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砍價」、「助力」只是網絡微信營銷的一種方式。有的真的是為了產品營銷傳,而有的則是為了騙粉絲關注、騙取個人信息等演變成了一種新型的騙局。更有甚者,就是為了詐騙!
今天,就讓我們來來談一談到底哪些砍價才是真正的詐騙。
套路一:互助砍價
為了吸引更多的新用戶 ,很多公司設置的策略一般是:新下載APP幫助砍價可以看得多一些,老用戶只能砍幾毛錢或者幾分錢。因為很多人身邊的親朋是有限的(大部分還根本不想參與砍價),為了找到更多新用戶幫忙砍價,他們就在網上尋求幫助。
去網上一搜,就會出現大量的「互砍群」,又稱「互助微信群」。
這些互助微信群有沒有真的呢,也不排除有。更多的群是這樣的,必須要交錢才能進入。
而進去之後,基本上就沒有下文了,裡面沒有人會幫你砍價。為什麼呢,這個群就是黑產團夥通過寫一些腳本自動生成的,裡面絕大部分都是黑產團夥註冊的機器人帳號。
沒人幫忙砍價,還不是最噁心的,噁心的是你自己的帳號也可能受到影響。因為這些帳號要麼是黃牛機器帳號,用來和普通消費者爭搶優惠券,要麼涉嫌虛假交易,是各大平颱風控團隊嚴格監管的對象。你和他們產生了關聯,就會被認定為風險帳戶,不能再享受平臺給出的優惠,對以後使用帳號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套路二:虛假砍價
很多微信群流傳的砍價連結,其實是冒充的正規平臺。比如前兩年比較流行的京東砍價送手機活動。
這類的砍價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是砍價過程很容易,直接在連結裡砍價,不用下載APP,也不用註冊新用戶。第二是每次砍的金額特別大,不是幾千就是幾百,很容易成功。第三是成功後一定會讓你填寫很詳細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電話、銀行卡帳號、家庭地址等。
大家還是要從常識看問題,之所以有「砍價」這個營銷手段,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人下載自己的APP或者註冊新用戶,不可能讓你隨隨便便成功。這些黑產團夥只不過是打著砍價的幌子,套取你的個人信息,你填上了,就會後患無窮。
套路三:砍價變刷單,砍價者變成「被砍者」
為了拿到優惠價格選擇砍價的人,一定不會怕麻煩,因為麻煩就是優惠的代價。而很多黑產團夥就利用了砍價者的這個心理,在砍價過程中要求下載其他軟體,引到刷單詐騙這個坑,你從砍價者變成了被砍者。
當你興高採烈下載完之後發現,這個所謂的砍價群是要做任務的,而且裡面的任務都比較簡單。很多人看到如此賺錢的項目,就忘記了自己砍價的初衷,開始在這個軟體裡做起任務來。
考慮到有人會猶豫,騙子也可能會把你拉到一個群,群裡除了你,其他都是騙子,通過事先設定好的話術給你洗腦。裡面的人會一唱一和,說著怎麼通過砍價來賺錢,很多人經受不住誘惑,就開始轉帳刷單。刷單詐騙的套路我們已經說過多次,就不再贅述了。
所以,在這裡也提醒大家
要對朋友圈、群聊這樣類似的砍價活動
保持高度警惕,分辨是否正規
千萬不要貪圖小便宜
切勿輕易填寫個人信息
砍價危險大
現在某多多以及各種連接的砍價非常多,幫朋友砍一刀實則就是打開連結就可以為朋友省去一部分錢,就可以幫朋友以最少的金額夠得心儀寶貝,甚至砍價後自己也可以參與,這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殊不知砍價的風險有多大。
眾所周知,只有邀請了新用戶砍價金額下降的才比較多,而老用戶幾乎就是1分左右。
連結分享給朋友,通過下載安裝APP幫你砍了一刀的同時,既為APP增加了用戶,又洩露了個人隱私。APP會通過定位權限,獲取通訊錄權限來獲取資源。
好多時候我們會收到莫名的簡訊,這些簡訊的號碼來源可能會來自APP收集到的信息,通過變賣等各種方式出售。
朋友好心幫你砍價的同時,您卻無惡意的將朋友隱私洩露,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人不能為了自己的一點小利益讓朋友左右為難,而且未知的陷阱無處不在,天上不會掉餡餅。真想擁有某個寶貝花錢買,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莫充胖子。
往期回顧(點擊藍字觀看):
(1)承德縣兩人因打麻將大打出手,一人被打傷……
(2)野豬來了!承德這個地方附近居民多加小心!成群出現……
(3)承德縣這項工程進入後續掃尾,總投資13316萬元,所有人受益……
(4)後續:承德縣三中49名家長被詐騙,總計將近九千元……
(5)高鐵通車在即,承德南站現在建成這樣了(附票價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