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蘋果專屬大嘴巴分析師郭明麒爆料,上周五開始預售的iPhone11,以及iPhone 11 Pro,出乎意料的爆賣,超過之前對本代iPhone銷量的預期。
如果是真的,只能證明一點,分析師說話,就跟天氣預報一樣,準了是偶然,不準是必然。
也許,就算賈伯斯還活著,也沒辦法每一次都抓穩用戶的心。誰知道你們能看得上三眼浴霸和原諒綠呢。
基於大家都不是很靠譜的平均水平,我大膽預測一下,今年的Apple Watch 5也會熱賣。
不僅僅是因為,今年的新款,蘋果終於重新定義了原本就應該「隨時都能看」的手錶。而且,這一代Apple Watch是目前定製化最強,生態圈最完整的智能手錶。
發布會上,蘋果手錶的介紹很詳細,但是沒有iPhone 更詳細。很多在購買前,值得關注的細節,都被一筆帶過,或者根本就沒提。
如果你還沒有智能手錶,或者在考慮要不要來一塊蘋果手錶,以下這10件事,看完再做決定。
很明顯,蘋果生態圈的核心是軟體。macOS不溫不火,iOS一戰成名。全世界用過macOS的人越來越多,用過iOS的人,數量以10億數。
成功的iOS,走向了與macOS的融合之路,回饋母體。它的另一頭,也在努力地將分支四處開花。iPad OS,Watch OS,這兩個戰場,蘋果依然遙遙領先。
9月19日即將發布的Watch OS 6,會極大的提升手錶的用戶體驗,也許更省點,可能更智能,多半更好用。
Watch OS 6,會有更多的運動特性,能騎行,能跑步,能遊泳,能聽歌。它的很多新功能,甚至完全不需要手機的存在,即使是不帶4G功能的GPS版。
但是,僅僅因為Watch OS 6去購買最新的Apple Watch 5,蘋果刻意地沒有提到Watch OS 6的一大亮點:兼容性。
Watch OS 6兼容從1代到5代的所有Apple Watch!
之前的Watch OS可不是這樣,1代早就被無情的拋棄了。現在,蘋果良心發現,連最老的硬體都可以用最新的OS。卡頓,不再是升級的必須理由。
Ceramic,陶瓷表殼。這不是第一次出現在Apple Watch上的表殼材料,只是在5代,又回歸到了蘋果手錶上。
陶瓷外殼的硬度,是不鏽鋼的4倍,重量更輕,外觀自然是非常美麗的,特別是搭配了愛馬仕錶帶之後。
不過,蘋果在發布會上,沒有告訴你的是,陶瓷外殼很貴,1xxx美金。而且,它比使用其他材料的蘋果手錶,厚度更厚。
所以,我不買陶瓷表殼的原因,是因為它太厚,根本不是錢的事兒。
叫限量版,可能不是很貼切,Apple Watch Edition是它的英文名字。陶瓷外殼屬於限量版的一部分,另一個專屬限量版的,是鈦合金。
限量版最知名的純金的Apple Watch 3,它開創了一代電子表能賣10萬人民幣的先河。
可能因為太誇張,蘋果也不打算進入奢侈品領域,Apple Watch Edition在4代發布的時候,不見了。
這一代,Edition又回來了,定價是純金的1/10,一萬多就可以出類拔萃,與眾不同。
所以呢?
都說了陶瓷太厚,鈦合金太黑,不買。
都是Edition,都叫限量版吧,其實根本也不限量。蘋果今年似乎特別喜歡搞特殊,不僅有單獨的限量版,還有Nike Edition,Hermes Edition。
我個人呢,是很喜歡Hermes錶帶的限量版。
但是考慮Apple Watch經常用來在運動的時候帶,還會帶著一起洗白白,皮質錶帶太嬌氣。嗯,太嬌氣,不是錢的事兒,真的。
但是Nike Edition就不同了。Apple Watch Nike Edition有專屬的錶盤,售價和普通的Apple Watch一毛一樣,那為啥不買呢?
對啊,那為啥不選多一個錶盤的Apple Watch Nike Edition呢?
我也不知道。
蘋果運用AR技術,將自己的產品虛擬化到用戶的實境中,已經相當熟練。在Apple Watch 5的網頁上,用iPad、iPhone打開,點擊AR連結,可以看到新款腕錶在自己手上的效果。連結:https://www.apple.com/apple-watch-series-5/
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真實,但是湊合能用吧。遺憾的是,AR實境用起來還是有點麻煩,樣式也沒法自己選。
不過,這裡終究算是去實體店之前,能夠看到大概效果的地方。
重點中的重點,也是本次Apple Watch最大的革新,常亮顯示!
自從有了智能手錶,特別是Apple Watch,大家幾乎已經習慣了,手錶在不看的時候是全黑的狀態,為了省電嘛。
終於,蘋果採用了,「我沒查過是不是突破性,但以蘋果的尿性多半不是突破性」的超低電壓屏幕顯示技術,讓手錶在休眠的時候,也能保持最低的亮度,而且續航時間完全沒有縮短。
蘋果做產品,有一點點像做太空梭,突破性的新技術,無論外面有多少創業公司在追熱天,它都不會第一個採用,而是等待用戶體驗度提升到可控,甚至理想的水平,才拿來集成到自己的產品裡。這也是為什麼老是有人質疑,蘋果沒有創新,沒有突破的原因。
把小眾產品賣成大路貨,是蘋果最成功的地方。既然現在已經是大路貨了,用蘋果產品的用戶,認知門檻只能從最低的地方量起。體驗度不好的新技術,再nb,也得以後再說。好比5G,好比屏下指紋。
保證大部分用戶能夠有超過平均水平的體驗,才是產品重中之重。穩定壓倒一切,對蘋果來說,網上不出聲的用戶,可能才是大多數。
發布會上大家鼓掌,18小時的續航。其實,這個指標跟上代一樣。罵,自然是可以罵。但,不單純從果粉的角度,說句良心話,蘋果能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
Apple Watch 5的本地存儲容量,達到了32GB。
1、2、3代是8GB,4代是16GB,5代容量比上一代翻番,32GB,售價相同!
這麼些存儲容量有什麼用?
聽歌啊,聽相聲,聽書,愛聽什麼聽什麼。32GB能放下多少mp3?10MB的高品質文件,20GB能放2000首。如果加入了iTunes訂閱,你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歌都做本地存儲,沒有手機,也可以用藍牙耳機聽個夠。
這下,跑步的時候,戴著Airpods和Apple Watch就能出門了。
新一代Apple Watch的兩個核心晶片,W3,S5。W3晶片負責無線通訊,它與上一代的Apple Watch 4是一樣的。
S5晶片,64位雙核處理器,它的處理速度是上上代S3的兩倍。其實,上上代也是雙核。S5對上一代S4最大的提升,在於集成了指南針功能,而且用來控制新的LTPO顯示屏。
從這一點來說,打折的Apple Watch 4,也是非常誘人的。
4代徹底下架,5代來代替,調低3代的價格,蘋果這一招很棒。
如果你不需要心電圖,不需要指南針,不需要顯示屏常亮,那麼,便宜的基本款Apple Watch 3,將會是iPhone 用戶最理想的入門級智能腕錶。
便宜,就是王道!
最後一個發布會上沒講,而看上去早就應該有,卻一直沒有的,蘋果手錶定製化功能。
能夠隨心所欲的在網站上,定製化自己想要的表殼材料,顏色、錶帶,錶帶顏色,應該是基礎功能嘛。但是蘋果一直沒有。
定製化本身,當然不是在網頁上開發個插件那麼簡單,需要供應鏈系統接得住單。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有同樣的問題,售賣的款式越多,越容易造成庫存積壓。
以蘋果手錶的銷量,庫存積壓顯然不是小錢。能夠提供個性化的選擇,說明蘋果對供應鏈的管控,已經到了很細緻的地步,這也的確是庫克的強項。他不善於突破天花板,但是擅長無限接近。
由於Apple Watch的售價,中國和美國的差價不是很大。而且,手錶在過海關的時候,是敏感物品,抽稅概率極高。對於國行用戶來說,蘋果手錶無論3、4、5都不含有重要的心電圖EKG功能。
所以,如果在國內購買,Apple Watch 3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蘋果系智能腕錶,特別是在拼多多大型真香劇場開席的時候。
怕死的同學,有心悸,心慌,伴隨乏力,頭暈感覺,擔心自己房顫會掛掉,推薦入手美版Apple Watch。關稅沒有命金貴。
美版的Apple Watch 4,將會在年底打折季成為最佳入手的EKG智能腕錶。現在它的40mm GPS版,已經降價到329美金。黑五可能低過300也不一定。
對「新」有心結的同學,你沒有別的選擇,5是唯一的。Nike Edition要到10月份才上架,現在入手5代,很好!
Apple Watch,是除了iPhone之外,另一個毫無痕跡抹平階級差異的神器。So,祝買了表的同學,表裡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