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智慧政務十四五規劃前瞻:建設更高質量「網際網路+政務服務」

2021-02-15 山東省大數據局

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牽頭者,也是城市運行的「基石」。因此,打造「智慧政務」對智慧城市建設而言格外重要。同時,在國家「新基建」的浪潮下,政務服務也將進一步向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智慧政務是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通過監測整合、分析、智能響應,實現各職能部門的各種資源的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業務辦理和管理效率,同時加強職能監管,使政府更加廉潔、勤政、務實,提高政府的透明度,並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企業和公眾建立個良好的城市生活環境。

隨著網際網路的產生,人類開始了繼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後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日益產生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進入新時代,隨著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以「智慧政務」為標誌的新一代電子政務應運而生。如何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推動和促進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方式創新,已經成為實現政府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和主要手段。為更好更快推動智慧政務的普及,國家出臺了鼓勵智慧政務建設的政策。

2015年國家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切入點是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以期提高居民和企業辦事的便利度和效率。此後,國家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電子政務和網際網路+政務。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電子政務取得了較大進展。2018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當前電子政務正向智慧政務轉型,國家大力支持下,未來智慧政務大有可為。

近幾年,各級政府積極推進政務服務與民生領域信息化應用,在線政務服務日趨成熟,業務辦理效率得到明顯提升,更多人民群眾享受到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

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共有政府網站14474個,其中國務院部門及其內設、垂直管理機構共有政府網站912個,省級及以下行政單位共有政府網站13562個。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6.94億,較2018年底增長76.3%,佔網民整體的76.8%。

建設更高質量的「網際網路+政務」還存在亟待突破的「瓶頸」。各地各部門在信息化建設中,因應用技術、操作流程、信息代碼等方面存在差異,此外,電子政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也滯後於形勢發展。專家建議,加快制定國家電子政務服務技術標準體系,推動政務數據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互認融通共享,儘快建成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平臺。

一、智慧政務不能僅靠政府一家來做,要調動社會力量,特別是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

二、必須堅持用戶「需求導向」,建立政府管理與用戶體驗之間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消除政府服務供給與用戶需求之間的鴻溝;

三、智慧政務必須要依靠大數據技術來實現。通過對大數據和多維分析,可以準確地掌握政府服務的過程動態和公眾需求,做出智能的決策和服務;

四、我國智慧政務系統中有大量國外廠商生產的設備,其中操作的系統、資料庫和CPU等大多是國外廠商生產,所以,做好信息安全防護工作關係到國家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正常運轉。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經濟領域的持續、高速發展,為智慧政務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人才儲備和建設經驗。當前,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正引領新-輪科技創新,技術變革所產生的驅動力促使政府利用「網際網路+」的思維重新定義和定位「政務」,推動智慧政務向縱深發展。

來源:國脈電子政務網、中商情報網、知識庫等

相關焦點

  • 關注丨山東出臺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時間表路線圖
    ◆建設全省統一的「愛山東」政務服務移動客戶端,組織各市、各部門做好服務接入,形成全省移動政務服務總入口的主體框架。◆推動網上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站點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完善鄉鎮(街道)網上服務功能,提高事項辦理、諮詢答覆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率先實現所有城市社區和多數中心村全覆蓋,讓網上政務服務惠及更多基層群眾。
  • 科技動能助力智慧政務創新 工銀科技推出首款政務APP
    11月18日,由工銀科技集母行之科技合力,專為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量身打造的「我的寧夏」政務移動端(APP)正式上線運行。該APP是工銀科技自5月8日開業後研發的首個智慧政務科技產品,是貫徹工商銀行服務國家「數字中國」戰略,以科技力量服務人民群眾、改善民生、履行社會責任,全力構建「金融科技+政務」服務新生態的重要成果。
  • 自然科學基金會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方案
    ,讓他們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共享「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發展成果。二、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統籌規劃。充分利用已有資源設施,加強集約化建設,通過整合和完善,促進平臺共享。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出發,簡化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供渠道多樣、簡便易用的政務服務。
  • 國脈智庫丨中國政務服務平臺體驗及發展建議
    值此《指導意見》發文迎來一周年之際,對試運行中的「中國政務服務平臺」進行評測研究,不僅是對「中國政務服務平臺」意見徵集的響應,也有助於把脈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發展動向,為各地持續推進政務服務優化與平臺建設、放管服改革和政府數位化轉型等提供思路、方向和決策參考。
  • 研究丨政務中臺在數字政府建設中的作用初探
    利用數據科學決策預測政策需求和對未來做出規劃,是數字政府應對危機、解決核心問題的目標。數字政府的實現是能力與評價,通過數字能力與技能的培養提升公共部門的數字素養,完成公共部門的數位化轉型,通過數位技術的投入開發創新應用,不斷完善數字文化建設,並對數字政府發展進行評價,促進數字政府能力的提升。在傳統的政務服務領域,信息化建設初期一直是圍繞辦公自動化來進行的,並沒有完整的頂層設計。
  • 基於政務工作的政府網站建設治理探析
    政府門戶網站是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1999年,我國「政府上網工程」全面啟動,政府網站建設呼聲一高再高。2005年10月1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試開通,2006年1月1日正式開通。在國家電子政務建設規劃的推動下,全國各級政府網站群經歷技術導向、內容導向、服務導向的發展階段,呈現從無到有、內容從單一到豐富,服務從欠缺到提升的特點。
  • 智慧城市大家談 | 第二期:智慧政務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智慧政府範疇下的智慧政務。它是落實智慧政府建設的重要技術應用手段。智慧政務綜合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國家機關的政務活動中,從辦公、管理、服務多方面全面推進智能化轉型。從而在提高民眾的便捷感、安全感、獲得感、公正感、幸福感這五感的同時,提高政府的公共政策、社會治理、民生服務、自身約束和促進經濟增長這五個方面的能力。
  • 小程序,大政務:後移動時代的政務服務創新邏輯
    電子政務理事會副秘書長、數旗智酷首席評論員   唐    鵬丨作者李    遇丨編輯移動網際網路的戰場正在從「App生態」轉向「小程序生態」,而這種生態遷移其實早有跡象,曾經希望以收購「91無線」來繼續把控移動應用流量分發市場的百度並未如願,這已足以說明App生態的尷尬處境:除了蘋果的App Store,安卓應用分發市場並未能證明自身不可或缺的流量價值。
  • 工信部將編制「十四五」大數據、軟體、信息通信產業規劃
    通過編制十四五規劃,將培育軟體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聚集,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動5G大規模的商用部署。肖亞慶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開啟國家「十四五」新徵程的基礎之年。工信部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數字產業化。
  • 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河北政務核心節點建設啟動大會在石家莊舉辦
    近日,為貫徹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推動河北省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區塊鏈項目建設,河北網信辦、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北有限公司、區塊鏈服務網絡(BSN)發展聯盟,在河北石家莊共同舉辦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河北政務核心節點建設啟動大會。
  • 零點有數助力大連高新區公共服務中心構建智慧政務分析平臺
    零點有數助力大連高新區公共服務中心構建的智慧政務分析平臺也同步上線。高新區公共服務中心新大廳按照國內一流水準進行改造建設,大廳緊緊圍繞廣大企業、群眾切身需求,精準改造結構,創新提升功能,重點突出「高新核、智慧芯」,以「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為理念,為轄區企業和群眾提供「全面便利化、高度智慧化、深度人性化、持續最優化」的「四化」服務。
  • 2021智慧政務領域最具商業合作價值企業盤點
    ·智慧黨建大數據解決方案針對黨建工作的客觀現狀與實際需求,勤智數碼開發的智慧黨建大數據解決方案是以黨的十九大指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指引,結合當前黨建工作現狀,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所打造的集黨的「組織建設、紀律建設、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於一體的綜合性黨建工作平臺。
  • 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統一為12345(附地方12345熱線歸併清單)
    同時,優化流程和資源配置,實現熱線受理與後臺辦理服務緊密銜接,確保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合理訴求及時得到處置和辦理,使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接得更快、分得更準、辦得更實,打造便捷、高效、規範、智慧的政務服務「總客服」。(三)基本原則。堅持屬地管理和部門指導相統籌。
  • ☞電子政務雲的內涵詮釋
    [1]電子政務雲通過統一標準不僅有利於各個政務雲之間的互連互通,避免產生「信息孤島」,也有利於避免重複建設,節約建設資金。[2]二、與公共服務雲的區別政務雲應用集中在公共服務和電子政務領域,即公共服務雲和電子政務雲。
  • 千人關注 | 2017網際網路+智慧中國年會召開在即,七大亮點搶先知
    高新民楊冰之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國脈互聯董事長、首席研究員11:00-11:10網際網路+政務50強代表發言————11:10-11:25數據基因與政務大數據服務知識圖譜鄭愛軍國脈互聯總經理、首席規劃師
  • 直面掌門人│南威軟體吳志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領跑者
    業界有個觀點:電子政務生意是金礦,也是難啃的硬骨頭。近兩年,多家網際網路巨頭意圖深耕這一市場,並達成多個地企合作,然而真正深入至政務的信息化改革中,則絕非表面功夫或者一日之功。而提供「貼身服務」正是南威軟體得以突破的關鍵。 憶及業務初起步時,南威軟體董事長吳志雄連續用了三個「艱難」來形容。
  • 【公共行政】創新政務服務新實踐
    建設服務型政府,重點在於推動簡政放權,實現行政審批的流程化管理,改變審批壁障導致的低效率,拉近政府與民眾的直線距離。但傳統的政務服務模式,主要體現為一種政府主導,群眾輔助的形式。《方案》提出的「一號一窗一網」,將打破傳統的服務形式,形成政府輔助、群眾參與的新型模式,這集中體現為一種網際網路時代的多主體、多機制、多方式、多依據的合作行政模式。
  • 科技雲報導:數字政務市場群雄角鹿,UCloud為何狂飆猛進?
    隨著全國各省市從0到1的政務雲建設完成過半,政府對於政務雲的理解和認識程度不斷加深,在中央出臺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等一系列政策引導下,「政務雲」迎來了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的新時代,市場整體開始趨向理性。2018年,在中央「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思想指導下,「政務雲」再次演進升級。採用新興技術創新政府治理手段的「數字政務」,成為新時期政府數位化建設的基本方向。
  • 山西省政務服務中心被評為服務創新案例優秀單位
    月24日,山西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及山西省政務服務中心在「2021年(第三屆)全國政務熱線高峰論壇暨政務熱線服務質量評估報告發布會
  • 深圳市光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2020年公開選聘特聘崗位專幹公告
    深圳市光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是2019年新組建的單位,負責政務服務管理、"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政務數據管理等工作。主要職責:(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和區有關政務服務、電子政務、政務數據管理、信息安全等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擬訂有關制度、規範和政策並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