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飛騰、申威、兆芯、鯤鵬、海光……國產通用CPU處理器這幾年多點開花,MIPS、ARM、x86各種架構都有覆蓋,而相對來說,我國的獨立GPU圖形處理器基本還是一片空白,某種程度上它比CPU難度更大。最近在重慶、遼寧多地陸續下線的全國產計算機「天玥」系列,部分型號也顯示配備獨立顯卡,但詳情一無所知,有業內人士稱其性能也是非常的差。
近日,兆芯在一則官方視頻中公布了一份詳細的路線圖,其中不但提到了未來兆芯CPU的發展,還首次宣布了GPU獨立顯卡!
據介紹,兆芯的GPU獨立顯卡將填補國內空白,採用臺積電28nm成熟工藝製造,功耗約70W。更多詳情暫未公布,而發布時間看起來最快今年年底,慢則明年見。
CPU方面,兆芯在今明兩年也有兩款新品曝出,一是面向低功耗筆記本、平板領域的,繼續使用臺積電16nm工藝,4核心,主頻2.0GHz,集成DX12 GPU圖形核心,功耗僅為15W。
二是面向高端伺服器的,也是臺積電16nm工藝,內部雙Die封裝組成最多16核心,主頻超過2.0GHz,支持八通道DDR4內存、128條PCIe 3.0通道,支持雙路並行,官方稱可以達到Intel中高端至強產品的水平。
長江存儲加速128層QLC快閃記憶體量產 國產設備已佔14%
從32層快閃記憶體小試牛刀,到64層快閃記憶體擔綱主力,再到今年4月份宣布128寸QLC快閃記憶體,長江存儲的國產快閃記憶體事業已經節節升高。伴隨著產能的增長,長江存儲也不斷加大國產半導體設備的採購,目前釋放的訂單中有14%都是國內廠商獲得。根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初,長江存儲已累計釋放2048臺工藝設備,其中國產設備290臺,國產化率14%。
具體來說,北方華創中標3臺刻蝕設備,3臺薄膜沉積設備及4臺退火設備,對應領域佔比分別為6%、5%和18%;中微半導體中標9臺刻蝕設備,佔比19%;華海清科中標6臺CMP設備,佔比18%;精測電子中標3臺檢測設備,佔比13%。
14%的國產化率並不是很高的數字,但是要考慮到半導體設備行業中,幾乎都被美日歐韓公司壟斷了,國產設備拿下14%的份額已經相當不容易,未來隨著技術的升級迭代,國內率越來越高只是時間問題。
今年6月20日,長江存儲宣布啟動二期工程建設,計劃產能為20萬晶圓/月,目前的一期產能10萬晶圓/月,兩者合計將提供30萬晶圓/月的龐大產能,預計能佔到全球的20%以上,設備採購對國內廠商還是一個重要機會。
今年4月13日,長江存儲重磅宣布,其128層QLC 3D快閃記憶體(X2-6070)研製成功,並已在多家主控廠商SSD等終端產品上通過驗證。
按照長存的說法,這款產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業內首款128層QLC規格3D NAND,且擁有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容量。
消息顯示,長江存儲的128層快閃記憶體Q1季度已經給合作夥伴送樣了,預計Q3季度正式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