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攻略 | 無線桌面終極攻略,Mac mini M1軟體/存儲擴展

2021-12-26 新浪眾測

前段時間升級了桌面, 經過很多的線束整理, 讓桌面回歸了清潔的方式。但我使用的是臺式機, 無論怎麼收納還是會有些弊端。現在的主機太大了, 需要一個小主機, 我對性能還又一定的需求, 而且我一直就想打造一個簡介高效的無線桌面,從這些需求開始。我這次入手了Mac mini M1,本文圍繞著這個設備,給出了我的選購建議、軟體推薦、配件選擇推薦

Mac mini M1 入手官翻版

選擇建議:Mac mini M1的8G256G版本確實便宜, 4000就可以買到, 官翻機器也有, 空了刷一下就可以看到。如果是日常工作使用, 我建議購買16G版本, 儘可能上512G硬碟, 這個還是一個臺式機256G的真得不夠用, 裝幾個APP就滿了。我這次購買的是16G內存+512G的硬碟版本, 買的是官翻機, 價格是7049元, 第二天就送到了。

官方翻新渠道:這裡賣的翻新是蘋果官方的翻新。一般翻新機都有8.5折的優惠,而且同樣享受官方14天無理由退貨和24期分期優惠,可謂相當的香。用的不開心可以退貨。

本次購買的Mac mini M1版,定價7049元,應該是閒魚渠道外,暫時最低的價格了。我選擇最高24期分期。官翻機優點很明顯, 官方打折, 接近全新的產品, 官方的售後和官方政策。

缺點就是新產品剛剛發布的時候不一定有, 要等半年才會出現。

Mac mini M1內部主機一臺、說明書、電源線;主機使用保護膜保護,後部黑色接口處使用黑色膠帶覆蓋保護。

Mac mini M1 底座是一個塑料蓋子, 印了Mac mini的字樣。

Mac mini M1 接口相比上一代有明顯縮水, 就兩個雷電3, 還不支持並行,只能串行共享40GB的帶寬, 兩個USB 3.2 Gen1, 一個千兆網口, 現在可以升級萬兆口了, 一個HDMI 2.0, 一個耳機口。這個也是我這次為什麼會有升級一個擴展塢動作的主要原因, 要不然我一堆設備根本就無法全部連接。

Mac mini M1正面照片, 拿到真機以後, 大小比我想像的要大,我拿這個和我的ThinkPad X13比較, 非常大也厚。Mac mini M1與過去好幾代Mac mini外觀上面沒有差別, 期待未來還可以縮小。

開箱視頻展示:


Mac mini M1的CPU跑分成績我這裡不做了, 大家可以去網上查一下, 一個高度定製化的CPU, 對於蘋果內部生態優化極其好, 對於外部的軟體支持極其差, 都說這一代是過渡產品。

我用Disk Speed Test測試一下Mac的硬碟速度, 這臺Mac mini M1的硬碟速度還是可以的都是2950MB/s左右的吞吐量。

我用DriveX看一下硬碟的讀寫容量, 這臺官翻機硬碟的讀寫數據已經到了1.1T, 這個比較傷。

這臺機器給我印象最深的體驗就是安靜, 完全沒有聲音, 不像過去的電腦主機, 開啟以後整個世界都是它, 這個Mac mini M1 開了以後, 整個世界還是你, 好像與它無關。

新手Mac效率神器軟體

推薦11個神仙效率軟體,從頭到腳武裝Mac,好用得起飛, 新手不要錯過了。Mac mini M1 兼容性方面沒有遇到任何問題,即使有些應用還沒有原生兼容m1,但是通過自動無感轉譯,你幾乎感覺不出來。

CheatSheet 快捷鍵

很多人說Mac是效率神器,主要就是來源於MacOS系統, 真正掌控MacOS你還需要記住一大堆快捷鍵組合,新手可能都不知道。

推薦第一款效率工具, 大家這款工具,長按-command鍵即可呼出當前可用快捷鍵,隨時出現在你面前加深記憶,還可以點擊。而且隨著當前應用或者不同的軟體,會顯示不同的快捷鍵組合。

比如你在Safari按下-command鍵, 會出現Safari快捷鍵, 你在PS下按下-command鍵, 會顯示一堆PS的快捷鍵。

Alfred 搜索

Alfred 是mac上最好用的mac效率工具,有了Alfred。你甚至無需滑鼠就可以實現各種操作,包括出發各種文件、網絡操作,其UI界面使用方便,而且不是通過命令來實現,非常效率,比自帶的spotlight搜索效率更快,搜索範圍更廣!

RD Client

RdClient(Microsoft Remote Desktop)遠程桌面, 是微軟公司專為蘋果ios用戶所量身打造的一款遠程桌面管理應用軟體。

微軟出品, 品質非常優秀。RdClient是Mac上面訪問windows系統極佳的客戶端操控軟體。可讓你輕鬆便捷的在Mac上, 手機上瀏覽、訪問並連接到計算器、投影儀、電腦桌面等諸多常見的外部程序和工作資源信息,從而使你隨時隨地就可以任意的完成工作而設計的遠程桌面客戶端中的 RemoteFX,體驗豐富的 Windows。

Aerial最美壁紙

Aerial Mac版裡面的每一個航拍都是不可多得的精美作品。屏保的安裝非常的簡單,只需要下載,解壓縮並雙擊安裝就可以了,文件中只有屏保的描述文件,並不包含視頻資源,預覽和播放的時候才會自動下載。

Fliqlo 時鐘

Mac OS上面最流行的一個時鐘屏保程序。

Typora 編輯器

一款全平臺開源的Markdown編輯器,效率神器。

AppCleaner 卸載

輕量級卸載工具, 免費, 只有 5.7 MB, 功能單一專注於卸載 App 及其依賴文件,並且卸載的乾淨利索沒有額外任何功能,例如磁碟清理,內存清理等。

CleanMyMac X 文件清理

CleanMyMac是Mac老牌的文件清理、優化軟體。新人如果不知道要用上面清理軟體, 那麼首選這個。

Manico啟動和切換

Manico 是一個為 macOS 設計的快速的 App 啟動和切換工具.

如果您是一個用習慣使用鍵盤的效率型用戶,Manico 將會幫助您最大化使用 App 的效率。

Bartender 隱藏菜單

Bartender for Mac是一款專為Mac用戶設計的菜單管理軟體,Bartender讓你可以將常用或不常用的菜單欄圖標隱藏起來,讓你的菜單欄更加整潔有序。

IINA 媒體播放器

IINA是Mac上最受歡迎的一款媒體播放器, 接近原生播放器的設計界面。優雅簡潔,功能毫不遜色。支持視頻解碼, 字幕渲染,無可挑剔。而且IINA 還可以在線下載字幕、畫中畫、視頻串流功能,是MAC上非常不錯的視頻播放器想。IINA 是免費的。

桌面整理神器

桌面如果有顯示器, 那必然會有很多線纜。這次提供幾個桌底整理神器共大家參考, 比如整個桌底理線槽。

魔術貼收納, 我自己買的這個, 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魔術貼按照價格選購。

桌底收納, 走線使用卡扣, 這個是最容易忽視的區域。卡扣可以購買三個型號的, 大, 中, 小。我這裡全部派上用場, 電源線, 數據線, 充電線都可以按照預設的走法來布置。

舉個例子, 所有的線束都可以按照要求的方向行走。

強力雙面膠, 把一些小的物件粘在桌底, 彩色燈光控制按鈕放到桌面底下, 這樣桌背下面就是開關, 伸手打開也方便很多。

插排,雙排全三孔8孔位的品牌插排,最好買兩個,我覺得一個不夠用。

別忘了買插排固定器,5.9元3個,基本是京東自營最便宜的了。排插也直接粘在桌面背面, 所有插頭插上也沒有問題, 滑槽取下也很方便。

再購買幾個桌底抽屜, 建議量好了尺寸再購買, 儘可能多買, 而且要買大的, 粘貼非常緊, 不用擔心承重和掉下來的問題。這個對於升降桌來說是神器, 可以把桌底空間充分利用起來。1688去買, 比淘寶便宜。

450MB/s雷克沙P30固態快閃記憶體盤

因為通勤比較多, 有時候很多數據, 需要隨身帶著, 硬碟這樣的產品我選擇了很多。我日常都是需要輕便, 性能快這樣屬性的產品, 所以這次選擇了一款雷克沙P30 JUMPDRIVE高端USB 3.2 Gen1大容量固態快閃記憶體盤。

這款產品外觀是我喜歡的類型, 圓潤流暢的外觀, 金屬外殼, 伸縮式的接口設計, 小巧輕便, 做工精緻。金屬外殼是鋅合金材質, 耐磨抗摔, 這樣也是實力和品質的保證。

整個固態快閃記憶體盤其實是以一種復古的設計, 表達出當代美學的理解。隨著產品包裝裡面還附送了一個頭層牛皮的保護套, 儒雅低調, 輕奢感從細微處自然的流露出來。

自帶了一個256位的AES安全加密軟體, 時刻保護你的數據安全。這款硬碟出廠就已經做好了適應, Windows和Mac OS都可以直接使用無需格式化和配置。

這款固態快閃記憶體盤最高可以選擇1TB的海裡存儲, 這樣我日常的大文件素材不擔心沒地方放了。讀寫最高速度是USB 3.2 Gen 1的最高傳輸標準, 可以達到450MB/s, 我已經下面進行了速度測試。

用的Mac mini M1下原生USB 3.2 Gen 1接口下的速度414MB/s。

貝爾金擴展塢連接Mac mini M1下, 然後使用貝爾金前置USB 3.2 Gen 1口讀寫速度測試好幾次都達到了最高速度 450MB/s。

在ThinkPad原生USB 3.2 Gen 1 上面, 測試讀寫速度都是在430MB/s。

雷電3貝爾金高速擴展塢

Mac mini相比Macbook的接口已經豐富多了,RJ45 千兆乙太網、 兩個雷電 3、HDMI 2.0、兩個USB 3.2 Gen1 (Type-A)、3.5 mm 耳麥一體音頻口。所有I/O接口都被安排在Mac mini的背面, 第一我個人覺得接口還是不夠, 第二放在背部有時候一些可攜式的產品拔插還是不方便。我這裡加入了一個貝爾金的雷電3專業擴展塢。

貝爾金雷電3專業擴展塢包含擴展塢、電源適配器、供電線纜、雷電 3 C to C 線纜組成。這裡提一下, 這個產品電源適配器非常打, 幾乎和擴展塢本身差不多大小, 這款產品是 170W 供電的規格,相當於具備兩個85W 的輸出能力。一方面可以對所有外設接口的數據傳輸、視頻輸入的設備進行供電,另一方面也可以額外輸出一個85W的電源。

這個接口在貝爾金擴展塢的背面, 一個有電腦標識的雷電3接口擁有 85W 直通供電,它能夠從筆記本電腦輸入數據, 也可以為筆記本充電。市面上所有支持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85W的擋位的產品全部支持, 這一點很厲害, 等於筆記本可以直接接入, 無需再接電源了。

前置面板

貝爾金雷電 3 專業擴展塢的正面包含4個接口。USB-A 3.2 Gen2(10Gbps)也就是常見的USB口, 主要是常用設備數據傳輸。USB-C 3.2 Gen2 這個是支持typeC口的設備數據傳輸, UHS-Ⅱ SD 卡槽傳輸速度可以到312MB/s, 這裡我們又省去了一個讀卡器。一個3.5mm 音頻耳機和麥克風接口,可以用來插耳機或者麥克風。

後置面板

貝爾金雷電 3 專業擴展塢的背面接口就符合這個擴展塢的定位了, 專業, 豐富, 包括 4 個 USB-A 3.0 Gen1(5Gbps)、RJ45 千兆乙太網口、 DisplayPort 1.4、雷電 3帶85w供電接口(右側埠帶 85W 供電),雷電 3接口兼容USB-c以及電源接口。

雷電3接口

貝爾金雷電 3 專業擴展塢的核心賣點是雷電 3。雷靂 3 是 intel 主導的接口傳輸標準,不過我們國內雷電 3 的叫法更廣泛一點。所以擴展塢想要實現 Thunderbolt 3 官方認證,必須搭載 intel 家的 Thunderbolt 3 晶片,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產品賣的這麼貴的原因。

雷電 3傳輸速率上能夠達到 40Gbps,使用這個接口不光可以傳輸更多的數據量, 同時也可以外接顯示器、投影儀, 支持高解析度和高刷新率。

貝爾金雷電 3 專業擴展塢提供了一個DP1.4接口。而不是通常中低端擴展塢會配置 HDMI 1.4 / HDMI 2.0 視頻輸出埠, 這樣其實也提高了Mac mini M1 的顯示能力的上限。

這個接口能夠支持單屏8K/30Hz, 5K/60Hz解析度向下兼容, 和雷電3接口一起使用的時候, 可以支持雙屏4K/60Hz解析度, 這個屬於非常彪悍的擴展能力了。一款支持雷電3輸出口的筆記本可以很方便的組合成三屏工作狀態。

M1 Macmini DP接口測試

因為M1 Macmini 雙口雷靂 3 帶寬能力受限,M1的雷靂3口, 支持40G的傳輸速率, 但是並不支持串行。也就是說, 如果你的 M1 其中一個雷電 3 已經外接了別的設備,另一個雷電 3 帶寬勢必會受影響。菊花鏈和連接兩臺顯示器在M1 Macmini 上是無法實現的。採用Intel晶片的Macbook Pro 就可以實現上面的菊花鏈。M1 Macmini 只能一個使用雷靂3接口顯示, 一個使用自帶的HDMI 2.0來實現雙屏擴展。

因為外設有限, 我這裡自己的機器, 我自己實際使用雷電 3 轉接 DP1.4 可以輸出 2.5K@165Hz。

有線網絡

貝爾金雷電 3 專業擴展塢還提供了一個有線千兆網絡接口, 這個接口對於筆記本的需求非常大。現在很多筆記本已經放棄了這個接口,比如我的這個ThinkPad X13就沒有千兆網絡口, 而WiFi 6 路由器現在價格也比較高昂,千兆有線網絡始終會穩定一些。

杜伽K310W銀軸無線機械鍵盤

配合Mac mini M1的桌面無線計劃, 我入手了一個杜伽K310W無線銀軸機械鍵盤。有這麼多機械鍵盤了, 我為什麼要入手這個銀軸鍵盤呢?很簡單, 這個鍵盤非常的舒服, 我之前有過一塊一模一樣的K310銀軸鍵盤, 杜伽大鍵位衛星軸設計的銀軸手感讓我記憶猶新, 念念不忘, 於是換了這麼多鍵盤以後, 我又回到了最初的選擇。

還有一個特點, 這塊K310w無線銀軸機械鍵盤, 沒有了線纜的束縛,讓我桌面無線化的想法進一步得到落實。

K310w的尺寸剛剛好,全局採用了104鍵位的按鍵布局,傳統的鍵位設計和大小, 讓我的輸入又保證, 而且這樣的身型在桌上也不佔地方。

K310w無線銀軸機械鍵盤外觀也是杜伽的經典簡潔設計, 配套我新的桌面, 完全符合我的要求了。

這款無線銀軸機械鍵盤採用的是雙色PBT鍵帽,我選擇的是深空灰色的, 啞光噴漆鍵盤質感十足。

K310w無線銀軸機械鍵盤使用的是銀軸軸, 銀軸的特點就是輸入速度快,支持超過5000萬次的輸入壽命,機械鍵盤的壽命依然是耐操耐用的。

這款鍵盤採用的是低功耗無線技術, 支持長時間續航, 我用了好久了, 電池我現在還沒有斷電的情況。充電產品和可更換電池產品其實本質是一樣的, 充電產品就不用去額外買電池了, 沒有電或者低電的時候記得充一下, 連一下數據線當作有線鍵盤用一會, 充滿以後恢復成無線鍵盤, 非常的方便。數據線也是支持Type-C/USB口兩種接口, 基本能夠想到的環境都已經配備好了。下圖是充電充滿的時候。

對於我這樣每天碼字很多的人來說, 已經完全滿足我的需求了, K310w無線銀軸機械鍵盤, 按住Fn鍵配合快捷鍵使用, 支持3設備瞬間切換, 我這裡是Mac mini M1和我的windows電腦之間無縫切換。

這次還入手了一個杜伽的腕託, 每天輸入的時間很長, 有整個腕託可以很好的改善我的手腕的疲勞程度。

這次升級我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 桌面一如既往的乾淨整潔, 工作能力依然強大, 桌面線束少了, 桌底的線束也整齊了, 相信這樣的選擇給到各位也是參考。如果你也是在使用Mac mini M1, 或者打算購買Mac mini M1, 對於選購, 安裝, 使用的任何問題請在評論區提問, 力所能及的回答。

本篇內容非常多, 如果來不及看, 先收藏。我等著你後面的點讚, 關注。如果對於後續推薦有什麼需求, 可以評論區留言, 後續篇幅會整理出來。

這麼養眼的文章難道不收藏嗎?點讚美三代, 關注富一生!如果喜歡的就點讚, 收藏, 關注三連了~

(聲明: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新浪眾測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眾測立場。)

相關焦點

  • Apple MAC MINI(M1晶片)衝不衝?先看看這份視頻製作軟體測評
    在軟體兼容性方面1. 由於目前m1晶片支持軟體還在持續更新當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全部得以支持2. 目前測試的軟體中,在使用上還是存在大容量處理素材時會有崩潰現象,隨著更新,相信也會得以解決3. m1 mac mini 以6799元的價格,實現了8核心的cpu,8G的顯存,從測試數據上可以達到2015年的imac頂配的性能,並且性能已經超過2015年頂配的macbook pro筆記本,內置的固態硬碟速度也相當快。2.
  • M1最強大卻最便宜的Mac,Mac mini 體驗
    為什麼要入手一臺mini,而不是一臺Mac book pro,有這麼幾個原因,可能和大家一樣。一個是手上已經有一臺macbook pro了,再入手一個,其實除了性能方面的提升之外,並不能帶來更多改變,舊電腦還得麻煩低價出掉。另一個原因,是擔心m1晶片適配的軟體不能解決當下的需求,畢竟手上舊電腦上的軟體已經相當完善了,怕新電腦到手後不能立馬就好用。
  • Mac mini裝機,從顯示器到燈光我用這些好物
    顯示器之前就有了,一臺是戴爾25寸的U2518DR,另一臺是明基的護眼顯示器BL2780T;擴展塢必不可少,推薦StayGo的擴展塢;燈光是必須的,強烈推薦明基的屏幕掛燈;鍵盤和滑鼠,建議一步到位用無線的,推薦大家用羅技。下面專門準備了一個裝機清單,分享給大家。具體有哪些產品,請大家往下看。
  • Linux「登陸」蘋果產品,M1架構Mac電腦已可運行Linux系統
    自從 Apple 推出使用其新的高性能 ARM 晶片的新 Mac 之後,第三方軟體開發人員就一直不停嘗試
  • Win+Mac雙持 我的全新無線桌面1.0使用分享與理線思路
    AMD Ryzen7 3750H 處理器的 mini PC(Minisforum UM700),公司比較忙的時候的話可能會把公司的 DELL XPS15 帶回家繼續工作,桌面的布置也就主要考慮 Mac mini 和 UM700,兼顧 XPS 來進行打造。
  • 〖勇者之書〗終極攻略
    本文分為2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勇者之書終極攻略!隨著泰坦時代的來臨,小夥伴們的前幾個泰坦英雄也基本培養成型了(二星,滿裝,紫色+4)。這篇終極攻略主要用到的是晨曦這個泰坦英雄!此攻略新區、老區均適用!因為用到的英雄較少!第二部分為德魯伊為主力的攻略!用到的老英雄較多,但是需求更低!適合老區的小夥伴!大家可以選擇性的選擇適合自己英雄池和實際的攻略圖進行!相信,目前的時代,打書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其餘推送的最早期的攻略!
  • 擴展塢硬碟鍵盤...新Mac mini裝機周邊
    ▲目前的電腦桌面效果,一個戴爾25寸的2K顯示器加一個明基27寸的1080P(解析度低了點以後再升級吧),mac mini值得更好的顯示器,畢竟最大支持6K輸出呢。為什麼要入手這個Twelesouth(以下簡稱12南)的StayGo擴展塢呢?最主要需求是電源及外接存儲設備,埠少得可憐的Mac mini必備啊。StayGo的接口居然有8個,包括為筆記本電腦提供電源的C口,還有眾多的外設接口,外殼還是鋁合金的,散熱更快,這麼強大,雖貴一點,但絕對符合未來使用需求。
  • 【微攻略】以弱勝強終極技巧
    這些對頂尖玩家來說,實用性可能不大的技巧,卻是新手和非頂尖戰力玩家崛起和以弱勝強的終極大招!本期的【微攻略】就來給大家嘮嘮這些小技巧,看看怎麼以低戰力做到高戰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微攻略】參與方式:直接在《時空獵人》微信下回復【微攻略】+遊戲ID+區號+遊戲暱稱+攻略內容!
  • 【乾貨】軟體效果器MIDI控制攻略
    MeloAudio自主研發的Tone Shifter系列音效卡產品專為軟體效果器而生,也是一款專為電吉他愛好者設計,具備演奏控制功能的高品質音效卡產品。本期小編將給小夥伴們繼續帶來乾貨知識。【姿勢點-01】軟體效果器BIAS FX(IOS)MIDI控制攻略(以TS MEGA和MIDI Commander為例)【姿勢點-02】
  • Linksys MX5300+M1晶片Mac mini=千兆無線
    上一代Macbook Pro已經支持WiFi 6,在之前的測試中,僅僅升級到WiFi 6就可以有效提升無線網絡的傳輸速度。昨天1月1號,聯通寬帶剛剛升級到500Mb帶寬,正好測試一下速度如何。實測!老環境升級一臺WiFi 6設備會讓網絡快多少?
  • 新 Mac Mini 2018 三個月使用深度評測與值不值得買
    再舉個例子:同樣一個live10的演出工程,不顯示複雜圖形時(比如只有桌面靜態),mac mini 上我可以開到32緩衝不卡,18款15寸macbook pro 上開到64不卡,但是macmini 如果顯示live10工程的畫面就卡爆炸,要開到128緩衝才不卡。live9我也測試了,會好一些,但也有這個問題存在。
  • 【乾貨攻略】帶你了解:達夢資料庫的存儲加密
    為了防止用戶直接通過數據文件獲取用戶信息,DM提供了全面的數據加密的功能,包括:存儲加密在保證數據文件安全性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性能影響,不同的加密算法對性能的影響各有不同,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是否進行加密以及加密算法的選擇
  • 影視資源終極攻略,滿足你一切的觀影需求——網址篇
    如果說,想找某一個軟體,把以上分類全都包括進去,那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軟體還容易失效。相比較軟體而言,網址不容易失效,且不分平臺,無論你是安卓、蘋果還是電腦,都可以用,這次就給各位帶來資源網址,滿足你的所有需求下面要說的這些網址呢,屬於名氣很大的了,像電影天堂、飄花、這都是老朋友了,有的網址都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APP,經常在網上找資源的朋友對它們肯定不會陌生。
  • Mac mini m1使用簡單體驗(編程、遊戲、深度學習)
    前一陣子忍不住剁手買了M1晶片的mac mini,為了彌補自己的內疚感就賣了自己的舊的mbp2017款。數據也完全遷移到了新機器上,之前的工作也就由mbp2017徹底換成mac mini了,要換就換徹底點,不要給自己了留後路,哼。
  • M1 Mac mini 使用半年體驗 - Mac的新未來
    M1 Mac mini1 個人使用場景 本人使用Mac已經有6年時間,除了Mac Pro,其餘系列的機型都曾做過主力工作機,所以可以算是一個略有經驗的用戶了。現在手頭上的機器是發布於2020年11月11日的M1 Mac mini(8G內存 + 256G SSD),購於2020年12月18日。
  • 解決M1處理器安裝PS閃退問題Photoshop 2019 fo mac(支持最新M1晶片處理器款mac)
    蘋果在2020年11月11日突然發布了搭載自研M1晶片處理器的最新款Mac,由於這次新版mac系列史無前例的採用arm架構的晶片,導致很多之前為舊版
  • 相對便宜的售價、強勁的 M1 晶片,接近完美的消費級電腦:Mac mini 體驗
    如果你好奇自己在用的應用是什麼版本,可以在「 - 關於本機 - 系統報告 - 軟體 - 應用程式」找到所有應用的版本信息:macOS 上大部分圖片標註軟體都年久失修,一直缺少一款功能全面、且簡單易用的圖片標註軟體。iOS 上一直是 Annotable 和 iMark 雙雄爭霸的天下,Annotable 很可惜沒有上架 Mac App Store,但慶幸的是 iMark 有!
  • M1 Mac mini 通過外設驅動六塊屏幕,但……
    根據官方說明,由新晶片 M1 驅動的 Mac mini、MacBook Air 和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蘋果悄悄地改變了視頻輸出的限制,使 Mac mini 只能驅動兩塊屏幕,MacBook 可以外接一塊。上市後不久,YouTube 上的一段視頻顯示,這些電腦有可能大大超出蘋果的推薦。
  • 下代 Mac mini 可能不再「mini」 你還會喜歡嗎
    Mac mini是要謝幕了嗎還沒到時候。最近蘋果破天荒的邀請了大波主流媒體,召開了一次關於 Mac 桌面產品的媒體討論會,公布了不少 Mac 系列產品未來的研發與發布計劃。許多用戶不光使用 mac mini 來完成專業工作,還會使用那些面向消費級用戶的功能。後面更新升級我們可能優先考慮專業用途方面,其他的定位會暫緩,不過目前還沒有什麼好公布的內容。」
  • 攻略 《拳皇98終極之戰ol》最強攻擊類格鬥家推薦
    拳皇98終極之戰OL誰是最強攻擊類格鬥家?隨著遊戲的發展,玩家的等級也是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