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集團科技創新產業「好戲連臺」,打造轉型發展強引擎!

2021-02-25 綠地集團

綠地科創產業發展成果盤點

*下文插圖可連結進入新聞回顧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方興未艾,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前沿創新科技正在向各行各業滲透,並深刻重塑產業、地區和國家的競爭格局。變局之中,企業只有抓住機遇,緊緊擁抱科技,堅定不移向「新物種」進化,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正是基於這種認識,近年來,綠地集團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推動力」的理念,營造「面向未來思考發展、擁抱科技構築優勢」的氛圍,大力發展科創產業,並依託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

目前,從科技戰略合作、載體建設運營,到科創項目投資,再到創新科技賦能,綠地集團已經跬步致遠,逐漸搭建起了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龐大科創發展體系,為企業贏得未來市場競爭搶佔了有利的地形,同時也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和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與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合作。2017年以來,綠地集團先後與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等著名高校及中國科學院等頂尖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助推科技創新。其中,與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分別成立了合資公司——綠地光華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交大綠地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並搭建了復旦綠地科創中心、交大綠地創客中心等平臺。通過發揮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以及綠地集團的資本優勢、市場優勢,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資源落地,為產學研聯動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與「頭部」科技企業強強聯合。綠地集團順應科技變革的趨勢,高度重視與領軍型科技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地產+科技」等創新業態。今年4月29日,綠地與華為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行業資源及技術優勢,圍繞「智能+」地產全產業鏈,聚焦智能家居、智慧園區、5G落地應用等重點領域,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房地產深度融合。與此同時,綠地集團與阿里巴巴、中興通訊等科技企業也已達成合作意向,將在房地產數位化轉型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高校孵化園。高校孵化園是綠地集團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的一個自然延伸,以「空間載體、科研服務、技術平臺、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為定位方向,著力構建創新創業的生態體系,並重點導入高校本身及校友企業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致力於優質科創項目的孵化和培育。復旦綠地科創中心和交大綠地創客中心,是高校孵化園的典型代表,經過兩年多的運行,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進一步複製推廣打下了基礎。


城市科技園。城市科技園致力於通過城市更新等方式,打造科創發展高地,促進新舊動能轉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比如,「綠地-智造界」項目,就是綠地集團在上海長寧區打造的一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中心,以及上海虹口綠地創客園等。此外,綠地集團目前還在著力建設「上海市西科技園」項目。該項目位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地帶——上海青浦趙巷,投資約200億元,規劃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一個高起點、高密度、高標準的5G技術應用示範區,以及面向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總部型企業的生態科技園。

科技產業城。科技產業城主要是圍繞VR、智能製造、生命健康等核心科創產業及其上下遊領域,打造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區,助推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目前,正在推進的項目包括南昌中國VR谷、宿州科技產業園、啟東綠地生命健康產業園、寧波杭州灣創智小鎮、廣州綠地智谷等。其中,今年5月15日已開工建設的宿州科技產業園,總投資約150億元,佔地面積約3500畝,涵蓋科技創新基地、企業總部、金融總部、綜合服務區等四大核心功能,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內陸城市接駁沿海城市群的重要窗口和紐帶。

△啟東綠地生命健康產業園

△綠地宿州科技產業園

△杭州灣創智小鎮

園區管理公司。為了提升各類科創載體的運營管理水平,近期綠地集團與復客中國合資,組建綠地科技園區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將作為綠地科技產業園區服務的總平臺,開展產業項目導入、科技園區運營、金融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投資等業務,對綠地集團旗下的各種科創平臺和載體進行全面運營管理,力爭成為國內園區服務領域的先鋒企業。

戰略性投資科創獨角獸企業。2018年,綠地集團已成功戰略性入股人工智慧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深蘭科技,併合資成立綠地深蘭建築科技公司和綠地深蘭機器人科技公司,致力於發揮綠地豐富的應用場景優勢和深蘭科技領先優勢,拓展人工智慧在建築、家居等領域的應用,引領推動房地產行業人工智慧化潮流。目前,深蘭科技成長迅速,已成為國內人工智慧領域的頭部企業之一,並積極籌備在科創板上市。

昨天,綠地集團再度入股兩家「獨角獸」企業城雲國際、塗鴉智能,綠地將以「財務投資+產業戰略合作」的雙線模式,與兩大「獨角獸」企業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在智慧城市、智慧小鎮、智慧社區、智慧住宅、智慧辦公、智慧酒店、智慧園區等領域展開全面高質量戰略合作。

打造科創投融資工具體系。綠地集團通過成立科創金融聯盟、發起設立科創投資基金等方式,著力打造多渠道、全方位的科創投融資工具體系。其中,綠地科創金融聯盟成立於2018年,由綠地集團聯合20餘家金融機構共同成立,旨在構建科創及金融資源的共享平臺,完善對科創企業的金融服務鏈,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融合驅動。綠地科創投資基金目前正在設立當中,將圍繞若干主題,重點關注與綠地集團產業有協同、綠地集團可為其提供產業賦能的高科技項目。

綠地積極依託創新科技,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在房地產領域,綠地集團順應建築科技化、智能化、健康化等潮流,大力運用創新科技,提出全新的360度四維產品體系「綠健百科」(綠:綠色環保,健:健康頤養,百:建造持久,科:科技智能),在健康宅、科技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綠地健康宅。綠地健康宅包含全屋淨化、全局智能、全域安全、全區頤養等4大技術體系,以及14大技術要點、100餘項技術措施。其中,空氣淨化、水質淨化、材料淨化、噪聲淨化等等技術應用,具有明顯的市場領先優勢。目前,綠地健康宅已經在全國近20個城市的76個項目中落地,建築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

綠地科技宅。綠地科技宅包含全屋智控、全域智聯、全區智防、全境智康等4大技術體系,以及16大技術要點、100餘項技術措施。運用的技術包括:智能家居遠程控制,人臉識別入戶,智能Wi-Fi控制,智能SAAS平臺,社區安全,社區智能,家庭智能等。目前,綠地科技宅已經在全國近14個城市的20個項目中落地。

相關焦點

  • 綠地集團 | 入股城雲國際、塗鴉智能 攜手獨角獸加速升級
    綠地還將以「財務投資+產業戰略合作」的雙線模式,與兩大「獨角獸」企業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在智慧城市、智慧小鎮、智慧社區、智慧住宅、智慧辦公、智慧酒店、智慧園區等領域展開全面高質量戰略合作,在提供多層次多產業豐富運用場景支持城雲國際、塗鴉智能實現核心業務深度拓展、快速落地的同時,加速綠地自身「城市建設運營商」的全面轉型。
  • 綠地八年闖三關 綢繆「十四五」
    他在演講中特別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擴大內需、加快科技創新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 「 三大主要動力 」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都市圈,並以此為平臺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更有助於促進 「 雙循環 」 ,大幅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這也是綠地近年來孜孜念念的主攻戰略方向。2020年,房企的多元化轉型已進入下半場。
  • 世界500強博世集團、均瑤國際教育社區項目落戶寧波杭州灣新區
    上海均瑤集團擁有航空運輸、金融服務、現代消費、教育服務、科技創新五大業務板塊,規模列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第179位。上海世外教育服務發展有限公司是均瑤集團全額投資的基礎教育知名品牌,旗下擁有世界外國語小學、中學、幼兒園以及世外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產業和機構。2013年,美國華盛頓中國研究中心和常青藤名校聯合發布了中國大陸500所小學的最佳排名榜單,上海世外小學排名並列第一。
  • 焦點丨綠地被萬科或中海收購?張玉良:想得美!
    2020年的綠地集團,在地產板塊的業績也十分不理想,剛剛發布不久的易居克而瑞集團的2020年房企銷售排行榜中,綠地集團的排名以及各項指標都出現了大幅度下滑。綠地是TOP10房企裡面,操盤銷售金額唯一下降的房企,2020年綠地操盤銷售金額同比下降約8.1%。
  • 聚焦產業創新發展 眾美集團亮相中國杭州雲創大會
    在產業發展論壇的「大咖論道:產業地產服務商如何撬動產業創新發展?」環節中,眾美集團副總裁劉福山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特色小鎮在承接產業、推進職住平衡方面的積極價值以及眾美集團在特色小鎮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在科技小鎮建設方面,眾美集團將與網易基於彼此在數字文化、能源、教育、健康、動漫等領域的產業資源優勢及儲備,共建眾美網易科創小鎮。此外,眾美集團籤約的河北省重點合作項目「國際健康信息產業基地」及保定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國際醫療機器人產業基地」將在涿州眾美國際健康小鎮落位,將成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代表性項目。
  • 雷數科技破局產業網際網路,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站在「新基建」的浪潮上,一大批產業網際網路玩家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誰能成為下一個行業破局者?誰將成為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英雄?   技術、資金雙輪驅動    激活創新基因作為產業網際網路資深玩家,雷數科技利用大數據、AI、金融科技、區塊鏈等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重新定義行業發展規則,推動各行業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空前加速,致力於做最好的產業智能SaaS化平臺。
  • 中橡科技公司:以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天膠產業轉型升級
    中橡科技公司以科技賦能,創新驅動天膠產業轉型升級科技當引擎 產業加速跑
  • 科技動態 | 無錫:創新驅動,打造產業創新名城「最強引擎」
    以科創定義太湖,是一場順勢而為的創新之舉。在國土開發強度與資源環境承載力接近「天花板」、城市面臨巨大環保壓力的情勢下,無錫越過萬億元大關後的路徑選擇尤為重要。循著產業強市、創新驅動方向實踐的無錫,將目光牢牢鎖定一個關鍵詞:科技創新。由此,美麗湖灣進入決策視野。
  • 打造五大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成立
    、踐行產業轉型的有益嘗試,將成為首都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新引擎。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既是軌道交通行業的協同創新載體,也是北京市科技合作的「創新橋梁」。協同創新研究院的成立是打通北京軌道交通行業「政產學研用」多環節協同創新體制、提升北京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首都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力支撐。
  •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2019年發改委專項,目前正在投資建設高端智能橡機裝備產業基地;聯合研發的「特種高性能橡膠複合材料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創新驅動中國化學工程高質量發展初見成效。,為中國化學工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南寧:建平臺強產業築生態 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南寧·中關村以創新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  創新決勝未來,強首府重點在於強創新。  今年以來,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後端轉化,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積極營造創新生態,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實施強首府戰略的強勁動力引擎。
  • 建平臺強產業築生態 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今年以來,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堅持需求導向和產業化方向,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後端轉化,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積極營造創新生態,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實施強首府戰略的強勁動力引擎。
  • 打造國家級綠色產業科技創新平臺!許昆林會見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一行
    🔍 進入新發展階段,蘇州作為製造業重鎮,將以更強政策支持和更優服務配套,促進人才等資源要素集聚,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努力在高端裝備、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等領域實現更大突破,不斷提升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清華大學是國內頂尖高校,創新資源豐富,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強。
  • 獻計福建「十四五」科技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發展
    為核心企業打造的雙鏈金融模式,可以使核心企業的上下遊供應鏈實現資金流的穿透,同時核心企業信用在整個供應鏈條的多級流轉,從而助力鏈上的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此外,磁雲數字還提供了圍繞產業鏈和產業帶打造的唐倉模式。中國有1000多個產業帶,通過區塊鏈、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數字科技手段,不僅幫助產業升級轉型,還能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課題。雙鏈金融是打造產業升級新動能的關鍵手段。
  • 【關注】羊城晚報:多元化發展打造新型現代文化傳播集團
    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在強力推動媒體轉型的同時,結合自身特點,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多元化發展道路。 文化科技融合,培育文化新業態,打造嶺南文化中心 2007年,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創建了羊城創意產業園,並將它作為向多元文化產業集團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
  •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發布:打造全國原始創新高地和高精尖產業承載區|快報2020年第243期
    經濟和信息化快報2020年第243期(總第1549期)➤  工信部:組織報送企業上雲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徵集工作➤  江蘇省工信廳組織召開沙鋼2020年度新產品鑑定會  沙鋼兩項自主研發的新產品順利通過鑑定➤  蘇州工業園區攜手上海共謀協同創新➤  用電量排行榜折射無錫產業結構成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發布:打造全國原始創新高地和高精尖產業承載區
  • 【關注】「第一引擎」助力經濟轉型發展——靈寶科技興市工作綜述
    習習春風吹綠了金城大地,在我市一家家科技企業的生產車間裡,在一座座蔬菜大棚裡,在一片片山地蘋果園裡,在一個個畜牧養殖場裡,到處都是科技人員忙碌的身影。科技之光,輝映金城;科技創新,促進發展,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正闊步邁向燦爛的春天……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轉型發展的「第一引擎」。
  • 未來5年地方臺改革路線圖:發展轉型「九字訣」
    「殺雞取卵」式發展註定貽害無窮,在傳統「做節目,賣廣告」經營模式中,不計代價地推動「專題廣告、線下活動、電商購物」等創收形式,過渡消費了公信力後,也葬送了地方臺發展轉型的後路。從2015年起,地方臺迎來5年轉型窗口期,轉型能否成功決定未來是退守宣傳工具還是成為新型媒體。2018-2020年將會是地方臺轉型的重要時機。
  • 羅永忠:科技創新賦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兼評 2019 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成果
    這些技術研究和應用實踐,充分展現了我國金融業在部分領域已經成功搶佔國際金融科技發展制高點。金融機構聚焦實體經濟與社會民生關鍵環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業務發展,堅持以應用促創新,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向縱深發展,不斷拓展金融業務的廣度和深度,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效率,打造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 聚焦涪城 | 聚力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伴隨著2021年的鐘聲敲響,涪城的科技魅力無限精彩。中國首款智慧移宿空間太空艙、YA2.0智慧區域醫學影像平臺、YA3.0智慧醫共體雲生態系統三項數字經濟創新成果在中國科技城5G科技園同時發布,刷爆了「朋友圈」,開啟了涪城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新篇章,也為2020年科技創新畫上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