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的動植物特徵

2021-02-06 地理推送

按照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原理,地理環境不同,氣候不同,孕育的動植物特徵也差異巨大,下面給大家羅列雨林的生物特徵:

1、植被特徵

①種類組成特別豐富。成功的物種生存繁衍,是因為它們能更好地獲得、利用資源。植物和植食動物之間的「軍備競賽」驅動了演化。如果兩個物種利用資源的方式太相似,它們就會相互競爭——直到其中一個演化得能夠開發新資源。

當一種植食動物發現了採食某種植物的新方式後,那種植物必須演化到能夠抵禦它們。經過許多世代後,這些變化推動了新物種的形成,最終造成了我們觀測到的熱帶生物多樣性

②群落結構複雜:層次多而分層不明顯,喬木高大挺直,分枝少,灌木成小樹狀。

如下圖,雨林的透光與分層現象。


同時,群落中附寄生植物發達,有葉面附生現象,富有粗大的木質藤本和絞殺植物。

如下圖所示:

③喬木樹種構造特殊。多具板狀根、氣生根(熱帶雨林雨量多,氣溫高,空氣溼熱,氣生根有呼吸功能,並能吸收空氣裡的水分,有的氣生根還有支持的作用)、老莖生花(熱帶雨林物種特別多,不同種類的植物高低不一,彼此重疊,產生不同高度的冠層,處於中、下層的灌木和小喬木不能與上層植物爭奪陽光,無法讓鮮花高佔枝頭,吸引那些授粉者。為了繁衍後代,有些植物經過上百萬年的適應和進化,將美麗的花朵開在老枝和樹幹上,吸引動物為它們授粉或傳播種子)等現象;

如下圖,板根與氣生根。

如下圖,老莖生花現象。

④林冠高低錯落,色彩不一,無明顯季相交替,終年常綠。

葉子在大小形狀上非常一致,全綠,革質,葉片較大。

2、動物特徵

①熱帶雨林中種類很多,但個體數量較少,且特化種類(依賴特定食物)較多。(種類多,競爭激烈,生長空間小,所以在特定空間和特定食物環境下生長)

②動物的活動性低,很少有季節性的遷移現象,其生殖活動和數量變動受季節性的影響不明顯。

熱帶雨林中的代表動物主要有長臂猿、猩猩、眼鏡蛇、懶猴、犀牛、蜂鳥、極樂鳥等。

相關焦點

  • 熱帶雨林動植物90年後將減少80%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5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到2100年,熱帶雨林中現存的動植物,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夠繼續存活,氣候變化和人類對森林的亂砍濫伐將迫使它們適應、遷徙,或者滅亡。
  • 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動物萌寶
    熱帶雨林
  • 亞馬遜熱帶雨林到底有多恐怖?看似人間天堂,實則生命禁區!
    地球上的「綠色天堂」 在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上,存在著一個佔地面積超過了550萬平方公裡,橫跨了9個國家的雨林,全球森林面積的20%,全球雨林面積的50%都集中在這裡,而且這裡物種豐富到被稱作動植物的天堂。
  • 叢林作戰:熱帶雨林氣候作戰及行軍指南
    雨林的突出特點熱帶雨林地區通常都林木茂盛,氣溫高,降雨量大。儘管地球表面只有7%的地方覆蓋著熱帶雨林,但是地球上50%,甚至更多的動物和植物種類都在這裡生存。熱帶雨林地區的物種熱帶雨林的動植物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區都多,雨林的下層和中間層的植物葉子都很大,可以吸收儘量多的陽光,最上層的植物葉子比較小,葉子四散延伸,和其他的植物連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頂蓋。
  • 海南熱帶雨林發現新物種,取名「中華瞼虎」丨Science • 活物誌
    隱藏在熱帶雨林中的中華瞼虎 周潤邦 攝發現此瞼虎新種的是海南省林業局80後年輕幹部周潤邦,同時,他也是發現並研究周氏瞼虎第一人。通過周潤邦的介紹,科技日報記者觀察到,中華瞼虎最明顯的特徵是成體背部棕褐色,有斑駁分布的不規則黑褐斑點,有4條前後鑲黑邊的黃色橫帶紋,從股部至腹部有金斑,這個金斑是目前全球已知所有種瞼虎中唯中華瞼虎所特有,非常奇特。可以說,在呆萌、溫順的瞼虎一族中,中華瞼虎氣質顯得尤為「尊貴」「霸氣」。「我第一眼看到它,就感覺應該是新種。」周潤邦說。
  • 箭毒蛙熱帶雨林缸還能玩成這樣哦!
    形態特徵箭毒蛙體型小,通常長僅1~5公分(0.5~2寸),但非常顯眼,顏色為黑與豔紅、黃、橙、粉紅、綠、藍的結合。概念很多人對熱帶雨林的印象是遮天蔽日的叢林,給人以無限神秘之感。但其實熱帶雨林不但神秘而且美麗,它是地球上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地方,孕育著眾多令人驚嘆,豔麗無邊的動植物。
  • 2022西雙版納冬令營:爸媽陪我勇闖熱帶雨林秘境,與大象交朋友,做雨林小衛士!
    西雙版納親子探秘營爸媽帶我勇闖雨林秘境,探索動植物王國   西雙版納被譽為「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也是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這裡的氣候溫暖適宜,森林鬱鬱蔥蔥,孕育了不少珍稀植物和珍禽異獸,同時具備生物的多樣性和民俗的多樣性,13個少數民族世居於此,亞洲象更是這片雨林中的代表性物種,這裡的研學資源真是得天獨厚。
  • 昆士蘭:這裡藏著地球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
    形成了一個歲月的縮影2260多種植物、超過200種鳥類、高達15釐米的巨型樹蛙、翅膀長達25釐米的巨蛾……這些數字聽起來令人有些難以琢磨,但當你親眼所見,就會被這些神奇的物種所震撼,它們就藏身在全世界現存最古老的熱帶雨林:昆士蘭熱帶雨林中。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之一熱帶雨林氣候
    亞馬遜河的主流有時候會泛濫成災,淹沒廣達數千平方千米的林地,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的河流,成因上的綜合性特徵非常顯著。【圖:亞馬孫河↓】熱帶雨林的大陸性特徵比較明顯。【圖:剛果盆地雨林↓】大小島嶼星羅旗布散落在海洋上,主要受太陽的輻射影響,加之海洋面積廣闊,對流運動旺盛,這兒的雨林氣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徵。【圖:馬爾地夫↓】
  • 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連燒三周是真的,但朋友圈瘋傳的消息摻了太多的假....
    作為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與全人類的命運都密切相關,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和擔憂。眾所周知,亞馬遜的熱帶雨林,是當之無愧的「地球之肺」和「世界動植物王國」,最近確實是連燒了十幾天。在歐洲環保機構發布的熱力圖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圖上本該綠油油的一片,卻猶如炭盆一般燒得通紅。
  • 【親子營·版納】2月1日-2 月6日北緯21° 熱帶雨林 穿越攀樹溯溪採茶 植物園科考 亞洲象公益自然營
    、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也是當今地球上少有的動植物基因庫,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臘縣、勐海縣境內。總面積2854.21平方公裡,它的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深受國內外矚目。
  • 地球之肺:美麗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 Amazon Rain Forest)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國家:巴西(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
  • 熱帶雨林裡有哪些動物?
    熱帶雨林氣候區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庫,也是碳素生物循環轉化和儲存的巨大活動庫。
  • 疾病與罪惡的狂舞,什麼是熱帶雨林氣候?
    蚊子可以傳播多種熱帶疾病,這是最常見的瘧疾分布圖,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熱帶雨林氣候區。至今沒有疫苗,瘧疾每年還在殺死近100萬非洲兒童。因為熱帶雨林氣候蚊蟲多,為了驅蟲或者吸引特殊授粉動物,植物們進化出強烈氣味。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區是大部分香料植物最早的家園。
  • 殭屍真菌熱帶雨林昆蟲殺手!
    休斯猜測,不同種類的殭屍真菌會尋找適合寄生的宿主,將它鎖定為唯一利用對象;另外,休斯認為,數以千計尚未被發現的殭屍真菌,可能藏身在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以下這幅照片,呈現了典型的殭屍真菌型態:真菌寄生於螞蟻頭部,形狀怪異宛如山羊角。
  • 小行星不僅導致恐龍滅絕,也使熱帶雨林出現!
    當提到熱帶雨林時,你會想到什麼?
  • 三亞成長冬令營 | 深度體驗黎族生活與鸚哥嶺原始熱帶雨林
    科學家說,珊瑚礁面積雖然不到海洋總面積的千分之二,但卻養育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是地球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素有「海上熱帶雨林」之稱。歡樂嬉鬧依舊,但當孩子們用全新的視角了解過海洋之後,他們眼前這片海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而是一個美麗,脆弱,需要我們共同保護的世界~關鍵詞:熱帶雨林、戶外探險鸚哥嶺是中國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熱帶雨林。很多科考隊駐紮在這裡,這裡沒有遊客,只有異常豐富的物種,無處不在的雨林氣息。
  • PacBio HiFi 測序動植物基因組項目真實案例測評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HiFi測序在實戰中的數據測評,讓我們一起看看HiFi測序的強大優勢和凌恩生物真實動植物基因組研究項目中PacBio sequel II平臺的HiFi Reads的最新表現測評。PacBio三代測序的問世,無疑是對測序領域的一大突破,但超長讀長從誕生之日起,其同樣「出眾」的高單鹼基錯誤率也一直備受詬病——高成本加高錯誤率——使得長期以來三代測序似乎都不能打破NGS在組學研究領域高精準低成本的壟斷地位。準確度差的硬傷一直制約著三代測序的成果產出。
  • 野生動植物的「解碼者」
    ■閱讀提示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行走在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中,終日與野生動植物打交道;他們跨越冬夏,不惜用數年時間去觀察鳥類的飛行軌跡;他們攀巖走壁,只為了尋找一種獨特苔蘚……探尋生物學奧秘、保護瀕危的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環境、拯救大千世界豐富多樣的物種及人類自身,這群人以解碼與護衛自然為使命。
  • 這些常見動植物有毒,別吃!
    發布君提醒您:這些常見動植物都有毒,千萬別吃!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動物的總稱。織紋螺的外形特徵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為1釐米左右、寬度約為0.5釐米,厴約指甲蓋大小。織紋螺含有河豚毒素,每年春夏季毒性更大,食用後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