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球Top 1000計算機科學家h指數公布:中國53位學者上榜!張宏江居大陸科學家之首

2021-12-28 新智元

來源:guide2research

編輯:yaxin、LQ

【新智元導讀】近日,Guide2Research剛剛出爐了2021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美國614名科學家實力霸榜。吳恩達、李飛飛等入選的華人學者過百。中國科學家53人上榜,張宏江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2021年TOP 1000名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頂尖科學家名單最新出爐了!其中有14位頂尖科學家獲得了計算機科學領域最負盛名的圖靈獎,273名科學家是ACM Fellow,401名科學家是IEEE Fellow。美國614名科學家實力霸榜,在大學/研究機構中,史丹福大學以40名頂級科學家居榜首。重點來了,世界前20人裡不乏AI界大牛,Hinton和Bengio。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家入選的有53人,張宏江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Guide2 Research 公布這一最新的頂尖計算機科學家年度排名是第7版,至今已經有6年的歷史了。這個排名對全世界超過6300名科學家的各項學術指標進行了審查,選出了前1000名頂尖科學家。排名基於5月16日前收集到的Google Scholar H-index 指標,也綜合了DBLP和引用值。(h指數需>=40)需要指出,Guide2Research 網站為不完全統計,有很多學者的數據沒有收錄,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學者,同時學者的所在機構或有一定滯後,可以聯繫 Guide2Research 更新。在最新名單,美國學者仍然佔主流,共有614名科學家,佔總數的61.4%。其他排名領先的國家,英國60名、中國53名、德國37名、加拿大34名和瑞士29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學者(大陸41人+香港10人+臺灣 2人)進入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的數量相較於去年顯著提升,2020年曾有45位科學家上榜。從所屬研究機構來看,史丹福大學位居榜首,有40名學者被納入Top 1000 計算機科學家榜單。其次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38名)、卡內基梅隆大學(37名)。去年,麻省理工學院(MIT)首次反超史丹福大學躍居榜首,而在今年則位列第四,共有35位頂尖科學家,比去年少了5名。頂尖科學家人數最多的產業界機構依然是谷歌(24名)和微軟(21名)。相較於2020年,谷歌和微軟的頂尖科學家數量有明顯的提升,幾乎是之前的兩倍,去年他們分別是17名和12名。

AI大咖雲集:「圖靈獎得主」Bengio位居第二,韓家煒居華人首位

根據谷歌H-index,連續4年排名世界第一的是密西根州立大學的 Anil K. Jain 教授,印度籍美國人,今年已經73歲了,過去幾年依然碩果纍纍。他的 Google H-index 為 196,Google 引用次數高達221,989,DBLP 論文 765篇!Anil教授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是 1999 年作為一作發表的「Data clustering: a review」,已經有17540次引用。他因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領域的貢獻而聞名。2007年,他在生物特徵識別方面的研究還獲得了IEEE計算機協會授予的W.Wallace McDowell獎,這是該領域的最高技術榮譽。排名第二的便是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一,圖靈獎得主Yoshua Bengio!Yann LeCun, Geoffrey Hinton 和Yoshua Bengio
此外,在本次榜單中, Hinton 以162的H指數排名第 12,LeCun以 126 的H指數排名第60。同樣,今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中,華人學者人數過百。去年網站提到第六版排名是為了紀念2020年4月25日逝世的黃教授(Thomas S. Huang),他生前主要研究算機視覺、模式識別以及多媒體等領域。韓家煒是唯一一位進入Top5的華人學者,他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系教授,IEEE和ACM會士,2009 年獲得了麥克道爾獎,這是 IEEE 頒發的最高技術獎。在數據挖掘領域,韓家煒教授認為要想將現有的無結構的大數據變成有用的知識,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數據結構化,因為傑出貢獻而被冠以「數據挖掘領頭人」。還有我們熟悉的人工智慧領域專家 Andrew Ng(吳恩達)教授全球排名第42。他是史丹福大學兼職教授,也是Google Brain的共同創始人和領導者,2012年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最有影響力的100個人」。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第一位紅杉教授李飛飛位列105。2020年2月,她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同年5月,擔任Twitter公司董事會新獨立董事;10月,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還有沈向洋、楊強、周志華以及馬維英等華人學者都位於Top200的第二梯隊。在這次的TOP1000榜單中,大陸地區有41名科學家上榜,其中排名前10的是:除了上述10位科學家,入選全球TOP1000的還有騰訊的張正友(國內排名11/國際排名240)、中科院自動化所的王飛躍(12/241)、北京大學的高文(13/243)、武漢大學的張良培(14/275)、深圳大學的梁中明(15/289)、北京理工大學的福田敏男(16/391)、聯想的芮勇(22/574)、清華的張亞勤(27/613)、華為的田奇(29/639)。此外國內前100還有我們熟知的北大的謝濤(63/1262)、清華的唐傑(67/1316)、清華的孫茂松(97/1960)等。臺灣地區入選全球前1000名科學家的有2位,都來自臺灣科技大學:澳門地區入選全球前1000名科學家的只有一位,是來自澳門大學的C. L. Philip Chen(陳俊龍),全球排名為526.https://www.guide2research.com/wp-content/uploads/2021/05/Guide2Research-TopScientists-May_2021.pdf

參考資料:

https://www.guide2research.com/scientists/

推薦閱讀:

三人「圍桌」腦科學與AI,算出了創新的「逃逸速度」

訓練一個模型就能拿到30萬?給微信視頻號寫個推薦算法,搞定!

一個聽不見的人,也想要看懂每一個新聞 | 搜狗發布全球首個手語AI合成主播

三年51億!30歲的TA攜「三瑞」打通場景級智慧,走入極「智」醫療

相關焦點

  • 2020 全球Top 1000 計算機科學家h指數公布,華人學者過百,張宏江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
    (h指數需>=40)重點來了,前20人裡不乏AI界大牛,Hinton和Bengio,其中華人學者入選超140人,中國科學家入選的有45人,大陸科學家共有22人。相比18年來講總數翻倍!需要指出,Guide2Research 網站為不完全統計,有很多學者的數據沒有收錄,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學者,同時學者的所在機構或有一定滯後,可以聯繫 Guide2Research 更新。5大統計事實:美國616名科學家實力霸榜,MIT位列機構之首1 美國學者仍然佔主流,共有616名科學家,佔總數的61.6%。
  • 2018全球Top 1000 計算機科學家h指數發布,中國29名學者上榜!
    Guide2Research最新公布了2018年計算機科學與電子領域頂級科學家排名。另一位美籍華人、被譽為「計算機視覺之父」的Thomas S. Huang(黃煦濤)教授,排名第 10,h-index 為 139。5、H-index 最高的中國大陸學者是源碼資本的張宏江博士,全球排名第 29。張宏江博士是前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技術官、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金山軟體CEO。他的 h-index 是 121(去年是 115)。
  • 源碼資本張宏江博士連續三年居全球頂級計算機科學家榜單中國大陸第一
    入選華人學者超140人,中國科學家45人。源碼資本投資合伙人張宏江博士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華人排名第5,全球排名第36。源碼資本投資合伙人 張宏江博士張宏江博士2011年底加入金山,任集團執行董事及執行長(CEO),兼任金山雲的執行長以及獵豹移動、迅雷及世紀互聯的董事,並於2016年12月從金山退休,之後加盟源碼資本任投資合伙人。
  • 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Top 1000華人學者過百 | Mr.Data
    2020 年全球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 top 1000 科學家排名中,不同國家/地區的上榜人數。其中微軟研究院的上榜數量出現顯著下滑,從 2018 年的 25 名下降到 2020 年的 12 名。2020 年全球計算機科學和電子領域 top 1000 科學家排名中,上榜人數最多的機構。
  • 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發布: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
    該排名旨在為學術社區提供更多可見性,讓更多人了解計算機科學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研究貢獻。該排名收集了 6000 餘名科學家的資料,並按照 h-index、DBLP、引用量等多項指標進行評估,從中選出了 top 1000 科學家。
  • 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發布: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Top 1000華人學者過百
    該排名旨在為學術社區提供更多可見性,讓更多人了解計算機科學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研究貢獻。該排名收集了 6000 餘名科學家的資料,並按照 h-index、DBLP、引用量等多項指標進行評估,從中選出了 top 1000 科學家。該排名中美國科技學家數量依舊佔主導地位,其中 616 名學者入選,佔總數量的 61.6%。在前 1% 的 10 位科學家中,有 8 位來自美國(其餘兩位來自加拿大)。
  • 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發布|兩位華人學者入全球前10
    該排名旨在為學術社區提供更多可見性,讓更多人了解計算機科學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研究貢獻。該排名收集了 6000 餘名科學家的資料,並按照 h-index、DBLP、引用量等多項指標進行評估,從中選出了 top 1000 科學家。該排名中美國科學家數量依舊佔主導地位,其中 616 名學者入選,佔總數量的 61.6%。在前 1% 的 10 位科學家中,有 8 位來自美國(其餘兩位來自加拿大)。
  • 2020全球頂尖計算機科學家排名
    該排名旨在為學術社區提供更多可見性,讓更多人了解計算機科學領域影響力較大的研究貢獻。該排名收集了 6000 餘名科學家的資料,並按照 h-index、DBLP、引用量等多項指標進行評估,從中選出了 top 1000 科學家。該排名中美國科技學家數量依舊佔主導地位,其中 616 名學者入選,佔總數量的 61.6%。在前 1% 的 10 位科學家中,有 8 位來自美國(其餘兩位來自加拿大)。
  • 【更正】h-index Top 1000 計算機科學家,這是一份華人學者不完全名單
    ;Guide2Research編輯:聞菲【新智元導讀】在之前發表的一篇文章裡,我們根據 UCLA 教授 Jens Palsberg 的統計整理了 h-index Top 1000 的計算機科學家,希望展現領域圖景。
  • 只需幾秒鐘,AI看大腦掃描圖像判斷你的智商(附全球科學家排名)
    另一位美籍華人、被譽為「計算機視覺之父」的Thomas S. Huang(黃煦濤)教授,排名第 10,h-index 為 139。5、H-index 最高的中國大陸學者是源碼資本合伙人、今日頭條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張宏江博士,全球排名第 29。張宏江博士是前微軟亞太研發集團首席技術官、微軟亞洲工程院院長、金山軟體CEO。他的 h-index 是 121(去年是 115)。
  • 全球科學家,正在批量流入中國
    所以上海理工大學也是待之以禮,準備花幾個億專門給他建一個研究所。像藤島昭這樣的重量級科學家來中國,近幾年已屢見不鮮。前些年是青年學者居多,這幾年頂級大牛也多了起來。例如日本的腦神經科學家御子柴克彥,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天皇獎得主,加入了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他和藤島昭都是未來非常有希望拿諾獎的日本科學家。
  • 重磅!2020 ACM傑出科學家名單出爐:葉傑平、崔鵬等26位華人學者上榜
    今年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分別表彰他們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以及科學貢獻,其中華人學者上榜26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二。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專業性學術組織,ACM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 2018年IEEE Fellow名單:32位中國學者入選,清華成最大贏家
    在這42頁新入選Fellow列表中,17位大陸學者入選,15位香港臺灣學者入選。總共有32位中國科學家,當選2018年度IEEE Fellow。不少傑出華人科學家和工業界人士,都是IEEE Fellow,比如李開復、沈向洋、張宏江和張亞勤等。其中,當前任職百度總裁的張亞勤,1997年入選IEEE Fellow時,還以31歲的年齡刷新了紀錄,成為該協會100年歷史上獲得這一榮譽的最年輕科學家。
  • 最新谷歌H指數公布
    谷歌學術指標為作者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讓學者們可以快速評估學術出版物最近文章的影響力。在其網站(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view_op=top_venues)上可以看到根據 5 年高引用(h5指數)和 h5中位數指標排名的前 100出版物(不同語種),以及各學科領域前20的學術期刊,每一種期刊可以點擊 h5-index 查看被引用最多的論文。
  • 中大三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中國135人入選居世界第四
    核心提示:湯森路透近期公布2014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中國(含港澳臺)排在美(1702)英(304)和德(163)之後列第四。中山大學有三人入選,分別是數學科學殷朝陽教授,化學領域的張杰鵬教授和陳小明教授。
  • 全球4000頂尖科學家僅10名印度科學家上榜,中國482人
    雖然 印度擁有眾多著名的科學和社會科研機構,如印度科學院、印度理工學院、塔塔基礎研究院、尼赫魯大學以及塔塔社會科學研究院,然而,只有10名印度人入圍全球排名前1%的高被引學者榜單。而且,這10人中有一些並非來自印度頂尖學府。由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發布的這份榜單囊括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4000多名科研人員。
  • ​美物理學家為中國量子計算機寫了首詩,中國科學家的翻譯絕了!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a light-based prototype quantum computer which manipulated 76 photons to do calculations) 。科學家們根據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將計算機命名為「九章」。
  • 2020 ACM傑出科學家名單出爐:葉傑平、崔鵬等26位華人學者上榜
    今年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分別表彰他們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以及科學貢獻,其中華人學者上榜26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二。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專業性學術組織,ACM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 全球首個華人AI學術影響力——2018年Top100名單重磅發布!
    「2018學術影響力Top100」是新智元發布的專注學術領域人物名單,綜合了全球權威大數據Google Scholar、AMiner學術指標,加權推導出學術指數(Scholar Index),該名單後期將定期更新,持續成為全球華人AI學者的評價指標。
  • 最新谷歌H指數公布 | 化學與材料科學
    h指數(h-index )h指數(h-index )是一個混合量化指標,最初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物理學家喬治·赫希(Jorge Hirsch)在 2005 年的時候提出來的,其目的是量化科研人員作為獨立個體的研究成果。