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對OSI七層協議進行講解和介紹,在接下來的系列中更新其在乙太網中的具體應用。
OSI七層協議概念OSI即Open System Interconnect(開放式系統互聯),一般稱為OSI參考模型,定義了網絡的7層,從上到下分別是:
OSI參考模型,採用了分層結構技術,把一個網絡系統分成若干層,每一層都去實現不同的功能,每一層的功能都以協議形式正規描述,協議規定了某層同遠方一個對等層通信所使用的一套規則加約定,每一層向相鄰的上層提供一套確定的服務,並且使用與之相鄰的下層所提供的服務。從概念上來講,每一層都與一個遠方對等通信層通信,但實際上該層所產生的協議信息單元,是藉助於相鄰的下層所提供的服務傳送的。因此,對等層之間的通信稱為虛擬通信。從主機和網絡的角度看,OSI可分為兩層,主機和網絡:
![]()
是參考模型的最底層,是網絡通信傳輸介質,由連接不同節點的電纜與設備共同構成,主要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負責處理數據傳輸並監控數據出錯率,以便於數據流的透明傳輸。也就是定義一個點對點傳輸的直鏈,承載比特流的傳輸,其數據傳輸的單位是比特。七層參考模型的第二層,其功能是: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基礎上,在通信的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連接,傳輸以「幀Frame」為單位的數據包。協議:ARP (這個很重要哦~~~廣播就是通過ARP協議實現的)參考模型的第三層,主要功能是為數據在節點之間傳輸創建邏輯鏈路,通過路由選擇算法為分組轉發數據最恰當的路徑。協議:IP (IP和UDP、TCP要區別開,IP位於網絡層!)數據到達網絡層的時候叫做數據包,也就是說同網段的終端進行交互的時候,交換機_會查MAC地址表互相訪問。向用戶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務,處理數據包錯誤、數據包次序,其他一些關鍵傳輸問題,傳輸層向上層屏蔽了下層數據通信的細節。主要功能是負責維護兩個節點之間的傳輸連接,以便確保點到點傳輸不中斷,以及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主要功能是:用於處理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法,主要包括數據格式變換、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恢復等功能。是參考模型的最高層,主要功能為:為應用軟體提供了很多服務,比如文件服務、資料庫服務等。
~~感謝閱讀~~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