢佔據應用分發的第一陣營,儘管巨頭非常明白應用分發模式需要創新,但龐大的廣告合作利益往往會讓其陷入變革與穩定當前利益的糾結之中,這種尷尬往往會讓轉型步步為營,缺乏徹底改變的決心,而這也給後來者超越的機會。在2015年各家已經積累好自身應用分發創新的特色之後,2016年很可能會是打破固化的應用分發市場格局的一年。那麼,誰能成為挑戰3BT市場地位的那匹黑馬呢?
在後來者中,由於豌豆莢目前在應用內搜索方面暫時沒有透露相關成功的細節消息,也沒有巨頭支持,想要成功打破固化的格局難度並不小,硬核聯盟雖然潛力不小,但隸屬於多方手機廠商在利益分配上會存在諸多矛盾。最終能夠參與到2016年的應用分發地位之爭的或許就只有PP助手了。
近日,PP助手發布移動應用「數據+」戰略,依靠阿里大數據,推出個性化精準分發模式。「數據+」戰略的核心是阿里巴巴強大的大數據生態體系,阿里巴巴大數據生態體系涉獵網際網路的各個領域,為PP助手移動分發業務提供了海量的數據來源,且這些數據包括了眾多億級應用,如總用戶量達5億,日活躍用戶超1億的UC瀏覽器等等,提供的數據來源含金量高,能更準確反映用戶真實的需求。
但擁有海量的高價值數據只能說完成了精準分發的一半,關鍵還需要有一套能貼合用戶想法需求的算法。在算法層面,PP助手在發布會上透露,將加入更多維度去校正、升級算法,甚至是通過更多的人工幹預,進一步豐富用戶畫像。
例如,對於一個已經個性化標籤的用戶,在做應用推送時,除了考慮到他本身的個性化屬性外,還會參考用戶在阿里移動網際網路矩陣產品的大數據,結合用戶目前的所處空間位置、天氣狀況等多維度因素,最後綜合考慮輸出用戶真實的需求畫像,做到精準推送。從大數據資源的優越性和算法的創新性來看,PP助手推出的「數據+」戰略能有效解決應用分發與用戶需求錯位的問題。
2016年PP助手接入阿里的大數據體系,背靠阿里系的移動矩陣進行流量導入,本身也沒有沉重歷史包袱。從行業上來看,PP助手既具有足夠的活力又擁有強大的阿里系資源支撐和貼合用戶的應用分發模式,很有可能成為2016年應用分發領域最大的一匹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